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老年患者置入PICC及中长导管的固定垫

一种用于老年患者置入PICC及中长导管的固定垫

摘要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老年患者置入PICC及中长导管的固定垫,包括底座和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铰接于底座的上端的一侧,另一端朝向底座的一侧和一级连杆的一端铰接,一级连杆的另一端和二级连杆的上端铰接,且底座的上端设有若干供二级连杆的下端穿插的插孔,若干插孔沿远离底座的上端铰接有支撑板的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排布设置,其中,支撑板背离底座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和支撑板的上端之间构成容纳手臂的限位槽。本装置可根据患者皮肤的松弛程度自主调节患者皮肤的聚拢程度,具有通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167434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21022568.X

  • 发明设计人 周琳;刘燕红;

    申请日2022-04-29

  • 分类号A61M25/02(2006.01);

  • 代理机构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郭锐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

  • 入库时间 2023-07-07 01:38: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13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老年患者置入PICC及中长导管的固定垫。

背景技术

PICC是医院为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适用于长期输液或需要输注特殊药物的患者,穿刺部位一般位于肘部或上臂内侧贵要静脉。

目前,PICC穿刺过程中,老年病人尤其是女性老年病人,上臂肌肉非常松弛,而上臂的肌肉松弛,患者体表不好固定、易滑动,导致难以穿刺准确。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6183738U,公开了一种静脉穿刺皮肤固定器,但是该专利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整体结构采用一体化设计,而实际中每个人皮肤松弛程度不一样,不具有通用性,难以根据患者皮肤的松弛程度自主调节患者皮肤的聚拢程度,故在穿刺时,依旧存在体表易滑动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老年患者置入PICC及中长导管的固定垫,可根据患者皮肤的松弛程度自主调节患者皮肤的聚拢程度,具有通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设计一种用于老年患者置入PICC及中长导管的固定垫,包括底座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铰接于底座的上端的一侧,另一端朝向底座的一侧和一级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一级连杆的另一端和二级连杆的上端铰接,且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若干供二级连杆的下端穿插的第一插孔,若干所述第一插孔沿远离底座的上端铰接有支撑板的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排布设置,其中,所述支撑板背离底座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支撑板的上端之间构成容纳手臂的限位槽。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靠近底座的一侧通过安装座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套装有滑套,所述一级连杆和滑套连接,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容纳一级连杆和二级连杆的第一容纳槽,且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容纳安装座和滑杆的第二容纳槽。

进一步,自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至上端等间距设有多排第二插孔,所述限位板上的插柱分别穿插于同一排的第二插孔。

进一步,所述限位板接触手臂的一侧设为与手臂贴合的弧形。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和第一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均通过铰接座连接底座,且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套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板向底座转动的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两个卡爪分别与支撑板和底座连接。

进一步,所述限位板的下端和底板铰接,所述底板和支撑板贴合,且所述插柱固定于底板。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驱动限位板向支撑板转动的第二扭簧,所述限位板通过第二转动轴铰接于底板,且所述第二扭簧的两个卡爪分别与限位板和底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老年患者置入PICC及中长导管的固定垫结构与众不同,使用时,将支撑板调整至倾斜状态,且支撑板高的一侧放在患者手臂内侧,从而一些老年患者过于松弛的皮肤就会被承托、聚拢起来,便于穿刺;另外,根据实际中患者的皮肤松弛程度,通过将二级连杆分别插于不同的第一插孔内以调节支撑板的倾斜角度,进而适应性调整患者松弛皮肤的聚拢程度,解决患者体表不好固定、易滑动的问题;且在支撑板较低的一端增加限位板,能卡住手臂,以防止手臂滑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位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插孔,3.二级连杆,4.一级连杆,5.滑套,6.滑杆,7.支撑板,8.第二插孔,9.限位板,10.插柱,11.第一转动轴,12.第二容纳槽,13.第一容纳槽,14.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和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一的一种用于老年患者置入PICC及中长导管的固定垫,包括底座1和支撑板7,支撑板7的下端铰接于底座1的上端的一侧,另一端朝向底座1的一侧和一级连杆4的一端铰接,一级连杆4的另一端和二级连杆3的上端铰接,且底座1的上端设有若干供二级连杆3的下端穿插的第一插孔2,第一插孔2可为开口朝上的盲孔,若干第一插孔2沿远离底座1的上端铰接有支撑板7的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排布设置,其中,支撑板7背离底座1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板9,限位板9和支撑板7的上端之间构成容纳手臂的限位槽,工作时,手臂置入限位槽即可。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老年患者置入PICC及中长导管的固定垫时,将支撑板7调整至倾斜状态,且支撑板7高的一侧放在患者手臂内侧,从而一些老年患者过于松弛的皮肤就会被承托、聚拢起来,便于穿刺;另外,根据实际中患者的皮肤松弛程度,通过将二级连杆3分别插于不同的第一插孔2内以调节支撑板7的倾斜角度,进而适应性调整患者松弛皮肤的聚拢程度,避免体表不好固定、易滑动的情况;且在支撑板7较低的一端增加限位板9,能卡住手臂,以防止手臂滑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支撑板7靠近底座1的一侧通过安装座连接有滑杆6,滑杆6上套装有滑套5,所述一级连杆4和滑套5连接,即一级连杆4和二级连杆3可沿滑杆6移动,使第一插孔2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容纳一级连杆4和二级连杆3的第一容纳槽13错开,且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容纳安装座和滑杆6的第二容纳槽12,即通过第一容纳槽13和第二容纳槽12能够收纳上述一级连杆4、二级连杆3、安装座和滑杆6,且使收纳后,支撑板7和底座1并齐,且无需拆卸部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自支撑板7的下端至上端等间距设有多排第二插孔8,限位板9上的插柱10分别穿插于同一排的第二插孔8,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板9上的插柱10的数量和每排的第二插孔8的数量一致,在具体工作时,限位板9上的插柱10均插入对应的第二插孔8内,可将限位板9插入不同排的第二插孔8以调节置入限位槽内的手臂的高度,以便于医护人员穿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限位板9接触手臂的一侧设为与手臂贴合的弧形,以增大限位板9和手臂的接触面积,保证患者的舒适性,以及增加手臂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上述支撑板7的下端和第一转动轴11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11的两端均通过铰接座连接底座1,且所述第一转动轴11的两端套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两个卡爪分别与支撑板7和底座1连接,扭簧用于驱动支撑板7向底座1转动,以在使用后,解除一级连杆4和二级连杆3对支撑板7的限位,支撑板7可自动并齐底座1,便于收纳,且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支撑板7和底座1保持夹紧状态,也能够避免一级连杆4和二级连杆3脱离第一容纳槽13,以及避免安装座和滑杆6脱离第二容纳槽12。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二中,限位板9的下端和底板14铰接,底板14和支撑板7贴合,且所述插柱10固定于底板14,以及还包括用于驱动限位板9向支撑板7转动的第二扭簧,所述限位板9通过第二转动轴铰接于底板14,且所述第二扭簧的两个卡爪分别与限位板9和底板14连接,可通过第二扭簧带动限位板9配合支撑板7夹持手柄,使皮肤聚拢效果更佳,且能够通过限位板9转动以适应不同粗细的手柄;另外,在收纳时,限位板9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和支撑板7接触并齐,进而无需拆卸,且占用更小的空间。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