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

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涉及增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储存罐,所述储存罐的上端集成安装有增压机构,所述增压机构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储存罐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中在需要对储存罐的内部进行增压时,通过增压机构来快速的对空气进行压缩,然后在运输至储存罐的内部来实现增压,同时在空气进入增压机构的内部时,会通过密封筒内部设有的若干过滤层进行过滤,让空气中还有的灰尘等杂质滞留在密封筒的内部,从而避免了灰尘等进入储存管的内部,对储存罐以及其内部储存的液体等造成侵蚀与污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993073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德睿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20087057.4

  • 发明设计人 刘德杰;

    申请日2023-01-30

  • 分类号F17C1/00(2006.01);F04B37/12(2006.01);F17C5/06(2006.01);F17C13/00(2006.01);B01D46/12(2022.01);

  • 代理机构重庆市知贝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7;

  • 代理人李欧

  • 地址 400000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谢家湾正街49号23-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01 21:58: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越来越普及,以及人们对低碳生活的重视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能源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开发和利用。其中天然气就是低碳新能源之一,随之被应用在汽车燃料上,相应的智能加气站就应运而生,而在通过加气站对汽车进行添加燃料时,一般都是通过增压装置对储存罐的内部进行增压,从而让储存罐内部储存的液体进行排出,即可实现对汽车的燃料添加,但是在通过增压装置对储存罐的内部通过压缩空气进行增压时,外界的空气会带动空气中含有的杂质等通过增压装置进入储存罐的内部,对储存罐内部储存的液体等进行污染,从而造成储存罐内部的液体无法进行使用,大大增加了加气站的成本,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以对空气中杂质、灰尘等进行过滤集中的增压装置,来避免压缩空气会带动灰尘等杂质进入储存罐的内部,造成污染与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包括储存罐,所述储存罐的上端集成安装有增压机构,所述增压机构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储存罐的上端,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加压槽,所述加压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推动架与转盘之间互相连接,所述转盘与电机的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壳体的后侧,且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安装在加压槽的内部;

所述加压槽的内部且远离活塞的一侧设有进气槽,所述进气槽的内部卡合安装有第一密封塞,所述进气槽的内部与连接槽之间互相连接,所述连接槽贯穿设于壳体的内部;

所述加压槽内部上端且靠近进气槽的一侧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内部卡合安装有第二密封塞,所述壳体的内部上端贯穿安装有运输管,且运输管的一端与进气槽之间互相连接,所述运输管远离进气槽的一端贯穿安装在储存罐的上端;

所述连接槽的上端与防护机构之间互相连接,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有辅助管,所述辅助管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一侧上端,且辅助管与连接槽之间互相连接,所述辅助管的一端卡合安装有密封筒;

所述储存罐的上下两端分别贯穿安装有进液管与排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排液管的内部分别安装有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靠近转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转盘的正表面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所述推动架的两端分别活动贯穿安装在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杆身外侧,所述活塞的外侧设有若干密封圈,所述进气槽与排气槽之间互相靠近。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引导杆,所述第一密封塞活动贯穿安装在第一引导杆的杆身外侧,所述第一密封塞靠近活塞的一侧与第一引导杆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引导杆的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引导杆,所述第二密封塞活动贯穿安装在第二引导杆的杆身外侧,所述第二密封塞远离加压槽的一侧与排气槽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安装在第二引导杆的杆身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管远离壳体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下端分别活动安装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推动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引导架,所述引导架与推动杆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密封筒的一端套设安装在辅助管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筒内部且靠近辅助管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分别卡合安装在限位槽的内部,且定位块与连接板之间互相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筒的外侧贯穿设有若干进气孔,所述密封筒的内部安装有若干过滤层。

(1)本实用新型中在需要对储存罐的内部进行增压时,通过增压机构来快速的对空气进行压缩,然后在运输至储存罐的内部来实现增压,同时在空气进入增压机构的内部时,会通过密封筒内部设有的若干过滤层进行过滤,让空气中还有的灰尘等杂质滞留在密封筒的内部,从而避免了灰尘等进入储存管的内部,对储存罐以及其内部储存的液体等造成侵蚀与污染,同时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对第一密封塞与第二密封塞的推动,让第一密封塞与第二密封塞可以快速的进行闭合状态,避免在进行压缩空气的过程中,产生空气倒流等情况,提高对空气压缩的效率,从而降低增压机构的能耗,更加的节能。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压机构与防护机构集中安装在储存罐的上端,让那个增压机构、防护机构和储存罐形成集成式整体状态,降低整体的空间占用率,更加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维护工作,并且使用者可以通过定位块与限位槽之间的配合,来快速的对密封筒进行安装工作,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安装效率,更加的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的辅助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的推动杆与引导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的密封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的图6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的图5中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的图7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的图9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存罐;2、进液管;3、增压机构;301、壳体;302、加压槽;303、转盘;304、活塞;305、推动架;306、第一固定杆;307、第二固定杆;308、电机;309、进气槽;310、第一引导杆;311、第一密封塞;312、第一弹簧;313、连接槽;314、排气槽;315、第二密封塞;316、第二引导杆;317、第二弹簧;318、运输管;4、防护机构;401、辅助管;402、限位槽;403、推动杆;404、连接板;405、引导架;406、第三弹簧;407、密封筒;408、定位块;409、进气孔;410、过滤层;5、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到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包括储存罐1,储存罐1的上端集成安装有增压机构3,增压机构3包括有壳体301,壳体301固定安装在储存罐1的上端,壳体301的内部设有加压槽302,加压槽30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塞304,活塞304通过推动架305与转盘303之间互相连接,转盘303与电机308的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电机308安装在壳体301的后侧,且电机308的输出端活动贯穿安装在加压槽302的内部;

加压槽302的内部且远离活塞304的一侧设有进气槽309,进气槽309的内部卡合安装有第一密封塞311,进气槽309的内部与连接槽313之间互相连接,连接槽313贯穿设于壳体301的内部;

加压槽302内部上端且靠近进气槽309的一侧设有排气槽314,排气槽314的内部卡合安装有第二密封塞315,壳体301的内部上端贯穿安装有运输管318,且运输管318的一端与进气槽309之间互相连接,运输管318远离进气槽309的一端贯穿安装在储存罐1的上端;

连接槽313的上端与防护机构4之间互相连接,防护机构4包括有辅助管401,辅助管401固定安装在壳体301的一侧上端,且辅助管401与连接槽313之间互相连接,辅助管401的一端卡合安装有密封筒407;

储存罐1的上下两端分别贯穿安装有进液管2与排液管5,进液管2与排液管5的内部分别安装有阀门。

如图7、图8与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活塞304靠近转盘3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306,转盘303的正表面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307,推动架305的两端分别活动贯穿安装在第一固定杆306与第二固定杆307的杆身外侧,活塞304的外侧设有若干密封圈,进气槽309与排气槽314之间互相靠近,进气槽30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引导杆310,第一密封塞311活动贯穿安装在第一引导杆310的杆身外侧,第一密封塞311靠近活塞304的一侧与第一引导杆310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312,且第一弹簧312套设在第一引导杆310的外侧,排气槽3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引导杆316,第二密封塞315活动贯穿安装在第二引导杆316的杆身外侧,第二密封塞315远离加压槽302的一侧与排气槽314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317,第二弹簧317套设安装在第二引导杆316的杆身外侧。

在需要对储存罐1的内部进行增压时,电机308带动转盘303进行旋转,然后转盘303通过第二固定杆307与推动架305带动第一固定杆306与活塞304进行往复移动工作;

然后当活塞304向转盘303一侧进行移动时,随着活塞304的移动加压槽302的内部形成负压状态,然后通过负压对第一密封塞311进行拉动,从而让第一密封塞311暂时与进气槽309之间进行分离,同时对第一弹簧312进行挤压,然后在第一密封塞311与进气槽309之间产生分离后,外界空气会通过连接槽313进入进气槽309的内部,然后在通过进气槽309进入加压槽302的内部;

同时负压状态下的加压槽302会通过负压对第二密封塞315进行拉动,从而让第二密封塞315更加稳定的卡合安装至排气槽314的内部;

然后在当活塞304向远离转盘303一侧进行移动式,随着活塞304的移动会对加压槽302内部的空气进行压缩,同时第一密封塞311会通过第一弹簧312的推动,第一时间内重新卡合安装至进气槽309的内部,从而避免了活塞304在对空气进行压缩时,空气会通过进气槽309重新流出,造成压缩空气泄漏的情况;

然后随着活塞304的移动,压缩空气会对第二密封塞315进行推动,让第二密封塞315进行上移,使得第二密封塞315与排气槽314之间产生分离,同时对第二弹簧317进行挤压,然后在当排气槽314与第二密封塞315之间分离后,压缩空气即可通过排气槽314与运输管318进入储存罐1的内部形成增压工作;

然后在当活塞304需要重新向转盘303一侧进行移动时,第二弹簧317会在第一时间内对第二密封塞315进行推动,让第二密封塞315与排气槽314之间进行贴合,避免运输管318与储存罐1内部的压缩空气产生倒流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增压机构3整体的压缩效率,也降低了增压机构3的能耗,更加的节能。

如图2、图3、图4、图9与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辅助管401远离壳体301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槽402,限位槽402的内部下端分别活动安装有推动杆403,推动杆403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04,推动杆403远离连接板404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引导架405,引导架405与推动杆403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三弹簧406,密封筒407的一端套设安装在辅助管401外侧,密封筒407内部且靠近辅助管401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定位块408,定位块408分别卡合安装在限位槽402的内部,且定位块408与连接板404之间互相贴合,密封筒407的外侧贯穿设有若干进气孔409,密封筒407的内部安装有若干过滤层410。

在需要对密封筒407进行安装时,使用者通过密封筒407带动定位块408卡合安装在辅助管401的外侧,同时定位块408会卡合安装在限位槽402的内部,同时定位块408会与连接板404之间产生贴合,然后随着密封筒407的移动,定位块408会延伸限位槽402跟随密封筒407进行移动,同时定位块408也会通过连接板404带动推动杆403配合引导架405对第三弹簧406进行挤压,然后在当密封筒407与定位块408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对密封筒407进行旋转,让密封筒407带动定位块408、连接板404、推动杆403与引导架405在限位槽402的内部进行旋转,然后在旋转完成后即可松开密封筒407,然后第三弹簧406对推动杆403、连接板404、定位块408与密封筒407进行推动,让定位块408卡合安装在限位槽402的内部从而让密封筒407与辅助管401之间形成整体,从而让空气可以通过进气孔409进入密封筒407的内部,然后在通过过滤层410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的空气即可通过辅助管401、连接槽313与进气槽309进入加压槽302的内部进行空气压缩工作。

该一种集成式运行节能控制的智能低碳气站增压装置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首先使用者通过密封筒407带动定位块408卡合安装在辅助管401的外侧,同时定位块408会卡合安装在限位槽402的内部,同时定位块408会与连接板404之间产生贴合,然后随着密封筒407的移动,定位块408会延伸限位槽402跟随密封筒407进行移动,同时定位块408也会通过连接板404带动推动杆403配合引导架405对第三弹簧406进行挤压,然后在当密封筒407与定位块408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对密封筒407进行旋转,让密封筒407带动定位块408、连接板404、推动杆403与引导架405在限位槽402的内部进行旋转,然后在旋转完成后即可松开密封筒407,然后第三弹簧406对推动杆403、连接板404、定位块408与密封筒407进行推动,让定位块408卡合安装在限位槽402的内部从而让密封筒407与辅助管401之间形成整体;

然后在需要对储存罐1的内部进行增压时,电机308带动转盘303进行旋转,然后转盘303通过第二固定杆307与推动架305带动第一固定杆306与活塞304进行往复移动工作;

然后当活塞304向转盘303一侧进行移动时,随着活塞304的移动加压槽302的内部形成负压状态,然后通过负压对第一密封塞311进行拉动,从而让第一密封塞311暂时与进气槽309之间进行分离,同时对第一弹簧312进行挤压,然后在第一密封塞311与进气槽309之间产生分离后,外界空气可以通过进气孔409进入密封筒407的内部,然后在通过过滤层410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的空气即可通过辅助管401、连接槽313与进气槽309进入加压槽302的内部;

同时负压状态下的加压槽302会通过负压对第二密封塞315进行拉动,从而让第二密封塞315更加稳定的卡合安装至排气槽314的内部;

然后在当活塞304向远离转盘303一侧进行移动式,随着活塞304的移动会对加压槽302内部的空气进行压缩,同时第一密封塞311会通过第一弹簧312的推动,第一时间内重新卡合安装至进气槽309的内部,从而避免了活塞304在对空气进行压缩时,空气会通过进气槽309重新流出,造成压缩空气泄漏的情况;

然后随着活塞304的移动,压缩空气会对第二密封塞315进行推动,让第二密封塞315进行上移,使得第二密封塞315与排气槽314之间产生分离,同时对第二弹簧317进行挤压,然后在当排气槽314与第二密封塞315之间分离后,压缩空气即可通过排气槽314与运输管318进入储存罐1的内部形成增压工作;

然后在当活塞304需要重新向转盘303一侧进行移动时,第二弹簧317会在第一时间内对第二密封塞315进行推动,让第二密封塞315与排气槽314之间进行贴合,避免运输管318与储存罐1内部的压缩空气产生倒流的情况。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