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DNA三棱柱结构构象变化靶向癌细胞的生物传感器

一种基于DNA三棱柱结构构象变化靶向癌细胞的生物传感器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DNA三棱柱结构构象变化靶向癌细胞的生物传感器。在检测之前,先构建DNA三棱柱纳米结构。然后改变反应溶液的pH值,使三棱柱纳米结构的构象发生改变。之后加入癌症标志物ATP,邻近反应使两个荧光基团靠近发生FRET,通过荧光光谱进行检测。该传感器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限低,特异性高等优点,可以弥补现有检测方法的缺陷与不足,实现对其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45507B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济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28799.1

  • 申请日2020-11-06

  • 分类号G01N21/64(2006.01);

  • 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牛芳

  • 地址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南辛庄西路336号

  • 入库时间 2022-08-23 13:58: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5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DNA三棱柱结构构象变化靶向癌细胞的生物传感器。

背景技术

一种优秀的纳米结构应同时具备良好的成像和药物递送能力,才能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最大的应用价值。与外源材料相比,DNA具有良好的生物亲和性,是生物治疗和生物医学应用的主要材料。随着DNA纳米技术的发展,许多DNA纳米组装如DNA折纸、DNA四面体和DNA笼子已成功构建并应用于癌细胞靶向成像,但这些纳米结构稳定性过好,空间利用率低。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特异性强、结构可控的DNA纳米结构,用于靶细胞成像。

发明内容

为了提供一种特异性强、结构可控的DNA纳米结构,本发明利用三棱柱结构可调控的特点,在肿瘤细胞的酸性环境下特异性地形成i-motif结构,并合理修饰荧光基团,使得三棱柱纳米结构具备靶细胞成像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靶向癌细胞成像的生物传感器,包括6条Oligo DNA:T1、T2、S1、S2、S3、S4,其序列如SEQ ID NO: 1-6所示;其中,S4的5’和3’端分别修饰FRET荧光标记基团对。

所述FRET荧光标记基团对选自CY3和CY5或FITC和Rhodamine。

一种上述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T1、T2、S1、S2、S3、S4;

(2)在含Mg

所述退火步骤为:在95℃保温10 min,逐渐冷却到室温。

所述缓冲液的pH为8.0-8.3;所述Mg

一种上述生物传感器在制备癌细胞成像试剂中的应用。

一种含有上述生物传感器的试剂盒。

本发明的检测原理如下:

本发明一共用到了6条DNA链,其序列(5’-3’)分别是:

T1:

GGACCCACATTTGCAATAACACATATCGGTTCAGTACTCTTCATCGTATTCGTGACTGC

T2:CTCAGCGCATTGCCTATATCTCAAGTCTTACGTATACAGTTAATGCTTACACCTCGAC

S1:CCCATT

S2:CCCATT

S3:CCCATT

S4:cy5-AATGGGATAGGGATAGGGATAGGGTAGA-cy3

其中,T1和T2构成三棱柱的两个底,分别与S1/S2/S3的“

当DNA三棱柱纳米结构处于酸性环境时,三棱柱的棱可以形成i-motif结构,释放S4链。S1、S2、S3的两端可以识别ATP形成夹子“工”形结构,与S4链的两端序列特异性结合,FRET荧光标记基团对邻近发生FRET,进而可特异性靶向癌细胞进行成像。

在检测之前,先构建DNA三棱柱纳米结构。然后改变反应溶液的pH值,使三棱柱纳米结构的构象发生改变。之后加入癌症标志物ATP,邻近反应使两个荧光基团靠近发生FRET,通过荧光光谱进行检测。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生物传感器利用DNA三棱柱纳米结构的易变性和可操作性实现靶细胞的成像和治疗;利用癌细胞特有的酸性环境及高浓度ATP可以特异性地靶向目标细胞;利用两个荧光基团发生FRET,性质稳定,背景信号低;该传感器的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由于使用荧光法,其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检测周期短;检测原理的主要过程均是在均相中实现的,提高了反应速度,降低了操作的复杂程度,实现了目标物的快速,简单,灵敏的检测;制备方法简单,性能稳定,荧光检测的重复性好,适用于细胞靶向成像和生物传感器产业化的实际应用;制作该生物传感器的工艺成本低,适用于产业化中价廉的要求。

本发明基于DNA三棱柱纳米结构的构象变化,靶向癌细胞进行细胞成像和释药。该传感器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限低,特异性高等优点,可以弥补现有检测方法的缺陷与不足,实现对其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图;

图2为pH优化检测结果图;

图3为ATP浓度优化检测结果图;

图4为传感器对ATP的特异性;

图5为四种条件下的检测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三棱柱纳米结构的制备

(1)根据序列SEQ ID NO: 1-6合成T1、T2、S1、S2、S3、S4,其中,S4的5’和3’端分别修饰CY3和CY5;

以1×TAE溶液(pH 8.0,含10 mM Mg

(2)取灭菌EP管,分别加入5 μL的T1、T2、S1、S2、S3、S4溶液,灭菌水补至50 μL,95℃保温10 min,逐渐冷却到室温,退火获得含三棱柱纳米结构的溶液(10 µM)。

实施例2 检测pH条件的筛选

(1)配置缓冲液,含有MgAc

(2)将5 µL不同pH的缓冲液分别加入9个灭菌的EP管中,分别加入5 µL实施例1中含三棱柱纳米结构的溶液振荡30 s;

(3)再加入5 μL 10 mΜ ATP溶液,将离心管放在37℃的水浴箱中反应2 h;反应结束室温下用F-4600荧光光谱检测(激发波长525 nm,荧光发射光谱扫描范围550-750 nm,狭缝1 nm);

以pH 4.5的缓冲液在667nm处的荧光强度为1,计算归一化荧光强度,结果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检测到的荧光信号随着pH的浓度在8-5.5区间内增大,当pH达到5时,荧光信号趋于稳定,所以pH的最佳浓度为5。

实施例3 ATP浓度筛选

(1)将5 µL实施例2配制的pH 5的缓冲液分别加入12个灭菌的EP管中,分别加入5µL实施例1中含三棱柱纳米结构的溶液振荡30 s;

(2)再加入5 μL 0、0.1、0.2、0.4、0.6、0.8、1、2、4、6、8、10 mΜ ATP溶液,将离心管放在37℃的水浴箱中反应2 h;反应结束室温下用F-4600荧光光谱检测(激发波长525 nm,荧光发射光谱扫描范围550-750 nm,狭缝1 nm);

以ATP浓度为10 mM的试液在667 nm处的荧光强度为1,计算归一化荧光强度,结果见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检测到的荧光信号随着ATP的浓度在0-10 mM区间内增大而增大,当浓度达到10 mM后,荧光信号达到最大值,所以ATP的最佳浓度为10 mM。

实施例4 三棱柱纳米构型对检测影响

(1)将5 µL实施例2配制的pH 5的缓冲液分别加入5个灭菌的EP管中,然后分别加入5 µL实施例1中含三棱柱纳米结构的溶液振荡30 s;

(2)再加入5 μL 10 mΜ ATP溶液或浓度为1M的UTP、CTP、GTP,将离心管放在37℃的水浴箱中反应2 h;反应结束室温下用F-4600荧光光谱检测(激发波长525 nm,荧光发射光谱扫描范围550-750 nm,狭缝1 nm);

以含有目标物ATP的试液在667 nm处的荧光强度为1,计算归一化荧光强度,结果见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ATP存在的情况下才会产生明显的荧光信号。

实施例5 三棱柱纳米构型对检测影响

(1)将5 µL实施例2配制的pH 5、pH 8的缓冲液分别加入灭菌的EP管中,每种各2个,然后分别加入5 µL实施例1中含三棱柱纳米结构的溶液振荡30 s;

(2)再加入5 μL 10 mΜ ATP溶液,将离心管放在37℃的水浴箱中反应2 h;反应结束室温下用F-4600荧光光谱检测(激发波长525 nm,荧光发射光谱扫描范围550-750 nm,狭缝1 nm);

以pH为8含有10 mM ATP的试液在667 nm处的荧光强度为1,计算归一化荧光强度,结果见图5,从图中可以看出,pH为5含有ATP的体系发生了明显的FRET,含有ATP pH为8及不含ATP的三个体系667 nm处荧光信号低,没有发生FRET,说明只有在酸性环境且ATP存在的情况下,三棱柱纳米构型能够发生相应变化,才能检测到FRET荧光信号,并对靶细胞进行特异性成像。

序列表

<110> 济南大学

<120> 一种基于DNA三棱柱结构构象变化靶向癌细胞的生物传感器

<130> 20201009

<160> 6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59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T1

<400> 1

ggacccacat ttgcaataac acatatcggt tcagtactct tcatcgtatt cgtgactgc 59

<210> 2

<211> 58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T2

<400> 2

ctcagcgcat tgcctatatc tcaagtctta cgtatacagt taatgcttac acctcgac 58

<210> 3

<211> 113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S1

<400> 3

cccattttaa ggaggaggct ttttatgtgg gtccgcagtc acgatttccc tatccctatc 60

cctatccctt tgcgctgagg tcgaggtgtt ttttgagggg gtcttaatct acc 113

<210> 4

<211> 11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S2

<400> 4

cccattttaa ggaggaggct tttttacgat gaagagtact gatttcccta tccctatccc 60

tatcccttag acttgagata taggcatttt tgagggggtc ttaatctacc 110

<210> 5

<211> 110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S3

<400> 5

cccattttaa ggaggaggct ttttccgata tgtgttattg catttcccta tccctatccc 60

tatcccttag cattaactgt atacgttttt tgagggggtc ttaatctacc 110

<210> 6

<211> 28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223> S4

<400> 6

aatgggatag ggatagggat agggtaga 28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