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组织演变

组织演变

组织演变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715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1篇、会议论文132篇、专利文献44427篇;相关期刊185种,包括材料导报、材料工程、精密成形工程等; 相关会议101种,包括第十一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2015年全国塑性工程青年学术会议暨第九届泛珠江三角塑性工程年会、第二十二届东北三省四市铸造年会暨吉林省铸造协会铸造技术交流会等;组织演变的相关文献由2228位作者贡献,包括康永林、陈体军、刘相华等。

组织演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1 占比:1.22%

会议论文>

论文:132 占比:0.29%

专利文献>

论文:44427 占比:98.49%

总计:45110篇

组织演变—发文趋势图

组织演变

-研究学者

  • 康永林
  • 陈体军
  • 刘相华
  • 郝远
  • 孙祖庆
  • 宋仁伯
  • 李元元
  • 梁晓波
  • 王顺成
  • 周荣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倩; 李秀青; 魏世忠; 王琪; 娄文鹏; 徐流杰
    • 摘要: 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等手段,研究了压缩变形与退火工艺对纯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变形程度纯铜在不同退火条件下的组织演变和性能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晶粒粗大的工业纯铜经室温压缩变形+退火可获得晶粒细小的组织.对于冷变形程度为40%的纯铜,最佳退火工艺为450°C×15 min;对于冷变形程度为80%的纯铜,最佳退火工艺为350°C×15 min,继续升高退火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都会使再结晶晶粒不断长大.与冷变形程度40%的纯铜试样相比,冷变形程度80%的纯铜试样退火后晶粒更细小.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试样硬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纯铜的平均晶粒尺寸可以由铸态的150μm细化到12.15μm.
    • 黄科峰
    • 摘要: 在机械加工中,金属的材料和自身性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相关组织结构,那么它的使用性能以及工艺性能也会相应随之改变。所以在使用金属材料之前,一定要提前了解好每一个金属材料的性能以及组织演变,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国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有效加快我国科技创新的步伐。本文着重分析金属材料的分类并对金属材料实际应用、金属工艺特性、内部组织性能进行探析,以期本文可以有效推进金属材料的科学使用以及加工技术向前发展。
    • 贾红敏; 常剑秀
    • 摘要: 镁及镁合金在轻量化、节能减排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使用优势,近年来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但强度低、变形加工能力差、化学活性大、抗腐蚀性能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镁及镁合金的使用。因此,开发高性能的镁合金材料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现阶段,添加合金元素、开展热处理、开发新型镁基复合材料等方法被用于提高镁合金力学性能及加工变形能力,但考虑合金凝固特性与性能关系的研究较少。科学合理地解释镁合金凝固特性会为合金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合理地控制合金的凝固路径对合金设计和制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及工程意义。定向凝固技术能够通过调节凝固参数定制凝固组织,便于获得准确的成分-组织-工艺-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研究合金凝固过程的重要方法。通过定向凝固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镁合金的凝固组织及晶粒生长取向,从而改善合金性能。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定向凝固镁合金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在镁合金定向凝固组织演变、生长取向及力学性能等方面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结果。本文在开展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定向凝固镁合金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定向凝固镁合金的应用前景。
    • 宋欣; 李伟; 邴纯; 于涛; 毕建伟
    • 摘要: 通过严格控制轧制参数对S460G1钢进行热轧,得到厚度150 mm的特厚板,然后进行870~960°C淬火和550~660°C回火处理,研究了钢板的组织演变和强钢化机制。结果表明:热轧钢板由表面向心部的组织依次为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铁素体+珠光体;淬火后,表面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1/4板厚处以粒状贝氏体为主,1/2板厚处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其中900,930°C淬火后1/4板厚处原奥氏体晶粒细小均匀,晶粒尺寸分布集中,范围分别为4.12~31.88,5.02~32.69μm;热轧钢板经930°C淬火与600~630°C回火后,其表面组织为回火索氏体,1/4板厚处及1/2板厚处的组织与淬火态类似,但板条铁素体等轴化及铁素体粗化趋势增加,此时钢板的综合力学性能优良,屈强比不高于0.85;马氏体/奥氏体(M/A)岛的分解、析出物的大量析出、位错消失及板条铁素体等轴化等是其具备良好强韧性的主要原因。
    • 刘石双; 周毅; 李娟; 曹京霞; 蔡建明; 黄旭; 戴圣龙
    • 摘要: 以五元系Ti_(2)AlNb合金Ti-22Al-23Nb-1Mo-1Zr(原子分数/%)环锻件为研究对象,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研究合金在不同固溶温度(850,880,900°C)+750°C时效处理工艺下的组织演变、拉伸性能及断裂行为。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随固溶温度的增加,细片层O相易固溶于B2相基体中,粗片层O相逐渐粗化,O相体积分数下降;后经时效处理后,有少量细片层O相从B2相基体中析出,粗片层O相进一步粗化,O相体积分数趋于一致;合金强度随固溶温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而塑性呈上升趋势;拉伸断口形貌为典型解理和韧窝混合断裂的准解理特征,纵向断口存在微裂纹、滑移特征以及沿拉伸方向伸长的弯曲片层O相;位错在B2/O相界塞积,片层O相尺寸细小,能够有效减小位错滑移距离,使得合金强化作用较强。
    • 孙宇阳; 张梅; 顾裕卿; 张洁
    • 摘要: 基于试验得到的显微组织建立了7Mn钢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对温轧和不同温度(600~630°C)退火后7Mn钢在单轴拉伸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应力、应变分布进行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残余奥氏体沿着拉伸方向分布时,更容易发生协同变形,从而缓解铁素体中的应变集中,使体系处于较高的应力状态;在600°C退火后残余奥氏体稳定性较高,均匀塑性变形结束时仅有部分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而630°C退火后拉伸时残余奥氏体大部分转变为马氏体,模拟得到残余奥氏体含量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相对误差小于5%,验证了基于RVE模型模拟组织演变的准确性;在615,630°C退火后,模拟得到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小于5%,验证了基于RVE模型模拟单轴拉伸行为的准确性,但在600°C退火后,由于各相本构模型未考虑到细晶强化和固溶强化作用,导致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存在较大偏差。
    • 李朝阳; 黄光杰; 曹玲飞; 曹宇; 林林
    • 摘要: 对双级均匀化后随炉冷AA2060铝锂合金铸块进行5道次轧制变形,轧制温度在400°C,得到了预变形量50%的样品。再对预变形量50%的样品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温度为450°C、应变速率为0.01 s^(-1)的热模拟,并分别以5°C/s、10°C/s、20°C/s的升温速率将其加热到变形温度。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背散射电子像(BSE)表征不同升温速率下析出相演变规律及再结晶微观组织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升温速率降低将导致升温过程中θ′(Al _(2)Cu)相的析出量和尺寸增大,而流变应力及加工硬化率相应降低。热变形过程中连续再结晶(CDRX)、不连续再结晶(DDRX)、亚动态再结晶(MDRX)均有发生,其中CDRX和MDRX是该工艺路线过程中的主要再结晶机制。另外,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CDRX和MDRX的比例降低。
    • 杨文涛; 何鹏飞; 刘明; 周永欣; 王海斗; 白宇; 李青
    • 摘要: 铝硅合金因其铸造性能好、比强度高和热膨胀系数低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和飞机结构件、电子产品封装、精密仪器加工等领域。热历史会影响铝硅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从而产生相应的性能偏向,导致其在各领域的多样化应用。后续热处理工艺同样会对其性能造成显著影响,大量研究表明,这种影响主要通过改变共晶硅和初生硅的形态、尺寸或改变合金元素的析出等方式得以实现,而这些组织形态变化在合金成分及制备方式改变时也有体现,目前研究多局限于单一热处理工艺或制备工艺对铝硅合金的影响,实际上不同热处理对不同微观结构铝硅合金性能的影响也是多种多样的。对有硬度要求的铝硅合金而言,热处理后的析出相对其有很大影响,且析出相的分布又与铝硅合金韧性相关;热处理后硅相的形态球化可以提高铝硅合金的强度及耐磨性,但硅相的尺寸变大又会导致其磨损性能降低。铝硅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变化是相互对应的,探索总结出其热处理后组织变化,便可定性预测随之产生的性能变化。本文综述了各种制备方式下热处理对不同成分铝硅合金硬度、强韧性、摩擦学性能与热物性的影响趋势,将之与T1、T4、T5、T6及退火等热处理工艺下的组织演变相对应,以此分析其影响机理,同时对热处理后铝硅合金的上述性能进行分类汇总与对比,以方便根据不同性能需求选择不同热处理工艺。
    • 毛萍莉; 李华祎
    • 摘要: 为了研究固溶处理对铸态Mg-2Zn-3Y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试验机和维氏硬度计对固溶处理后的合金进行了组织分析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g-2Zn-3Y合金中含有LPSO相和W相,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块状LPSO相区域逐渐出现层片状形貌,W相发生球化、粗化和重熔现象,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硬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经450°C固溶12 h后,合金的强化效果最佳,抗拉强度为187 MPa,屈服强度为107 MPa,伸长率为8.0%,硬度为82.5 HV.
    • 王洪伍; 陈士宇; 纪冰; 张松旭
    • 摘要: 为了探索Al-8.9Zn-2.2Cu-2.2Mg-0.15Zr高强铝合金适宜的均匀化退火工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该合金在单级和双级均匀化退火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研究发现:试验合金的铸态组织主要包括α(Al)、α(Al)+Mg(Al,Cu,Zn)_(2)和Al_(2)Cu相;采用(466±5)°C(12±2)h均匀化退火工艺,合金中的Mg(Al,Cu,Zn)_(2)相一部分溶解,一部分转化为S(Al_(2)CuMg)相,而Al_(2)Cu相全部溶解;采用(466±5)°C(12±2)h+(476±5)°C(24±2)h双级均匀化退火,合金中第二相的回溶效果较好,均匀化更充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