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潜藏式夹送装置

一种潜藏式夹送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送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潜藏式夹送装置,包括托料平台机构,所述托料平台机构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有伺服电机固定板,所述伺服电机固定板的左侧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右端穿过所述伺服电机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丝杆轴承座支撑端和丝杆轴承座固定端,设置针型气缸,这样针型气缸杆推出带动圆棒旋转,使得上夹料块与下夹块合拢夹住产品,将产品夹送到指定位置,针型气缸杆引入,则上夹料块旋转藏于托料平台内,因此夹送机构返回时藏于托料平台机构内,而吸盘取料托料平台机构上表面,这两种工作状态独立不影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80887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铭豪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20703884.2

  • 发明设计人 王文亮;

    申请日2021-04-07

  • 分类号B65G47/90(2006.01);B65G47/91(2006.01);

  • 代理机构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刘栋栋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经济区摇田河大街161号自编七栋101

  • 入库时间 2023-05-05 01:52: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07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潜藏式夹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夹送机构的压料方式为上下垂直压料,且压料机构的上压料板一直在夹送平台。夹送流程:将产品夹送到吸盘吸料位置——松开产品——夹料机构退出产品位置,等待吸盘取走产品——夹料机构返回),这样夹送流程多,往返夹送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潜藏式夹送装置,解决了现有夹送机构夹送流程多,往返夹送时间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潜藏式夹送装置,包括托料平台机构,所述托料平台机构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有伺服电机固定板,所述伺服电机固定板的左侧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右端穿过所述伺服电机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丝杆轴承座支撑端和丝杆轴承座固定端,所述丝杆轴承座支撑端和所述丝杆轴承座固定端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右端穿过所述丝杆轴承座固定端,所述伺服电机固定板的右侧设有同步带,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的右端和所述丝杆的右端通过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位于所述丝杆的前后方均固定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有下夹料块,所述下夹料块的底部和所述丝杆的外侧壁螺接,所述下夹料块的前后表面均固定有带座轴承,两个所述带座轴承之间转动连接有所述上夹料块,所述下夹料块的左侧固定有针型气缸固定钣金,所述针型气缸固定钣金的底部后方转动连接有针型气缸,所述针型气缸的输出轴右端固定有浮动接头,所述浮动接头和所述上夹料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下夹料块左侧位于所述针型气缸固定钣金的前方固定有拖链固定钣金,所述拖链固定钣金的左侧固定有拖链,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位于前方所述直线导轨的前方固定有三个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托料平台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四个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第一封钣金、托料平台水平支撑板、第二封钣金、第三封钣金和托料平台,左侧两个第二固定件之间固定有所述第一固定件,右侧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固定有所述第三固定件,右侧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右侧固定有所述第一封钣金,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三固定件之间固定有多个所述托料平台水平支撑板,所述托料平台水平支撑板的顶部设有所述托料平台,所述托料平台的底部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顶部和所述第三固定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托料平台的前后表面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三封钣金和所述第二封钣金。

优选的,所述托料平台为镜面不锈钢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潜藏式夹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针型气缸,这样针型气缸杆推出带动圆棒旋转,使得上夹料块与下夹块合拢夹住产品,将产品夹送到指定位置,针型气缸杆引入,则上夹料块旋转藏于托料平台内,因此夹送机构返回时藏于托料平台机构内,而吸盘取料托料平台机构上表面,这两种工作状态独立不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托料平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托料平台机构除托料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除托料平台机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托料平台机构;3、第一固定件;4、第二固定件;5、第三固定件;6、第一封钣金;7、托料平台水平支撑板;8、第二封钣金;9、第三封钣金;10、上夹料块;11、伺服电机固定板;12、同步带;13、伺服电机;14、丝杆轴承座固定端;15、丝杆;16、直线导轨;17、滑块;18、浮动接头;19、带座轴承;20、针型气缸;21、针型气缸固定钣金;22、丝杆轴承座支撑端;23、传感器;24、拖链;25、下夹料块;26、托料平台;27、拖链固定钣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潜藏式夹送装置,包括托料平台机构2,托料平台机构2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板1,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有伺服电机固定板11,伺服电机固定板11的左侧固定有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3的输出轴右端穿过伺服电机固定板11,固定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丝杆轴承座支撑端22和丝杆轴承座固定端14,丝杆轴承座支撑端22和丝杆轴承座固定端14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15,丝杆15的右端穿过丝杆轴承座固定端14,伺服电机固定板11的右侧设有同步带12,伺服电机13输出轴的右端和丝杆15的右端通过同步带12传动连接,固定板1的顶部位于丝杆15的前后方均固定有直线导轨16,直线导轨16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7,滑块17的顶部固定有下夹料块25,下夹料块25的底部和丝杆15的外侧壁螺接,下夹料块25的前后表面均固定有带座轴承19,两个带座轴承19之间转动连接有上夹料块10,下夹料块25的左侧固定有针型气缸固定钣金21,针型气缸固定钣金21的底部后方转动连接有针型气缸20,针型气缸20的输出轴右端固定有浮动接头18,浮动接头18和上夹料块10的底部转动连接,下夹料块25左侧位于针型气缸固定钣金21的前方固定有拖链固定钣金27,拖链固定钣金27的左侧固定有拖链24,固定板1的顶部位于前方直线导轨16的前方固定有三个传感器23,在使用该装置的时候,首先启动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3通过同步带12带动丝杆15转动,这样就会使上夹料块10和下夹料块25往产品方向移动,等靠近产品之后,启动针型气缸20使上夹料块10转动与下夹料块25和合拢夹住产品,然后使伺服电机13反转,带动上夹料块10和下夹料块25与产品移动到指定的位置,然后针型气缸20的输出轴收缩,将上夹料块10和下夹料块25分开,上夹料块10一直收缩进托料平台机构2内,然后伺服电机13又转动带动夹料块进行移动到产品的位置进行夹取,已放置好的产品被吸盘取走。

进一步的,托料平台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件3、四个第二固定件4、第三固定件5、第一封钣金6、托料平台水平支撑板7、第二封钣金8、第三封钣金9和托料平台26,左侧两个第二固定件4之间固定有第一固定件3,右侧两个第二固定件4之间固定有第三固定件5,右侧两个第二固定件4的右侧固定有第一封钣金6,第一固定件3和第三固定件5之间固定有多个托料平台水平支撑板7,托料平台水平支撑板7的顶部设有托料平台26,托料平台26的底部两侧分别与第一固定件3的顶部和第三固定件5的顶部固定连接,托料平台26的前后表面分别固定有第三封钣金9和第二封钣金8,这样夹料块可以不夹取产品时,就可以藏在托料平台机构2的内部移动,这样被放置的产品不会阻挡夹料块的移动。

进一步的,托料平台26为镜面不锈钢板,这样光滑平整,不会划伤产品。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在使用该装置的时候,首先启动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3通过同步带12带动丝杆15转动,这样就会使上夹料块10和下夹料块25往产品方向移动,等靠近产品之后,启动针型气缸20使上夹料块10转动与下夹料块25和合拢夹住产品,然后使伺服电机13反转,带动上夹料块10和下夹料块25与产品移动到指定的位置,然后针型气缸20的输出轴收缩,将上夹料块10和下夹料块25分开,上夹料块10一直收缩进托料平台机构2内,然后伺服电机13又转动带动夹料块进行移动到产品的位置进行夹取,已放置好的产品被吸盘取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