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7791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38篇、会议论文53篇、专利文献19篇;相关期刊1871种,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导刊、学理论等; 相关会议41种,包括决策论坛——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中国实践与中国话语”理论研讨会、云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等;唯物史观的相关文献由6446位作者贡献,包括胡义成、冯景源、邓晓臻等。

唯物史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38 占比:99.08%

会议论文>

论文:53 占比:0.68%

专利文献>

论文:19 占比:0.24%

总计:7810篇

唯物史观—发文趋势图

唯物史观

-研究学者

  • 胡义成
  • 冯景源
  • 邓晓臻
  • 付文军
  • 何干强
  • 赵绥生
  • 江丹林
  • 钱广荣
  • 卜祥记
  • 张奎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当
    • 摘要: 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现代社会产生了贫富矛盾、劳资矛盾以及价值颠倒等问题,对此,恩格斯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论析。在工厂调查的过程中,恩格斯观察并记录了劳工的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状况,认识到资本制造现代贫困的逻辑;在社会现实层面,恩格斯科学地分析了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社会贫困化趋势及其灭亡的必然性;在历史发展层面,恩格斯指出了化解资本逻辑与社会贫困化的科学社会主义方案。在对资本逻辑的分析中,恩格斯不仅对现实的社会矛盾有着敏锐的洞察,而且以唯物史观的哲学视角深入问题的本质,进而建构起人的全面发展逻辑的科学方案,这使得恩格斯的思想与方法在当代仍具有重要价值。
    • 蒋梦妃
    • 摘要: 改革是为了使我国所有制结构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更好带动经济发展,而国有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成功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很大。本文首先介绍自1978年至今,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历程,揭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的背景以及面临的现实问题,结合唯物史观等角度谈改革,来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进一步论述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几种主要路径和方式,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 付天睿
    • 摘要: 在《资本论》及手稿、《哲学的贫困》等文本中,马克思认为机器是基于工具与使用者的、并能够通过组合和分工形成更大生产规模的整体化技术装置。而近年来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使其与传统的机器概念和理论产生了张力。一方面,人工智能对传统机器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超越;另一方面,它凭借人自身的机器化以及其在现代资本主义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并未脱离“机器”的概念范畴。马克思的机器理论和“一般智力”理论不仅能够对当下的人工智能现象进行审视,同样能够从人与物、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展望。马克思机器理论与人工智能的两相对照,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唯物史观与当下技术及社会的对照。
    • 金建
    • 摘要: 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这次全会决议对百年奋斗历程中党注重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作了全面总结,强调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徐燕华
    • 摘要: 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研究而逐步形成的必需品格与正确观念,它集中体现了该学科在育人方面的价值。现在的高考越来越重视对考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因此历史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五大核心素养的培育,把诸素养落实在每节课中,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教师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强化以及润物细无声的循循诱导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高。
    • 王笑容
    • 摘要: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杜林的平等观进行了有力批判,深刻揭露了杜林平等观的虚伪性。恩格斯认为,平等是历史的产物,它以社会历史发展为基础;平等是对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平等具有阶级性,只有彻底消灭阶级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真正平等。在新时代,深入探究恩格斯的平等观,不仅有助于人们拨开西方“普世价值”理论的迷雾,也有助于人们把握和理解“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
    • 杨军剑
    • 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于“十个坚持”之中,强调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这是我们党看待百年奋斗历程和理论实践创新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引领中国共产党坚定道路自信,正确党史观指引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 侯惠勤
    • 摘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党的百年奋斗的伟绩,更是一个有待阐发的理论大题目。要研究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贯彻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由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与阶级的划分同步进行,这就注定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是一个纯粹、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前进与倒退、自由与奴役、富裕与贫穷、解放与枷锁相互交织的复杂过程,是在悖谬中的演进。文明的悖谬决定了人类文明演进的特点,以及对其进行把握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就是:必须从两极对立中把握文明时代的成果,必须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历史辩证法把握文明发展的趋势,必须从文化传统和社会形态的有机统一上鉴别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的人类文明是一种新形态,它能够消除“文明时代”的内在悖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直面当代人类文明的困境,具有实践的引领力;能够探路终结人类“史前史”,具有无比广阔的未来。
    • 李晶; 莫雷
    • 摘要: 通过对黑格尔三种反思的“另类”解读,齐泽克表达了作为其理论核心的认识论观点:由于诸多认识陷入相互对立的局面,关于外在存在的真理无法被把握,于是真理就是对所有相互对立的认识的“绝对的否定”。此外,通过对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的重新阐述,齐泽克进一步说明了“绝对的否定”的产生。最后,借助关于“绝对的否定”的认识论思想,齐泽克分析了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由此,齐泽克以“绝对的否定”的思想阐释了他的认识论,并挑战了对黑格尔和唯物史观的传统解读。但需要注意的是,齐泽克的重新阐述在有些地方偏离了马克思的论证逻辑。而对于马克思的论证逻辑的贯彻将有助于我们发现在“绝对的否定”之外的新视角。
    • 邱静文; 林于良
    • 摘要: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实践基础、历史积淀和理论逻辑,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绝非偶然,而是创造性地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创新性发展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原创性地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矛盾的必然结果。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逻辑,科学回答了当前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还科学校准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航向,必将极大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