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变形温度

变形温度

变形温度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409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5篇、会议论文59篇、专利文献184109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机械工程材料等; 相关会议50种,包括第十一次全国热处理大会、第十五届全国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铸造复合材料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低合金钢学术年会等;变形温度的相关文献由1109位作者贡献,包括鲁世强、张治民、王克鲁等。

变形温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5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5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84109 占比:99.83%

总计:184423篇

变形温度—发文趋势图

变形温度

-研究学者

  • 鲁世强
  • 张治民
  • 王克鲁
  • 冯雪
  • 李鑫
  • 唐云龙
  • 岳孟坤
  • 任学平
  • 董显娟
  • A·拉里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纪小虎; 孟淼; 严思梁; 李萍; 甘国强; 薛克敏
    • 摘要: 在600~800°C温度区间对TA15合金进行多向等温锻造,利用金相显微镜(O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拉伸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对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道次多向等温锻造后,TA15合金发生细化和球化,随变形温度的升高,等轴α机械破碎细化效应受到抑制,而片状α细化更加明显,不连续动态再结晶(dDRX)机制逐渐被激发。在800°C时,变形体内同时发生连续动态再结晶(cDRX)和dDRX,且在试样局部剧烈形变区域发生了形变诱导α→β相的转变。随变形温度的升高,材料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的变化趋势相反,且相比于伸长率,其抗拉强度下降更为显著,在600°C多向锻造条件下其抗拉强度最高。最后,通过经典强化模型的定量分析,证实了TA15合金多向等温锻造时其强度的提高除受细晶强化和位错强化外,晶粒形态、亚结构及大塑性变形(SPD)形成的特殊晶界结构也将对材料的屈服强度产生影响。
    • 刘宏霞; 宋源; 秦世宇; 杨魁
    • 摘要: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金相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低温建筑用高强度低合金钢在850~1 200°C以5 s^(-1)的应变速率热压缩变形的行为,建立了低合金钢的热压缩变形本构方程。结果表明:热轧态低合金钢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热变形后转变为奥氏体+再结晶晶粒。在变形温度为850~1 100°C时,温度越高,再结晶晶粒越细小、数量越多;而变形温度为1 100~1 200°C时,温度越高,再结晶晶粒越粗大、数量越少。低合金钢的热变形本构方程为Z=5exp(342 080/RT)=7.808 4×10^(-3)σ_(p)^(7.9751),在850~1 200°C范围内,峰值应力σ;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小于10%。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V(C,N)相的数量减少、尺寸增大,不同温度变形的低合金钢中V(C,N)相的再结晶驱动力F_(R)都大于其对晶界/亚晶界和位错的钉扎力F_(p),这表明V(C,N)相能有效延缓低合金钢中动态再结晶的发生。
    • 姚凯; 闵小华
    • 摘要: 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均影响β型钛合金的力学性能,且其影响均关联塑性变形过程中变形方式的变化。利用TEM,EBSD,SEM,XRD,OM和拉伸试验机研究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耦合作用对{332}〈113〉孪生诱发塑性效应Ti-15Mo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98 K和573 K下,屈服强度均随应变速率的增加逐渐升高,即依赖于位错热激活过程,且573 K下显著的位错热激活作用使得屈服强度表现出更大的应变速率依赖性。不同于298 K下,Ti-15Mo合金在573 K下通过{332}〈113〉孪生和位错滑移耦合变形;构建的流变应力模型表明位错强化成为其主要强化方式。高应变速率下,塑性变形早期形成的更多孪晶虽然会抑制孪生的进一步产生降低加工硬化率,但同时有效降低位错不均匀分布引起的局部应力集中延缓颈缩的发生;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Ti-15Mo合金在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耦合作用下呈现出更小的应变速率依赖性。
    • 熊锦涛; 魏科; 王楝; 吴磊; 杨朝; 张友利
    • 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钛合金超塑性变形行为,对TA15合金在变形温度700~900°C、应变速率1×10−2~1×10^(−4)s^(-1)条件下进行恒应变速率拉伸实验,对比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合金的变形行为。结果表明:TA15合金在初生等轴α相平均尺寸15μm的条件下,拉伸试样的伸长率为73.3%~250.0%;在850°C、1×10^(−4)s^(-1)变形条件下,试样伸长率最高;在700~750°C下,合金表现出的峰值应力较大;在750°C、1×10^(−4)s^(-1)变形条件下,试样伸长率为183.3%。合金试样仅在高温及低应变速率条件下出现稳态流变阶段,该阶段持续时间越长,合金的伸长率越高。变形后的TA15合金组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长大,经高温、低应变速率的变形,试样组织粗化现象最为明显。
    • 曲姝玥; 梁琛岳; 郑常青; 李伟民
    • 摘要: 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记录了中国东部中生代克拉通减薄或燕山运动体制下的重要变质变形过程。为了进一步探究其变形样式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笔者对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西北缘发育的韧性剪切带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微观构造解析和石英EBSD组构分析。清晰地识别出两期韧性剪切变形事件,早期表现为右行韧性剪切变形,兼具水平走滑分量,石英和长石分别以GBM、BLG为主要显微变形机制,石英EBSD组构指示柱面滑移为主导滑移系,变形温度约为550~650°C;晚期为左行伸展剪切变形,石英颗粒以SGR为主要变形机制,EBSD组构以菱面滑移为主导滑移系,变形温度约为400~500°C,同时可识别出两期变形叠加的特点。强变形长英质糜棱岩的锆石U-Pb年代学测试显示其结晶年龄为(157.4±1.6)Ma,代表区域晚侏罗世构造热事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将两期韧性剪切变形时代限定于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分别与燕山运动多板块汇聚体制下伊泽那崎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和后撤有关。
    • 由尧
    • 摘要: 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Q460高建钢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Q460钢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建立Q460钢动态再结晶模型。结果表明,通过热模拟可以得到Q460钢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运动学方程和再结晶晶粒尺寸方程,Q460钢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会随着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要想获得具有较高体积分数的动态再结晶,在实际热加工过程中可以选择较高的变形温度和较小的应变速率,且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的控制可以对Q460钢的再结晶晶粒尺寸进行预测。
    • 黄绪传
    • 摘要: 利用DIL805A/D热膨胀仪对SPHC钢进行了不同温度的多道次模拟变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对SPHC钢最终组织形态影响明显,当末道次变形温度为850°C及以上时,SPHC钢可获得均匀的理想组织;当末道次变形温度为830°C及以下时,SPHC钢获得粗晶、混晶甚至变形组织.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对热轧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减少粗轧及精轧除鳞道次、不投用精轧机架间冷却水的措施将终轧温度提升了 10-12°C,使SPHC钢的组织状态得到了良好改善.
    • 秦琴; 李崇瑛; 李晟哲; 刘俊良
    • 摘要: 为了更好地利用双相不锈钢的优异性能,综述了双相不锈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即合金元素、σ相的析出、变形温度、冷却速率、固溶处理及热处理工艺.适量其他金属元素的添加和适当热处理工艺可优化双相不锈钢性能,其中Cr、Ti可提高双相不锈钢耐蚀性和屈服强度;Ni可稳定双相不锈钢两相比例;N可提高双相不锈钢抗拉强度和延伸率;σ析出相可提高其抗冲击性能和可再塑性能.适当加热操作可使双相不锈钢的两相比例均匀,耐蚀性能有所提高.
    • 陈斐洋; 郭鹏程; 胡泽豪; 马洪浩; 张立强
    • 摘要: 为构建可准确预测镁合金动态力学响应的统一本构模型,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AM80镁合金进行高速冲击实验,变形温度为298 K、423 K和523 K,应变速率为1 100~5 000 s-1 .结果表明:AM80镁合金具有明显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变形温度为298 K时,镁合金的流变应力表现为正应变速率敏感性,当应变速率增至5 000 s-1的变形后期,镁合金的流变应力则表现为负应变速率敏感性;变形温度为423 K和523 K时,镁合金的流变应力表现为正应变速率敏感性,当应变速率高于临界值时,镁合金的流变应力则表现为负应变速率敏感性.将应变速率强化参数C和应变硬化参数n修正为变形温度T的函数,优化了Johnson-Cook本构模型,本构拟合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在±10%范围内,其相关系数( R)和平均相对误差(AARE)分别为0. 987、3. 88% ,说明所建本构模型能够准确预测AM80镁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流变应力行为.
    • 顾大庆; 麻衡
    • 摘要: 研究了变形温度及变形量对FH40高强度船板钢再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钢变形量在20%~40%时,形变奥氏体处于部分再结晶区,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再结晶数量和晶粒尺寸.FH40高强船板钢发生完全再结晶所需的变形温度为1000°C、变形量为40%,此条件下变形下进行完全再结晶区轧制,获得细小、均匀的奥氏体晶粒.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