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SPI通信结构模型双向式身份识别及信息交互平台的方法

基于SPI通信结构模型双向式身份识别及信息交互平台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PI通信结构模型双向式身份识别及信息交互平台的方法,包括若干台PIC单片机,该双向式身份识别及信息交互平台基于SPI结构模型,还包括一根输出数据线SDO、一根输入数据线SDI、一根时序线SCK以及一根带有下拉电阻R1的公共握手信号线RC0,方法通过在主、从单片机之间引入了接下拉电阻的公共握手信号线RC0,每一台单片机想动作只需拉高这条公共握手信号线RC0,别的所有单片机都会侦测到这个信号,这样就能够实现总线方式通信。本发明基于SPI通信的结构模型,在SPI时序状态下实现数据的有效传送和发、收身份识别,通过双向数据互换,实现单片机系统间主、从式可控定向数据传送平台。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15169B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39686.X

  • 发明设计人 王诚杰;李荣正;陈学军;

    申请日2008-06-26

  • 分类号G06F13/42(20060101);

  • 代理机构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 代理人章蔚强

  • 地址 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龙腾路333号

  • 入库时间 2022-08-23 09:06:5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1-2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6F 13/42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31031 申请日:2008062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1-10-12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 13/42 合同备案号:2011310000142 让与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受让人:上海东汇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基于SPI通信结构模型双向式身份识别及信息交互平台的方法 公开日:20091230 授权公告日:20110518 许可种类:独占许可 备案日期:20110817 申请日:20080626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1-05-18

    授权

    授权

  • 2011-04-20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G06F 13/4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80626

    著录事项变更

  • 2010-12-22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G06F 13/4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80626

    著录事项变更

  • 2010-05-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 13/42 申请日:200806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12-30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