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超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341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5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29915篇;相关期刊165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全科护理、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五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中国医师协会第三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等;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文献由74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传忠、李娟、王维琼等。

超低出生体重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5 占比:1.07%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9915 占比:98.88%

总计:30253篇

超低出生体重儿—发文趋势图

超低出生体重儿

-研究学者

  • 杨传忠
  • 李娟
  • 王维琼
  • 曹云
  • 熊小云
  • 陈运彬
  • 张娟
  • 张晓敏
  • 彭华保
  • 杨冰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志文; 林黎黎; 石碧君; 黄小霞; 魏坚伟; 贾春宏; 吴繁; 崔其亮
    • 摘要: 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探讨性别对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PI/ELBWI)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住院的731例EPI或ELBWI的临床资料,将731例EPI/ELBWI分成男婴组与女婴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1∶1匹配,匹配变量包括:胎龄、出生体重、放弃积极治疗比例、小于胎龄儿比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例、1 min Apgar评分≤3分比例、机械通气比例、机械通气时间、产前使用疗程不足糖皮质激素比例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比例,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出院存活率。结果匹配前,男婴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重度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女婴组(P0.05)。结论男婴EPI/ELBWI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风险高于女婴,但男婴和女婴EPI/ELBWI的转归相似。
    • 印玉静; 马月兰; 刘小玲
    • 摘要: 目的观察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中经下肢和上肢不同静脉途径留置PICC导管的置管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确定最佳留置导管部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医院201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经上、下肢不同静脉途径留置PICC导管。将上肢静脉置管者155例作为对照组,将下肢静脉置管者4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送管成功率、置管所需时间、止血时间、留置时间等置管效果指标,以及导管堵塞、导管异位、局部渗液、静脉炎和怀疑或明确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一次送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下肢静脉置管较上肢静脉置管在置管过程中操作简化,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可在综合考虑患儿的健康和血管各项因素之后,将经下肢静脉留置PICC作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首选置管方式。
    • 刘真真; 张先红; 赵文静
    • 摘要: 目的:分析医联体及产儿联盟模式下的新生儿转运模式对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诊疗现状。方法:选取2017年-2019年我院院前急救主动转运的350例存活的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针对转运团队、设备、流程进行改善,实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分组分区管理,辅以多学科协作的门诊随访等一系列措施对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全程管理。结果:350例患儿根据病案系统诊疗结局分为医嘱离院组患儿(279例)及非医嘱离院组(71例),医嘱离院组患儿在孕母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问题、妊娠期宫颈环扎术、Apgar 1 min评分、Apgar 5 min评分、转运前气管插管、转运中使用呼吸机、转运团队等待生产等方面上与非医嘱离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前端管理要从有高危因素孕母的宫内转运开始管理,新生儿院前急救根据此类患儿情况加强呼吸支持,改善这类患儿远期生存质量。
    • 张永生; 郑维威; 刘常青
    • 摘要: 目的比较开放性输血策略和限制性输血策略对超低出生体重(ELBW)儿的死亡和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纳入比较两种输血策略对ELBW婴儿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了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在18~26个月(校正年龄)测量的主要结局指标是死亡或神经发育障碍(后者包括认知延迟、脑瘫、严重听力或视力受损);英文数据库搜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MBASE、Clinicaltrials,检索截止日期是2021年2月1日。中文数据库检索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是2021年8月11日。对于二分类变量,计算风险比(RR)。结果共分析了来自3项随机对照试验的3288名婴儿,其中1657人被随机分配到限制性输血组,1631人被分配到开放性输血组。两组之间的主要结局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RR=1.01,95%CI=0.93~1.09,I^(2)=7%,P>0.05);仅认知延迟的合成结果有统计学异质性(I^(2)=60%,P=0.08)。结论对于ELBW婴儿,在校正年龄18~26个月时,限制性红细胞输注策略不会增加发生死亡或神经发育障碍的可能性。
    • 黄秀丽
    • 摘要: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照护技术在超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及居家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超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施以庭参与式照护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儿出院12个月后体格发育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出院后6个月、12个月的运动发育和智力发育情况,记录两组患儿出院12个月后患病率和再住院率。结果:出院后12个月,观察组患儿身高、体重、头围等发育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出院后6个月、12个月运动发育和智力发育情况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提升程度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出院12个月后患病率和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给予家庭参与式照护护理技术有利于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智力发育指数,同时在降低患病率和再住院率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 李颖; 吴繁
    •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住院期间能量、液量的供应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的现况。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ELBWI 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BPD发生情况分成三组,即无BPD组、轻度BPD组和中重度BPD组,回顾性分析其住院期间的能量和液量供应情况、BPD的发生率和主要诊疗、并发症等。结果:(1)最终纳入分析的早产儿共91例,其中无BPD组14例,轻度BPD组46例,中重度BPD组31例,BPD发生率84.6%(77/91)。无BPD组ELBWI胎龄大于轻度和中重度BPD组,无BPD组体重Z评分≤-2占比及SGA占比高于轻度和中重度B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无BPD组的总液量在D7、D14、D21、D28均高于另外两组,无BPD组的总热卡和肠内热卡在D14、D21、D28均高于中重度BPD组,轻度BPD组D14、D28总热卡均高于中重度B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和无BPD和轻度BPD组相比,中重度BPD组ELBWI有创和无创通气时间、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时间均较长,PDA超过2周不闭合及使用布洛芬、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人数占比高,最高吸入氧浓度高,输血次数多,体重增长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D14总液量多、D21肠内营养热卡高可能是轻度BPD的保护因素,有创通气是轻度和中重度BP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我院ELBWI住院期间总液量基本符合指南要求,但总热卡尤其是肠内热卡供应偏低,D14总液量多、D21肠内营养热卡高可能是轻度BPD的保护因素。
    • 郭雪梅; 罗峰; 曾小贞; 凌永昌
    • 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早期应用舌下黏膜滴注初乳干预进行肠内营养建立的效果。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4月—2021年12月出生的75例ELBWI/VLBWI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对照组),每组25例。A组在出生第2天~第6天给予舌下黏膜滴注初乳干预,每隔2 h 1次,每次0.2 mL,每天12次;B组在出生第2天~第6天给予舌下黏膜滴注初乳干预,每隔4 h 1次,每次0.2 mL,每天6次;C组在出生第2天~第6天给予舌下黏膜滴注生理盐水干预,每隔2 h 1次,每次0.2 mL,每天12次。记录3组患儿基础资料、出生第1天及第6天气道分泌物与尿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乳铁蛋白(Lf)浓度,记录两组喂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完全经口进奶时间、完全肠道喂养时间、恢复正常出生体重时间以及完全无胃潴留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与C组(P<0.05),A组NICU住院时间短于C组(P<0.05),B组喂养状况各项指标均优于C组(P<0.05)。A组与B组出生第6天气道分泌物与尿液中的sIgA、Lf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喂养不耐受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对早产ELBWI/VLBWI患儿,给予初乳早期滴注(每隔2 h 1次)可显著缩短患儿完全经口进奶时间、完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出生体重时间及完全无胃潴留时间,提高患儿免疫力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赵娟娟; 韩树萍; 余章斌; 潘兆军; 周勤; 姜善雨; 万俊; 张琳; 王淮燕; 孟孟; 徐艳; 陈筱青; 薛梅; 杨丽; 吴明赴; 顾瓅; 卢红艳; 乔瑜; 吴新萍; 谷传丽; 侯玮玮; 高艳; 仰守红; 张纪华; 刘松林
    • 摘要: 目的调查并分析江苏省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抗生素使用现状,为促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抗生素管理质量及改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江苏省15家医院收治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一般情况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相关资料,并设计减少抗生素使用措施的10项调查问卷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干预措施的实施情况。结果共纳入1920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其中1846例(96.15%)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率(antibiotic use rate,AUR)中位数为50/100住院日。15家医院AUR为24~100/100住院日。采用Poisson回归,调整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危重评分混杂因素后,各医院间调整后抗生素使用率(adjusted antibiotic use rate,aAU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结果显示,10项减少抗生素使用的措施中,8项措施开展的医院不足一半;干预措施实施项目数与aAUR呈负相关(r_(s)=-0.564,P=0.029)。结论江苏省15家医院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AUR高,且医院之间差异大;实施减少抗生素使用措施少的医院AUR高,促进NICU抗生素使用管理的质量改进,有望减少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AUR。
    • 王锦清
    • 摘要: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超低出生体重儿袋鼠式照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信宜市妇幼保健院的66例超低出生体重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3)采取袋鼠式照护,研究组(n=33)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恢复情况及各项发育指标。结果研究组的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达到足量胃肠内喂养时间、每日睡眠时间、恢复正常出生体重时间、每日摄入奶量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的体重、头围及身长生长发育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低出生体重儿袋鼠式照护中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促进其生长发育,建议推广。
    • 黄方俊; 熊涛(综述); 唐军(审校)
    • 摘要: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早产儿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发生率较高,且早期临床诊断困难,一旦发生,病情重,疗程长,花费高,病死率较高,预后差。因此预防IFI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常选氟康唑作为预防早产儿IFI的一线药物,但具体剂量、疗程尚不统一,使用对象及预防效果也存在争议。该文对近年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药物预防早产儿IF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供临床医生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