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3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科学、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5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4151篇;相关期刊703种,包括实验教学与仪器、福建教学研究、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十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3)、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首届北京名师名校长论坛等;科学概念的相关文献由1477位作者贡献,包括徐莹莹、毕华林、刘春梅等。

科学概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5 占比:25.52%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4151 占比:74.34%

总计:5584篇

科学概念—发文趋势图

科学概念

-研究学者

  • 徐莹莹
  • 毕华林
  • 刘春梅
  • 卢姗姗
  • 邵锋星
  • 叶宝生
  • 张玉峰
  • 林静
  • 胡卫平
  • 袁优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益锞
    • 摘要: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探究活动提供新颖的材料,挖掘适合探究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具能让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性认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自制或改进学具的利用,能让许多科学概念、现象变抽象为具象。而STEAM教育强调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联,工程、技术类课程作为衔接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桥梁,在工程、技术类课程的基础上,整合科学、数学与艺术等相关课程的内容,既可以有效弥补基础教育领域中工程与技术教育的短板,又可以培养学生科学化的学习习惯。
    • 李萍萍
    • 摘要: 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生对科学概念头脑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想法。通过对五、六两个年级学生的访谈、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物质的变化”相关概念中存在相异构想。在物质的变化分类标准、腐蚀、蒸发条件等方面,教师对学生相异构想的认识是准确的;在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的区分、燃烧是化学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这些方面,教师对学生相异构想的认识与学生的实际有偏差。本文根据教师的访谈情况与学生所具有的相异构想之间的差异,提出合理化的教学建议。
    • 楼志祥
    • 摘要: 教科版的小学科学新课程,在总体架构中更加突出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索的双螺旋式协调发展,将科学态度以及科学与社会的共同目标,作为隐性目标包含在其中。研究证明,围绕教育大概念、依据学习进阶论编写课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的课程构建策略。单元整组教学指的是教师依托教材,从单元宏观视角审视内容的内在逻辑、科学概念进阶,进而适切整合相应内容,使概念呈现系统性与连贯性,并依托单元整组备课、系列教学活动得以落实,这个过程需要基于学情对课文进行顺序调整,对内容进行删减、重组等。
    • 陆树香
    • 摘要: 科学是小学一门重要的学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通过科学课就能接触很多科学知识。但科学概念相对比较抽象、枯燥,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难度比较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照本宣科,采用生硬的“填鸭式”方法将科学概念所涉及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失去学习兴趣。下面,笔者以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把盐放到水里”为例,简单阐述一下小学科学概念教学的建构模式。
    • 沈舒; 柏毅
    • 摘要: 科学教育作为科学发展的基石,在数百年间经历了多次变革,为人类社会培养了科技人才、普及了科学知识,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当前,为了满足新时代对高新科技人才的需求、顺应学生科学能力的发展规律,从事科学教育的工作者需要在政策指引下,不断探索更为公平、更有质量的科学教育,推进科学教育改革的全面落地。本文通过明确科学概念与科学大概念的基本内涵,进一步探讨了科学概念形成的神经机制与科学大概念教学的关系,并结合我国科学教育的现状,提出基于科学大概念教学的相关建议。
    • 张赟; 刘志刚; 宋群
    • 摘要: “为了您和他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这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交通安全标语。这条耳熟能详的标语,背后有着一段意味深长的故事。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公安和交通部门宣传过很多交通安全标语,有类似“人走一尺,车跑一丈,与汽车抢路准上当”的谚语型,有类似“不准抢道”的命令型,有类似“违章停车罚款”的喝斥型等,长期没有新的突破。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1980年,无锡第三十四中学(青山高级中学)开展“思想美、仪表美、语言美”(“三美”)教育,“三美”教育活动受到党中央的充分肯定,此后,全国开始普及“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广泛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断深入宣传,北京西单路口的一个标语牌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上面的标语是“为了您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
    • 朱明利
    •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小学科学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旨在通过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使学生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有效地培养科学素养。近年来,STEM教育的不断渗透,给小学科学课教学带来了重要启示。
    • 杨新瑞
    • 摘要: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只有通过连贯、进阶的科学学习与躬行实践才能达成。因此,精准把握科学概念学习进阶,能使教师明确教学顺序和强度,减轻学生负担。在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调查中,笔者发现,小学科学教师已经知晓许多关于进阶起点及学情研究策略,但因学习进阶终点在《课标》中有明确规定,所以教师刻画学习进阶中间水平难度较大,即刻画某个科学概念发展路径中的关键层级的难度较大。
    • 王宝华
    • 摘要: 从创设学习情境入手,着眼于"无边界"教学理念,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与教学相关联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合理的科学表象,从而能够准确把握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 华红艳
    • 摘要: 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研究中,涉及大量有关儿童科学概念与关系认识的研究。根据这些研究,皮亚杰提出:认识起源于主客体间基于“活动”这一中介物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具体来看,感知运动阶段是婴幼儿科学概念发展的“奠基时期”,但未产生外显的科学概念。同时,他们开始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客体间的关系,但未达到因果联系的水平。到了前运算阶段,幼儿的概念水平达到“前概念”阶段,其概念的使用不受时空限制,并开始思考因果关系的问题,但由于思维不具备可逆性,其因果关系的理解带有更多主观性。皮亚杰的这些研究对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在于:在教育活动设计方面要考虑幼儿所处认知阶段;在教学目标定位上重新审视与合理把握“最近发展区”;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幼儿经验积累的广泛性与代表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幼儿“活动”或“操作”的重要性;在幼儿指导上要理解其认知发展特点,引导他们回归“理性”;在教学组织上顺应科学自身的学科特色,杜绝“无效合作”学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