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740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49篇、会议论文175篇、专利文献21249篇;相关期刊1141种,包括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吉林医学、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136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5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 等;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文献由12892位作者贡献,包括等、李增烈、王静等。

消化道出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49 占比:24.76%

会议论文>

论文:175 占比:0.61%

专利文献>

论文:21249 占比:74.63%

总计:28473篇

消化道出血—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岳静茹; 李忠霞; 张姮
    • 摘要: 目的胃窦毛细血管扩张症(gastric antral vascular ectasia,GAVE)是一种罕见但重要的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本研究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鉴别和诊治水平。方法对收治的1例GAV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对GAVE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综述。结果老年女性患者,表现为中重度贫血,需反复输血治疗,胃镜下可见典型的“西瓜胃”样表现。结论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是目前治疗GAVE应用最广泛的临床手段,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安全性高,但往往需多次治疗才能达到临床治愈。
    • 罗艳玲; 鲁珊珊; 贾芳
    • 摘要: 目的探究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为指导的干预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9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护理方式将89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39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式,对试验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MEWS评分进行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再出血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再出血次数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MEWS指导下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出血状况,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 田珊; 秦小军; 梁建华; 张敏; 饶月
    • 摘要: 目的:研究肠系膜动脉CTA在老年性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3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列为研究样本。根据患者年龄把超过60周岁的15例患者视为一般组,把不足60周岁的15例患者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不同组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病部位、发病原因以及CT阳性征象的差异。结果:出血部位发生在食道1例、胃11例、十二指肠12例、小肠1例、结肠3例、直肠1例、多部位出血1例。其中,一般组结肠部位出血例数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胃和十二指肠部位出血例数显著高于一般组(P<0.05);所有患者中消化性溃疡15例、肿瘤7例、缺血性肠病1例、血管畸形1例、贲门黏膜撕裂1例、炎症3例、息肉伴出血2例,其中一般组患者肿瘤、缺血性肠病例数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而观察组消化性溃疡例数显著高于一般组(P<0.05);CT影像征象显示,造影剂外渗3例、胃肠壁增厚22例、血管畸形2例、黏膜强化3例,其中一般组患者胃肠壁增厚现象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一般组CT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针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采用肠系膜动脉CTA在老年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准确率较高,显著提升诊断效率。
    • 王艳晖; 岳仙; 郝立倩
    • 摘要: 目的 总结1例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治疗后继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方法 加强皮肤黏膜护理、消化道出血护理、液体管理、营养支持、管路护理、疼痛管理、血糖监测、心理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感染)。结果 通过精心的治疗护理,患者病情得以控制,入院47 d后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PD-1抑制剂治疗后患者出现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时,可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制定综合管理方案,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杨思贤; 慕奕彤; 牛福玉
    • 摘要: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消化道出血对患者凝血功能及再出血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及凝血功能[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12.74±3.67)h]、住院时间[(7.24±1.78)d]均短于对照组[(19.08±5.54)h、(10.04±2.31)d],再出血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D[(0.63±0.26)μg/L]、APTT[(26.79±2.62)s]、PT[(12.54±0.57)s]均低于对照组[(0.97±0.32)μg/L、(28.97±3.06)s、(13.34±0.69)s],FIB水平[(2.89±0.28)g/L]高于对照组[(2.71±0.3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止血时间,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住院时间与再出血发生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计磊; 陈洁; 吴维娅; 姚雅兰; 蒋廷旺
    • 摘要: 目的:探讨差异化风险阻断延伸护理在改善消化道出血病人疾病管理能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病人45例设为对照组,行常规延续护理;另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病人45例设为研究组,实施以Rockall评分为基础行差异化风险阻断延伸护理。经3个月护理后,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的疾病管理态度和疾病管理能力,以及护理后的再出血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前的疾病管理态度和疾病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护理后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Rockall评分的差异化风险阻断延伸护理应用于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延续护理中,可明显改善病人疾病管理能力,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群
    • 摘要: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联合内镜止血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注射剂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血清CRP、TNF-α、IL-6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PT、APTT与治疗前相比均缩短,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5);血浆D-D、FIB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而血浆PLT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其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内镜止血可有效缓解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凝血功能,同时降低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从而控制病情发展。
    • 闫晓凤; 刘江华
    • 摘要: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异质性心肌病,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为特征。DCM常伴心律失常,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常见的不良预后。DCM合并AF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各种血栓栓塞。AF可致的动脉栓塞大多数为脑动脉栓塞(缺血性脑卒中),极少数是体循环动脉栓塞。AF合并体循环动脉栓塞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可自愈性及临床医生警惕性不高,极容易漏诊。
    • 曹瑶凡
    • 摘要: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联合云南白药鼻饲治疗对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消化道出血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云南白药治疗,n=28)和观察组(西咪替丁+云南白药鼻饲治疗,n=2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止血时间、输血量、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联合云南白药鼻饲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有效缩短止血时间,降低输血量,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 琚珊; 吴成
    • 摘要: 目的总结不同年龄段儿童消化道出血(GIB)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并发贫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1月在我院住院部确诊为GIB的265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不同年龄段儿童GIB临床表现分布情况,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学方法研究其并发贫血的危险因素。结果265例GIB患儿中以男性为主,发病年龄以婴儿期为主,发病季节以秋季稍多见。临床以呕血、便血为主要表现,分别占37.74%、41.13%。GIB患儿常伴有腹痛,但腹胀较为少见。不同年龄组呕血、黑便、贫血及腹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半数的GIB患儿表现出贫血症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GIB患儿发病季节、是否呕血、是否黑便以及白细胞(WBC)、血肌酐(Sc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BC、Scr与GIB患儿并发贫血关系较为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C、Scr为GIB患儿并发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及早采取积极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