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装置

一种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罩壳,罩壳上设置有凹槽,凹槽顶部设置有丝杆和滑轨,丝杆一端安装有电机;丝杆和滑轨上安装有滑块,滑块上安装有液压缸一,液压缸一的液压杆端头安装有锁扣一,锁扣一与液压缸一的液压杆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一;凹槽两侧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液压缸二和液压缸三,液压缸二和液压缸三的液压杆端头分别设置有锁扣二和锁扣三,液压缸三的液压杆与锁扣三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二,凹槽的底部安装有放置台;凹槽下方设置有加热器和储物仓。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装置,能够解决现有钢筋混凝土检测装置检测单一,不能进行高温状态下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271740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保定领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992111.1

  • 申请日2022-07-29

  • 分类号G01N3/12(2006.01);G01N3/02(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知艺互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137;

  • 代理人余青

  • 地址 071051 河北省保定市乐凯北大街3088号电谷科技中心3号楼108室厂房

  • 入库时间 2023-02-08 22:32: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10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而共同组成的材料,使其具有钢筋的抗拉强度高优点,同时也具有混凝土抗压强度高的优点。混凝土是水泥、砂石和水按照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钢筋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

现有检测装置只能对钢筋混凝土进行自然环境下温度检测,而我国南北方温度距较大,因此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也会有所差距。甚至出现极端状况,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在大火烘烤的状态下,混凝土能否满足承重受力要求,而不会出现倒塌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罩壳,罩壳上设置有凹槽,凹槽顶部设置有丝杆和滑轨,丝杆一端安装有电机;丝杆和滑轨上安装有滑块,滑块上安装有液压缸一,液压缸一的液压杆端头安装有锁扣一,锁扣一与液压缸一的液压杆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一;凹槽两侧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液压缸二和液压缸三,液压缸二和液压缸三的液压杆端头分别设置有锁扣二和锁扣三,液压缸三的液压杆与锁扣三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二,凹槽的底部安装有放置台;凹槽下方设置有加热器和储物仓。

优选的,所述滑轨两端固定安装在罩壳上,丝杆一端与电机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罩壳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滑轨相适配的通孔,滑块上设置有与丝杆相适配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放置台内部设置有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安防门,安防门上安装有把手,安防门一端与罩壳铰接,另一端与罩壳锁扣卡接,安防门上安装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仓、控制面板、电阻加热丝和仓壳,仓壳外包裹有保温层,加热仓侧壁、顶部和仓门一上均设置有电阻加热丝,总共五面设置有电阻加热丝,仓门一上设置有门把一。

优选的,所述储物仓仓门二上安装有门把二。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装置的优点和积极的效果是:

1、本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装置,采用便于拆卸式锁扣,能进行钢筋混凝土立方体抗压试验、混凝土立方体抗拉实验、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和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实验。通过拆解锁扣更换不同压头或卡扣。

2、本检测装置安装有加热器,能够检测钢筋混凝土在高温状态下的力学性能。

3、本检测装置在进行试验检测时装置为全封闭状态,装置的仓门一上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上安装有钢化玻璃,在进行检测时能够保护使用者不被混凝土残渣飞溅受伤,同时使用者也能观察检测过程。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装置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装置实施例的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机;2、丝杆;3、滑轨;4、滑块;5、压力传感器一;6、压力传感器二;7、液压缸一;8、液压缸二;9、液压缸三;10、锁扣一;11、锁扣二;12、锁扣;13、放置台;14、隔热层;15、电阻加热丝;16、保温层;17、控制面板一;18、凹槽;19、储物箱;20、仓壳、21、把手;22、门把一;23、门把二;24、加热仓;25、安防门;26、观察窗;27、仓门一;28、罩壳;29、仓门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罩壳28,罩壳28上设置有凹槽18,凹槽18顶部设置有丝杆2和滑轨3,丝杆2一端安装有电机1,丝杆2一端与罩壳28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电机1固定连接。丝杆2和滑轨3上安装有滑块4,滑块4上设置有与滑轨3相适配的通孔,滑块4上设置有与丝杆2相适配的螺纹孔,滑轨3对滑块4起到限位作用,使其在电机1的带动下只能进左右移动,不能进行转动。

滑块4上安装有液压缸一7,液压缸一7的液压杆端头安装有便于打开的锁扣一10,锁扣一10上装有锁紧螺栓,通过调节锁扣一10上的锁紧螺栓,更换压头或卡扣,使本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装置能够进行多种检测,使其能够进行钢筋混凝土立方体抗压试验、混凝土立方体抗拉实验、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和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实验。锁扣一10与液压缸一7的液压杆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一5。凹槽18侧壁上安装有液压缸二8和液压缸三9,液压缸二8和液压缸三9的液压杆端头均设置有锁扣二11和锁扣三12,液压缸三9的液压杆与锁扣三12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二6,通过压力传感器一5和压力传感器二6使使用者获取液压缸一7和液压缸三9的施力大小。液压缸二8和液压缸三9的液压杆端头上分别设置锁扣二11和锁扣三12,锁扣二11和锁扣三12上装有调节螺栓,通过调节锁扣一10和锁扣二11上的调节螺栓,更换压头或卡扣,实现对试件进行各种不同的检测。

凹槽18的底部安装有放置台13,放置台13内部设置有隔热层,将高温钢筋混凝土试件进行检测时,由于放置台13为金属材质,具有较强的导热性能,隔热层能有效地隔绝热量的传递,减小对装置造成的伤害。

凹槽18上设置有安防门25,安防门25上安装有把手21,安防门25一端与罩壳28铰接,另一端与罩壳28锁扣卡接。当检测开始时关闭安防门25,防止钢筋混凝土碎屑飞溅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安防门25上设置有观察窗26,使用者在检测时通过观察窗26对检测试件进行观测,方便使用者调节液压缸一7、液压缸二8和液压缸三9对试件的施力状况。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装置实施例的加热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凹槽18下方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包括加热仓24、控制面板17、仓壳20和仓门一27,仓壳20材质为耐热陶瓷。在仓壳20外部包裹有保温层16能有效避免加热器热量损失。加热仓24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加热仓24侧壁、顶部和仓门一27上设置有电阻加热丝15,在加热时五面同时加热,控制面板17与电阻加热丝15和温度传感器采用现有技术电连,

控制面板17通过现有技术与电机1、液压缸一7、液压缸二8和液压缸三9电连。使用者通过操作控制面板17实现对电机1、液压缸一7、液压缸二8和液压缸三9的控制。加热器右侧为储物箱19,储物箱19上设置有仓门二29,仓门二29一端与罩壳28铰接,另一端与罩壳28卡接。仓门二29上设置有便于打开的门把二23,储物箱19用于存放加热器加热试件的辅助工具。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装置,能够解决现有钢筋混凝土检测装置检测单一,检测效率低,不能进行高温极端状态下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