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皮肤检测仪的组合式光源和皮肤检测仪

一种皮肤检测仪的组合式光源和皮肤检测仪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检测仪的组合式光源,包括:光源板和排列设置在光源板上的UV光灯珠、平行偏振光灯珠、交叉偏振光灯珠、白光灯珠、伍氏光灯珠和蓝光灯珠;所述白光灯珠沿着光源板的周向设置在其他灯珠的外侧;所述交叉偏振光灯珠沿着光源板的横轴方向交替分布在横轴的两侧;所述平行偏振光灯珠沿着光源板的横轴方向交替分布在横轴的两侧;所述UV光灯珠沿着光源板的横轴方向交替分布在横轴的两侧;所述伍氏光灯珠分为对应人脸U区的第一伍氏光灯珠和对应人脸T区的第二伍氏光灯珠;所述蓝光灯珠分为对应人脸T区的第一蓝光灯珠和对应脸颊的第二蓝光灯珠。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206899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2249363.1

  • 发明设计人 霍志行;靳晨英;刘汀科;

    申请日2022-08-25

  • 分类号A61B5/00(2006.01);

  • 代理机构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李雁翔;张迪

  •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阳光西路298号

  • 入库时间 2023-07-07 01:40: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20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用品,尤其涉及皮肤检测仪。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健康和美容,而对人脸皮肤的检测是重要的一部分,定量分析皮肤的色斑,痤疮,毛孔,皱纹,纹理,油份,皮肤颜色,紫外斑,粉刺,红色敏感度和色素问题,不仅可以检测已经暴露在肌肤表面的问题,还能够通过定量分析隐藏在皮肤基底层的问题,让您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将这些问题扑灭在萌芽状态,让客户直观、快速了解自己的皮肤状况,并根据客户的肌肤状况更加有效地进行皮肤治疗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推荐使用的产品,现有的对皮肤进行检测的皮肤检测装置大多通过自然光或者辅助灯光的条件进行皮肤图像的采集,存在着光源种类单一的问题,这样不能全面地检测皮肤问题。而增加光源种类后,多种光源如何进行合理排布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提供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皮肤检测仪的组合式光源,改善灯珠排布,提高检测准确率。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检测仪的组合式光源,包括:光源板和排列设置在光源板上的白光灯珠、偏振光灯珠、伍氏光灯珠和蓝光灯珠;

所述白光灯珠沿着光源板的周向设置在其他灯珠的外侧;所述偏振光灯珠沿着光源板的横轴方向交替分布在横轴的两侧;所述伍氏光灯珠分为对应人脸U区的第一伍氏光灯珠和对应人脸T区的第二伍氏光灯珠;所述蓝光灯珠分为对应人脸T区的第一蓝光灯珠和对应脸颊的第二蓝光灯珠。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UV光灯珠,所述UV光灯珠沿着光源板的横轴方向交替分布在横轴的两侧;所述偏振光灯珠包括平行偏振光灯珠和交叉偏振光灯珠。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伍氏光灯珠呈U字形排列,第二伍氏光灯珠呈三角形排列。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蓝光灯珠为四颗,其中三颗位于所述横轴的上方并呈三角形排列,另一颗位于横轴的下方。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蓝光灯珠为两颗,位于所述横轴的下方并位于第一蓝光灯珠的外侧。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板分为四块子光源板,所述子光源板呈跑道型排布。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UV光灯珠分布位于跑道型上下两边的子光源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检测仪,装配了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光源。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外壳、灯罩、下巴托、底座和摄像头;所述灯罩设置在外壳中,并将所述外壳内的空间分割为容置用户头部的第一区域,以及容置组合式光源和摄像头的第二区域;

所述底座设置在外壳的底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为三个,设置在组合式光源远离第一区域的一侧。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三个摄像头中,位于两侧的摄像头与位于中间的摄像头所在平面呈30°夹角;位于两侧的摄像头的朝向与位于中间的摄像头的朝向呈30°夹角。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检测仪的组合式光源,灯珠的排布主要是根据不同光谱重点检测的区域不同来进行对点布置,其中白光灯珠是针对全脸进行检测,同时为了减弱白光对眼睛造成的不适感,因此将白光灯珠布置在最外侧一圈,并且均匀设置,这样能确保全脸照射到白光的比较均匀。而交叉偏振光和平行偏振光同样主要是针对全脸区域的检测,但是两种光照强度较弱,所以灯珠排布于光源板的轴向两侧,保证大部分出射光线都可以照射在人脸上。伍氏光重点检测区域是人脸的T区、U区,所以把伍氏光灯珠主要布置在对应的位置。UV光和窄带蓝光主要检测区域是人脸的T区和脸颊部位,因此在光源板上对UV光和窄带蓝光的灯珠也做了对应的排布,保证出光能够覆盖人脸的T区和脸颊部位。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检测仪,通过上述的组合式光源,可以实现从多个维度的分析出人脸不同区域的皮肤状况,帮助用户更加深层次的了解自己脸部的皮肤状态,为美容护肤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检测仪,在同一水平面设置左中右三个方向的摄像头同时拍照检测,两侧的摄像头成一定夹角放置,可以实现检测正脸和侧脸的各项数据,分析问题更加全面真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皮肤检测仪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皮肤检测仪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皮肤检测仪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皮肤检测仪的局部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光源板的光珠排列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摄像头的分布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壁挂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皮肤检测仪,包括外壳1、灯罩2、下巴托3、底座4和摄像头5;所述灯罩2设置在外壳1中,并将所述外壳1内的空间分割为容置用户头部的第一区域,以及容置组合式光源6和摄像头5的第二区域;组合式光源6设置在第二区域后,其发出的光线经过灯罩2后就可以照射在第一区域的用户面部,再通过摄像头5对用户面部进行拍照后,就可以得到清晰的用户面部图片,从而为后续面部皮肤状态的分析提供了比较坚实可靠的基础。

所述底座4设置在外壳1的底部,用于将整个皮肤检测仪平稳地放在支撑面上,下巴托3放置在第一区域中,让用户在进行皮肤检测时头部有个支撑,避免用户因为头部晃动造成拍摄不清晰影响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并且,本实施例中为了从多维度分析用户面部皮肤存在的问题,组合式光源6的光源板67上采用了六种不同光谱的灯珠,这样就可以从多个维度针对性分析。这六种光源为UV光灯珠61、平行偏振光灯珠62、交叉偏振光灯珠63、白光灯珠64、伍氏光灯珠和蓝光灯珠;其中伍氏光可显现嘴唇干燥缺水程度,用于检测唇润度。在UV光下皮肤表面会显示出砖红色荧光点状,用于检测紫质(卟啉)。同时UV光可以检测脸部表面的棉絮物以及皮肤深层的紫外斑(晒斑)等。交叉偏光可以完全过滤皮肤表面的镜面反射光干扰,可以观察皮肤更深层次的漫反射光,用于检测皮肤深层的敏感度以及棕色斑。平行偏光可以检测皮肤表层的油脂、纹理等问题。蓝光可以检测皮脂腺内引发痤疮的细菌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近期内皮肤引发痤疮几率的大小,还可以通过蓝光看到肉眼无法识别的皮肤问题。

为了让六种不同光谱的灯珠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需要对灯珠的排布进行一些设计:

1)所述白光灯珠64沿着光源板67的周向设置在其他灯珠的外侧;因为白光灯珠64是针对全脸进行检测,同时白光灯珠64如果直射用户眼睛会造成不适,因此将白光灯珠64布置在最外侧一圈,并且均匀设置,这样能确保全脸照射到的白光比较均匀。

2)所述交叉偏振光灯珠63沿着光源板67的横轴671方向交替分布在横轴671的两侧;所述平行偏振光灯珠62沿着光源板67的横轴671方向交替分布在横轴671的两侧;交叉偏振光和平行偏振光同样主要是针对全脸区域的检测,但是两种光照强度较弱,所以灯珠排布于光源板67的横轴671两侧,保证大部分出射光线都可以照射在人脸上。

3)所述伍氏光灯珠分为对应人脸U区的第一伍氏光灯珠651和对应人脸T区的第二伍氏光灯珠652;所述第一伍氏光灯珠651呈U字形排列,第二伍氏光灯珠652呈三角形排列。伍氏光重点检测区域是人脸的T区、U区,所以把伍氏光灯珠主要布置在对应的位置。

4)所述UV光灯珠61沿着光源板67的横轴671方向交替分布在横轴671的两侧,用来重点检测人脸的T区和脸颊部位;

5)所述蓝光灯珠分为对应人脸T区的第一蓝光灯珠661和对应脸颊的第二蓝光灯珠662。所述第一蓝光灯珠661为四颗,其中三颗位于所述横轴671的上方并呈三角形排列,另一颗位于横轴671的下方。所述第二蓝光灯珠662为两颗,位于所述横轴671的下方并位于第一蓝光灯珠661的外侧。蓝光主要检测区域是人脸的T区和脸颊部位,这样设置后就能保证蓝光灯珠的出光能够覆盖人脸的T区和脸颊部位。

上述交替分布的意思是,假设沿着横轴671向右的第一颗灯珠位于横轴671的上方,那么第二颗灯珠就位于横轴672的上方,第三颗灯珠就位于横轴672的下方,第四颗灯珠就位于横轴672的上方,以此类推。

上述的T区指的是人脸的额头和鼻子所组成的区域。U区指的是两个脸颊和下巴所组成的这一个区域。

并且,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板67分为四块子光源板,所述子光源板呈跑道型排布,所述UV光灯珠61分布位于跑道型上下两边的子光源板上。这样在跑道型排布的中间区域就行了空隙,摄像头5就可以通过这个空隙对人脸进行拍照。同时位于两侧地两块子光源板与上下两边的子光源板之间呈一定夹角,这样可以让两侧的子光源板超向人脸两侧的皮肤,让出光能够尽量落在人脸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固定所述光源板67,还包括了灯板固定架68,灯板固定架68对应各个灯珠的位置设置有让位开口,让位开口上还安装了透光片69。通过灯板固定架68和光源板67进行固定,就可以安装光源板67了,而让位开口和透光片69的设置也可以保证灯珠发出的光线不会被灯板固定架68遮挡。

如果只用一个摄像头5对人脸进行拍摄的话,摄像头5只能拍摄正脸,对于侧面的皮肤无法采集到足够清晰的图像,这样在分析皮肤问题时,人脸两侧皮肤的问题就不能被很好地分析出来。为此,本实施中所述摄像头5为三个,设置在组合式光源6远离第一区域的一侧。三个摄像头5中,位于两侧的摄像头5与位于中间的摄像头5所在平面呈30°夹角;位于两侧的摄像头5的朝向与位于中间的摄像头5的朝向呈30°夹角。这样位于中间的摄像头5负责采集正脸照片,两侧的摄像头5负责采集左侧和右侧的侧脸照片,从而可以实现检测正脸和侧脸的各项数据,分析问题更加全面真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