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型床单位臭氧消毒机

一种新型床单位臭氧消毒机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床单位臭氧消毒机,包括机体、消毒系统、控制系统,消毒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还原装置、气泵、消毒袋,消毒袋上设有进口、密封拉链、封堵装置;封堵装置包括平行于密封拉链设置在消毒袋边侧的缠绕辊、至少两个粘结在消毒袋上表面上的卡槽、设置在消毒袋下表面与卡槽相匹配的插扣;消毒袋上设有两个导气管;卡槽设置在密封拉链与导气管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计引导消毒袋缠绕的缠绕辊,配合对成卷辊状的消毒袋部分进行临时定位的封堵装置,对密封拉链进行缠绕封堵,将消毒袋进口紧密的贴合在成卷辊状的消毒袋表面,降低密封拉链间隙泄露臭氧的风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208230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天使消毒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3379497.1

  • 发明设计人 马金忠;

    申请日2022-12-16

  • 分类号A61L2/20(2006.01);A61L2/26(2006.01);A61L101/10(2006.01);

  • 代理机构郑州宏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4;

  • 代理人杨翱翔

  •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航海路97号台胞小区222号

  • 入库时间 2023-07-07 01:40: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20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消毒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床单位臭氧消毒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及周围环境物品的清洁和消毒,尤其是医院、宾馆、酒店等场所,床单位是床上设备的总称,包括床垫、床褥、枕芯、棉胎或毛毯、大单、被套、枕套等,其床上用品如被褥、床单内隐藏着大量的病菌、真菌等微生物致病细菌,如不进行消毒,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影响人们的健康。授权公告号CN200945259Y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床单位臭氧消毒机,包括机壳、臭氧发生器、气泵、电器控制阀、消毒容器和臭氧还原器:电器控制阀分为排气电器控制阀和进气电器控制阀:气泵通过管件与臭氧还原器和排气电器控制阀连接形成排气回路,气泵通过管件与臭氧发生器和进气电器控制阀连接形成进气回路,排气回路和进气回路均与消毒容器(消毒袋)连接,臭氧消毒的全过程既可于动操作完成,又可按设定的程序自动完成。由于在排气回路上设置有臭氧还原器,当被消毒物品的消毒完成后,消毒容器(消毒袋)内的臭氧经还原成氧气后再排出机外,因而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授权公告号CN 207306914 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床单位消毒机,消毒机本体通过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与消毒袋固定连接,所述消毒袋上表面设有密封条。但是现有的床单位消毒机采用消毒袋将需要消毒的床单、被褥等进行装袋后采用导管与消毒机进行连通,现有的消毒袋大多采用拉链对进口进行启闭,便于对床单被褥等装置的装载,但是长时间的使用后拉链不可避免的出现磨损,链齿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间隙,在对消毒袋进行注入臭氧过程中,臭氧容易从间隙泄露进入病房或酒店房间中如果不及时通风容易损害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床单位臭氧消毒机,用于解决现有的床单位消毒机采用消毒袋将需要消毒的床单、被褥等进行装袋后采用导管与消毒机进行连通,现有的消毒袋大多采用拉链对进口进行启闭,便于对床单被褥等装置的装载,但是长时间的使用后拉链不可避免的出现磨损,链齿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间隙,在对消毒袋进行注入臭氧中,臭氧容易从拉链间隙泄露损害人体健康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床单位臭氧消毒机,包括机体、消毒系统、控制系统,消毒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还原装置、气泵、消毒袋,所述消毒袋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装填床单被褥的进口、对所述进口进行启闭的密封拉链、对所述密封拉链进行进一步封堵的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包括平行于所述密封拉链设置在所述消毒袋边侧的缠绕辊、至少两个粘结在所述消毒袋上表面上的卡槽、设置在所述消毒袋下表面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插扣;所述消毒袋上设有两个连接所述机体的导气管;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密封拉链与所述导气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床单位臭氧消毒机.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为L形;所述机体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架、固定在所述水平架端部向远离所述水平架方向倾斜设置的推拉架;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还原装置、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水平架上;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主板固定在所述推拉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架靠近所述推拉架的一端设有脚轮、远离所述推拉架的一端设有橡胶支撑柱;所述推拉架顶部设有推拉扶手。

进一步地,所述进口边侧与所述消毒袋两侧边间距为所述消毒袋宽度的1/10~1/8。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辊长度长于所述密封拉链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袋内腔上面与下面交错设有多个凸条。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拉链与所述消毒袋边侧之间设有连通所述消毒袋内腔的条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设计引导消毒袋缠绕的缠绕辊,配合对成卷辊状的消毒袋部分进行临时定位的封堵装置,对密封拉链进行缠绕封堵,将消毒袋进口紧密的贴合在成卷辊状的消毒袋表面,保证臭氧填充中消毒袋涨大后对卷辊状的消毒袋壁面对进口进行贴合密封,降低密封拉链间隙泄露臭氧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机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消毒袋的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槽与插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11-推拉扶手,12-水平架,13-推拉架,14-脚轮,15-橡胶支撑柱,2-控制系统,21-臭氧发生器,22-还原装置,23-气泵,3-消毒袋,31-进口,32-密封拉链,33-导气管,34-凸条,35-条囊, 4-封堵装置,41-缠绕辊,42-卡槽,43-插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床单位臭氧消毒机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机体1、消毒系统、控制系统2,消毒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21、还原装置22、气泵23、消毒袋3,消毒袋3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装填床单被褥的进口31、对进口31进行启闭的密封拉链32、对密封拉链32进行进一步封堵的封堵装置4;封堵装置4包括平行于密封拉链32设置在消毒袋3边侧的缠绕辊41、至少两个粘结在消毒袋3上表面上的卡槽42、设置在消毒袋3下表面与卡槽42相匹配的插扣43;消毒袋3上设有两个连接机体1的导气管33;卡槽42设置在密封拉链32与导气管33之间。通过设计引导消毒袋缠绕的缠绕辊,配合对成卷辊状的消毒袋部分进行临时定位的封堵装置,对密封拉链进行缠绕封堵,将消毒袋进口紧密的贴合在成卷辊状的消毒袋表面,保证臭氧填充中消毒袋涨大后对进口进行贴合密封,降低密封拉链间隙泄露臭氧的风险

具体而言,机体1为L形;机体1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架12、固定在水平架12端部向远离水平架12方向倾斜设置的推拉架13;臭氧发生器21、还原装置22、气泵23设置在水平架12上;控制系统2的控制主板固定在推拉架13上。

具体而言,水平架12靠近推拉架13的一端设有脚轮14、远离推拉架13的一端设有橡胶支撑柱15;推拉架13顶部设有推拉扶手11。通过将设计L形的机体,配合脚轮与倾斜设置的扶手,在运输机体时,下压扶手有效的提高机体的运输便捷度,提高机体的运输效率。

具体而言,进口31边侧与消毒袋3两侧边间距为消毒袋3宽度的1/10~1/8。通过设置进口与消毒袋边侧的间距,保证最大限度的床单位物件的装载移除效率,且保证卷辊状的消毒袋对进口的有效封堵。

具体而言,缠绕辊41长度长于密封拉链32的长度。长于密封拉链的缠绕辊带动消毒袋对进口部位的完整卷辊,保证密封效率。

具体而言,消毒袋3内腔上面与下面交错设有多个凸条34。通过设计交错设置的凸条在消毒袋内腔形成S形内腔,对气流进行引导,保证对消毒袋内空气的抽离与臭氧的填充路径统一,保证对消毒袋内气流的完整抽离或满布填充。

具体而言,密封拉链32与消毒袋3边侧之间设有连通消毒袋3内腔的条囊35。通过设计在密封拉链两侧的条囊在填充臭氧后进行涨大,进一步对缠绕封堵在卷辊内的进口进行换热封堵,降低臭氧泄露的风险。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需要消毒的床单、被褥等床单位物件从打开的进口31排布进入消毒袋3内腔,在放置完毕后,封闭密封拉链32,将消毒袋3缠绕在缠绕辊41上向密封拉链32方向碾滚,将密封拉链32封堵进缠绕的辊状消毒袋3中,将通过布条粘结在消毒袋3下表面的插扣43插卡进入卡槽42内,环绕卷辊状的消毒袋3部分对其进行环绕定位,在进行消毒时,首选气泵23通过导气管33对消毒袋3内腔的空间进行抽气形成近似真空的腔室,消毒袋3内上、下两面交错设置的凸条34在其内腔中形成S形的通道,保证消毒袋3内腔气流完整的通过机体1进行排出,且被消毒袋3对密封拉链32进行环绕封堵,减少了密封拉链32间隙与外界接触的风险,进一步保证了消毒袋3的密封性;在对消毒袋3进行臭氧填充过程中,臭氧经过导气管33在S形的消毒袋3内腔中对于床单位物件进行浸染,充分保证了消毒效率,在臭氧填充达到目标浓度后,消毒袋3被充鼓,成卷辊状的消毒袋3部分进一步进行贴合,保证对密封拉链32进行封堵,降低臭氧从密封拉链32间隙中泄露的风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