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潮汐能

潮汐能

潮汐能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3年内共计2945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0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2579篇;相关期刊233种,包括经贸实践、海洋世界、海洋开发与管理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互联网思维与传统防腐蚀领域技术的碰撞”研讨会、第四届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暨论坛、第三届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暨论坛等;潮汐能的相关文献由5279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刘国荣、杜守杰等。

潮汐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0 占比:11.54%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88%

专利文献>

论文:2579 占比:87.57%

总计:2945篇

潮汐能—发文趋势图

潮汐能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刘国荣
  • 杜守杰
  • 马进中
  • 马灼明
  • 谢毅
  • 李军
  • 任洲洋
  • 凌长明
  • 陈文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海明; 姜超; 闫宇; 丁傲; 黄峻航
    • 摘要: 新能源主要指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及核能等绿色清洁能源。目前我国开发的新能源中风能和太阳能增速较快。分布式接入即是将各个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风能、太阳能发电大规模接入并网将以分布形式为主,从而减小电能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有助于电网就近补偿功率变化,降低因负荷增大导致的电网膨胀效应。
    • 武艾萍
    • 摘要: 本文重点从负载变化、谐波、环境影响三方面分析了潮汐能发电机组升压变压器独特的使用要求,据此提出了在选型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具体从防腐与防护、铁芯设计、谐波电压、容量等方面详细叙述了选型和设计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数据列举了容量选取的有关验证计算过程,重点分析了谐波电流、谐波电压对变压器制造和运行的影响,最后从节能减碳的角度提出了创新应用思路并加以推广。对潮汐能变压器选型、设计和制造将具有普遍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徐旭升
    • 摘要: 潮汐能是一种可替代再生能源,也同样被认为是一种“清洁”能源,而潮汐能发电是潮汐能最广泛的运用之一。海山潮汐电站代表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潮汐能开发利用的先进水平,是海岛克服困难向大自然要资源的实物见证,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根据海山潮汐电站的功能和现状,建议对潮汐电站核心发电设备闸口设备进行更新迭代,对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建筑进行改造改建,同时因地制宜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开发独具海岛地方色彩的特色旅游。
    •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经成功应用于发电设施,使得产能形式更加丰富。但是,这些可再生能源受天气环境影响,具有间歇不连续、波动性较大等缺点,恶化了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可靠性。因此,需要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配备储能设备,将可再生能源电力转换成可储存的能源,然后以可控的方式部署到电网中,根据不断变化的电网需求,对电力进行一致的、即时的供应。储能设备能够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对电能的“调峰填谷”,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的优势。
    • 阎军
    • 摘要: 海洋中石油、天然气及风能、潮汐能等能源储量丰富,海洋能源的开发是当今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的关键领域.海洋能源的开发离不开一系列先进的工业装备,经过长期持续不懈的研发,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海洋能源开发装备设计、生产、测试和应用的关键技术.同时,由于研发起步相对较晚,部分技术仍未能实现完全自主可控,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关键力学问题的挑战.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相关企业积极开展了海洋能源开发装备中关键力学问题的研究.部分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技术突破,为我国海洋能源开发装备的自主可控研发与创新奠定了扎实的力学基础.
    • 顾振华; 顾晨; 姚鹏程
    • 摘要: 潮汐能是一种可再生、绿色无污染且蕴藏量巨大的可再生新能源,潮汐能资源分布特征的研究对于我国潮汐能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潮汐能资源的调查较多为对离散点资源的分析统计,缺少对潮汐能资源进行连续全海域的计算研究,为了了解全海域资源的分布,本研究建立了东中国海潮波运动数值模型,数模结果与各沿岸测站以及前人基于实测数据给出的同潮图均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和近年发布的国家标准评估了东中国海潮汐能资源技术可开发等级、潮汐能理论平均功率和年蕴藏量等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受月球轨道变化的影响,各验潮站年平均潮差变化周期(约19年)和相位均相等而变幅则各不相同;东中国海大部分海域平均潮差较小,为潮汐能资源贫乏区,但朝鲜半岛西岸、杭州湾和台湾海峡等小部分海域平均潮差达4.5 m以上,为潮汐能资源丰富区或较丰富区,其潮汐能理论平均功率和年蕴藏量可达2×10^(3)kW/km^(2)和2×10^(8)kWh(/a·km^(2))以上;浙江福建和苏北沿海较大部分海域平均潮差达3.0~4.0 m左右,主要为潮汐能资源可利用区,潮汐能理论平均功率和年蕴藏量在1.3×10^(3)kW/km^(2)和1.3×10^(8)kWh(/a·km^(2))左右;与平均潮差相比潮汐能年蕴藏量和理论平均功率在不同海域间空间分布更不均匀。
    • 朱建民
    • 摘要: 新能源,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传统能源而言,主要是指那些依靠新技术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光伏、风能、氢能以及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等。发展清洁和可再生新能源已被世界众多国家纳入中长期科技和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与重点。
    • 马爱平
    • 摘要: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成为解决我国乃至全球淡水危机的一个根本性举措,并且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潮汐能是海洋能源中技术最成熟和利用规模最大的一种能源,其具有高度可预测性的优势。然而,海水淡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淡化成本也因此一直居高不下。
    • 徐忱
    • 摘要: 本文运用DEA-BCC模型对崇明十三年间的工业生态效率和每种环境负荷下的工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分析表明,崇明十三年间的AIEE值波动剧烈但逐步形成上升趋势,但仍有诸多困难影响崇明工业生态效率提升,因此,在生态发展的战略下,要不断优化崇明的工业结构,鼓励运用潮汐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型清洁能源替代原有的燃煤锅炉,加强对于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促进崇明工业经济在生态发展的战略下稳步、有序增长。
    • 赵卉寒
    • 摘要: 5月26日,超级月亮叠加月全食在全球上演,又掀起了一次摄影狂潮。据悉,这是今年以来的首个超级月亮和月全食,也是月亮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根据精确推算,此次月地最近距离为35.7万千米,比月地平均距离38.4万千米近了2.7万千米。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亮对人类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文学、绘画、音乐和影视上,它还为人类的能源转型提供了无限可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