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沉浸式互动体验仓

一种沉浸式互动体验仓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浸式互动体验仓,包括体验仓,体验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柱,两个滑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弧形板,体验仓的内部设置有体验组件;体验组件包括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与体验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支撑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该沉浸式互动体验仓,当用户在体验时,站在弧形板的顶部并通过可调节腰带与弹力绳连接,然后启动电动机带动转动板在支撑柱的正面旋转,使固定柱带动连接杆向上推顶,连接杆带动弧形板在有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上下抖动,使体验者在佩戴AR眼镜后,增强其体验感;而两个弹力绳与两个活动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来保护体验者不会被磕碰到。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162852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临界风行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3443269.6

  • 发明设计人 张龙基;温驰浩;

    申请日2022-12-22

  • 分类号G09B9/00(2006.01);

  • 代理机构南京华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5;

  • 代理人宋方园

  •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大道170-1号2幢2层202室

  • 入库时间 2023-07-07 01:38: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R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沉浸式互动体验仓。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

现有的互动体验装置整体结构复杂,通过设置移动装置供体验者使用,其体验过程较为不便,同时体验者由于需要坐在移动装置上,因此会造成体验者的可移动范围降低,从而造成体验感降低。故而提出一种沉浸式互动体验仓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沉浸式互动体验仓,具备结构简单,连接方便,使其体验感更强等优点,解决了现有互动体验装置结构复杂,体验感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浸式互动体验仓,包括体验仓,所述体验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柱,两个所述滑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弧形板,所述体验仓的内部设置有体验组件;

所述体验组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所述体验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弧形板固定连接,所述体验仓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向杆,两个所述活动板相对一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扣,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扣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弹力绳,两个所述弹力绳相对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扣,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扣相对一端固定连接有可调节腰带。

进一步,所述体验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均与弧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

进一步,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均开设有活动空腔,两个所述滑动柱通过两个活动空腔在两个固定块的上下滑动,所述支撑柱的形状为方形柱,所述安装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电动机通过固定块与安装框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传动轴孔,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轴孔在支撑柱的内部旋转,所述体验仓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遮缝板,两个所述遮缝板的材料为橡胶板。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固定柱通过第一转动孔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转动孔,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二转动孔与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体验仓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海绵垫,两个所述海绵垫的形状均长方形,所述体验仓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两个所述活动板均通过滑动槽在体验仓的内部上下滑动。

进一步,两个所述活动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导向杆孔,两个所述导向杆均通过导向杆孔与活动板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在两个导向杆的外表面上下滑动。

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扣与第二固定扣的大小相适配,两个所述弹力绳的长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沉浸式互动体验仓,当用户在体验时,站在弧形板的顶部并通过可调节腰带与弹力绳连接,然后启动电动机带动转动板在支撑柱的正面旋转,使固定柱带动连接杆向上推顶,连接杆带动弧形板在有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上下抖动,使体验者在佩戴AR眼镜后,增强其体验感;而两个弹力绳与两个活动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来保护体验者不会被磕碰到。

2、该沉浸式互动体验仓,通过在体验仓的内部设置海绵垫与橡胶垫,使得用户在体验时,可以进一步防止被磕碰到而受伤,保证用户人身安全。通过在两个活动板的内部开设导向杆孔,使得两个活动板在上下移动时更加稳定,保证用户体验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电动机与转动板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活动板与导向杆俯视图。

图中:1固定块、2固定块、3滑动柱、4弧形板、5第一弹簧、6支撑柱、7安装框架、8电动机、9转动板、10固定柱、11连接杆、12连接柱、13第二弹簧、14活动板、15导向杆、16第一固定扣、17弹力绳、18第二固定扣、19可调节腰带、20遮缝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沉浸式互动体验仓,包括体验仓1,体验仓1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海绵垫,两个海绵垫的形状均长方形;体验仓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遮缝板20,两个遮缝板20的材料为橡胶板。

体验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固定块2,两个固定块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柱3,两个固定块2的内部均开设有活动空腔,两个滑动柱3通过两个活动空腔在两个固定块2的上下滑动。

两个滑动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弧形板4,体验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弹簧5,两个第一弹簧5的顶部均与弧形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弧形板4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体验仓1的内部设置有体验组件。

体验组件包括支撑柱6,支撑柱6的形状为方形柱,支撑柱6的底部与体验仓1的内部固定连接,支撑柱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7,安装框架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8,支撑柱6的内部开设有传动轴孔,电动机8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轴孔在支撑柱6的内部旋转。

安装框架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电动机8通过固定块与安装框架7固定连接。

电动机8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9,转动板9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固定柱10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转动孔,固定柱10通过第一转动孔与连接杆11转动连接;连接杆1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柱12,连接柱1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转动孔,连接杆11通过第二转动孔与连接柱12转动连接,连接柱12与弧形板4固定连接。

体验仓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两个第二弹簧1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4,体验仓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两个活动板14均通过滑动槽在体验仓1的内部上下滑动。

两个活动板1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5,两个活动板14的内部均开设有导向杆孔,两个导向杆15均通过导向杆孔与活动板14滑动连接,两个第二弹簧13在两个导向杆15的外表面上下滑动。

两个活动板14相对一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扣16,两个第一固定扣16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弹力绳17,两个弹力绳17的长度相同;两个弹力绳17相对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扣18,两个第一固定扣16与第二固定扣18的大小相适配,两个第二固定扣18相对一端固定连接有可调节腰带19。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体验仓1的内部设置海绵垫与橡胶垫,使得用户在体验时,可以进一步防止被磕碰到而受伤,保证用户人身安全。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两个活动板14的内部开设导向杆孔,使得两个活动板14在上下移动时更加稳定,保证用户体验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弧形板4的底部设置滑动柱3,在体验仓1的内部设置固定块2,使得弧形板4在上下抖动时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扣16、弹力绳17、第二固定扣18、可调节腰带19,均为现有产品,市场上可购买到。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该沉浸式互动体验仓,当用户在体验时,站在弧形板4的顶部并通过可调节腰带19与弹力绳17连接,然后启动电动机8带动转动板9在支撑柱6的正面旋转,使固定柱10带动连接杆11向上推顶,连接杆11带动弧形板4在有第一弹簧5的作用下上下抖动,使体验者在佩戴AR眼镜后,增强其体验感;而两个弹力绳17与两个活动板14在第二弹簧15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来保护体验者不会被磕碰到。

需要说明的是,申请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