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属于地下室降水施工技术领域,基于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对地下水进行控制性抽排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搭建抽排降水结构;流量标定试验;反向冲淤装置自动化控制;排降水自动化施工。其中,抽排降水结构包括井管、固定器、反向冲淤装置、法兰、控制阀门、压力计、增压泵、排水系统;井管与反向冲淤装置之间通过法兰连接,管井中填充有滤料,井管与反向冲淤装置之间的法兰内部设置有滤网。本发明通过设置反向冲淤装置、增压泵、压力计等设施实现对既有地下室高水位进行主动抽排,可以实现有效降低地下室水位,且保证细颗粒不流失。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09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室降水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土地越发的稀缺,而对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普遍和受到重视。目前我国的建筑大量配备了地下室做为车库、储藏室等,甚至地下住房、地下超市等也大量存在,为了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和保证干燥健康的环境,地下室的防水排水成为了地下室的设计和施工中一项重要工作。

因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都位于地面以下,经常受地下水的侵蚀,因此防水和防潮措施是地下室构造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的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技术中通常是通过铺设防水材料来防止水渗透出地下室的地面。但是,在水分过多的地下室内,仅仅通过防水材料来防止渗水的效果很不好,地下室内依然处于很潮湿的状态,而且当有地下水在混凝土侧墙外积聚时,将与混凝土侧墙产生较大的水压,使得地下室因外界水压过大而发生渗水现象。因此,为了保证既有地下室的干燥环境,需要对地下室周边的水体进行抽排,故本发明提出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反向冲淤装置、增压泵、压力计等设施实现对既有地下室高水位进行主动抽排,可以实现有效降低地下室水位,且保证细颗粒不流失。

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对地下水进行控制性抽排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1:搭建抽排降水结构;

抽排降水结构包括井管、固定器、反向冲淤装置、法兰、控制阀门、压力计、增压泵、排水系统;所述井管与反向冲淤装置之间通过法兰连接,管井中填充有滤料;所述反向冲淤装置与增压泵之间连接有竖向管道、弯折管道、水平管道;所述竖向管道与弯折管道之间、弯折管道与水平管道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增压泵与排水系统之间连接有水平管道与法兰;所述反向冲淤装置设置有压力计、流量计、控制阀门、反向冲淤阀门;所述井管与反向冲淤装置之间的法兰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管井与集水坑中的底板表面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器,固定器上部为法兰底盘,固定器下部为楔形中空结构,嵌套于管井外侧,固定器上部通过膨胀螺栓与集水坑中的底板连接,固定器下部外表面设置有防水橡胶垫;

步骤2:流量标定试验;

对抽排降水结构进行测试,每次测试前更换管井中的滤料;在管井底部泵送不同压力、不同流量的水,过程中采用流量计对反向冲淤装置内的水流量进行监测,获取初始状态下泵送水压力与监测水流量的对应关系数据集A;

步骤3:反向冲淤装置自动化控制;

反向冲淤装置中的控制阀门保持关闭状态,当压力计监测到的压力大于或等于泄压预警值时,打开控制阀门,采用流量计持续监测反向冲淤装置中的水流量;以打开控制阀门时刻的压力计监测的压力为基准压力,参照数据集A,获取基准压力对应得基准水流量;若打开控制阀门后的初始水流量大于或等于基准水流量的50%,则保持既有状态不变;若打开控制阀门后的初始水流量小于基准水流量的50%,则进行反向冲淤操作,关闭控制阀门,打开反向冲淤阀门并采用高压水对井管进行反向冲刷设定时间后关闭反向冲淤阀门;若当压力计持续小于泄压预警值时,则不大于30天对井管进行1次反向冲淤操作;

步骤4:排降水自动化施工;

模式一:当压力计监测到的压力小于泄压预警值时,反向冲淤装置中的控制阀门保持关闭状态;当压力计监测到的压力大于或等于泄压预警值,流量计监测水流量小于引流预警值时,打开控制阀门,保持地下水自流通过排水系统排出;

模式二:当压力计监测到的压力大于或等于泄压预警值,流量计监测水流量小于引流预警值时,打开控制阀门,保持地下水自流排出;

模式三:当压力计监测到的压力大于或等于泄压预警值,流量计监测水流量大于或等于引流预警值时,打开控制阀门同时打开增压泵使得地下水加速排出;

排降水结构根据压力计监测的压力值与流量计监测的水流量值根据本步骤自动化施工的规则自由对上述三种模式进行自由切换,使得地下水有效排出。

优选地,所述泄压预警值为0.5MPa-1.0MPa。

优选地,所述引流预警值为100L/min-200L/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反向冲刷设定时间范围为5min-30min。

优选地,所述控制阀门设置于反向冲淤阀门上部,压力计与流量计均位于反向冲淤阀门上部且位于控制阀门下部。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反向冲淤装置、增压泵、压力计等设施实现对既有地下室高水位进行主动抽排,可以实现有效降低地下室水位,且保证细颗粒不流失;通过设置压力计,能够测量水压;通过设置增压泵能够增压抽排;通过设置滤网,能够进行过滤;通过设置反向冲淤装置,能够反向清淤;通过设置排水系统,能够计量水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抽排降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图。

其中,1-底板、2-井管、3-固定器、4-反向冲淤装置、5-法兰、6-控制阀门、7-压力计、8-增压泵、9-排水系统、10-集水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基于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对地下水进行控制性抽排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1:搭建抽排降水结构;

抽排降水结构包括井管2、固定器3、反向冲淤装置4、法兰5、控制阀门6、压力计7、增压泵8、排水系统9;所述井管2与反向冲淤装置4之间通过法兰5连接,管井中填充有滤料;所述反向冲淤装置4与增压泵8之间连接有竖向管道、弯折管道、水平管道;所述竖向管道与弯折管道之间、弯折管道与水平管道之间均通过法兰5连接;增压泵8与排水系统9之间连接有水平管道与法兰5;所述反向冲淤装置4设置有压力计7、流量计、控制阀门6、反向冲淤阀门;所述井管2与反向冲淤装置4之间的法兰5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管井与集水坑10中的底板1表面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器3,固定器3上部为法兰5底盘,固定器3下部为楔形中空结构,嵌套于管井外侧,固定器3上部通过膨胀螺栓与集水坑10中的底板1连接,固定器3下部外表面设置有防水橡胶垫;

步骤2:流量标定试验;

对抽排降水结构进行测试,每次测试前更换管井中的滤料;在管井底部泵送不同压力、不同流量的水,过程中采用流量计对反向冲淤装置4内的水流量进行监测,获取初始状态下泵送水压力与监测水流量的对应关系数据集A;

步骤3:反向冲淤装置4自动化控制;

反向冲淤装置4中的控制阀门6保持关闭状态,当压力计7监测到的压力大于或等于泄压预警值时,打开控制阀门6,采用流量计持续监测反向冲淤装置4中的水流量;以打开控制阀门6时刻的压力计7监测的压力为基准压力,参照数据集A,获取基准压力对应得基准水流量;若打开控制阀门6后的初始水流量大于或等于基准水流量的50%,则保持既有状态不变;若打开控制阀门6后的初始水流量小于基准水流量的50%,则进行反向冲淤操作,关闭控制阀门6,打开反向冲淤阀门并采用高压水对井管2进行反向冲刷设定时间后关闭反向冲淤阀门;若当压力计7持续小于泄压预警值时,则不大于30天对井管2进行1次反向冲淤操作;

步骤4:排降水自动化施工;

模式一:当压力计7监测到的压力小于泄压预警值时,反向冲淤装置4中的控制阀门6保持关闭状态;当压力计7监测到的压力大于或等于泄压预警值,流量计监测水流量小于引流预警值时,打开控制阀门6,保持地下水自流通过排水系统9排出;

模式二:当压力计7监测到的压力大于或等于泄压预警值,流量计监测水流量小于引流预警值时,打开控制阀门6,保持地下水自流排出;

模式三:当压力计7监测到的压力大于或等于泄压预警值,流量计监测水流量大于或等于引流预警值时,打开控制阀门6同时打开增压泵8使得地下水加速排出;

排降水结构根据压力计7监测的压力值与流量计监测的水流量值根据本步骤自动化施工的规则自由对上述三种模式进行自由切换,使得地下水有效排出。

优选地,所述泄压预警值为1.0MPa。

优选地,所述引流预警值为200L/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反向冲刷设定时间范围为30min。

优选地,所述控制阀门6设置于反向冲淤阀门上部,压力计7与流量计均位于反向冲淤阀门上部且位于控制阀门6下部。

实施例2:

在既有地下室中底板1以下为强透水层时,在底板1上开孔设置成集水坑10,再集水坑10内安装抽排降水结构,采用如下步骤进行施工:

步骤1:搭建抽排降水结构;

抽排降水结构包括井管2、固定器3、反向冲淤装置4、法兰5、控制阀门6、压力计7、增压泵8、排水系统9;所述井管2与反向冲淤装置4之间通过法兰5连接,管井中填充有滤料;所述反向冲淤装置4与增压泵8之间连接有竖向管道、弯折管道、水平管道;所述竖向管道与弯折管道之间、弯折管道与水平管道之间均通过法兰5连接;增压泵8与排水系统9之间连接有水平管道与法兰5;所述反向冲淤装置4设置有压力计7、流量计、控制阀门6、反向冲淤阀门;所述井管2与反向冲淤装置4之间的法兰5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管井与集水坑10中的底板1表面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器3,固定器3上部为法兰5底盘,固定器3下部为楔形中空结构,嵌套于管井外侧,固定器3上部通过膨胀螺栓与集水坑10中的底板1连接,固定器3下部外表面设置有防水橡胶垫;

步骤2:流量标定试验;

对抽排降水结构进行测试,每次测试前更换管井中的滤料;在管井底部泵送不同压力、不同流量的水,过程中采用流量计对反向冲淤装置4内的水流量进行监测,获取初始状态下泵送水压力与监测水流量的对应关系数据集A;

步骤3:反向冲淤装置4自动化控制;

反向冲淤装置4中的控制阀门6保持关闭状态,当压力计7监测到的压力大于或等于泄压预警值时,打开控制阀门6,采用流量计持续监测反向冲淤装置4中的水流量;以打开控制阀门6时刻的压力计7监测的压力为基准压力,参照数据集A,获取基准压力对应得基准水流量;若打开控制阀门6后的初始水流量大于或等于基准水流量的50%,则保持既有状态不变;若打开控制阀门6后的初始水流量小于基准水流量的50%,则进行反向冲淤操作,关闭控制阀门6,打开反向冲淤阀门并采用高压水对井管2进行反向冲刷设定时间后关闭反向冲淤阀门;若当压力计7持续小于泄压预警值时,则不大于30天对井管2进行1次反向冲淤操作;

步骤4:排降水自动化施工;

模式一:当压力计7监测到的压力小于泄压预警值时,反向冲淤装置4中的控制阀门6保持关闭状态;当压力计7监测到的压力大于或等于泄压预警值,流量计监测水流量小于引流预警值时,打开控制阀门6,保持地下水自流通过排水系统9排出;

模式二:当压力计7监测到的压力大于或等于泄压预警值,流量计监测水流量小于引流预警值时,打开控制阀门6,保持地下水自流排出;

模式三:当压力计7监测到的压力大于或等于泄压预警值,流量计监测水流量大于或等于引流预警值时,打开控制阀门6同时打开增压泵8使得地下水加速排出;

排降水结构根据压力计7监测的压力值与流量计监测的水流量值根据本步骤自动化施工的规则自由对上述三种模式进行自由切换,使得地下水有效排出。

优选地,所述泄压预警值为0.5MPa。

优选地,所述引流预警值为100L/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反向冲刷设定时间范围为10min。

优选地,所述控制阀门6设置于反向冲淤阀门上部,压力计7与流量计均位于反向冲淤阀门上部且位于控制阀门6下部。

本发明是一种既有地下室抽排降水结构的施工方法,通过设置反向冲淤装置、增压泵、压力计等设施实现对既有地下室高水位进行主动抽排,可以实现有效降低地下室水位,且保证细颗粒不流失;通过设置压力计,能够测量水压;通过设置增压泵能够增压抽排;通过设置滤网,能够进行过滤;通过设置反向冲淤装置,能够反向清淤;通过设置排水系统,能够计量水量。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