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网络德育

网络德育

网络德育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65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25140篇;相关期刊424种,包括思想教育研究、学理论、华章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六届"预防艾滋病 加强青春期健康教育"中日专家国际研讨会、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暨全国教育信息化论坛等;网络德育的相关文献由732位作者贡献,包括曾长秋、王健、洪小英等。

网络德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9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25140 占比:99.80%

总计:325791篇

网络德育—发文趋势图

网络德育

-研究学者

  • 曾长秋
  • 王健
  • 洪小英
  • 蔡丽华
  • 韦吉锋
  • 马宁
  • 张海涛
  • 张瑜
  • 徐建军
  • 朱林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夏
    • 摘要: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在全球发展迅猛,Internet 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标志之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 25 岁,上网人数中 45%为 25 岁以下青年,其中 18 岁至 25 岁年龄比例最大。 可见大学生首当其冲地成为了网络冲浪的主力军。 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冲击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思想,同时也给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网络德育教育已成为人们不得不聚焦的方面。 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能否抵御网络的诱惑,健康成长。
    • 杨凯; 吕文虎
    • 摘要: 笔者对各年龄段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素养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网络德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在网络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呈现为参与主体尚未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网络德育资源不丰富,网络德育师资队伍缺乏,缺乏对学生心理疏导的网络德育过程等。分析其原因:过分“自我”遭遇网络负面信息影响,网络德育管理制度不健全,学校德育利用网络平台的主动性不够,家庭不良因素影响等方面。通过问题分析原因,为深入探究促进青少年网络德育发展的良策充分准备。
    • 宋禹霖; 李利辉; 王蕊
    • 摘要: 融媒体建设是我国媒体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高校德育工作无法忽视这一时代发展条件而单独存在。融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德育机制研究,是在当前融媒体已广泛存在于高校教育教学及学生生活的前提下,通过其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际挑战进行掌握,分析出把握主流媒体、重视人才团队建设、强化价值引领等措施,以期能够为大学生德育工作良好开展提供一定可行性措施。
    • 贾秀梅
    • 摘要: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为高职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德育问题,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当下,网络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较多,需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虚拟环境下的网络德育工作,采取积极的应对举措,利用网络为德育服务,增强高职院校网络德育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范国辉
    • 摘要: 伴随现代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在我国高职学校获得广泛普及,而网络德育教学亦是高职学校德育全新的研究领域。故而,本文简要阐述了高职院校网络德育教学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高职院校网络德育工作的策略,以供参考。
    • 范国辉; 张新明
    • 摘要: 德育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的教育工作,助力于学生素质发展,实现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的培养。虚拟环境下高职院校网络德育有效性的实施拓宽了高职院校德育的途径,进而增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质量。但是在现实工作中也出现了困境,需要分析高职院校网络德育发展的困境,剖析高职院校的网络德育发展的困境成因,推进虚拟环境下高职院校网络德育健康发展。
    • 赵玉兰
    • 摘要: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渗透,全民网络时代已经到来,这为当前的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教学方式,但它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对德育工作者来说,网络的冲击尤为厉害,虚拟的网络世界充斥着许多与德育目标和要求不相符合的信息,甚至背道而驰,因此,作为德育工作者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让学生明辨是非,传播网络正能量,开展好网络德育管理势在必行。
    • 洪小英
    • 摘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艺术类高职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让德育活动开展逐渐呈现出了网络化、信息化的特点,但是网络德育活动的开展也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才能让网络德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本文在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以及对于高职德育所产生影响的基础上,从网络德育目标、网络德育内容、网络德育体系、家校合作等方面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域下网络德育工作开展的新途径.
    • 罗秋彤; 孟诗婷
    • 摘要: 新媒体网络以强大的互动性、开放性、虚拟性在社会各领域彰显着独特价值,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精神风貌和价值格局。但值得警惕的是,这股网络文化浪潮呈现出一种泛娱乐化、庸俗化趋势,破坏传统伦理底线,排斥社会主流思想价值,冲击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弱化其价值判断能力。面对严峻的网络道德失范危机,应在思政教育的框架下研究解决出路,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辨别能力及责任意识,维护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态。
    • 武亚楠; 李波
    • 摘要: 如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负面信息的冲击。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是特殊教育学校践行立德树人的一条重要渠道。文章从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制教育、正面引导教育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四个方面阐述了特殊教育学校应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工作路径、净化网络环境,积极利用健康、丰富的网络德育资源立德树人,培养特殊儿童网络素养,引领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