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圆形分布

圆形分布

圆形分布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49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16561篇;相关期刊143种,包括应用预防医学、疾病监测、江苏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二届北京热带医学与寄生虫学论坛、《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第五届全国伤害预防与控制学术会议等;圆形分布的相关文献由641位作者贡献,包括麦毅忠、何光辉、卫鹏羽等。

圆形分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1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6561 占比:99.79%

总计:116805篇

圆形分布—发文趋势图

圆形分布

-研究学者

  • 麦毅忠
  • 何光辉
  • 卫鹏羽
  • 叶侃
  • 李海燕
  • 王小群
  • 王成科
  • 金晓胜
  • 夏苏建
  • 尤爱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锐冰; 朱爱华; 陈戈婷; 陈海娟
    • 摘要: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2014—2018年319例院前急救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死亡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以>70岁最多(30.09%)、40~<50岁次之(20.38%)。死因以猝死(53.92%)、外伤(16.62%)为主,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逐年递增,2018年由第3位升至第2位;圆形分布法分析死亡高峰日为6月4日,高峰期为2月8日—9月30日;死亡高峰时刻为01:48,高峰时段为18:02—次日09:36。结论对老年人、高工作压力人群要重点关注,在高峰月份和高峰时点应做好相关抢救准备,在社区群众中普及急救技术,为院外猝死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 林琳; 柯彩萍; 李雪媛; 孙雯; 陈敦金; 陈艳红
    • 摘要: 目的基于圆形分布法探讨广州地区孕妇单胎妊娠发生早产的季节及月份分布规律。方法将统计年度看成1个圆周,用圆形分布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之间早产发生的季节及月份进行聚集性分析。结果2009年至2017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单胎分娩孕妇共47963例,其中早产5639例(11.76%),早产中未足月胎膜早破1682例(3.51%),不明原因早产784例(1.63%);早产及不明原因早产的发生高峰有时间聚集性,发生高峰均在秋季(平均角α分别为29.98、18.17,Z>Z_(0.05),PZ_(0.05),P0.05)。结论早产及不明原因早产的发生高峰有时间聚集性,均在秋季,高峰日在9月中下旬。秋季应警惕早产及不明原因早产,加强对存在早产危险因素孕妇的监护,合理安排医疗资源,改善新生儿结局。
    • 刘静
    • 摘要: 目的:探讨2013—2020年青岛市城阳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为科学防控流行性出血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2020年青岛市城阳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流行概况、三间分布、流行病学史、临床分型、临床症状及疾病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季节性趋势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3—2020年青岛市城阳区流行性出血热年均发病率为0.50/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1/10万。发病高峰日期是11月5日,发病高峰期是8月12日到次年1月30日。男女性别比为3.86∶1.00,18~55岁者占79.41%,以务农为主(44.13%),城阳街道、河套街道、上马街道发病数占61.76%,32.35%的病例发病前1个月内有鼠类接触史,29.41%的病例居住地院内有杂草、草堆,29.41%的病例工作场所有鼠或鼠排泄物,91.18%的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及中型。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发热、乏力、起病急,其次是头痛、腰痛、脸红、恶心。痊愈及症状好转病例占97.06%。结论:青岛市城阳区流行性出血热呈现低流行态势,建议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防控措施,以降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死亡率。
    • 许泽杰; 丁赞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患者就诊规律,为医院提高急诊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2018年就诊于某省级三甲中医院的急诊患者,应用圆形分布法按性别、年龄、日期、季节和病种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急诊就诊时间平均角存在统计学意义(Z=322.21,P0.05)。结论:女性就诊集中趋势较男性提前约2周的时间;季节的更替的时候,急诊就诊人次会明显增加,夏季急诊就诊人次呈下降趋势;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腹痛是急诊就诊的主要病种。
    • 周君君; 史珊珊; 邵迪初
    • 摘要: 目的 掌握余姚市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完善余姚市百日咳疫情防控工作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模块中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现住址为浙江省余姚市的百日咳病例进行分析,利用圆形分布分析法分析百日咳发病时间分布。结果 2011—2020年余姚市共报告百日咳429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06/10万;病例主要集中于1周岁以下儿童;男女性别比为1.15∶1,男性发病率(4.28/10万)与女性发病率(3.84/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4,P>0.05);病例以散居儿童居多(占82.5%),其次为托幼儿童(占11.9%);2011—2020年每月均有病例报告,整体集中趋势值r=0.38(Z=61.340,P<0.05),报告发病的高峰日为6月27日,发病高峰期为4月6日—9月15日;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地区是凤山街道(9.84/10万)、梨洲街道(9.00/10万)和牟山镇(5.92/10万),城区发病率(5.84/10万)高于农村(2.9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90,P<0.01)。结论 余姚市百日咳发病率存在上升趋势,需要通过调整监测工作方案、继续规范推广计划免疫和开展健康教育等方式控制疫情。
    • 李丽; 郭慧敏
    • 摘要: 目的分析某院2018年8月~2019年7月院内急诊抢救患者的特点,为制定合理的院内抢救策略以及提高本区域的院内抢救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减轻患者负担、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8年8月~2019年7月处理的抢救患者的性别、年龄、抢救时间、总费用等资料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急诊抢救患者的52.13%,其中男性抢救患者的例均费用高于女性(P<0.05),21-40岁年龄段急诊抢救患者例均费用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一天中,急诊抢救的高峰时点和时段分别是13:25及8:42-22:33。结论加强急诊能力建设,合理调配急救资源,提高急诊抢救水平。
    • 余晚凤; 陶际春; 范冬青; 卜祥祥; 孙恩涛; 杨进孙; 王文节
    • 摘要: 目的 探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of renal syndrome,HFRS)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季节分布特征,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7月—2020年9月收治的HFRS实验室确诊病例,联合运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进行发病时间的季节性聚集强弱分析。结果 2010—2020年HFRS病例集中度M=0.42,表明HFRS发病高峰期有一定的季节性;圆形分布法分析结果显示,HFRS患者发病时间呈双峰分布,春夏季(主高峰)及秋冬季(次高峰)发病高峰日分别为5月15日和1月7日,高峰期分别为4月4日—6月25日和12月3日—次年2月12日。通过Watson-Williams检验分析HFRS男性、女性病例高峰日及高峰期差异,结果显示春秋季(3—8月)(F=3.28,P>0.05)和秋冬季(9月—次年2月)(F=0.069,P>0.05)高峰日及高峰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具有定量以及精确计算实际发病高峰日及高峰区间的优势。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2020年124例HFRS病例发病时间具有一定季节性,流行趋势呈主-次高峰双峰型,4—6月为主高峰,12月—次年2月为次高峰。
    • 王婧; 杨旭辉; 刘牧文; 李钧
    • 摘要: 目的 了解并分析杭州市流感病原学流行特征及季节性变化趋势,为流感防制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市的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M=0.98,r=0.98)与2018年(M=0.93,r=0.88)流感病原阳性检出率有严格季节性,2013年(M=0.75,r=0.62)有很强的季节性,2011年(M=0.67,r=0.62)和2016年(M=0.61,r=0.46)有明显的季节性,2010、2015和2017年则季节性不明显.除2013和2015年外,其余年份高峰均出现在第一季度,且大部分高峰日期出现在每年1月.检出最多的型别为甲型H3N2型(1631/4054),其次为乙型(1535/1631),再次为甲型H1N1型(878/4054).三种型别交替占优.结论 杭州市流感高峰主要出现在冬春季,且不同病原型别交替出现,应在高峰期来临前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并加强监测.
    • 王吉玲; 马岩; 马珊珊; 方益荣
    • 摘要: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绍兴市手足口病发病的季节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绍兴市2010-2019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采用集中度法分析手足口病发病季节性强弱,分1-8月、9-12月2个时段采用圆形分布法计算发病高峰.结果 2010-2019年绍兴市手足口病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24.08/10万,集中度为0.294,提示绍兴市手足口病发病季节性较弱.圆形分布法分析结果显示,1-8月手足口病发病集中趋势值为0.494,发病高峰日为6月8日,发病高峰期为4月23日—7月24日;9-12月手足口病发病集中趋势值为0.071,发病高峰日为11月24日,发病高峰期为10月10日至次年1月7日.结论 2010-2019年绍兴市手足口病发病呈现2个高峰,主峰值出现在6月8日,次峰值出现在11月24日.
    • 程艳伟; 操雪; 张建阁; 许丽君; 朱娟; 秦历杰
    • 摘要: 目的了解急诊抢救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UGIB)患者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抢救室1214例AUGIB患者人口学特征、就诊时间分布、抢救时间以及转归等流行病学资料。结果1214例急诊抢救室AUGIB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2∶1,老年组患者占比47.37%,性别及年龄分布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就诊量最高的月份依次是1、4、3、10月,最低月份为2、7月;圆形分布显示急诊抢救室AUGIB高峰时日为1月8日,高峰时段为10月5日至次年4月11日;每日AUGIB就诊量在22:00~00:00最多,高峰时间点为19:13,高峰时段为12:21至次日02:05。所有患者中,0例死亡,80例好转出院(抢救时间439.6 min),823例转入普通病房(抢救时间352.2 min),242例转入ICU(抢救时间138.0 min),69例自动离院(抢救时间521.5 min)。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急诊抢救室AUGIB患者的人群特征、就诊时间分布特点以及抢救时间、转归情况,为优化AUGIB急诊流程及合理使用急诊资源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