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肠道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感染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40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儿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73632篇;相关期刊206种,包括齐鲁护理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华儿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医师协会第三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2013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三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等;肠道病毒感染的相关文献由96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宗波、丛浩龙、卓志强等。

肠道病毒感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8 占比:0.48%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3632 占比:99.50%

总计:74001篇

肠道病毒感染—发文趋势图

肠道病毒感染

-研究学者

  • 陈宗波
  • 丛浩龙
  • 卓志强
  • 吴亦栋
  • 姜帆
  • 朱水芳
  • 王一卓
  • 王晨光
  • 田志清
  • 艾德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魏然然
    • 摘要: 随着天气转凉,不少幼儿疾病都进入了高发期,其中手足口病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手足口病1.认识疾病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密切接触(病毒接触过的地面、墙面、玩具、桌椅等)是重要的传播方式,还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可以感染。
    • 林晴晴; 蒋思远; 吴永芳; 庄德义; 曹云
    • 摘要: 背景 出血-坏死性肝炎(HNC)是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识别困难,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目的 分析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并发HNC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识别和积极治疗HNC提供依据.设计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患儿,收集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比较HNC组和无HNC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及HNC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结局指标HNC发生率、病死率和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08例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HNC组32例(29.6%),无HNC组76例.HNC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起病日龄均低于无HNC组(P<0.05).HNC组孕母有可疑感染史比例高于无HNC组(P<0.001).HNC组病死率高于无HNC组(46.9%vs 2.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母可疑感染史(OR=7.04,95%CI:2.20~22.55)及起病日龄(OR=0.903,95%CI:0.819~0.996)是HNC独立影响因素.HNC死亡亚组AST峰值和INR峰值均高于存活亚组(P分别为0.016和0.009).HNC死亡亚组合并心肌炎比例高于存活亚组(P=0.008).死亡亚组血浆、白蛋白、机械通气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增高.17例HNC存活患儿中,11例完成随访,均未报告听力障碍、失明、癫 、脑瘫、智力低下等远期不良预后.结论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患儿中HNC的发生率较高.孕母可疑感染史和患儿起病日龄小与发生HNC显著相关;HNC患儿病死率高,尤其是严重肝损伤、并发心肌炎者,但存活者预后良好.
    • 刘娜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综合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肠道病毒感染的新生儿6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肠道病毒感染的新生儿症状分析,所有患儿中以无菌性脑膜炎患儿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其中患儿的粪便肠道病毒、脑积液肠道病毒呈阳性,通过对肠道病毒感染患儿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观察组患儿的高热持续时间、精神萎靡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短,患儿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肠道病毒感染患儿临床中运用对症治疗措施,患儿的治愈率显著提高,住院时间、高热持续消退时间均比较短.
    • 李超
    • 摘要: 手足口病为小儿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高发季节在每年的5~7月份,系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口腔黏膜溃疡及手、足、臀部等处发生皮疹为主要特征。西医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和被公认的十分有效的疫苗。对传染病的防治,中医学自古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临床给予中药内服外用的方法治疗,常收获良效。
    • 石晶
    • 摘要: 肠道病毒感染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毒感染。与年长儿不同,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往往病情较重,临床表现与细菌性败血症难以区分,重症感染者可并发坏死性肝炎、脑膜炎和心肌炎,病情发展迅猛,死亡率高。病初予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治疗可能降低新生儿重症肠道病毒感染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尚需进一步研究新型抗肠道病毒药物在新生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周信琼
    • 摘要: 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当轮状病毒侵入肠道时,它主要侵入十二指肠和空肠,导致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粘膜微绒毛。它引起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破坏,损伤和脱落,损害肠粘膜重吸收水和电解质的能力,导致大量肠液积聚,导致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以及呕吐和腹泻的临床症状。一些对小肠微绒毛有严重损害的儿童可能会由于乳糖酶活性的显着下降而发展为乳糖不耐症,并且腹泻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 石晶
    • 摘要: 肠道病毒感染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毒感染.与年长儿不同,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往往病情较重,临床表现与细菌性败血症难以区分,重症感染者可并发坏死性肝炎、脑膜炎和心肌炎,病情发展迅猛,死亡率高.病初予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治疗可能降低新生儿重症肠道病毒感染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尚需进一步研究新型抗肠道病毒药物在新生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刘海燕
    • 摘要: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传染性较强,除了发热、口腔疱疹外,还可出现手、足、臀等部位疱疹。少数患儿为重型,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肌炎等,病情进展快,诊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目前尚无针对肠道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药,但是家长们在家中照护要做到以下几点,帮助孩子缓解症状:1.退热、防止高热惊厥,体温>38.5°C建议服用退热药物,选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体温<38.5°C、孩子精神状态良好时,可先物理降温,选用退热贴、洗热水澡、多饮水等方法;若出现持续体温不降或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可加用退热药物。2.注意休息、清淡饮食、保证足够液体量,选择流质、温凉、易消化食物。3.可选用干扰素或开喉剑等喷雾剂喷口腔、淡盐水漱口,对减轻口腔疼痛,促进疱疹及溃疡愈合有一定作用。4.注意隔离,居家隔离2周,避免交叉感染。
    • 孙方舟
    • 摘要: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病毒感染,原则上不常规使用抗生素,但有时临床上也见后期合并细菌感染导致发热长时间不退的病例,所以诊治疱疹性咽峡炎,关键看血常规。儿科临床上认为,细菌性感染时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比例会增高,而病毒性感染白细胞多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但很多肠道病毒感染早期(如幼儿急疹)也会存在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暂时性增高情况,故早期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并不一定是细菌感染。
    • 冀连梅
    • 摘要: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症状以突发高热和口腔黏膜疱疹引起的喉咙痛、厌食、易激怒等为主,较少合并其他并发症,通常医生根据症状就可以诊断,一般不需要查血。但是如果查血,的确会有一部分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血象升高。血象升高是因为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虽然是炎症,但其属于病毒感染引起,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对这种炎症不起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