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线形控制

线形控制

线形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3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1篇、会议论文58篇、专利文献1425457篇;相关期刊256种,包括建筑施工、山西建筑、四川建材等; 相关会议46种,包括四川省公路学会、四川省公路学会工程施工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交流会、土木工程安全与创新——2014年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等;线形控制的相关文献由1674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洋、向律楷、李锐等。

线形控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1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5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25457 占比:99.93%

总计:1426396篇

线形控制—发文趋势图

线形控制

-研究学者

  • 于洋
  • 向律楷
  • 李锐
  • 童登国
  • 艾宗良
  • 袁明
  • 袁蔚
  • 鄢勇
  • 陈克坚
  • 陈天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志有; 杨耀生; 陈嘉伟
    • 摘要: 彭阳县平安大桥为跨径(30+50×3+30)m的双飞燕式系杆拱桥,该大桥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法进行施工,即先搭设及预压满堂支架后现浇拱圈并在拱上支架上现浇立柱及桥面板,系杆张拉穿插在相应施工阶段。在该桥施工中,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进行预拱度分析,结合支架预压相关数据合理设置预拱度;分析不同支架脱架方案,以改善拱圈在结构自重、收缩徐变、施工阶段荷载共同作用下的不利受力问题;系杆采用二批次张拉方案,第一批系杆在桥面板现浇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张拉,第二批系杆在二期铺装完成后进行张拉。该桥成桥后的结构线形及桥梁结构内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 张忠杭; 余洋
    • 摘要: 以张家港某连续梁桥工程为依托,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分别分析了混凝土重度、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弹性模量、加载龄期和环境相对湿度波动对主梁线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大悬臂阶段,主梁线形对重度、张拉预应力参数的变化较为敏感;而在成桥阶段,主梁线形对重度、张拉预应力和加载龄期的变化较为敏感。
    • 王广周
    • 摘要: 为研究现浇支架体系的力学特性,以徐盐高铁跨徐沙河(100+200+100)m连续梁-拱项目为背景,进行底板力学性能分析、底板分配梁的强度验算、钢管支架承重梁强度计算、钢管支架强度计算、钢管立柱稳定性计算、支架体系预压数据分析。研究表明:现浇段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均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实测变形值与有限元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成桥后梁体线形基本与设计吻合。实践表明,采用相关计算参数后,该桥的施工控制效果较好,工程优良率达100%,缩短施工工期45 d,降低施工成本约6.5%。
    • 何志超; 王虎
    • 摘要: 以某城际铁路1-96 m系杆拱桥施工项目为依托,提出一套经济高效的施工方案。基于系统化的监测技术,实现对该桥施工过程中系梁、拱肋、支架、吊杆等关键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监测;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桥梁进行全施工阶段仿真模拟,并将仿真计算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成桥状态下系梁跨中位置累积沉降最大,为5 mm,轴线偏位最大为1.5 mm,临时支架最大横向位移为5 mm,全桥线形控制良好,满足设计要求。应力监测表明,拱肋混凝土压注完成后,应力达到最大值,系梁应力则相对减小,随后系梁、拱肋协调变形,内力重新分布;吊杆第一次张拉后,两端吊杆受力较大,中间偏小。第二次张拉后,全桥索力均匀分布,与设计值偏差均小于5%。
    • 张华; 岑柱江
    • 摘要: 采用挂篮施工的连续梁桥,线形控制是保证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相吻合的关键,其中施工测量又是直接影响线形控制结果。文中结合一座在建的城际铁路连续梁桥,通过施工测量控制技术进行桥梁线形控制,其最终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相吻合,加快了施工进度,为同类桥梁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 李亮
    • 摘要: 峡谷地区因地形限制,在中小跨径斜拉桥的钢箱梁拼装方法中,可采用缆索吊装系统进行运输及拼装,因此施工方法只有一个工作面,必然会存在非对称拼装施工,通过介绍缆索吊拼装钢箱梁的基本流程,在线弹性范围内,基于此流程进行安装线形和制造线形的计算方法推导,最后结合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施工线形监控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 洪晓江; 张雪松; 郭宁; 李鸿鸣
    • 摘要: 针对传统灰色预测模型用于大跨径刚构桥梁预拱度预测会出现过拟合现象和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将分数阶算子GM(1,1)模型引入大跨径桥梁预拱度预测,并建立了一种基于牛顿二次插值的分数阶GM(1,1)新模型,实现了对传统GM(1,1)模型的阶数和背景值的双重优化。为了检验模型性能,将文中模型与传统GM(1,1)模型、分数阶GM(1,1)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实例验证,优化得到的分数阶GM(1,1)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3.1%,相比传统的GM(1,1)减小了9%,预测精度进一步得到提高。新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且精度较高,对于同类型的桥梁施工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茆金保
    • 摘要: 跨座式单轨交通体系中轨道梁既是高架桥梁的承重结构,也是列车运行的轨道,是梁轨合一体系。作为列车的运行轨道,轨道梁的线形要求非常高,精度达到毫米级。芜湖市采用的窄轨技术目前在国内尚属首次使用,缺乏相应的标准及施工管理经验。项目以先行开工的梦溪路车辆段试车线和梦溪路先开段为试验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项目设计及施工控制办法。通过对梦溪路车辆段试车线轨道梁存在颠簸的原因进行分析,介绍了项目后续采取的措施和效果。从后续施工的梦溪路先期开工段直线段500m线形检测报告看,总体控制情况良好。
    • 郑大运
    • 摘要: 黄河流域矮塔斜拉桥建造受到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的影响,相较于陆域环境下的桥梁,其施工方法、结构线形控制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文中以靖远金滩黄河大桥主桥施工为例,研究河床抛填预防护方法以解决深厚粉土地层施工期防冲刷难题;对比多种钻头钻进方法以解决卵石地层钻孔桩成孔难题;采用多主桁菱形挂篮施工,解决超宽主梁浇筑难题;研究建立施工监控自适应控制体系,进行全桥线型控制,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 罗三
    • 摘要: 针对连续刚构桥挂篮对称悬浇筑施工桥体平面线形、高程线形、基础沉降不易控制的难点,以某高速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依托,论述了该桥梁主桥线形、应力监控方案,分析了相应监控指标实测值、理论值偏差,评价了主桥成桥平面线形、高程线形、基础沉降及应力分布控制质量。结果表明,该工程所用桥梁施工线形及应力监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桥体线性平顺优美,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