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连铸循环水泵房基础柱预留插筋的BIM精细化建模方法

连铸循环水泵房基础柱预留插筋的BIM精细化建模方法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铸循环水泵房基础柱预留插筋的精细化建模方法,属于工程建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角筋和边筋,分别对角筋和边筋进行属性编辑以及节点设置;步骤二、分别对角筋和边筋设置基础标高,并分别进行汇总计算;步骤三、分别调整角筋和边筋的基础标高,使角筋和边筋组合。通过分别构建角筋和边筋,然后分别对角筋和边筋进行属性编辑和节点设置,并分别进行汇总计算并锁定,最后将角筋和边筋进行组合。实现了角筋伸入基础底部弯折预设长度,以及边筋伸入基础锚固Lae,使得角筋和边筋组合的基础柱预留插筋的钢筋精细化算量,缩短了手工计算周期,为后期的施工下料提供坚实、精确的基础,并为软件的精细化算量建模提供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052492B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0698073.8

  • 发明设计人 安吉福;陈雷;张婷;赵建;张书峰;

    申请日2020.07.20

  • 分类号G06F30/13(2020.01);G06F30/20(2020.01);

  • 代理机构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陈传喜

  • 地址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盘古路777号

  • 入库时间 2022-11-28 17:49: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27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建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铸循环水泵房基础柱预留插筋的BIM精细化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无论是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结算,都无一不和“工程量”密切相关,工程量直接决定着工程造价,因此要确定和控制好工程造价,需对工程造价管理中极其重要的基础算量工作给予强烈的重视。

在BIM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工程造价与BIM技术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做好工程精细化算量的必要条件。当前市场上的各类BIM建模算量软件主要针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开发和优化。但是现有的BIM建模软件功能的开发不够彻底,无法达到满足工程参与方实际使用要求。

在连铸循环水泵房的基础柱中的插筋需要锚入基础底部弯折预设的长度,其余的边钢伸入基础锚固Lae(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但是在软件规则中只能形成其中的一种。锚入基础底部弯折预设的长度或者伸入基础锚固Lae的钢筋工程量只能通过繁琐的手工计算才能完成,工作量较大,且对工程量的计算精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铸循环水泵房基础柱预留插筋的BIM精细化建模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锚入基础底部弯折预设长度和伸入基础锚固Lae无法同时构建,导致的通过手工计算耗时较长、工作量大,对工程量的计算精确度较低等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铸循环水泵房基础柱预留插筋的BIM精细化建模方法,包括:

步骤一、构建角筋和边筋,分别对所述角筋和所述边筋进行属性编辑以及节点设置;

步骤二、分别对所述角筋和所述边筋设置基础标高,并分别进行汇总计算;

步骤三、分别调整所述角筋和所述边筋的所述基础标高,使所述角筋和所述边筋组合。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

对所述角筋的属性编辑包括:所述角筋的数量和尺寸,以及各所述角筋的相对分布位置;

对所述边筋的属性编辑包括:所述边筋的数量和尺寸,以及各所述边筋的相对分布位置。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

对所述角筋的节点设置至少包括所述角筋锚入基础底部弯折预设长度。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

对所述边筋的节点设置至少包括所述边筋伸入基础锚固Lae。

优选地,所述角筋包括至少四根,四根所述角筋分别设于一矩形的四个角上。

优选地,各所述边筋分别位于各所述角筋所形成的矩形的各个边上,且各所述角筋和各所述边筋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基础标高包括基础底标高和基础顶标高。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的操作步骤为:

根据图纸要求,首先将所述角筋设置在预设基础位置,然后对所述角筋进行汇总计算,然后将所述角筋锁定,并移动出所述预设基础位置;

将所述边筋设置在所述预设基础位置,对所述边筋进行汇总计算,然后将所述边筋锁定。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使所述角筋和所述边筋组合的方法是:将所述角筋移动回所述预设基础位置。

本申请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连铸循环水泵房基础柱预留插筋的BIM精细化建模方法,通过分别构建角筋和边筋,然后分别对角筋和边筋进行属性编辑和节点设置,并分别进行汇总计算并锁定,最后将角筋和边筋进行组合。实现了角筋伸入基础底部弯折预设长度,以及边筋伸入基础锚固Lae,使得角筋和边筋组合的基础柱预留插筋的钢筋精细化算量,缩短了手工计算周期,为后期的施工下料提供坚实、精确的基础,并为软件的精细化算量建模提供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铸循环水泵房基础柱预留插筋的BIM精细化建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础柱预留插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础柱预留插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其中,1-角筋,2-边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参考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连铸循环水泵房基础柱预留插筋的BIM精细化建模方法,包括:

步骤一、构建角筋1和边筋2,分别对所述角筋1和所述边筋2进行属性编辑以及节点设置。

对所述角筋1的属性编辑包括:所述角筋1的数量和尺寸,以及各所述角筋1的相对分布位置。根据图纸的实际需求,对所述角筋1的数量和尺寸进行编辑,然后设置各所述角筋1的相对分布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所述角筋1包括至少四根,以四根所述角筋1为例,将四根所述角筋1分别设于一矩形的四个角上(应当理解的是,该矩形并非具体结构,而是为了对四根所述角筋1的相对分布位置进行更好的描述)。

然后对所述角筋1进行节点设置,对所述角筋1的节点设置至少包括所述角筋1锚入基础底部弯折预设长度。通过对所述角筋1的节点设置,实现了角筋1锚入基础底部弯折预设长度。

对所述边筋2的属性编辑包括:所述边筋2的数量和尺寸,以及各所述边筋2的相对分布位置。同理,根据图纸实际需求设置所述边筋2的数量和尺寸,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边筋2分别位于各所述角筋1所形成的矩形的各个边上,即每个边上设置若干所述边筋2,且各所述角筋1和各所述边筋2平行设置。

然后对所述边筋2进行节点设置,所述边筋2的节点设置至少包括所述边筋2伸入基础锚固Lae,实现边筋2伸入基础锚固Lae。

步骤二、分别对所述角筋1和所述边筋2设置基础标高,并分别进行汇总计算。所述基础标高包括基础底标高和基础顶标高。

具体的是,所述角筋1和所述边筋2的基础标高均设置为默认值,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图纸要求,第一步、将所述角筋1设置在预设基础位置,然后对所述角筋1进行汇总计算,然后将所述角筋1锁定,并移动出所述预设基础位置;第二步、将所述边筋2设置在所述预设基础位置,对所述边筋2进行汇总计算,然后将所述边筋2锁定。

通过分别对所述角筋1和所述边筋2的汇总计算,实现了对所述角筋1和所述边筋2的精细化算量。

步骤三、分别调整所述角筋1和所述边筋2的所述基础标高,使所述角筋1和所述边筋2组合。使所述角筋1和所述边筋2组合的方法是:将步骤二中的移出预设基础位置的角筋1移动回所述预设基础位置。

调整所述角筋1和所述边筋2的所述基础标高的目的是:实现所述角筋1和所述边筋2组合,对所述角筋1和所述边筋2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调整,使所述角筋1和所述边筋2图纸中实际位置关系。

本申请提供的连铸循环水泵房基础柱预留插筋的精细化建模方法,通过分别构建角筋1和边筋2,然后分别对角筋1和边筋2进行属性编辑和节点设置,并分别进行汇总计算并锁定,最后将角筋1和边筋2进行组合。实现了角筋1伸入基础底部弯折预设长度,以及边筋2伸入基础锚固Lae,使得角筋1和边筋2组合的基础柱预留插筋的钢筋精细化算量,缩短了手工计算周期,为后期的施工下料提供坚实、精确的基础,并为软件的精细化算量建模提供方法。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