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道路病害检测装置

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道路病害检测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道路病害检测装置,属于道路病害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装置箱,装置箱的底部靠近四角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滑轮架。本实用新型,在凹凸不平的道路进行病害检测时,万向轮在经过凸起道路时可带动限位板挤压复位弹簧并带动探地雷达主机上升至装置箱的内部,使得在遇到凹凸不平道路时能够有效避免探地雷达主机与道路碰撞,辅助滑轮在经过凸起道路时可通过防护板带动减振弹簧收缩,且在凸起较大时可通过支撑杆带动探地雷达主机上升至装置箱的内部,使得探地雷达主机能够跟随凹凸不平的路面起伏,在保证检测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装置受损,使得道路病害检测工作能够安全进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037338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221855491.4

  • 发明设计人 刘太冉;

    申请日2022-07-06

  • 分类号G01S13/88(2006.01);F16M11/42(2006.01);F16F15/067(2006.01);

  • 代理机构济南北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80;

  • 代理人刘昕

  •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100号

  • 入库时间 2023-01-09 22:01: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13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病害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道路病害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探地雷达是一种探测地表下结构或埋藏物的无损探测仪器。它通过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波,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反射回地面的电磁波,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遇到存在电性差异的分界面时发生反射,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的波形、振幅强度和时间的变化等特征推断地下介质的空间位置、结构、形态和埋藏深度。

现有的道路在通车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都会陆续出现各种损坏、变形及其它缺陷,这些我们统称为路面病害,而现在基于探地雷达的道路病害检测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探地雷达通常固定在车架上,在对凹凸不平的道路进行病害检测时易与路面碰撞造成设备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道路病害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道路病害检测装置的探地雷达易与道路碰撞造成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道路病害检测装置,包括装置箱,所述装置箱的底部靠近四角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滑轮架,所述滑轮架远离装置箱的一侧均旋转连接有移动滑轮,所述装置箱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的内壁靠近底部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装置箱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中间位置贯穿连接有探地雷达主机,所述探地雷达主机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减振弹簧,所述探地雷达主机的底部靠近减振弹簧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减振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辅助滑轮,所述限位板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装置箱的顶部靠近右侧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扶手架,所述扶手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主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蓄电池的正表面设置有充电接头,且所述设备箱的正表面开设有与充电接头相适配的通过孔。

进一步,所述装置箱的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与限位板相适配的连接孔,且所述限位板的外壁中间位置设置有大于连接孔的卡块,且限位板的外壁靠近卡块的顶部位置设置有滚轮。

进一步,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探地雷达主机相适配的通过孔。

进一步,所述探地雷达主机的顶部通过数据线与控制主板信号连接,且所述扶手架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数据线固定夹板。

进一步,所述装置箱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与设备箱相适配的连接孔,且连接孔的内壁与设备箱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外壁套设有防护胶套。

进一步,所述防护板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防尘套,且防尘套与探地雷达主机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道路病害检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在凹凸不平的道路进行病害检测时,万向轮在经过凸起道路时可带动限位板挤压复位弹簧并带动探地雷达主机上升至装置箱的内部,使得在遇到凹凸不平道路时能够有效避免探地雷达主机与道路碰撞,辅助滑轮在经过凸起道路时可通过防护板带动减振弹簧收缩,且在凸起较大时可通过支撑杆带动探地雷达主机上升至装置箱的内部,使得探地雷达主机能够跟随凹凸不平的路面起伏,在保证检测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装置受损,使得道路病害检测工作能够安全进行。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道路病害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道路病害检测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道路病害检测装置中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道路病害检测装置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装置箱;2、滑轮架;3、移动滑轮;4、设备箱;5、承重板;6、蓄电池;7、固定架;8、复位弹簧;9、限位板;10、探地雷达主机;11、减振弹簧;12、支撑杆;13、防护板;14、辅助滑轮;15、万向轮;16、扶手架;17、控制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4所示,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道路病害检测装置,包括装置箱1,装置箱1的底部靠近四角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滑轮架2,滑轮架2远离装置箱1的一侧均旋转连接有移动滑轮3,装置箱1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设备箱4,设备箱4的内壁靠近底部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承重板5,承重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6,装置箱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7,固定架7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限位板9的顶部中间位置贯穿连接有探地雷达主机10,探地雷达主机10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减振弹簧11,探地雷达主机10的底部靠近减振弹簧11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减振弹簧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3,防护板13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辅助滑轮14,限位板9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5,装置箱1的顶部靠近右侧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扶手架16,扶手架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主板17。

优选的,蓄电池6的正表面设置有充电接头,且设备箱4的正表面开设有与充电接头相适配的通过孔。

优选的,装置箱1的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与限位板9相适配的连接孔,且限位板9的外壁中间位置设置有大于连接孔的卡块,且限位板9的外壁靠近卡块的顶部位置设置有滚轮。

优选的,固定架7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探地雷达主机10相适配的通过孔。

优选的,探地雷达主机10的顶部通过数据线与控制主板17信号连接,且扶手架16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数据线固定夹板。

优选的,装置箱1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与设备箱4相适配的连接孔,且连接孔的内壁与设备箱4固定连接。

优选的,支撑杆12的外壁套设有防护胶套。

优选的,防护板13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防尘套,且防尘套与探地雷达主机10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通过扶手架16可将移动滑轮3顶部的装置箱1进行移动,使得限位板9内部的探地雷达主机10能够对道路进行病害检测工作,蓄电池6能够为设备提供电力支撑,通过控制主板17可实时显示病害检测结果,在凹凸不平的道路进行病害检测时,万向轮15在经过凸起道路时带动限位板9挤压复位弹簧8并带动探地雷达主机10上升至装置箱1的内部,辅助滑轮14在经过凸起道路时可通过防护板13带动减振弹簧11收缩,且在凸起较大时可通过支撑杆12带动探地雷达主机10上升至装置箱1的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