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节段预制

节段预制

节段预制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3年内共计383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47321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中国市政工程、世界桥梁、铁道标准设计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一届鲁豫辽湘路桥技术论坛、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国预应力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等;节段预制的相关文献由1036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峻岭、苏伟、雷文斌等。

节段预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4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7321 占比:99.90%

总计:147465篇

节段预制—发文趋势图

节段预制

-研究学者

  • 孙峻岭
  • 苏伟
  • 雷文斌
  • 严爱国
  • 文望青
  • 王敏
  • 王文洋
  • 白鸿国
  • 郑和晖
  • 周岳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贾布裕; 茅思奕; 陈扬文; 余晓琳; 颜全胜
    • 摘要: 基于短线匹配法的桥梁节段预制施工属于桥梁快速施工技术,对几何控制精度要求非常高,而目前已有的几何控制方法的误差分析精度不足,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围绕短线匹配法中几何控制的误差调整,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几何控制改进方法。采用了基于交叉验证CV思想的改进坐标转换系统以便提高坐标相互转换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偏差角识别方法,实现预制梁施工中不同位置偏差角的精确区分。通过CAD模拟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最后以某实际节段预制桥梁工程作为应用背景,将所提方法和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传统方法存在几何控制效果较差、精度不足的问题,而本研究所提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改进效果,充分体现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 李光泉
    • 摘要: 短线法桥梁节段预制施工方法,需要对节段预制阶段进行线形和姿态控制。为控制可能产生的平移误差、转角误差、错台误差、梁长误差等预制误差,针对现有使用旋转矩阵进行三维几何线形控制的不足,提出采用四元数进行三维坐标变换,建立位置和姿态四元数构成的7参数模型,根据节段实测数据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识别节段预制误差,并变换至整体坐标系进行误差调整。以3×40 m连续梁为实例,施加预定误差,用所述方法计算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以四元数作为计算工具,可以满足实际工程中更为复杂的情况和更高精度的控制要求。
    • 王俊
    • 摘要: 文章采用模拟接缝受力方法,对节段预制桥梁接缝的疲劳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桥面接缝受力情况,确定接缝受弯、弯剪及直剪的承载力,进而研究接缝疲劳损伤的非线性累积规律。此外,以某座轨道交通跨湖大桥为例进行实例分析,从而验证文章所提分析方法的实用性与精确性,相关研究可为类似预制拼装桥梁接缝疲劳性能分析提供参考和借鉴。
    • 李强
    • 摘要: 某大桥主桥为中承式钢桁梁-混凝土结合拱桥结构,主跨长436m,提篮式拱肋与铅垂面夹角为4.62°,拱肋采用分节段工厂制作+预制场拼装,现场采用扣挂法悬臂拼装施工,拱肋外包混凝土采用“吊挂支架法”施工,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基于此,文章以该工程为依托,论述了主桥总体施工方案,探讨了钢桁架拱肋施工特点,系统分析了拱肋架设施工技术,旨在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指导。
    • 张基成; 冯晓楠; 刘朵; 沈成忠
    • 摘要: 徐韩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采用整体式、后浇带式及上/下分层式等预制盖梁施工工艺。工程针对节段预制盖梁,建立标准化工厂预制及现场拼装流程,提出了工厂预制质量控制措施、常见质量病害及处置措施,形成成品运输、临时支墩搭设、吊装就位、现浇段施工及临时支墩拆除等拼装全过程的技术要求。最终,还制定了工厂预制及现场拼装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
    • 苏显峰
    • 摘要: 短线法节段预制技术通过模板拆分成小的节段单元,对各单元逐一预制再拼接为一个整体的施工技术,实现曲线桥梁或变截面桥梁高精度预制及提高模板利用率的功能,尤其适用于变截面桥梁及处于平曲线、竖曲线上的桥梁。文章以某高速公路大型桥梁为工程背景,介绍短线法节段预制工艺、原理,从施工工艺、线型控制、线型误差调整三个方面总结其技术要点,为短线法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及推广提供经验。
    • 吴冀辉
    • 摘要: 以某高速铁路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连续梁节段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施工关键点与质量控制要点。实践发现,连续梁节段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桥梁的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
    • 林兵; 王军舰; 茹启江; 陈琳
    • 摘要: 针对某工程跨既有路口采用的“上部双U下部双箱室”预制悬拼连续梁的截面具有不同的平、竖曲线,致使梁形变化比较大,传统的钢模板无法施工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变截面U箱组合梁节段预制液压模板。该模板可针对不同节段、不同截面特点,调整各部位尺寸,以满足线形要求。从模板体系结构构成、各部件的作用及功能,以及整个模板系统如何调整等方面总结了施工工艺。实践表明,该模板体系很好地解决了平纵曲线调整难题,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 张志浩; 张永平; 胡方健; 朱炯亦; 杜晓庆
    • 摘要: 节段预制拼装桥梁节段间接缝位置的正应力对抗剪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但现有研究大多假设正应力沿高度方向均匀分布,这与实际状态不符。本文对节段预制拼装桥梁接缝的受力与变形开展试验研究并进行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有限元计算所得极限承载力、荷载-相对滑移曲线、裂缝开展情况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控制总水平力大小相等的情况下,采用校验的有限元模型进一步研究不均匀正应力对节段预制桥梁胶接缝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竖向荷载较小时,正应力较小的位置主拉应力较大并首先出现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加,不同试件主拉应力的大小、分布形态逐渐趋于一致;裂缝出现以后,试件上的应力会发生重分布,因此在保持总水平力不变的情况下,不均匀正应力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大。
    • 刘秀元
    • 摘要: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材料,具有很高的抗压和抗拉强度,徐变很小,抗渗性、抗冻性、耐久性都很好。用RPC建造桥梁,可以提高桥梁跨度,减小梁体延米自重,减少了桥墩台数量。RPC与先进的节段拼装造桥法结合建造桥梁,可以实现工厂化生产桥梁,提高桥梁建设速度,节约投资。为了对RPC桥梁进行各项科学实验,专门建造了模型试验梁,研究RPC节段拼装梁的预制生产工艺,主要由RPC的配合比、拌制、运输、浇筑、养护等过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