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管加压素

血管加压素

血管加压素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9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9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155790篇;相关期刊224种,包括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中国卫生产业、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中医方剂学术年会、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全国第十三届心脏学会、第十六届心功能学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等;血管加压素的相关文献由977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庆明、王春玲、赵连友等。

血管加压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9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55790 占比:99.76%

总计:156163篇

血管加压素—发文趋势图

血管加压素

-研究学者

  • 周庆明
  • 王春玲
  • 赵连友
  • 陈莉萍
  • 刘能保
  • 刘良明
  • 李栋梁
  • 李涛
  • 杨光明
  • 杨秀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曲利军
    • 摘要: 目的:探究心脏骤停者院前心肺复苏的应用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首都机场集团紧急医学救援中心急诊接受救治的心脏骤停者100例,采用随机抽样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心肺复苏方法及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血管加压素(40 U)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影响心肺复苏的因素,并统计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脏停搏开始时间较早,心肺复苏操作持续时间及电击除颤时间较短;对照组心脏停搏开始时间较晚,心肺复苏操作持续时间及电击除颤时间较长,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存活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心脏骤停者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较多,而心脏骤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应加强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加压素的应用,以提升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
    • 周宏伟; 罗秀英
    • 摘要: 目的探讨新活素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泵功能,脉搏指数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PICCO)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功能,血清血管加压素(AV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开封市某医院收治的AMI合并CS患者17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和综合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新活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左西孟旦治疗,综合组患者采用新活素联合左西孟旦治疗,3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时及治疗7 d时的心泵功能[心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PICCO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VP)、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心肌功能[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室壁运动计分指数(WMSI)、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及血清AVP、AngⅡ水平,比较3组患者随访6个月时的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综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2%,高于对照组的79.66%和研究组的7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及治疗7 d时,3组患者SV、LVEF、CI及SR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综合组高于对照组和研究组,WMS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综合组低于对照组和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及治疗7 d时,3组患者CVP、SVRI及PCWP均低于治疗前,且综合组低于对照组和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及治疗7 d时,3组患者血清cTnI、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综合组低于对照组和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及治疗7 d时,3组患者血清AVP、Ang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综合组低于对照组和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综合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6.78%,低于对照组的20.34%和研究组的23.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活素联合左西孟旦治疗AMI合并CS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PICCO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AVP、AngⅡ水平,且MACE发生率也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摘要: 欧盟药品管理局(EMA)开始对含有特利加压素的药物进行审查。在部分欧盟国家,这些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肝病患者肝肾综合征(HRS)、食道静脉曲张出血,以及与外科手术相关的出血。特利加压素是一种血管加压素类似物。特利加压素的主要作用是收缩内脏血管平滑肌,减少内脏血流量,从而减少门静脉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在HRS患者中,由于肝脏损伤,肝脏血压升高导致血管扩张,进而导致肾脏供血不足。特利加压素通过收缩供应腹部器官的血管,帮助恢复流向肾脏的血液,从而改善肾脏功能。
    • 李秋红
    • 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海南分院/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剂量血管加压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24、48 h乳酸清除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24、48 h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休克指数(SI)、尿量、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6、24、48 h乳酸清除率逐渐升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24、48 h乳酸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6、24、48 h的MAP、CVP均逐渐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72 h两组患者SI指数、BUN、Scr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尿量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小剂量血管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可有效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乳酸清除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提高治疗疗效并保护肾功能。
    • 郭吟; 刘晶琳; 黄婷; 谭君; 张军; 郑澜
    • 摘要: 目的 观察男性阿片类依赖者运动干预后血浆催产素(oxytocin,OT)、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及焦虑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并自愿参加运动戒毒的男性阿片类戒毒人员45名,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将其分为运动组(n= 22)和对照组(n=23),运动组进行8周、每周5次的有氧联合抗阻训练干预.其中,有氧运动以跑步机和椭圆仪为主,抗阻训练则以力量耐力训练为主.干预前后受试者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进行体适能测试,并检测血浆OT和AVP水平.采用SPSS 20.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受试者人口学、吸毒史、SAS、CPSS、血浆OT和AVP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焦虑检出率为66.67%,SAS、CPSS均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运动组血浆AVP水平、SAS和CPSS得分[AVP(19.57±2.23)pg/ml,SAS(50.17±10.09)分,CPSS(36.59±6.3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VP(22.53±2.56)pg/ml,SAS(57.12±12.00)分,CPSS(43.09±5.57)分,均 P<0.05],且血浆OT[(61.98±5.27)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54.64±7.62)pg/ml](P<0.01);与干预前相比,运动组最大摄氧量(V02max)、1 min俯卧撑和坐位体前屈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片类药物依赖者在戒毒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大压力和焦虑等负性情绪;8周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能够对于男性阿片类戒毒人员的血浆OT和AVP水平、知觉压力、焦虑状态和健康体适能水平有一定改善作用.
    • 翟凤婷; 王东梅; 马青; 曹卫平; 王丹丹; 李广文
    •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Th1/Th2平衡漂移对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大鼠血清前列腺素F2α(prostaglandin 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及缩宫素(oxytocin,OT)的影响,探讨Th1/Th2平衡在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寒凝血瘀证PD大鼠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建立Th1偏移PD模型及Th2偏移PD模型,即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h1偏移组、Th2偏移组.比较各组大鼠扭体反应,检测各组大鼠血清PGF2α、PGE2、6-Keto-PGF1α、TXB2、COX-2、AVP及OT含量.结果:Th1、Th2偏移组扭体潜伏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h2偏移组扭体潜伏时间较Th1偏移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Th1偏移组30 min内扭体次数明显减少,而Th2偏移组30 min内扭体次数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各组PGF2α、TXB2、COX-2、AVP及OT含量均升高,6-Keto-PGF1α及PGE2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Th1偏移组PGF2α、TXB2、COX-2及AVP含量均降低,6-Keto-PGF1α、PGE2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Th2偏移组PGF2α、TXB2、COX-2、AVP及OT含量均升高(P<0.01),6-Keto-PGF1α、PGE2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h1/Th2细胞平衡干预PGF2α、PGE2、6-Keto-PGF1α、TXB2、COX-2、AVP及OT表达可能是寒凝血瘀证PD的发病机制之一.
    • 李明辉; 王晓伟; 李京杭
    •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血管加压素对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患者数据库(MIMIC-Ⅲ)中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心血管外科术后使用血管加压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局指标为30 d全因死亡率、1年全因死亡率及长期全因死亡率.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6824例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其中使用血管加压素的患者有364例,其30 d全因死亡率、1年全因死亡率及长期全因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未使用血管加压素的患者(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血管加压素的使用与心血管外科术后30 d全因死亡率[HR=7.229,95%CI(4.351,12.023),P<0.001]、1年全因死亡率[HR=3.322,95%CI(2.379,4.637),P<0.001]及长期全因死亡率[HR=2.457,95%CI(1.932,3.141),P<0.001]的增加明显相关.结论 血管加压素的使用可明显增加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的死亡风险.
    • 李秋红
    • 摘要: 目的 研究血管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海南分院/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剂量血管加压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24、48 h乳酸清除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24、48 h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休克指数(SI)、尿量、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6、24、48 h乳酸清除率逐渐升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24、48 h乳酸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6、24、48 h的MAP、CVP均逐渐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72 h两组患者SI指数、BUN、Scr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尿量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小剂量血管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可有效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乳酸清除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提高治疗疗效并保护肾功能.
    • 庄燕; 戴林峰; 张海东; 裴颖皓
    • 摘要: 背景 去甲肾上腺素是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一线升压药物,但部分患者对去甲肾上腺素不敏感,可采用血管加压素治疗.血管加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有无差异目前尚无定论.目的 采用Meta分析法,比较血管加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ScienceDirect、HighWire、Cochrane Library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中血管加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0年10月.干预组患者给予血管加压素(特利加压素及其他血管加压素)升压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升压治疗.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绘制漏斗图以分析纳入文献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 最终共纳入10篇文献,共包含2041例患者,其中干预组1032例、对照组10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加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率〔风险比(RR)=1.02,95%CI(0.93,1.13)〕、ICU住院天数〔标准化均数差(SMD)=0.05,95%CI(-0.06,0.15)〕、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RR=1.19,95%CI(0.85,1.67)〕、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率〔RR=1.14,95%CI(0.60,2.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特利加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0.88,1.19),P=0.78〕;其他血管加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3,95%CI(0.91,1.18),P=0.63〕.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本Meta分析结果稳定.针对主要评价指标为28 d死亡率的文献绘制漏斗图,显示数据点大体对称分布,且所有数据点分布于漏斗图内部,但考虑本Meta分析纳入的文献数量偏少,故不能完全排除发表偏倚.结论 血管加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相当,因此对于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药物不敏感的患者,可酌情采用血管加压素治疗.
    • 陈端扬; 郑福珍
    • 摘要: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与血管加压素联合心肺复苏在心源性猝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厦门市医疗急救中心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心源性猝死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肺复苏,对照组给予肾上腺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管加压素。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有效率为89.58 %,较对照组的68.09 %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素与血管加压素联合心肺复苏治疗心源性猝死可缩短患者复苏时间,提高出院存活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