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1篇、会议论文40篇、专利文献113159篇;相关期刊578种,包括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英文版、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实验与检验医学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第七届生命科学联合学术大会、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三届东北三省暨内蒙古自治区免疫学学术会议等;转铁蛋白的相关文献由3569位作者贡献,包括龙华、U·格普费特、杨斌盛等。

转铁蛋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1 占比:1.00%

会议论文>

论文:4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13159 占比:98.97%

总计:114340篇

转铁蛋白—发文趋势图

转铁蛋白

-研究学者

  • 龙华
  • U·格普费特
  • 杨斌盛
  • C·克莱因
  • H·杜尔
  • J·T·雷古拉
  • L·拉里维尔
  • M·莫尔霍伊
  • P·鲁格尔
  • S·伊姆霍夫-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鲁芳草; 袁红伶
    • 摘要: IgA肾病仍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高达20%~40%的患者在肾活检确诊后的2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支持疗法和免疫抑制治疗,而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是有效治疗该病的关键,关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肾脏病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围绕目前主流的IgA肾病发病的"四重打击"学说进行综述,并对参与发病的IgA受体及激活的补体途径进行探讨,为临床进一步探索IgA肾病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 赵一苏; 薄亚聪; 黄佳敏; 吕全军
    • 摘要: 目的:探讨铁代谢标志物(血清铁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2009年的调查数据,最终纳入8337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铁代谢标志物与T2DM之间的关系。进行性别分层,探讨不同性别人群铁代谢标志物水平与T2DM患病风险的差异。结果:调查对象中T2DM者641人(T2DM组),非T2DM者7736人(非T2DM组)。与非T2DM组相比,T2DM组的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水平较高(P<0.05)。调整年龄、性别、BMI等因素后,血清铁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的升高增加了T2DM的患病风险[OR(95%CI)分别为2.71(2.11~3.48)、1.26(1.03~1.54)、1.64(1.28~2.09)和1.59(1.29~1.96)]。性别分层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的升高与T2DM的患病风险相关[男性:OR(95%CI)分别为2.35(1.76~3.15)、1.50(1.13~2.00)和1.74(1.31~2.32);女性:OR(95%CI)分别为2.41(1.62~3.60)、1.50(1.12~2.00)和1.45(1.05~2.00)],高水平转铁蛋白男性患T2DM的风险高于女性(P<0.001)。结论:机体铁代谢指标的升高是T2DM发生的危险因素,高水平转铁蛋白男性患T2DM的风险高于女性。
    • 朱潇
    • 摘要: 目的:观察蓝光照射联合抚触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抚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康复时间,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总胆汁酸、转铁蛋白水平,生长发育指标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胎便转黄、黄疸消退及初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联合抚触治疗新生儿黄疸,可缩短临床症状康复时间,降低其总胆红素水平和总胆汁酸水平,提高转铁蛋白水平,促进其生长发育,其效果优于单纯蓝光照射治疗。
    • 李英; 孟发财; 贾杰; 吴邹钰
    • 摘要: 食管癌是肿瘤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疾病的发生与多种维生素缺乏、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化学、生物性病因密切相关[1]。患者发病初期通常无典型性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在吞咽过程中表现出不适感,疾病发生进展后吞咽困难症状逐渐加重,同时还具有消瘦、脱水、无力等体征表现。食管癌患者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均对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2],因此及早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 赵辉; 杨薇; 刘国春; 段德民
    • 摘要: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NJ)患儿血清总胆汁酸(TBA)、转铁蛋白(TRF)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8月我院NJ患儿12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TBA、TRF、总胆红素(TBIL)水平;不同黄疸类型、不同病情程度患儿血清TBA、TRF水平;分析血清TBA、TRF水平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比较疗效良好、不良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3、5 d血清TBA、TRF水平;分析治疗前血清TBA、TRF水平预测NJ患儿疗效的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TBA、TBIL水平均较对照组高,血清TRF水平较对照组低(P<0.01)。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TBA水平较生理性黄疸患儿高,血清TRF水平较生理性黄疸患儿低(P<0.05)。重度患儿血清TBA水平较中度、轻度患儿高,中度患儿较轻度患儿高,重度患儿血清TRF水平较中度、轻度患儿低,中度患儿较轻度患儿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BA水平与NJ患儿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707,P<0.05),血清TRF水平与NJ患儿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745,P<0.05)。疗效不良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3、5 d血清TBA水平均较疗效良好患儿高,血清TRF水平均较疗效良好患儿低(P<0.01);且疗效良好患儿治疗后3、5 d血清TB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TR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TBA、TRF单独预测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4、0.713,二者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13。结论NJ患儿血清TBA、TRF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早期检测二者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且在预测疗效方面也具有一定价值。
    • 颜红梅; 夏姣; 唐云琳; 曾成碧
    •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外周血转铁蛋白(TRF)、层粘连蛋白(LN)和α1-微球蛋白(α1-MG)表达水平及预测早期肾损伤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就诊的GDM孕妇135例为GDM组,根据肾损伤发生情况分为肾损伤组和无肾损伤组,产前检查健康孕妇46例为对照组,对比3组基线资料,检测入院时TRF、LN和α1-MG表达水平及肾功能指标,分析其表达差异及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TRF、LN、α1-MG水平对GDM孕妇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肾损伤组、无肾损伤组、对照组血清TRF水平依次降低,LN和α1-MG水平依次升高,肾功能指标依次降低(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GDM合并肾损伤孕妇血清TRF水平与肾功能指标水平呈负相关,LN和α1-MG水平与肾功能指标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TRF、LN、α1-MG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GDM发生早期肾损伤的AUC分别为0.866、0.625、0.906和0.975,联合诊断价值更高.结论:GDM孕妇血清TRF、LN和α1-MG水平与患者早期肾损伤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早期肾损伤提供血清学指标.
    • 范双; 刘煜
    • 摘要: 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循环中药物向大脑的渗透,给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造成巨大挑战。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存在一类特异性高表达受体,能将循环中特定物质转运到脑内。转铁蛋白受体1 (Transferrin Receptor 1, TfR1)即是其中之一,基于TfR1单克隆抗体的抗体融合蛋白显示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潜力,激发了利用TfR1靶向脑内递送药物的研究。本文旨在论述靶向TFR1抗体进行药物脑内递送的研究进程,从而为TfR1抗体药物运载平台的开发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 郝若飞; 赵松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补体C1q、转铁蛋白(TRF)、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收治的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组(DM组)88例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80例。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检者的Cys-C、C1q、TRF、25(OH)D水平,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其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结果DN组患者的Cys-C、C1q、TNF水平分别为(3.77±0.47)mg/L、(308.03±30.35)ng/L、(1.78±0.56)mg/L,明显高于DM组的(1.89±0.36)mg/L、(246.49±22.56)ng/L、(10.13±2.32)mg/L和对照组的(0.54±0.15)mg/L、(178.34±16.53)ng/L、(1.13±0.3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患者的25(OH)D水平为(20.49±3.41)μg/L,明显低于DM组的(27.48±2.87)μg/L和对照组的(35.72±3.8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ys-C、C1q、TRF、25(OH)D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P<0.05)。结论血清Cys-C、C1q、TRF、25(OH)D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Cys-C、C1q、TRF是疾病进程中的危险因素,25(OH)D则是保护因素。
    • 刘见欢; 陈婉婵; 尹爱平; 蒲荣; 梁逸仙
    •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铁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急性胰腺炎轻重度将观察组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47例)和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组(33例),选择同期9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铁蛋白水平,并分析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铁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SAP组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均高于MAP组、对照组,转铁蛋白低于MAP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高于对照组,转铁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转铁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SAP患者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较高,转铁蛋白水平较低,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铁蛋白水平变化与病情程度有关,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临床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 张甜甜; 朱红灿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48例,其中合并RLS 40例,未合并RLS 108例。比较合并RLS组和未合并RLS组患者间临床特征及血清实验室检查指标之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合并RLS的危险因素,对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发生RLS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与未合并RLS组比较,合并RLS组患者体重指数(BMI)高,透析持续时间长,合并高血压发生率高(均P<0.05),血清铁蛋白、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降低,铁调素、葡萄糖、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铁调素、合并高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RLS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铁调素、合并高血压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RLS具有预测价值,其中铁调素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为0.933)及灵敏度(95.0%)较高。结论铁调素水平高、合并高血压的血液透析患者应警惕RLS的发生,及早识别RLS并给予及时治疗,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