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炮制品

炮制品

炮制品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80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8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96097篇;相关期刊233种,包括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中成药、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2014中国(宁夏)民族医药国际论坛、中国药理学会药检药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等;炮制品的相关文献由2149位作者贡献,包括贾天柱、张凡、蔡宝昌等。

炮制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8 占比:0.65%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96097 占比:99.31%

总计:96762篇

炮制品—发文趋势图

炮制品

-研究学者

  • 贾天柱
  • 张凡
  • 蔡宝昌
  • 鞠成国
  • 龚千锋
  • 孟宪丽
  • 李佳川
  • 赖先荣
  • 史辑
  • 张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晶; 赵学群
    •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中脂溶性成分和氨基酸成分及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氨基酸仪分析成分。结果半夏炮制品中共鉴定出27种脂溶性成分和16种氨基酸。脂溶性成分主要为棕榈酸、亚麻醇、酞酸二丁酯、间苯二甲酸二辛酯等。总氨基酸含量顺序为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7种必需氨基酸在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中占比分别为40.7%、40.2%、40.3%。结论为半夏的质量控制和药用价值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代珊; 朱红梅; 李帅; 毛九州; 张爱军
    • 摘要: 目的 建立UPLC-MS/MS法测定附子不同炮制品中14种生物碱含量。方法 分别采用5种现代方法和1种古法炮制附子,测定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附子灵、尼奥灵、塔拉萨敏、多根乌头碱、宋果灵含量,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不同炮制品的差异。结果 各生物碱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9),平均加样回收率96.91%~106.77%,RSD 1.05%~4.59%。炒附片与炮附子相似度最高,差异成分为苯甲酰次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附子灵、新乌头碱、多根乌头碱、次乌头碱。结论 经现代炒制方法的炒附片与古法炮附子具有相似生物碱属性。
    • 乔璐; 张瑞; 赵博宇; 刘瑞娜; 韩盼盼; 周春亚; 张雨晴; 董诚明
    • 摘要: 目的对不同产地香附炮制品进行快速鉴别。方法采集15个产地香附,制成炮制品,傅里叶红外光谱仪(4000~400 cm^(-1))结合化学计量法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60批样品红外图谱的峰形基本相似,在3270、2925、2360、2320、1732、1630、1520、1455、1419、1368、1336、1245、1148、1075、1000、930、860、760、704 cm^(-1)处有吸收,在3000、1495、1185、810 cm^(-1)处有波谷。不同产地样品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2400~2240、1640、1608、1330 cm^(-1)处。不同炮制品的差异性则在2400~2040、1941~1763、1645、1608、1330 cm^(-1)等处较明显。前6个主成分的解释度为89.173%。结论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法可对不同产地香附炮制品的快速鉴别提供新思路。
    • 韦熹苑; 邓琦; 卢小玲; 舒柯; 卓燊; 范家文; 潘思杏
    • 摘要: 为了建立金樱根中没食子酸和儿茶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分析广西不同产地金樱根及炮制品中没食子酸和儿茶素含量的变化,该文以没食子酸和儿茶素的含量作为指标成分,采用HPLC法对广西产金樱根生品、炒炙品、酒炙品、盐炙品及醋炙品进行测定,并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西不同产地金樱根及炮制品中没食子酸和儿茶素含量均存在差异,所有样品中儿茶素的含量均比没食子酸高,南部地区(除贵港桂平外)的没食子酸和儿茶素含量整体上比北部地区高,在炮制品中醋炙后没食子酸和儿茶素含量最高。该研究表明HPLC测定方法简单可行,金樱根中没食子酸和儿茶素含量的变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产地地域及炮制方法的不同,可为今后金樱根资源的合理利用、质量标准制定以及临床用药的研究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 陆平祝; 常楚瑞; 龙庆德
    • 摘要: 采用水煎煮法和乙醇回流提取法对苦参及其炮制品进行提取,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研究不同提取方法、炮制方法对苦参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醇提液中生品提取液和醋炙品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而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的是生品提取液,MIC值均为0.0125 g/mL;水提液中炒焦品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MIC值分别为0.1和0.2 g/mL。其中醇提液抑菌效果较水提液抑菌效果好;醇提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好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好于大肠杆菌。因此,苦参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效果。
    • 蒋丽施; 左栖枫; 张新明; 罗园; 李新爱; 郭文秀; 邓赟
    • 摘要: 黄连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在天然食品防腐保鲜剂的开发方面潜力巨大。但不同品种、炮制前后的黄连对食品中常见的肠道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研究未见报道,药效物质基础尚不完全清楚。采用70%甲醇超声辅助提取分别得到味连、雅连生品及酒制品的甲醇提取物(methanol extracts,ME),再依次萃取得到4种中药饮片的石油醚部位(petroleum ether extract,PE)、乙酸乙酯部位(ethyl acetate extract,EAE)、正丁醇部位(n-butanol extract,BE)和水部位(water extract,WE)的浸膏。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不同极性部位浸膏的抑菌活性,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实验结果表明,味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耶尔森氏菌的抑菌效果更佳,而雅连对阴沟肠杆菌抑菌作用更强。酒制雅连和味连对肺炎克雷伯氏菌抑菌活性均明显增强。4种中药饮片的抑菌活性最强的部位为ME,其次为BE和WE部位。黄连对供试细菌的MIC为3.125~25 mg/mL。黄连品种、炮制对黄连的抑菌活性均有一定影响。
    • 高伟城; 王小平; 何丽珊
    • 摘要: 目的评价枇杷叶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方法将10批枇杷叶生品分别制成蜜炙枇杷叶、姜汁炙枇杷叶、姜汁煮枇杷叶、甘草汁炙枇杷叶、甘草汁煮枇杷叶、清炒枇杷叶,共70批样品。采用热浸法测定其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三萜酸含量(以熊果酸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野鸦椿酸等5个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建立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与混合对照品比对指认共有峰。采用SPSS 22.0软件和SIMCA-P 14.1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枇杷叶生品、蜜炙枇杷叶、姜汁炙枇杷叶、姜汁煮枇杷叶、甘草汁炙枇杷叶、甘草汁煮枇杷叶、清炒枇杷叶中醇溶性浸出物平均测定值分别为25.90%、39.95%、27.44%、28.20%、28.38%、26.36%、29.26%,总三萜酸平均含量分别为40.62、49.33、52.56、46.38、52.17、55.06、53.41 mg/g,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平均含量和平均总含量分别为1.966~4.808、1.459~2.824、4.525~8.172、1.294~1.817、6.294~8.470、15.538~25.671 mg/g。70批样品中有11个共有峰,指认出峰2、5、6、10、11分别为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枇杷叶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与生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19~1.000。70批样品中,10批枇杷叶生品聚为一类,10批姜汁煮枇杷叶聚为一类,其他50批枇杷叶炮制品聚为一类;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682%;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排序为峰2(野鸦椿酸)>峰5(山楂酸)>峰6(科罗索酸)>峰9(未知成分)>峰11(熊果酸)>峰10(齐墩果酸),其值均大于1。结论枇杷叶生品经炮制后,醇溶性浸出物、总三萜酸含量和5个三萜酸类成分(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总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蜜炙枇杷叶中醇溶性浸出物最高,甘草汁煮枇杷叶中总三萜酸含量最高,姜汁煮枇杷叶中5个三萜酸类成分总含量最高。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熊果酸、齐墩果酸等成分可能是影响枇杷叶生品及炮制品质量的差异性成分。
    • 赵新红; 耿梦丽; 孙超; 刘振华; 肖旭; 陈天朝
    • 摘要: 目的建立山药不同炮制品物性参数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回归模型,为山药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山药饮片经麸炒、米炒、土炒后,德尔菲评价优选出得分最高炮制品,测定物性参数,并对物性参数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淀粉、多糖含量,HPLC测定尿囊素含量;SPSS 26.0在物性参数与化学成分之间建立线性回归模型,GraphPad 9.0绘制线性关系图。结果山药饮片经麸米土炒后的氧化值、蒸馏液pH值、色度呈现增加趋势,相对密度、吸水率、pH值下降,系统聚类分析将物性参数分为3类。麸米土炒后山药总淀粉、尿囊素含量下降,多糖含量增加,与生品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9。结论山药麸米土炒后的物性参数、化学成分变化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用相对密度、吸水率、氧化值等物性参数来指征山药内在质量优劣,为山药炮制品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 刘烨; 马向慧; 姜恒丽; 曹丽娟
    • 摘要: 目的:对白芍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的差异进行探讨。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白芍不同炮制品(各10批)的指纹图谱;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SPSS 17.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构建了白芍、炒白芍和酒白芍样品的指纹图谱,标定了10个共有峰,相似度大于0.985,指认了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五没食子酰葡萄糖5个色谱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余弦距离为25时,样品可分为两大类,B1~B7聚为一类,B8~B10聚为另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不同白芍炮制品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差异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色谱峰1(没食子酸)、3(芍药内酯苷)、5、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7、8、9、10对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差异的贡献较大;与白芍生品相比较,炒白芍和酒白芍的1号峰、3号峰和6号峰的相对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号峰、8号峰和9号峰的相对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炒白芍中7号峰的相对峰面积也出现显著性减小。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其分析方法可为白芍生品、炒制品、酒制品之间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张刚; 何丽珊; 王小平
    • 摘要: 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4种单萜糖苷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应用清炒、酒炙、醋炙、土炒和焦炒5种炮制方法加工白芍饮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白芍生品和炮制品中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氧化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结果表明: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氧化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分别在12.65~126.60、2.70~27.00、2.53~25.30和13.00~130.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小于3.00%(n=6);4种单萜糖苷类化合物加样回收率平均值和RSD均在中国药典可接受范围内.本研究建立的4种单萜糖苷类化合物HPLC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4种单萜糖苷类化合物含量有较大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