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市政道路桥梁设计组合式模型构架

一种市政道路桥梁设计组合式模型构架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桥梁设计组合式模型构架,其结构包括支撑梁、缆绳架、横梁板和底座板,通过将支撑梁底端插入镶入槽内部,并通过固定销贯穿贯穿孔与固定孔将支撑梁进行固定,而底座板中设有多组底座,并且该底座之间通过伸缩杆二连接在一起,以此增加底座的稳定性,使底端的支撑面积增加,以此达到更好的稳定效果,此外通过滑轨将缆绳架固定在滑动槽内部,并将横梁板插入支撑梁连接梁上端的固定槽当中以此进行固定,以此使得操作方式更加简便,组装或拆卸更加迅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332962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何杰;侯波明;

    申请/专利号CN202222766696.1

  • 发明设计人 何杰;侯波明;陈鹏;冷亚波;

    申请日2022-10-20

  • 分类号G09B25/04(2006.01);

  • 代理机构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贺楠

  •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西洛村刘家自然村31号

  • 入库时间 2023-02-08 22:32: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17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型构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桥梁设计组合式模型构架。

背景技术

道路桥梁,一般由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工程和交通工程设施等几大部分组成,结构模型,指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抽象结构形式,其目的在于使知识和组织系统化;机械结构模型表现出一个结构的元素与现象的相似程度。

并在道路桥梁结构进行修建之前,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会先进行模型构架使其表现形式更佳,但现在的道路桥梁构架在进行设置时采用了过多的结构件,造成在安装时较为繁琐的问题,就比如公开(公告)号为CN2137163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道路桥梁设计的组合式模型构架,包括支撑架,固定架和稳定装置,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稳定装置位于支撑架远离横板的一侧设置,稳定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的内壁与支撑架的下表面滑动连接,安装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固定弹簧远离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抵块,在此专利当中就采用了大量的结构件进行设置,使得在模型构架进行拼接时较为繁琐,需要浪费较多的时间进行组装,并且导致在拆卸时也比较耽误时间,此外在现有技术当中,在模型构架进行摆放时,因下端固定力不足,导致在使用时可能因碰撞或振动的影响导致模型构架损坏或倾倒。

以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市政道路桥梁设计组合式模型构架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市政道路桥梁设计组合式模型构架,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模型构架组装复杂,不易拆卸以及模型构架在放置过程中不稳定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市政道路桥梁设计组合式模型构架,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底部设有四面贯穿设置的贯穿孔,所述支撑梁上部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上端设有横梁板,所述支撑梁顶端设有缆绳架;

底座板,所述底座板包括对称设置的底座,且底座内部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之间通过丝杆啮合连接,所述丝杆中部设有转动旋钮,所述底座上端一侧设有镶入槽,且镶入槽两侧设有贯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部设有固定销贯穿支撑梁底部的贯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缆绳架底端设有滑轨,所述支撑梁顶端面设有滑动槽与滑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梁上端面与支撑梁连接处向内挖设有固定槽,且横梁板与固定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两侧螺牙为正反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侧之间设有两处伸缩杆一。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板之间设有伸缩杆二,且伸缩杆二两侧设有连接螺母,所述底座外侧设有连接螺孔与连接螺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端面设有橡胶制成的垫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梁的底端设置多组底座板,并在底座板侧端对称设置底座,且底座之间通过伸缩杆二连接在一起,使得底座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以此使得稳定性能更佳,不易倾倒。

2、本实用新型通过缆绳架与支撑梁的滑动连接,横梁板与支撑梁的滑动连接以及支撑梁与底座板的插销连接方式,使得整体模型构架在拆卸组装方面更加简便,不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进行处理。

3、本实用新型通过扭动转动旋钮可使得丝杆和螺纹孔相互作用推动底座向外移动,以此使得底座之间的距离增加,使得可固定不同大小的支撑梁,增加模型构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梁、缆绳架和横梁板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缆绳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座板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座板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梁-1、贯穿孔-11、连接梁-12、固定槽-13、滑动槽-14、缆绳架-2、滑轨-21、横梁板-3、底座板-4、底座-41、镶入槽-42、固定孔-43、螺纹孔-44、丝杆-45、转动旋钮-46、伸缩杆一-47、连接螺孔-48、伸缩杆二-49、连接螺母-410、固定销-411、垫板-4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桥梁设计组合式模型构架,包括支撑梁1,通过支撑梁1实现整体模型构架的支撑力,起到主梁的作用,支撑梁1底部设有四面贯穿设置的贯穿孔11,方便底端的底座板4从不同角度对支撑梁1进行固定,以此方便适应于不同的位置,使得稳定性能更佳,支撑梁1上部设有连接梁12,连接梁12上端设有横梁板3,支撑梁1顶端设有缆绳架2,以此搭建了道路桥梁模型构架的整体结构,并通过之间的连接方式使得模型构架组装更加简便,不繁琐。

底座板4,底座板4包括对称设置的底座41,且底座41内部设有螺纹孔44,且螺纹孔44之间通过丝杆45啮合连接,丝杆45中部设有转动旋钮46,以此通过扭动转动旋钮46可带动丝杆45使得其在螺纹孔44的作用下推动底座41向两侧外移动,以此增加底座41之间的间距,使得可催不同大小的支撑梁1进行固定,并且也可针对支撑梁1不同角度进行固定,底座41上端一侧设有镶入槽42,且镶入槽42两侧设有贯穿的固定孔43,固定孔43内部设有固定销411贯穿支撑梁1底部的贯穿孔11,以此将支撑梁1固定在镶入槽42内部,并且通过固定销411的拉拔形式,使得支撑梁1在拆卸与组装方面更加简便。

其中,缆绳架2底端设有滑轨21,支撑梁1顶端面设有滑动槽14与滑轨21连接,以此方便缆绳架2与支撑梁1的快速连接,使得组装更加迅速,加快工作时间。

其中,连接梁12上端面与支撑梁1连接处向内挖设有固定槽13,且横梁板3与固定槽13滑动连接,通过固定槽13对横梁板3进行限定,避免横梁板3受到外力的作用向上移动,导致模型构架拆卸的问题。

其中,丝杆45两侧螺牙为正反设置,以此使得丝杆45在转动时,可将底座41同时向相反或相对的方向推动,避免底座41只能做相对移动,导致底座41之间的间距大小调整不便。

其中,底座41内侧之间设有两处伸缩杆一47,通过伸缩杆一47对底座41进行限定,避免底座41在受丝杆45的旋转力作用下也一并发生旋转的问题,导致无法正常的调整间距大小。

其中,底座板4之间设有伸缩杆二49,且伸缩杆二49两侧设有连接螺母410,底座41外侧设有连接螺孔48与连接螺母410连接,通过伸缩杆二49侧端的连接螺母410与连接螺孔48的连接关系,可连接更多组的底座板4,使得底座板4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以此使得模型构架的稳定性能更佳。

其中,底座41底端面设有橡胶制成的垫板412,通过垫板412以此增加底座41与接触面的摩擦力度,以此增加稳定效果。

工作原理:使用者首先在接触面上排布多个底座板4,再将支撑梁1底端插入底座41上的镶入槽42内部,然后将固定销411插入固定孔43和贯穿孔11内部,以此将支撑梁1固定在底座41上端,然后再将横梁板3插入连接梁12内部的固定槽13当中,使得横梁板3进行固定,之后在将缆绳架2通过滑轨21插入滑动槽14对缆绳架2进行固定,并且在这之前可根据支撑梁1的大小,扭动转动旋钮46使得丝杆45在螺纹孔44内部旋转,以此将丝杆45两侧的底座41受力向两侧移动,以此调整底座41之间的间距,使得底座41适应不同大小的支撑梁1,以此完成模型构架的组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