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急性有机磷中毒

急性有机磷中毒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3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8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2511506篇;相关期刊431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齐鲁护理杂志、中国急救医学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2014中国中毒救治首都论坛——暨第六届全国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学术会议、2014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大会、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等;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相关文献由2513位作者贡献,包括等、田英平、石汉文等。

急性有机磷中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98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511506 占比:99.94%

总计:2512937篇

急性有机磷中毒—发文趋势图

急性有机磷中毒

-研究学者

  • 田英平
  • 石汉文
  • 李刚
  • 佟飞
  • 单晓慧
  • 张国秀
  • 张静
  • 曹军英
  • 杨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艳斌; 邹振武; 段先召
    •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肾损伤与血清胱抑素-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蛋白(NGAL)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恩施州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AOPP患者9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AKI)分为AKI组(n=74)和非AKI组(n=16),记录AKI发生率,收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发生AKI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ys-C、NGAL、β2-MG对AOPP发生AKI的预测价值,Pearson法分析Cys-C、NGAL、β2-MG与血肌酐(Scr)相关性。结果 90例AOPP患者中发生AKI 74例,发生率82.22%。与非AKI组比较,AKI组血尿及蛋白尿患者构成比、BUN、Scr、Cys-C、NGAL、β2-M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结果显示,Cys-C、NGAL、β2-MG是AOPP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ROC结果显示,血清Cys-C、NGAL、β2-MG单独诊断AKI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69 mg/L、6.15 ng/mL、1 146.28μg/L,三者单独及联合诊断的AUC分别为0.713、0.775、0.652、0.82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NGAL、β2-MG与Scr呈正相关(P<0.05)。结论 AOPP患者AKI发生率较高,血清Cys-C、NGAL、β2-MG与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高度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AKI的理想指标。
    • 李鹏
    • 摘要: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流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确诊的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患者80例,根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流滤过治疗,均持续治疗3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心肌损伤相关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水平以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I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记录两组患者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时间、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救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CHE恢复时间、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K-MB、BNP、cTn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NF-α、IL-1β、IL-6、IL-8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流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良好,可以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有毒物质以及炎症因子,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提高患者生存率。
    • 李刚; 韩楠楠; 张可; 李恒杰
    • 摘要: 目的探讨脂肪乳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肺损伤的治疗效果及脂多糖(LPS)/Toll样受体4(TLR4)通路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A组(盐水对照组)、B组(脂肪乳对照组)、C组(标准治疗组)、D组(脂肪乳治疗组)、E组(LPS/TLR4拮抗剂组),给予90%敌敌畏(7 mg/kg)腹腔注射染毒。A组染毒后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kg);B组染毒后尾静脉注射20%脂肪乳(5 mL/kg);C组染毒后予阿托品(10 mg/kg)和氯解磷定(40 mg/kg)肌肉注射;D组在C组的基础上尾静脉注射20%脂肪乳(5 mL/kg);E组在D组的基础上尾静脉注射LPS/TLR4拮抗剂(0.5 mg/kg)。染毒后4 h使用毛细导管眶下采血1 mL行全血胆碱酯酶检查;染毒后24 h内观察大鼠流涎、肌肉震颤等中毒表现和存活情况;染毒后24 h取肺组织,HE染色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mRNA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细胞悬液中LPS/TLR4表达。结果敌敌畏染毒后,A组中毒症状出现较早,并且实验大鼠均出现了流涎、肌束震颤、躁动等中毒症状。染毒后24 h,A组有3只大鼠存活,B组有4只大鼠存活,C组有5只大鼠存活,D组有7只大鼠存活,而E组存活9只,仅2只大鼠出现流涎。E组存活率、胆碱酯酶活性最高,而流涎率、肌束震颤评分最低,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电镜下肺组织病理结果显示,D组较A、B、C 3组炎症细胞浸润、红细胞渗出明显减轻,E组肺损伤最轻。染毒后24 h肺组织IL-6、NF-κB、TNF-α相对表达量,B组低于A组,D组低于A、B、C 3组,E组低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染毒后24 h肺细胞悬液中LPS/TLR4表达,B组低于A组,D组低于A、B、C 3组,E组低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肪乳可以减轻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肺损伤,LPS/TLR4通路在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徐代薪; 万大楷
    • 摘要: 目的探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对患者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在洗胃、长托宁解毒等常规解毒操作基础上,对照组予以NAC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肺纤维化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周,两组肺纤维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4周,两组肺纤维化评分均高于第1周,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周与第4周肺纤维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AC联合血必净治疗OP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延缓患者肺纤维化进程,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减少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利于OP患者的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蔡婷婷; 陶宁; 涂贵新; 蔡国容; 胡建平
    •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血液灌流(HP)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钙蛋白I(cTnI)、淀粉酶(AMS)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0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AOPP患者,分为研究组61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在中毒6 h后予以HP治疗,研究组在中毒6 h内予以H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血清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差异。结果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ALT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HP治疗AOPP对降低患者ALT、cTnI、AMS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效果显著,且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对患者并发症影响不显著。
    • 钟洪涛
    • 摘要: 目的探讨厚朴排气合剂联合氯解磷定治疗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肝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氯解磷定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机械通气时间、排出黑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患者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人过氧化脂质(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进行检测,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机械通气时间、排出黑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厚朴排气合剂联合氯解磷定治疗可以促进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机体及肝功能恢复,增强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
    • 时一
    • 摘要: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流灌洗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就诊的80例AOP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46例和B组34例。两组患者均予包括血液灌流(HP)在内的常规治疗,A组患者加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疗法,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时间、昏迷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心肌损伤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后,A组的ChE活性恢复时间、昏迷时间短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B组(P<0.05);A组的血肌酐(S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低于B组(P<0.05);A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B组,丙二醛(MDA)及过氧化脂质(LPO)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HP及CVVH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清除细胞毒性物质,保护心、肝肾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 马岩岩; 赵杨; 杨一红
    • 摘要: 目的观察单次血液灌流后应用血必净联合碘解磷定治疗老年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疗效,为治疗该病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6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洗胃、利尿、导泻、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干预治疗,基于以上基础治疗,对照组接受血必净和碘解磷定治疗,观察组行单次血液灌流,灌流后增加与对照组相同的血必净和碘解磷定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参数值、心肌酶谱值、肝功能指标值、胆碱酯酶(ChE)值和炎症反应指标水平;观察并比较2组ChE复常时间、清醒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阿托品化时间和使用总量、呼吸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血常规参数值、心肌酶谱值、肝功能指标值和炎症反应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上述检测值降幅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ChE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升幅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hE复常时间、清醒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和阿托品化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阿托品使用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次血液灌流后联合应用血必净和碘解磷定治疗老年急性有机磷中毒,效果理想,可修复患者心脏和肝脏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肌酶异常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卢恩明; 郑武洪; 王晨
    • 摘要: 目的:探析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9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长托宁、碘解磷定、机械通气、HP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CVVH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者的乳酸低于对照组,胆碱酯酶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HP联合CVVH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纠正内环境紊乱,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蔡晓培; 刘洪波; 杨一红; 李彩侠; 闫敏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和纤维蛋白原(FIB)、血淀粉酶(AMS)与急性有机磷中毒病情及血液净化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78例,根据患者中毒情况分为轻度组(n=31)和中重度组(n=47),纳入同期健康人群50名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和FIB、AMS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其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n=59)和死亡组(n=19),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中毒时间、APACHE Ⅱ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FIB、AMS水平比较,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中重度组APACHE Ⅱ评分为(26.65±4.36)分,高于轻度组[(18.68±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分析APACHE Ⅱ、FIB、AMS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性(r=0.850、0.837、0.875,P<0.001)。死亡组患者中毒时间、APACHE Ⅱ、FIB、AMS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毒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毒时间、APACHE Ⅱ、FIB、AMS、中毒程度是急性有机磷中毒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结论 APACHE Ⅱ评分、FIB、AMS与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病情及血液净化治疗预后具有相关性,且患者中毒过长、重度中毒、健康状态不佳可影响临床治疗预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