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应变场

应变场

应变场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442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9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55364篇;相关期刊197种,包括地震、地震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第27届全国土工测试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4工程测量分会与矿山测量专委会年会暨全国变形与安全监测学术研讨会等;应变场的相关文献由121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静华、张中伏、李延兴等。

应变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9 占比:0.54%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55364 占比:99.41%

总计:55694篇

应变场—发文趋势图

应变场

-研究学者

  • 张静华
  • 张中伏
  • 李延兴
  • 乔百杰
  • 陈雪峰
  • 王勇
  • 郭良迁
  • 于国强
  • 刘力强
  • 唐红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翎; 章政
    • 摘要: 在外部荷载作用下,岩体内部裂隙的形状是影响其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究裂隙对岩石力学特性及破坏特征的影响,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间隙性离散裂隙网络模型,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裂隙网络类岩石模型试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破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因裂隙的存在,类岩石试件的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力均随之发生显著降低;裂隙网络类岩石试件变形破坏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大致可划分为微缺陷闭合、线弹性、裂纹萌生与扩展、峰后应变软化4个阶段;基于试件应变场角度,从细观层次分析了裂隙网络分布对扩展路径选择以及局部应变化带演化的影响。该研究可为室内开展复杂裂隙扩展机理提供参考。
    • 朱爽; 占伟; 梁洪宝; 李经纬
    • 摘要: 北京时间2022年1月8日1点45分,在我国青海省门源县发生了6.9级地震。通过震中附近陆态网络GNSS连续观测数据得到的同震位移场显示,距离震中最近的QHME站同震位移最大,EW向达到20.31 mm,SW向达到-35.45 mm,震中附近五个站的同震位移反映出此次地震的左旋同震破裂特征;GNSS站间基线时间序列结果及区域应变时间序列结果表明冷龙岭断裂带北段的地壳运动相对南段较强,对应了地震发生的区域在冷龙岭断裂带北段;震前动态GNSS应变场结果显示,该区域的剪应变量值较小,有微弱的减小趋势,且始终在应变高值区的边缘;发震断层的滑动速度变化不大,量值上先增加后减弱,断层闭锁程度在震前有所增加,可能存在孕震的情况。
    • 纪凯; 唐红涛
    • 摘要: 利用2009—2011、2011—2013、2013—2015年GPS形变资料,借助最小二乘配置方法、位移与应变的偏导关系,计算获得北天山东部应变场的动态演化结果,重新认识北天山东段构造区的现今活动特征,探讨应变场三个周期空间分布特征与2016年呼图壁6.2级地震的内部联系。结果表明:(1)区域地壳运动速率与应变场强度在时间上表现为“弱-强-弱”的变化特征,主应变率以NNW或NNE向的主压应变为主,第一、三周期N-S向主压应变较小,约(1~2)×10^(-8)/a,第二周期变化显著增强,约(1~6)×10^(-8)/a,第三周期滑动速率显示北天山东段呈“强[(2.2±0.4)mm/a]-弱(不明显)-强[(3.0±1.0)mm/a]”的右旋走滑特征;(2)地震可能更易发生在面应变率场等值线四象限中心区域或正、负过渡区的高密度梯度带内部,这可能是地震孕育过程中利用GPS资料观测到的形变前兆;(3)强震更易发生在剪应变率(最大剪应变率)的高值区或边缘区;(4)相对于面应变率与最大剪应变率等应变场物理量,主应变率更适用于在块体运动方向与性质上给出解释。
    • 瞿伟; 高源; 陈海禄; 梁世川; 韩亚茜; 张勤; 王庆良; 郝明
    • 摘要: 青藏高原由于所处大陆构造位置的特殊性,造就其成为全球现今地壳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发育有多条深大活动断裂带,是强震易发区,同时也是研究大陆内板块构造运动机制的天然试验场。GPS以其时空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广、观测精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壳形变监测研究中。目前,通过已建立的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Ⅰ)与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CMONOC-Ⅱ)获得的GPS高精度地壳运动速度场,能够清晰地揭示青藏高原近20年来地壳构造运动与形变现状。通过系统总结利用GPS监测数据开展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与形变特征的研究进展,回顾了用于监测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的GPS数据来源与高精度数据处理方法及策略,探讨了不同参考基准对GPS速度场处理结果的影响,并分别从动力学和运动学两方面全面阐述了当前用于青藏高原地壳运动与形变分析模型。综合模型计算结果从浅部与深部两方面深入剖析了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与形变特征,并从板块运动构造动力学机制角度详细解译了青藏高原现今区域动力学背景及其影响下的珠穆朗玛峰隆升机制。最后对利用GPS技术开展青藏高原地壳运动与形变监测成果作了概述总结,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青藏高原地壳形变监测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
    • 徐高魁; 王晓艳
    • 摘要: 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过程中存在耦合误差,应变与真实应变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为了更准确地表达应变测试结果.本文研究了光纤光栅传感原理与应变作用机理,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比验证,最后,利用实验对双向耦合效应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本系统具有很好的解耦效果,可以有效提高信号识别能力.
    • 李悦; 孟文君; 高崇铭; 吴琦琦
    • 摘要: 为了获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浆锚连接界面的破坏演化规律,借助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进行了纵向钢筋浆锚连接拉拔试验.通过观测钢筋浆锚连接的破坏过程,并对散斑图像进行分析,研究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浆锚连接钢筋受力变形演化特征、锚固体系受力位移场演化特征、锚固体系受力应变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锚固剂的厚度会影响锚固体系的破坏模式及锚固极限承载力;在锚固体系中,拉拔力沿钢筋从加载端向自由端不断传递,且锚固剂厚度越大,传递距离越深;在拉拔过程中,锚固体系的变形主要集中在锚固剂与混凝土交界面,并随荷载的增加沿钢筋向体系内部扩展;在拉拔力作用下,加载初期试件的第一主应变与最大剪切应变主要存在于加载端钢筋周围的灌浆料区域,随着拉拔力增加,应变向混凝土基体与灌浆料黏结界面扩展,直至与黏结界面处应变相衔接.
    • 张科; 李娜
    • 摘要: 目前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在岩石力学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获取变形场云图,缺乏结合一些指标对变形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裂隙砂岩试件压缩加载过程进行非接触式、实时变形测量,结合方差量化描述应变场分异特征;而后对应变场方差变化曲线进行有限差分求导,量化描述应变场分异速率,分析应变场演化规律及前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裂隙砂岩试件的变形破裂过程可划分为压密、弹性变形、裂纹稳定扩展、裂纹快速扩展及破坏等4个阶段.加载过程中裂隙砂岩试件的裂纹萌生和扩展行为,在应变场上表现为应变局部化带的产生与发展,进而导致应变场方差和分异速率发生变化.应变场方差-轴向应变曲线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可划分为稳定分异、加速分异以及加加速分异等3个阶段.应变场分异速率-轴向应变曲线在张拉裂纹起裂时均出现第一个尖峰,可作为裂隙岩体失稳破坏前的前兆信号,对应的前兆应力与峰值应力之比为0.80 ~ 0.96.研究成果对工程岩体失稳预测具有较好的理论参考价值.
    • 张科; 张凯
    • 摘要: 为探究裂隙岩体变形破裂机制以及前兆特征,利用高速水刀切割技术对板状红砂岩试件预制不同倾角的裂隙,对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实现试件加载过程中应变场的非接触式观测,引入均值、标准差、三阶矩、平滑度、一致性和熵6种灰度特征参数以及对比度、相关性、角二阶矩和熵4种纹理特征参数,量化研究了裂隙砂岩试件变形破裂过程中应变场灰度及纹理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裂隙砂岩试件在裂纹起裂、扩展及贯通过程中,应变场灰度整体从低灰度级向高灰度级方向移动,灰度直方图形态从"矮胖"型转化为"高瘦"型,峰值频率随之增大.裂隙砂岩试件的应变场灰度/纹理特征参数-时间曲线可划分为波动段、平稳段以及突变段3个阶段;应变场灰度/纹理特征参数突变段的出现与裂纹萌生、扩展有关,对应的变化趋势可划分为增长型、降低型以及变异不明显型3种.绝大部分灰度特征参数与纹理特征参数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绝对值>0.5,说明这2类特征参数之间存在显著或高度的相关关系.灰度/纹理特征参数的第1次突变,对应于张拉裂纹萌生,且在试件临近破坏时出现,可视为前兆点,作为裂隙岩体即将失稳的预警信号,对应的前兆/峰值应力比为0.83~0.97,前兆/最终破坏时间比为0.85~0.95.相比于完整砂岩试件,灰度/纹理特征参数对裂隙砂岩试件的破裂前兆识别能力更强,这是因为预制裂隙的存在使得岩体的应变场不连续性更为显著.最后,针对完整岩石和裂隙岩体,分别提出了建议监测的灰度/纹理特征参数.
    • 瞿伟; 高源; 陈海禄; 梁世川; 韩亚茜; 张勤; 王庆良; 郝明
    • 摘要: 青藏高原由于所处大陆构造位置的特殊性,造就其成为全球现今地壳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发育有多条深大活动断裂带,是强震易发区,同时也是研究大陆内板块构造运动机制的天然试验场.GPS以其时空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广、观测精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壳形变监测研究中.目前,通过已建立的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Ⅰ)与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CMONOC-Ⅱ)获得的GPS高精度地壳运动速度场,能够清晰地揭示青藏高原近20年来地壳构造运动与形变现状.通过系统总结利用GPS监测数据开展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与形变特征的研究进展,回顾了用于监测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的GPS数据来源与高精度数据处理方法及策略,探讨了不同参考基准对GPS速度场处理结果的影响,并分别从动力学和运动学两方面全面阐述了当前用于青藏高原地壳运动与形变分析模型.综合模型计算结果从浅部与深部两方面深入剖析了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与形变特征,并从板块运动构造动力学机制角度详细解译了青藏高原现今区域动力学背景及其影响下的珠穆朗玛峰隆升机制.最后对利用GPS技术开展青藏高原地壳运动与形变监测成果作了概述总结,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青藏高原地壳形变监测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
    • 陈爱军; 陈俊桦; 程峰; 吴迪
    • 摘要: 红黏土对环境湿度变化非常敏感,在干燥环境中极易开裂,纵横交错的裂缝网络损害了土壤结构的完整性,很容易诱发红黏土边坡失稳和崩塌,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的破坏,甚至加剧整个生态环境的水旱灾害.为探究红黏土裂隙的演化规律,该研究采用自制试验装置和三维应变测量系统开展了自然湿热条件下的红黏土泥浆样干燥试验,通过采集土体水分和土表位移、应变和裂隙的变化,定量分析脱湿过程中土体表面裂隙形态和应变场的演变特征,并进一步探讨水分变化对裂隙形态和应变场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样表面干缩裂隙的演化一共经历了6个阶段,后阶段裂隙分割前阶段裂隙围成的区域,且不同阶段裂隙的交叉角接近90o;2)裂隙产生初始,裂隙尖端处拉应变约为0.5%,土表面大部分区域处于受拉状态;随着裂隙进一步发展,裂隙周边土体逐渐由拉应变状态向压应变状态转变;当所有裂隙发育完成,裂隙周边土体处于压应变状态;3)裂隙演化阶段与界限含水率有关,当泥浆土样的含水率接近液限时(67.7%),土体表面裂隙开始发育,裂隙迅速张开和延伸;当土的含水率达到塑限时(28.3%),裂隙发展的速率逐渐变缓;当含水率小于缩限时(18.8%),裂隙变化已经很小,裂隙发育接近完成;4)在裂隙演化过程中,早期裂隙的发展持续时间和裂隙宽度均超过后期裂隙;土表不同位置的位移和应变均不相同,土块中心竖向收缩大于边缘竖向收缩,而土块中心位移及应变均小于土块边缘,研究可为红黏土开裂引发的工程地质灾害的预防及治理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