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低灰熔点煤洁净安全掺烧装置

一种低灰熔点煤洁净安全掺烧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灰熔点煤洁净安全掺烧装置,包括支撑腿,所述连接槽开设在第一装置外壳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装置外壳与第一装置外壳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该低灰熔点煤洁净安全掺烧装置设置有第一装置外壳,第一装置外壳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有搅拌叶,使该装置可以完成掺烧混合,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外表面设置有收集网,收集网可以收集装置内部飘起的微尘,使微尘粘附在收集网的外表面,第二装置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的顶端连接有出水管,储水箱内部的水通过水泵进入出水管,且通过出水管洒入装置的内部,避免装置内部的微尘泄露到装置的外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307364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赣能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183509.0

  • 申请日2022-05-17

  • 分类号B01F27/808(2022.01);B01F27/90(2022.01);B01F35/50(2022.01);B01D50/00(2022.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火炬大街199号

  • 入库时间 2023-02-08 22:33:2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17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掺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灰熔点煤洁净安全掺烧装置。

背景技术

掺烧技术是煤在锅炉燃烧时,将若干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煤,按照一定比例参配后完成发电的过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煤种的成分,按照要求,进行掺配混合,使最终配出的煤在性能指标上达到或接近锅炉的设计煤种要求,以使锅炉效率高、出力足,环保性能好。

目前市面上在进行原料掺烧时,由于原料大多为粉末状,在进行混合时一些原料会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并通过装置的缝隙传到装置外,可能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损害,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低灰熔点煤洁净安全掺烧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灰熔点煤洁净安全掺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面上在进行原料掺烧时,由于原料大多为粉末状,在进行混合时一些原料会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并通过装置的缝隙传到装置外,可能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损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灰熔点煤洁净安全掺烧装置,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装置外壳,所述第一装置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装置外壳,所述支撑腿对称设置在第一装置外壳的底部,且支撑腿与第一装置外壳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槽开设在第一装置外壳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装置外壳与第一装置外壳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装置外壳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外表面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均匀分布在第一驱动电机的外表面,且搅拌叶与第一驱动电机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装置外壳底面的中间位置,且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装置外壳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装置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顶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水泵,且水泵安装在储水箱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对称设置在第二装置外壳的外表面,且支撑板与第二装置外壳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与支撑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与第二装置外壳以及储水箱之间均为贯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装置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安装外框,所述安装外框与固定支架之间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安装外框内部的底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收集网,所述安装外框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安装外框之间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二装置外壳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支架均匀分布在第二驱动电机的外表面,所述安装外框与固定支架之间通过第一紧固螺栓构成可拆卸结构,所述收集网底部的尺寸与放置槽的尺寸相等,所述限位块通过第二紧固螺栓与安装外框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低灰熔点煤洁净安全掺烧装置设置有第一装置外壳,第一装置外壳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有搅拌叶,使该装置可以完成掺烧混合,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外表面设置有收集网,收集网可以收集装置内部飘起的微尘,使微尘粘附在收集网的外表面,第二装置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的顶端连接有出水管,储水箱内部的水通过水泵进入出水管,且通过出水管洒入装置的内部,避免装置内部的微尘泄露到装置的外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外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腿;2、第一装置外壳;3、连接槽;4、第二装置外壳;5、第一驱动电机;6、搅拌叶;7、支撑板;8、储水箱;9、出水管;10、水泵;11、第二驱动电机;12、固定支架;13、安装外框;14、第一紧固螺栓;15、放置槽;16、收集网;17、限位块;18、第二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灰熔点煤洁净安全掺烧装置,包括支撑腿1,支撑腿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装置外壳2,第一装置外壳2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3,连接槽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装置外壳4,支撑腿1对称设置在第一装置外壳2的底部,且支撑腿1与第一装置外壳2之间为固定连接,连接槽3开设在第一装置外壳2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第二装置外壳4与第一装置外壳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使该装置方便取出处理完成之后的原料以及该装置工作之前放入原料。

第一装置外壳2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5,第一驱动电机5的外表面设置有搅拌叶6,搅拌叶6均匀分布在第一驱动电机5的外表面,且搅拌叶6与第一驱动电机5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5安装在第一装置外壳2底面的中间位置,且第一驱动电机5与第一装置外壳2之间为固定连接。

第二装置外壳4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上表面安装有储水箱8,储水箱8的顶端连接有出水管9,出水管9的外表面设置有水泵10,且水泵10安装在储水箱8的上表面,支撑板7对称设置在第二装置外壳4的外表面,且支撑板7与第二装置外壳4之间为固定连接,储水箱8与支撑板7之间为固定连接,出水管9与第二装置外壳4以及储水箱8之间均为贯穿连接,使该装置在工作时储水箱内部的水可以进入装置内部,从而避免装置内部的微尘向外泄露。

第二装置外壳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1,第二驱动电机11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支架12,固定支架12之间设置有安装外框13,安装外框13与固定支架12之间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14,安装外框13内部的底面开设有放置槽15,放置槽15的内部设置有收集网16,安装外框13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块17,限位块17与安装外框13之间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18,第二驱动电机11设置在第二装置外壳4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支架12均匀分布在第二驱动电机11的外表面,安装外框13与固定支架12之间通过第一紧固螺栓14构成可拆卸结构,收集网16底部的尺寸与放置槽15的尺寸相等,限位块17通过第二紧固螺栓18与安装外框13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收集网16缓慢进行旋转,对装置内部的微尘进行收集,且收集网16方便与安装外框13安装或分离,从而方便清理或更换收集网16。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低灰熔点煤洁净安全掺烧装置时,首先,将该装置所需要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将进行掺烧的原料放入第一装置外壳2的内部,之后将第二装置外壳4与第一装置外壳2相连接,通过储水箱8上的补水管向储水箱8的内部注入水,之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5,第一驱动电机5带动搅拌叶6进行旋转,从而使装置内部的原料进行混合。

在原料混合的过程中,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1,第二驱动电机11带动收集网16缓慢进行旋转,使原料在搅拌的过程中所漂浮的微尘粘附在收集网16的外表面,之后启动水泵10,水泵10将储水箱8内部的水通过出水管9洒入装置的内部,避免搅拌过程中所产生的微尘泄露,当需更换收集网16时,旋转取下第二紧固螺栓18,之后将限位块17取下,限位块17取下之后,将安装外框13内部的收集网16取出进行更换,之后使用第二紧固螺栓18将限位块17重新复位,以上就是该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