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智慧工厂人员定位追踪装置

一种智慧工厂人员定位追踪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慧工厂人员定位追踪装置,其包括卡片、设置于所述卡片上的定位芯片和电连接于所述定位芯片的供电端口,还包括卡接于所述卡片边缘的夹片、设置于所述夹片上的第一标记牌和第二标记牌、设置于所述第一标记牌上的充电电池、以及绕设安装于所述第二标记牌上的数据线,所述第一标记牌和第二标记牌分别抵触于所述卡片的两侧表面。本实用新型分别将充电电池和数据线安装于第一标记牌和第二标记牌上,并辅以夹片夹持于卡片上,在保持原先定位卡体积和重量的同时,能增加其电充容量,通过数据线连接充电电池和供电端口,即可进行充电操作,以延长定位卡的待机时长。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16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员定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慧工厂人员定位追踪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建筑施工企业、PC 构件厂专门研发的“定位系统”,能有效帮助企业对管理人员、工人进行考勤、定位、工种统计、安 全提醒、轨迹分析等,对人员建立数字画像,对群体建立大数据库,便于管理者进行工效分析、劳动力分配以及减少非增值移 动等,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定位系统包括硬件层、网络层、服务器层、应用层四个组成部分。硬件层包括人员/设备定位标签、定位网关、定位基站; 网络层包括自组网和公网,用来进行数据传输;服务器层用来进行数据解析;应用层则是定位数据的表现,方便用户查看。

现有的人员/设备定位标签分别采用定位卡和带有定位功能的安全帽,分别达到确定人员信息和进行人员定位的目的。目前的定位卡形式多种多样,不仅能够实现基本的定位脉冲信息的收发功能,而且能够与就餐卡、门禁卡等多种传统的卡片功能集成为一体,只需要通过携带一张卡片就能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大大便利了卡片使用人员。然而,为了使得卡片制作的更加轻薄,许多卡片制作厂家,缩减了正常情况下卡片中的电池容量,从而使得卡片的待机时间无法充分满足定位卡随时携带和定位的需求,不便于智慧工厂的数据管理,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智慧工厂人员定位追踪装置,其通过将定位卡和标记器优化组合,解决了现有定位卡待机时间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慧工厂人员定位追踪装置,包括卡片、设置于所述卡片上的定位芯片和电连接于所述定位芯片的供电端口,还包括卡接于所述卡片边缘的夹片、设置于所述夹片上的第一标记牌和第二标记牌、设置于所述第一标记牌上的充电电池、以及绕设安装于所述第二标记牌上的数据线,所述第一标记牌和第二标记牌分别抵触于所述卡片的两侧表面,所述数据线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供电端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者在携带定位卡时,大多时候需要与标记表共同使用,因此通过夹片将第一标记牌和第二标记牌安装于卡片上,并分别将充电电池和数据线安装于第一标记牌和第二标记牌上,在保持原先定位卡体积和重量的同时,能增加其电充容量,通过数据线连接充电电池和供电端口,即可进行充电操作;同时,第一标记牌和第二标记牌能增加夹片对卡片的加持稳定性,避免带有定位芯片的卡片在充电过程脱离;另外,在充电结束时,可将数据线全部绕设于第二标记牌,并选择性卡接于夹片上,便于收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标记牌上设置有容纳腔、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上的安装轴、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环形滑槽、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滑槽上的套管,所述数据线绕设于所述安装轴上、并滑移穿设于所述套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将数据线缠绕于安装轴周围、并近似于涡状线状,在向后拉数据线时,套管可带动数据线沿着环形滑槽环形运动,同时数据线能沿着套管向外移动,从而抽出卷绕的数据线;在收线时,通过反向旋转套管,即可迫使数据线朝向容纳腔运动,从而完成数据线在安装轴上的卷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数据线和套管之间呈间隙配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收拉数据线,并能避免数据线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片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连接口,所述数据线的输入端穿过所述连接口后、连接于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出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将数据线的输入区段收纳于连接口,能避免数据线输入端和充电电池输出端之间的连接处松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标记牌上设置有磁性块,所述数据线的输出端有铁磁性材料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卷数据线后,可将数据线的输出端磁性吸附于磁性块上,便于收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标记牌上穿设有电连接于所述充电电池的充电接口、充电指示灯和供电指示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卡片厚度的制约,难以在卡片上基于充电状态提供指示,因此在第一标记牌上设置充电指示灯和供电指示灯,充电指示灯用于充电电池在通过充电接口进行充电时提供指示,供电指示灯用于定位芯片在充电时提供指示,便于使用者得知充电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标记牌的表面设置有凹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者抓取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片的表设置有凸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者抓取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分别将充电电池和数据线安装于第一标记牌和第二标记牌上,并辅以夹片夹持于卡片上,在保持原先定位卡体积和重量的同时,能增加其电充容量,通过数据线连接充电电池和供电端口,即可进行充电操作,以延长定位卡的待机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慧工厂人员定位追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标记牌、数据线和卡片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智慧工厂人员定位追踪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片;11、凸纹;2、定位芯片;3、供电端口;4、夹片;41、连接口;5、第一标记牌;51、充电接口;52、充电指示灯;53、供电指示灯;54、凹面;6、第二标记牌;61、容纳腔;62、安装轴;63、环形滑槽;64、套管;65、磁性块;7、充电电池;8、数据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智慧工厂人员定位追踪装置,包括卡片1、设置于卡片1上的定位芯片2和电连接于定位芯片2的供电端口3、卡接于卡片1边缘的夹片4、设置于夹片4上的第一标记牌5和第二标记牌6、设置于第一标记牌5上的充电电池7、以及绕设安装于第二标记牌6上的数据线8。其中,第一标记牌5和第二标记牌6分别抵触于卡片1的两侧表面,数据线8的输入端连接于充电电池7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于供电端口3。

由于使用者在携带定位卡时,大多时候需要与标记表共同使用,因此通过夹片4将第一标记牌5和第二标记牌6安装于卡片1上,并分别将充电电池7和数据线8安装于第一标记牌5和第二标记牌6上,在保持原先定位卡体积和重量的同时,能增加其电充容量,通过数据线8连接充电电池7和供电端口3,即可进行充电操作。同时,第一标记牌5和第二标记牌6能增加夹片4对卡片1的加持稳定性,避免带有定位芯片2的卡片1在充电过程脱离。另外,在充电结束时,可将数据线8全部绕设于第二标记牌6,并选择性卡接于夹片4上,便于收纳。

参照图3,现有的卡片1由于厚度的制约,难以在卡片1上基于充电状态提供指示,因此在第一标记牌5上穿设有电连接于充电电池7的充电接口51、充电指示灯52和供电指示灯53。充电指示灯52用于充电电池7在通过充电接口51进行充电时提供指示,供电指示灯53用于定位芯片2在充电时提供指示,便于使用者得知充电情况。另外,为便于使用者抓取施力,第一标记牌5的表面设置有凹面54,卡片1的表设置有凸纹11。

为便于数据线8绕设安装于第二标记牌6上,第二标记牌6上设置有容纳腔61、设置于容纳腔61上的安装轴62、连通于容纳腔61的环形滑槽63、以及滑动连接于环形滑槽63上的套管64,数据线8绕设于安装轴62上、并滑移穿设于套管64上,数据线8和套管64之间呈间隙配合设置。同时,夹片4上开设有连通容纳腔61的连接口41,数据线8的输入端穿过连接口41后、连接于充电电池7的输出端。另外,第二标记牌6上设置有磁性块65,数据线8的输出端有铁磁性材料组成。预先将数据线8缠绕于安装轴62周围、并近似于涡状线状,在向后拉数据线8时,套管64可带动数据线8沿着环形滑槽63环形运动,同时数据线8能沿着套管64向外移动,从而抽出卷绕的数据线8。8在收线时,通过反向旋转套管64,能迫使数据线8朝向容纳腔61运动,从而完成数据线8在安装轴62上的卷绕,再将数据线8的输出端磁性吸附于磁性块65上即可。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