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震预测

地震预测

地震预测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3年内共计1900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2篇、会议论文563篇、专利文献109836篇;相关期刊397种,包括地震、地震学报、四川地震等; 相关会议143种,包括2013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2013学术研讨会、2011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等;地震预测的相关文献由3206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增建、尹祥础、徐道一等。

地震预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2 占比:1.05%

会议论文>

论文:563 占比:0.50%

专利文献>

论文:109836 占比:98.44%

总计:111571篇

地震预测—发文趋势图

地震预测

-研究学者

  • 郭增建
  • 尹祥础
  • 徐道一
  • 沈宗丕
  • 郭安宁
  • 韩延本
  • 吴忠良
  • 孙延好
  • 张永仙
  • 余怀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祝意青; 张勇; 杨雄; 刘芳; 张国庆; 赵云峰; 隗寿春; 毛经伦; 张松
    •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大陆地面时变重力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卫星重力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中国开始流动重力监测,尝试探索重力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观测到1975年海城7.3级和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 1981年引进使用高精度Lacoste-Romberg (G)型金属弹簧重力仪,进行中美地震重力合作研究,及以1984年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为主的地震重点监视区高精度流动重力观测实践,观测到1995年中缅边界7.3级和1996年丽江7.0级地震前震中附近出现的重力异常变化. 1998年引入高精度绝对重力测量,开展中国大陆整体规模的重力场变化监测,获得了2008年汶川8.0级和于田7.3级等地震前的大尺度重力变化信息,给出了汶川和于田地震中期预测的有效意见.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后,全国网与区域网加速整合,形成了中国大陆整体重力观测网,对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6.0级以上地震(如芦山7.0级、门源6.4级、呼图壁6.2级、于田7.3级、九寨沟7.0级等地震)均进行了较为成功的中期预测,为地震机理研究和我国中期地震预测水平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指出了我国时变重力监测中仍存在的问题,并对利用时变重力监测资料开展地震研究进行了展望.
    • 顾国华; 王武星
    • 摘要: 2001年以来,智利及其邻区发生了3次7.1-7.7级和4次8级以上大地震,其震中附近至少有一个甚至多个GPS连续观测站观测到地震前后的地壳运动。从http://geodesy.unr.edu网站可获得Geoffrey Blewitt教授用GIPSY软件处理得到的南美大量GPS连续观测站南美板块(SA)区域参考框架位移时间序列,获得的这些大地震同震、震前位移积累和震后位移,特别是同震水平位移和震前水平位移积累,为探索地震预测,增添了更多有意义的震例。研究表明,这些大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也是震前水平位移积累的回跳或弹性回跳,同样也证明了震前存在前兆地壳形变;这些大地震前震中及其附近也无明显的垂直位移积累,由此证明了板块运动或地壳水平运动就是地震成因。尽管东日本和智利近海大地震的构造环境不同,日本2011年9级和智利2010年8.8级巨大地震前的地壳运动都清楚显示太平洋海底扩张。这些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回跳或弹性回跳的规律一致,地震成因都是水平挤压。智利多次大地震GPS观测到的最特殊现象是,在2015年8.3级地震震中以北,2010年8.8级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量值偏小,且方向异常一致向北,可认为是8.3级地震的前兆形变现象。临近智利的南美地区应是全球最利于地震预测探索的地区之一。
    • 朱茂林; 刘震; 张枝焕; 刘畅; 杨鹏程; 李佳阳; 崔凤珍
    • 摘要: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现有钻井稀少且分布不均,采样分析资料缺乏,不同层段烃源岩非均质性极强,导致烃源岩分布特征尚不明确。针对上述难题,基于地化、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运用地震相-沉积相-有机相转化法和地震速度-岩性分析法对西湖凹陷平北地区平湖组下段烃源岩有机相特征及厚度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有利烃源岩的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平湖组下段烃源岩有机相可划分为潮控三角洲前缘A相、潮间带B相和局限海C相三种类型,其中平下上亚段潮控三角洲前缘A相最为发育,位于研究区的中部区域,而平下下亚段潮间带B相最为发育,主要位于研究区的西部区域;(2)平下下亚段烃源岩具有东西分带、西薄东厚的特征,最大厚度可达500余米;而平下上亚段烃源岩总体上具有西北薄东南厚的特征,向东南方向厚度最高可达1 000余米;(3)烃源岩综合评价分析认为,平下下亚段有利烃源岩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东部区域,平下上亚段有利烃源岩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南部区域。
    • 付蕾; 张本健; 曹正林; 黄东; 白蓉; 李育聪; 王小兰
    • 摘要: 四川盆地侏罗系湖泊—河流沉积体系中的砂体是目前浅层致密油气勘探开发的现实对象。由于受沉积微相影响,砂体具有类型多样、岩性多变、厚度变化大、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因此预测困难。通过对侏罗系沙溪庙组沙一段砂层组类型的划分,开展了不同类型砂体的储层分析,指出了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时窗对不同类型砂体进行了精细识别和空间预测。研究表明:①沙一段可划分为5个砂层组,其中第一砂组主要为滨浅湖相席状砂、滩坝砂,2~5砂层组为三角洲前缘—平原相河道砂;②河道砂平均孔隙度为4.68%,明显高于底部席状砂孔隙度的3.1%,且Ⅰ期河道砂物性最好,其次为Ⅳ期、Ⅱ期、Ⅲ期河道砂;③河道砂的预测标准为自然伽马小于65 API,席状砂的预测标准为自然伽马65~75 API。砂体预测中,针对席状砂(滩坝)将研究时窗提取到0~20 ms以内;针对河道砂将研究时窗划分在沙底向上20~100 ms范围内。最终建立起了一套适用湖泊—河流沉积体系中不同类型砂体精细刻画与预测的方法。
    • 仉涛; 郭智奇; 刘财; 刘喜武; 刘宇巍
    • 摘要: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页岩油储层的地质结构为韵律背景下的页岩薄层,由于地震分辨率的限制,常规地震勘探方法难以精确描述盐间页岩油薄储层厚度的空间展布。因此,应用现有地震资料,探索适用于韵律结构中页岩薄层的地震预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地震传播矩阵方法计算并分析研究区目标韵律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系统模拟并分析非均匀薄互层结构中页岩薄层的厚度、纵波速度等变化时地震波的反射动力学特征,发现地震反射波形的振幅和相位随非均匀页岩薄层的纵波速度和厚度的变化产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本文页岩薄层厚度预测的基础。结合测井分析构建韵律层地质地球物理模型,模型空间考虑了页岩薄层纵波速度和厚度共99种组合变化的情况。通过求取目标层实际地震反射波形与构建的模型空间中地震波形的最佳匹配,提出基于反射波形的页岩薄储层厚度的地震预测方法,预测研究区页岩薄层厚度变化范围为5~20 m,并且由西南向东北呈增加趋势。预测页岩薄层厚度与测井解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验证了本文地震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 邵绪鹏; 刘振峰; 刘忠群; 季玉新
    • 摘要: 川西坳陷新场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巨大,但断缝体展布范围的精细刻画成为制约勘探开发的技术难点。在地震、岩心、成像测井等资料基础上,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对新场地区须二段断缝体进行了地震预测,并总结了断缝体地质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新场地区须二段西部地区断层欠发育,以背斜为主,整体上呈NE/NNE走向,东部地区三级、四级断层发育,主要呈NE向、近EW向与近SN向。已发现裂缝受研究区三级、四级断层控制,走向以近EW向为主,以平缝(<10°)和低角度缝(10°~30°)为主,在须二段上亚段T_(3)x^(2-2)砂组和中亚段T_(3)x^(2-4)砂组最为发育。新场地区须二段裂缝可以分为断层相关和褶皱相关裂缝2类成因,针对断层相关裂缝,最大似然属性能够更客观地刻画断层滑动面,混沌(构造熵)属性能够刻画断层破碎带和诱导裂缝带;针对褶皱相关裂缝,曲度属性能够刻画褶皱相关裂缝发育区。新场地区须二段断缝体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断缝体、断褶缝体和褶缝体3种类型,其中,以断缝体、断褶缝体普遍发育,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断层附近,在局部地区发育褶缝体,通常分布范围较小。
    • 赵爽; 李曙光; 林正良
    • 摘要: 页岩气是人工改造气藏,好的压裂改造效果是页岩气井获得高产的关键,通过地球物理方法对页岩储层参数进行预测,判断页岩是否为工程“甜点”,是页岩气地球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地震弹性参数反演为基础,引入E/λ脆性系数表征页岩脆性,利用改进的CPS模型计算页岩正常压实趋势提高地层压力预测精度,基于线性滑动理论地应力预测技术确定地应力方向及水平应力差率,实现页岩储层的脆性、地层压力、地应力预测,形成页岩气工程“甜点”地球物理预测技术系列。在川南深层龙马溪组进行优质岩页工程“甜点”地球物理预测应用,表明脆性较高、地层压力系数高、水平应力变化率小的区域为页岩气工程“甜点”,是压裂改造易于压开、易于形成复杂缝网的优势储层。页岩的工程“甜点”地球物理预测为页岩气的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数,支撑页岩气的综合评价、水平井部署、压裂设计,是页岩气高质量勘探及高效开发的保障。
    • 赵娜; 贾东辉; 梁卉; 刘建明
    • 摘要: 选取2016年以来呼图壁新21号泉LN-3A水位仪记录的水位分钟值数据,从地震频率、形态类型、变化振幅和异常时间等方面统计同震响应特征,计算同震发生时该泉的地震能量密度和含水层M2波相位差,分析该泉的同震响应机理、映震能力,并初步探究水位响应特征的变化与后续中强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新21号泉同震响应形态为震荡型表明含水层渗透性未发生改变,响应形态为阶变型表明含水层渗透性发生改变,响应形态与震中距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该泉记震率为8.43%,触发其同震响应的能量密度绝大部分大于10^(-3) J/m^(3),映震能力较弱;同震响应幅度与计算响应幅度、S波最大振幅速度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偏离时,对该区域周边后续中强地震的活动性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无; 吴忠良; 丁志峰
    • 摘要: Q: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对于地震预测这一科学难题的解决有什么战略考虑?A:中国的地震预报思路是“场源结合”,强调“场”的动态监测和“源”的过程追踪。过去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重点在“场”的动态监测。现在,随着观测和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实现对“源”过程的追踪成为可能。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结合这一科技发展趋势,把地震预测这一科学难题的阶段性的研究重点,放在对“源”的孕育发展过程进行精准监测和实证性研究上,这是推进经验预报向物理预报转变的关键一步,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若干科学认识、技术进步,对国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与国际合作司车时)Q: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有哪些特点,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 刘永贵; 惠蒙蒙; 沈玲燕
    • 摘要: 界面摩擦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基于摩擦的界面微接触断裂机制,采用线弹性本构关系和D-P破坏准则,建立了包含三角形微凸起的二维界面摩擦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对入射波和摩擦界面的相互作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主动加载的微过程中,界面存在显著的应力波动及精细结构特征,波阵面在界面近区域内的演化具有对称扩散性,应力扰动作用于界面微凸起可诱发其断裂,从而以断裂面为中心形成纵波、横波和界面波结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加载的瞬间,界面几乎同步产生了微应力扰动,以纵波形式向基体内传播,更多比较算例和分析证实该扰动产生的物理机制同作用在界面的整体重力微调整有关。该工作揭示了摩擦早期的界面波动效应及其微断裂机制,有望为地震预测提供新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将地震预测时间提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