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及样品盛装容器标识系统

一种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及样品盛装容器标识系统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及样品盛装容器标识系统,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包括多个容器支撑单元组,容器支撑单元组的长边相互接触,且容器支撑单元组通过铰链相互连接,容器支撑单元组包括多个容器支撑单元,容器支撑单元的侧面相互接触并固定连接,组成容器支撑单元组,标识系统包括如前述的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和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采用本实用新型对样品盛装容器进行标识,提升了喷码的面积和准确度,能够完成多批次、大数量的喷码工作,无需反复装载、卸载和整理,缩减了标识的步骤,减少了前后的准备和收尾工作,极大提升样品盛装容器标识的工作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983564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春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3364857.0

  • 发明设计人 唐爽捷;吴志恒;朱巧妹;陈结文;

    申请日2022-12-15

  • 分类号B23K26/36(2014.01);B23K26/70(2014.01);B65G15/30(2006.01);B41J2/01(2006.01);B41J3/407(2006.01);

  • 代理机构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刘昌荣

  • 地址 510945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下西村十二社2号二楼

  • 入库时间 2023-06-01 21:58: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及样品盛装容器标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医药类检测实验室的主要工作是分析和存储各种样品(血液、药物溶液等),这些样品都需要盛装在诸如EP管、一次性离心管、采血管、冻存管等容器中,并且很多时候需要将未检测或检测完毕的样品及其容器置于低温下保存。

现有技术中,为了有效的区分每个样品,实验室内通常采用在样品容器外表面手写、粘贴特定标签或喷码的方法实现,而人工手写标识和粘贴标签等方法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且实验室样品盛放容器常会因各种原因出现标识脱落或模糊的情况且发生频率较高,如:1.标签纸粘度低温下粘度下降导致的标签脱落;2.有溶剂污染导致的表面喷码或标识模糊;3.低温状态恢复室温时容器表面出现冷凝水导致的标签/标记浸水等。

现有的喷码机解决方案主要将喷码标注于EP管盖上,如公开号为CN20813382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EP管的自动喷码装置,被溶剂污染后的EP管,容易发生喷码模糊的情况,且由于喷码区面积小,可包含的信息较少,无法满足有多批次样品的场景下的容器上需要较多文字标识的需求,喷码完成前后还需要手动进行容器的装载和卸载。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样品盛装容器标识系统,取代传统手写和粘贴方式的同时,能够增大喷码面积、提升标识信息,从而满足多内容、多批次的样品盛装容器的标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包括多个容器支撑单元组,所述容器支撑单元组的长边相互接触,且所述容器支撑单元组通过铰链相互连接,所述容器支撑单元组包括多个容器支撑单元,所述容器支撑单元的侧面相互接触并固定连接,组成所述容器支撑单元组,所述容器支撑单元的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用于放置样品盛装容器。

具体地,所述容器支撑单元呈倒L型,所述容器支撑单元的顶端为固定部,所述容器支撑单元的底端为支撑部,所述固定部与支撑部一体成型,所述圆形通孔开设于固定部的顶面。

具体地,所述容器支撑单元的侧面设置有圆孔,所述铰链的端部固定安装在圆孔内,所述铰链用于连接多个所述容器支撑单元组。

具体地,所述容器支撑单元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容器支撑单元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属凸起相互匹配的凹槽,多个所述容器支撑单元通过所述凸起和凹槽卡接固定。

具体地,所述样品盛装容器包括冻存管、采血管、EP管和PCR管。

具体地,所述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的材质为耐腐蚀金属材料或轻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样品盛装容器标识系统,所述标识系统包括如前述的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和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所述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固定安装在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的作业区。

具体地,所述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传送带的表面,且所述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的底面与传送带的表面接触。

具体地,所述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传送带的表面,且所述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的侧面与传送带的表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样品盛装容器的标识方法,基于前述的样品盛装容器标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的组装:根据待标识的样品盛装容器的数量和待标识位置,组装相应结构和数量的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所述待标识位置包括样品盛装容器的顶部和侧面;

2)样品盛装容器的装载:将待标识的样品盛装容器置于组装好的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中,并将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固定在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的传送带上,设置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为标记状态;

3)设置标记内容参数:在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上输入标记内容及数量;

4)标记并核对内容:启动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开始标记,完成后核对标记准确度和清晰度;

5)完成标记并关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通过不同形式的容器支撑单元组的组装方式,在样品盛装容器的顶面和侧面进行喷码时,都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且通过调整容器支撑单元组的数量,可以满足多批次、不同数量的喷码要求,无需人工多次取放,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提升了标识的速度和整体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品盛装容器表示系统,通过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与视觉定位激光打标机的配合设置,取代了传统人工手写的标识方式,同时对比现有的标识装置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标识系统提升了喷码的面积和准确度,且能够完成多批次、大数量的喷码工作,从而实现按需、有序、高速的标识作业;

3.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标识系统和标识方法,无需反复装载、卸载和整理,缩减了标识的步骤,减少了前后的准备和收尾工作,极大提升样品盛装容器标识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的容器支撑单元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样品盛装容器标识系统的流水线工作区示意图;

图中,1、容器支撑单元组;2、容器支撑单元;3、铰链;4、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仪器和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包括多个容器支撑单元组1,容器支撑单元组1的长边相互接触,且容器支撑单元组1通过铰链3相互连接,容器支撑单元组1包括多个容器支撑单元2,容器支撑单元2的侧面相互接触并固定连接,组成容器支撑单元组1,容器支撑单元2的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用于放置样品盛装容器。

容器支撑单元2呈倒L型,容器支撑单元2的顶端为固定部,容器支撑单元2的底端为支撑部,固定部与支撑部一体成型,圆形通孔开设于固定部的顶面。

容器支撑单元2的侧面设置有圆孔,铰链3的端部固定安装在圆孔内,铰链3用于连接多个容器支撑单元组1。

容器支撑单元2的一侧设置有凸起,容器支撑单元2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属凸起相互匹配的凹槽,多个容器支撑单元2通过凸起和凹槽卡接固定。

样品盛装容器包括冻存管、采血管、EP管和PCR管。

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的材质为耐腐蚀金属材料或轻质材料。

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可通过与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的结合,组成样品盛装容器标识系统,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固定安装在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的作业区,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可选择CCD自动定位激光打标机(型号为MT-F10)或双头视觉定位激光打标机等打标机(型号为MT-F20)。

如图3所示,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设置有传送带4,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在传送带4的表面,当需要在样品盛装容器的顶部进行标识时,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的底面与传送带4的表面接触;当需要在样品盛装容器的侧面进行标识时,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的侧面与传送带4的表面接触。

基于上述的样品盛装容器标识系统,对样品盛装容器进行标识,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的组装:根据待标识的样品盛装容器的数量和待标识位置,组装相应结构和数量的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待标识位置包括样品盛装容器的顶部和侧面;

2)样品盛装容器的装载:将待标识的样品盛装容器置于组装好的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中,并将样品盛装容器支撑装置固定在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的传送带4上,设置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为标记状态;

3)设置标记内容参数:在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上输入标记内容及数量;

4)标记并核对内容:启动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开始标记,完成后核对标记准确度和清晰度;

5)完成标记并关机。

以常规药代动力学试验中,对采血管和EP管的顶面和侧面进行标识为例:

需采集生物血样存放于采血管中,离心分离血样后转移至EP管中,按300血样计算,实验前将300支采血管和EP管分别进行标记,标记包含:日期、生物ID号、样品号,标记完成后容器按顺序排列好用于盛装对应标记的血样。

具体实施流程:

1.容器装载:试验技术员将所需容器采血管和EP管分别设置于容器支撑单元组1内,并调节为待标记状态。

2.标记信息导入:操作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将当日需标记信息录入到Excel模板中。

3.设置标记规则:在视觉定位激光打标仪端,设定不同批次的标记规则。

输入容器组参数:

1)采血管10×10/批,共3批,标记位置为侧面,标记内容:当日日期(方式为固定值),生物ID(方式为按顺序标记,顺序和内容引用Excel或其它表格文件格式),样品号(设置起始值,方式为流水号);保存为模板。

2)EP管规格为10×10/批,共3批,标记位置为侧面,标记内容:套用保存的模板。

3)同法完成EP管顶面标记设置。

4.按采血管和EP管容器组每组100管计算,侧面共需进行激光标记6批次,将待标记状态的容器支撑单元组1按顺序放置于传送带4上启动标记程序,等待完成侧面标记。

5.调整容器支撑单元组1为使用状态,并将EP管按顺序置于传送带4上,顶面标记需进行3批次标记完成,将使用状态的容器支撑单元组1按顺序放置于传送带4上启动标记程序,等待完成顶面标记。

6.技术员调整容器支撑单元组1为待标记状态并核对标记准确度和清晰度。

7.完成标记。

上述流程中,标记作业的耗时约3分钟,全部标记过程完成,仅需不到13分钟,即可完成全程,即完成了对EP管的顶面和侧面的标识,还提升了标记的速度和准确度,同时减少了人工操作步骤,节省了人工成本,对样品盛装容器的标识效率有显著的提升。

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