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多发骨折

多发骨折

多发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1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口腔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4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12993篇;相关期刊183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基层医学论坛、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第14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等;多发骨折的相关文献由706位作者贡献,包括金鸿宾、李冬梅、李玉祥等。

多发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4 占比:2.14%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12993 占比:97.70%

总计:13299篇

多发骨折—发文趋势图

多发骨折

-研究学者

  • 金鸿宾
  • 李冬梅
  • 李玉祥
  • 阙纤沣
  • 陆凤英
  • 黄建琴
  • 严彩凤
  • 乔玲娜
  • 关玉华
  • 刘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德福; 亢军强; 范泽义; 陈学山; 许兵
    • 摘要: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理论在严重多发骨折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创伤骨科中心收治的52例严重多发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DCO组:均以DCO理论为指导救治,共29例,年龄19~58岁,平均(43.21±7.11)岁,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21~42分,平均(30.10±6.76)分。早期全面处理(early total care,ETC)组:均以ETC理论为指导救治,共23例,年龄18~64岁,平均(40.04±8.26)岁,ISS评分17~38分,平均(27.09±5.99)分。记录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死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结果经DCO理论救治的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明显少于ET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3 d及术后7 d两组患者PT、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实施DCO方案治疗严重多发骨折,有利于患者凝血功能改善,可减少患者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救治率。
    • 邱海玲; 苏院珍; 张斯齐; 伍雅娟; 刘浩波
    • 摘要: 总结1例多发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损伤2型糖尿病病人的分阶段护理经验。以伤口护理指南为指导进行分阶段的伤口护理,根据不同阶段的护理需求制订个性化的饮食处方,并实施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及并发症预防措施。通过分阶段护理,病人皮肤损伤恢复完好,血糖稳定,并发症有效控制,顺利出院。
    • 殷冯强; 程丹; 胡洁超; 尤晓冬
    • 摘要: 严重多发伤骨折患者伤情复杂、凶险,外部创伤大,受伤原因多为高空坠落、车祸、摔伤等,临床治疗难度大,患者常因器官衰竭、失血休克导致死亡。患者由于需要耗损较多治疗时间进行全面处理,容易加重生理紊乱,加上胸腹、颅脑等部位损伤较重,因此临床治疗的首要原则为选择合理的有效方法降低死亡率并改善患者远期康复率。
    • 张建芳; 王倩
    • 摘要: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多发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接收的200例多发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和无痛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无痛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均比干预前降低,且无痛组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护理管理模式可明显减轻多发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莫玉珠; 王海燕; 叶萍
    • 摘要: 目的 探讨强化康复护理多学科联合虚拟现实训练在多发骨折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92例完成手术治疗的多发骨折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强化康复护理多学科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强化康复护理多学科联合虚拟现实训练护理方式,均连续护理3个月.比较护理前、护理3个月两组平衡功能、运动功能;比较护理3个月两组步行功能及依从性;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护理3个月,两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康复护理多学科联合虚拟现实训练有利于提升多发骨折重症患者锻炼依从性,促进平衡功能、运动功能、步行功能的提高.
    • 申守仁; 明新武; 李海南; 明新月
    • 摘要: 目的 探讨迷你外固定架治疗多发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8月-2018年10月,应用迷你外固定架治疗多发掌骨骨折44例,在骨折远端确定3个进针点,倾斜45°置入1.5 cm的克氏针,避开血管、神经、肌腱.同样的方法于骨折近端置入3枚克氏针.通过固定针的折弯来纠正骨折端的移位方向.骨折复位后拧紧螺母,使整个系统固定.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6~13周,平均7.5周,按美国手外科协会评分标准,优35例,良4例,差5例.结论 述你外固定架治疗多发掌骨骨折具有微创、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疗效可靠.
    • 郝会民; 沈凌花; 张英娴; 刘晓景; 卫海燕; 曹冰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PLOD 2基因变异致Bruck综合征2型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例Bruck综合征2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男性患儿,1岁8个月,因生后先天性关节挛缩、反复骨折就诊.二代测序示患儿PLOD 2基因存在c.1829 G>C和c.1559 dupC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来源于表型正常的父母.c.1829 G>C为HGMD及ClinVar数据库未报道过的变异位点,经ACMG指南评估为可能致病.结论 新的变异位点c.1829 G>C扩大了PLOD 2基因变异谱,多发骨折、先天性关节挛缩为PLOD 2基因变异导致Bruck综合征2型主要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并给予双膦酸盐治疗可改善预后.
    • 张丹
    • 摘要: 目的:探究多发骨折合并尿道膀胱损伤患者术后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疼痛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多发骨折合并尿道膀胱损伤患者,对其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均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开展舒适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镇痛效果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镇痛率95.24%,较对照组76.19%显著增加(x2=6.222,P=0.01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多发骨折合并尿道膀胱损伤患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对患者的恢复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 张素平; 张志英; 马致远
    • 摘要: 目的:探究床旁交班五项护理模式在多发性骨折创伤患者诊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我院骨科病区的102例多发的骨折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成2组,试验组50例,对照组52例;试验组采用床旁交班五项护理模式,利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价患者功能,利用疼痛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利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统计并记录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末次随访中,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要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疼痛评分要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raden压疮风险评分要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交接班时,在病情重点突出,病情条理清晰,检查情况交接到位,管路交接清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跌倒/坠床风险,压疮风险评估,疼痛评估,各类给药交接等方面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床旁交班五项护理模式可以充分了解并且,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