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主动脉弓三分支人工血管支架

主动脉弓三分支人工血管支架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架人工血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主动脉弓三分支人工血管支架,针对现有的不易于植入、不能满足个体偏差、支架移位及量产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支架血管系统和输送释放系统;所述支架血管系统包括远端人工血管软缘、降主支架血管、弓部远端连接血管、弓部主血管、弓部近端连接血管、四分支人工血管、三分支支架血管一、三分支支架血管二、人工血管分支、第四分支血管、主血管裙边、裙边下开口、第一备用支架血管和第二备用支架血管;本实用新型为易于植入、能满足个体偏差、支架移位及量产的三分支支架血管,用于主动脉A型夹层、主动脉弓部及降部动脉瘤等的外科开放性手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126900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邻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2879922.7

  • 发明设计人 刘巍;

    申请日2022-10-31

  • 分类号A61F2/852(2013.01);A61F2/856(2013.01);A61F2/90(2013.01);A61F2/95(2013.01);

  • 代理机构上海天之健律师事务所 31351;

  • 代理人许玉淼

  • 地址 200333 上海市普陀区真北路958号21幢6层

  • 入库时间 2023-06-26 18:57:5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06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人工血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脉弓三分支人工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主动脉A型夹层、主动脉弓及降部动脉瘤等是严重的主动脉疾病之一,目前的手术方式需要置入主动脉弓降部支架,行远端及头臂三分支动脉分别吻合,手术游离范围大,吻合口多,导致手术难度大,出血等并发症多。同时头臂动脉不同个体,主动脉弓三个分支血管的相对位置也不同,其位移变化约有2-5mm(张敏宏,郭伟,刘小平,等.国人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的CT解剖研究.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9,24(1):42-44),目前开放手术植入的三分支支架不能解决置入困难、解剖位置偏差、支架移位及量产等问题,导致开放手术中很少使用三分支支架,现有技术中的三分支支架不易于植入、不能满足个体偏差、支架移位及量产,为此我们提出了主动脉弓三分支人工血管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易于植入、不能满足个体偏差、支架移位及量产的缺点,而提出的主动脉弓三分支人工血管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主动脉弓三分支人工血管支架,包括支架血管系统和输送释放系统,所述支架血管系统包括远端人工血管软缘、降主支架血管、弓部远端连接血管、弓部主血管、弓部近端连接血管、四分支人工血管、三分支支架血管一、三分支支架血管二、人工血管分支、第四分支血管、主血管裙边、裙边下开口、第一备用支架血管和第二备用支架血管,所述远端人工血管软缘、降主支架血管、弓部远端连接血管、弓部主血管、弓部近端连接血管和四分支人工血管依次连接,所述弓部主血管上方设置有三分支支架血管一,所述三分支支架血管一上设置有三分支支架血管二,所述四分支人工血管上设置有人工血管分支和第四分支血管。

优选的,所述输送释放系统分为主体支架血管输送释放系统和备用支架血管输送释放系统,主体支架血管输送释放系统包括降主支架血管输送释放系统及三分支支架血管输送释放系统,降主支架血管输送释放系统包括降主支架血管,三分支支架血管输送释放系统包括三分支支架血管一和三分支支架血管二,备用支架血管输送释放系统包括第一备用支架血管和第二备用支架血管。

优选的,所述远端人工血管软缘为2-5mm的无支架的人工血管,降主支架血管由可收缩释放的支架及人工血管组成,长度6-20cm。

优选的,所述人工血管分支包括第一分支血管、第二分支血管和第三分支血管。

优选的,所述三分支支架血管一和三分支支架血管二包括第一分支支架血管、第二分支支架血管和第三分支支架血管;弓部远端连接血管:由1-3cm软人工血管组成,采用螺纹的可适度拉长的人工血管,当降主支架血管置入释放完成后,如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困难或置入失败,可沿三分支支架血管第3分支支架血管远端横断主血管,使降主支架血管留在主动脉弓降部,此部分可用于与其他人工血管缝合;弓部主血管:由软人工血管组成,此部分含有三分支支架血管、主血管裙边及裙边下开口;弓部近端连接血管:由1-3cm软人工血管组成,如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困难或置入失败,可沿三分支支架血管第1分支支架血管近端横断主血管,从而去除弓部主血管部分,近端四分支人工血管与远端降主支架血管端端吻合,完成弓部替换手术;近端四分支人工血管:由软人工血管组成,主血管用于近端升主动脉替换,含有三个人工血管分支和第四分支血管;三分支支架血管一:长约2-5mm软人工血管,直径0.6-1.5cm(较头臂分支动脉粗0-5mm),便于调节头臂动脉角度及距离变异,第1分支支架血管较第2、3分支支架血管直径粗1-3mm;三分支支架血管二:由人工血管及可收缩释放的支架组成,支架可置于人工血管内侧或外侧;直径0.6-1.5cm,长度0.5-3cm;第1分支支架血管用于置入无名动脉,第2分支支架血管用于置入左颈总动脉,第3分支支架血管用于置入左锁骨下动脉,第1分支支架血管较第2、3分支支架血管直径粗1-3mm;人工血管分支:由软人工血管组成,第1分支直径10mm,第2、3分支直径8mm,长度≥10cm;当三分支支架血管一支或两支置入困难或置入失败的时候,此人工血管分支用于重建置入失败的头臂动脉;具体手术操作为:横断分支动脉,近端缝扎,远端与人工血管分支端端吻合;人工血管分支部分为简化手术而采用的备选方案,可不保留或者只保留一、二个分支;第四分支血管:由软人工血管组成,可位于弓部主血管裙边近端或四分支人工血管前壁位置,直径10mm,长度≥10cm,用于动脉插管灌注;弓部主血管裙边:3-10mm宽的人工血管裙边缝合于弓部主血管全周;缝合路径:后壁、上壁及下壁缝合于弓部主血管与近端四分支血管的连接处,前壁沿三分支支架血管根部缝合至第3分支支架血管开口(或者超越第3分支支架血管)水平,后沿前壁弧形向下与下壁裙边连接;手术时,主动脉弓前壁横行切开置入降主支架血管及三分支支架血管,裙边与横断的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前壁切口缝合,完成远端吻合;此吻合同时可固定三分支支架血管根部,避免支架移位;裙边下开口:弓部主血管裙边的三分支支架血管下面部分,由第2分支水平向第1及第3分支横行的弓部主血管开口,开口的上沿为弓部主血管裙边,下沿亦为同等高度的裙边,侧面与弓部主血管裙边相连,形成环行裙边;降主支架血管与三分支支架血管的内置输送释放装置通过此开口,降主支架血管与三分支支架血管释放完成后,如需再置入备用支架血管亦通过此开口置入,置入完成后与弓部主血管裙边及切开的主动脉弓前壁缝合,以闭合此开口;备用支架血管的分支支架血管:由远端支架血管及近端裸支架组成;远端支架血管可选择不同直径及长度,直径和长度均大于主血管的三分支支架血管,近端裸支架展开直径大于远端支架血管直径;用于主血管三分支支架血管过细、过短时,主血管的三分支支架血管内置入此支架血管;备用支架血管的主支架血管:由远端支架血管及近端裸支架组成;远端支架血管可选择不同直径及长度,直径和长度均大于降主支架血管,近端裸支架展开直径大于远端支架血管直径,并可带倒刺钩;用于降主支架血管过细、过短时,降主支架血管内置入此支架血管。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动脉弓三分支人工血管支架的有益效果:主动脉弓三分支人工血管支架主血管、第一备用支架血管和第二备用支架血管的分体设计解决了量产问题;三分支支架血管一、三分支支架血管二和主血管裙边部分解决置入困难、解剖位置偏差及支架移位等问题;裙边下开口部分解决了内置输送器的出口位置及第一备用支架血管、第二备用支架血管置入入路问题;弓部远端连接血管、弓部近端连接血管、四分支人工血管和人工血管分支部分解决了手术操作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的补救措施;第四分支血管部分解决了支架置入后远端血液灌注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易于植入、能满足个体偏差、支架移位及量产的主动脉弓三分支人工血管支架,用于主动脉A型夹层、主动脉弓部及降部动脉瘤等的外科开放性手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主动脉弓三分支人工血管支架的主血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主动脉弓三分支人工血管支架的第一备用支架血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主动脉弓三分支人工血管支架的第二备用支架血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远端人工血管软缘;2、降主支架血管;3、弓部远端连接血管;4、弓部主血管;5、弓部近端连接血管;6、四分支人工血管;7、三分支支架血管一;8、三分支支架血管二;9、人工血管分支;10、第四分支血管;11、主血管裙边;12、裙边下开口;13、第一备用支架血管;14、第二备用支架血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主动脉弓三分支人工血管支架,包括支架血管系统和输送释放系统,支架血管系统包括远端人工血管软缘1、降主支架血管2、弓部远端连接血管3、弓部主血管4、弓部近端连接血管5、四分支人工血管6、三分支支架血管一7、三分支支架血管二8、人工血管分支9、第四分支血管10、主血管裙边11、裙边下开口12、第一备用支架血管13和第二备用支架血管14,远端人工血管软缘1、降主支架血管2、弓部远端连接血管3、弓部主血管4、弓部近端连接血管5和四分支人工血管6依次连接,弓部主血管4上方设置有三分支支架血管一7,三分支支架血管一7上设置有三分支支架血管二8,四分支人工血管6上设置有人工血管分支9和第四分支血管10。

参照图1-3,输送释放系统分为主体支架血管输送释放系统和备用支架血管输送释放系统,主体支架血管输送释放系统包括降主支架血管输送释放系统及三分支支架血管输送释放系统,降主支架血管输送释放系统包括降主支架血管2,三分支支架血管输送释放系统包括三分支支架血管一7和三分支支架血管二8,备用支架血管输送释放系统包括第一备用支架血管13和第二备用支架血管14。

参照图1,远端人工血管软缘1为2-5mm的无支架的人工血管,降主支架血管2由可收缩释放的支架及人工血管组成,长度6-20cm,方便接入第二备用支架血管14;远端人工血管软缘1便于二期行胸腹主动脉置换术。

参照图1,人工血管分支9包括第一分支血管、第二分支血管和第三分支血管,方便在不同情况下使用,提高适用性。

参照图1,三分支支架血管一7和三分支支架血管二8包括第一分支支架血管、第二分支支架血管和第三分支支架血管,方便接入第一备用支架血管13。

本实施例中,以往手术操作中,通过无名动脉近端3-10mm横断升主动脉的切口,无法清晰暴露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特别是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导致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支架很难精准置入;我们采用无名动脉近端3-10mm横断升主动脉加主动脉弓前壁头臂动脉下方3-10mm的主动脉弓横行切口,远端至左锁骨下动脉分支近端水平,通过此切口可精准置入降主支架血管2及三分支支架血管一7和三分支支架血管二8的第1分支支架血管、第2分支支架血管和第3分支支架血管;必要时亦可在降主支架血管2及主血管的三分支支架血管一7和三分支支架血管二8内置入第二备用支架血管14和第一备用支架血管13;置入完成后,主血管裙边11和裙边下开口12与切开的主动脉壁远端吻合,完成远端弓部血管吻合,同时固定三分支支架血管一7和三分支支架血管二8的根部,避免支架移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