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可以测量结构物内部不同深度位移变化的多点位移计

一种可以测量结构物内部不同深度位移变化的多点位移计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测量结构物内部不同深度位移变化的多点位移计,涉及多点位移计技术领域,包括:操作台和多个所述测杆锚头,所述操作台外表面的右侧活动嵌设有灌浆保护管,所述灌浆保护管的内部活动嵌设有灌浆管,本实用新型,转动拉手,取消第二固定板的固定从而使得连接杆可移动,通过第一固定板上固定的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拉动连接杆一侧的底端,通过连接杆一侧底端的移动,在第二转轴的作用下,抬起连接杆的左端和挡板,挡板抬起后,滚轮同时抬起支撑在钻孔的岩壁,起到支撑固定作用,避免测杆剐蹭,而且拆卸灌浆保护管的过程中,挡板的一侧受到灌浆保护管拆卸时所经过的通道压力所压回凹槽,拆卸非常方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034955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常州惠和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734923.6

  • 申请日2022-07-05

  • 分类号G01B21/02(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东环二路98号

  • 入库时间 2023-01-09 22:01: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13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点位移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测量结构物内部不同深度位移变化的多点位移计。

背景技术

水库大坝、边坡、路基、地铁、隧道、矿山等岩土工程,从开始施工到投入使用的全部过程,都需要对工程体进行安全性能和运行状态的质量监测。目前,多点位移计已广泛用于工程体内部纵向位移的测量工作中,多点位移计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内部纵向位移监测仪器,是安装在钻孔中用于测量岩石和混凝土结构中沿长度方向的位移量,岩土工程中深部岩层的运动变化特征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岩层的位移监测主要采用的是多点位移计。

但是现有技术中,岩层的孔壁粗糙,安装过程中测杆经常剐蹭到岩壁,以至于测杆损坏,数据不准确,耽误后续施工进度甚至造成塌方事故,而且使用过程中一旦最深处基点损坏,数据将难以检测,其次多点位移计相统一灌注会形成一个整体,导致多点位移计之间数值和实际有误差,且测杆无法定期拆卸检查,无法做到及时更新纠正误差,同时操作台安装过程中无法固定,以至于给施工带来不便,影响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测杆送入钻孔时,固定在一个方向,不会剐蹭到岩壁,增加多个最深可更换基点保证数据准确度,同时加设固定伸缩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测量结构物内部不同深度位移变化的多点位移计,包括:操作台和多个所述测杆锚头,所述操作台外表面的右侧活动嵌设有灌浆保护管,所述灌浆保护管的内部活动嵌设有灌浆管,所述灌浆保护管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内壁的左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多个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两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平均分成多组,多组所述挡板相对的一侧均活动嵌设有连接第二转轴,多个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设有连接杆,多个所述凹槽内壁的左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板外表面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右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杆靠近右端的底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连接杆靠近右侧的内部均活动嵌设有第三转轴,多个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均活动套设有拉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拉动拉手以带动连接杆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操作台外表面的一侧活动嵌设有多个排气管,所述操作台外表面的一侧活动嵌设有多个测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多个不同长短的排气管分别略长于最近的测杆,短于测杆锚头,灌浆时分别灌注,分段固定,使测杆数据更加精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测杆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T形磁铁块,多个所述测杆锚头外表面的一端均开设有条形槽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测杆与锚头连接时有磁吸力提示,方便更换测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测杆锚头一侧的内部均开设有环形内壁凹槽,多个所述挡板的顶端均活动安装有滚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滚轮可沿钻孔内壁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凹槽内壁的右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操作台外表面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升降柱。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拉手固定在固定板,方便不使用时收起挡板,升降柱可自由调节高度,固定操作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转动拉手,取消第二固定板的固定从而使得连接杆可移动,通过第一固定板上固定的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拉动连接杆一侧的底端,通过连接杆一侧底端的移动,在第二转轴的作用下,抬起连接杆的左端和挡板,挡板抬起后,滚轮同时抬起,拆卸灌浆保护管的过程中,挡板的一侧受到灌浆保护管拆卸时所经过的通道压力所压回凹槽,解决了安装过程测杆易剐蹭钻孔岩壁的问题,同时方便拆卸。

2、本实用新型中,操作台的一侧可选择安装多个测杆和排气管,可安装两个或多个最深基点,多个不同长短的排气管分别略长于最近的测杆,短于最近的测杆锚头,灌浆时分别灌注,分段固定,解决了以往灌注为一个整体影响数据准确度以及单个最深测杆作为初始基点后,测杆数据出现误差影响所有测杆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安装在测杆上的T形磁铁块,通过磁力作用吸附在条形槽口内,通过旋转回拉将T形磁铁块固定在环形内壁凹槽内部,从而使测杆的一端和测杆锚头相连接,通过测杆在操作台内部的螺栓使其另一端固定,从而到达连接的效果,而且在检测使用过程中可拆卸,只需取消操作台内部螺栓的固定,往前推送测杆,再转度即可拉出拆卸,安装是以相反的流程进行安装,同时操作台的底部安装有方便固定的可拆卸升降柱,解决了以往安装灌注后无法定期拆卸检查,无法做到及时更新纠正误差的问题,同时固定可拆卸升降柱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视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内部的实际使用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测杆与测杆锚头连接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台右视结构图。

图例说明:

1、操作台;2、灌浆管;3、灌浆保护管;4、凹槽;5、第二固定板;6、滚轮;7、挡板;8、第二转轴;9、第一转轴;10、连接杆;11、第一固定板; 12、第三转轴;13、拉手;14、弹簧;15、测杆;16、排气管;17、测杆锚头;18、环形内壁凹槽;19、条形槽口;20、T形磁铁块;21、升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多个测杆15外表面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T形磁铁块20,多个测杆锚头17外表面的一端均开设有条形槽口19,多个测杆锚头17 一侧的内部均开设有环形内壁凹槽18操作台1外表面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升降柱21,解决了以往安装灌注后无法定期拆卸检查,无法做到及时更新纠正误差的问题,同时固定可拆卸升降柱21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

工作原理

使用时,转动拉手13,取消第二固定板5的固定从而使得连接杆10可移动,通过第一固定板11上固定的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拉动连接杆10一侧的底端,通过连接杆10一侧底端的移动,在第二转轴8的作用下,抬起连接杆10的左端和挡板7,挡板7抬起后,滚轮6同时抬起,拆卸灌浆保护管3 的过程中,挡板7的一侧受到灌浆保护管3拆卸时所经过的通道压力所压回凹槽4,解决了安装过程测杆15易剐蹭钻孔岩壁的问题,同时方便拆卸。

操作台1的一侧可选择安装多个测杆15和排气管16,可安装两个或多个最深基点,多个不同长短的排气管16分别略长于最近的测杆15,短于最近的测杆锚头17,灌浆时分别灌注,分段固定,解决了以往灌注为一个整体影响数据准确度以及单个最深测杆15作为初始基点后,测杆15数据出现误差影响所有测杆15的问题。

固定安装在测杆15上的T形磁铁块20,通过磁力作用吸附在条形槽口19 内,通过旋转回拉将T形磁铁块20固定在环形内壁凹槽18内部,从而使测杆15的一端和测杆锚头17相连接,通过测杆15在操作台1内部的螺栓使其另一端固定,从而到达连接的效果,而且在检测使用过程中可拆卸,只需取消操作台1内部螺栓的固定,往前推送测杆15,再转90度即可拉出拆卸,安装是以相反的流程进行安装,同时操作台1的底部安装有方便固定的可拆卸升降柱21,解决了以往安装灌注后无法定期拆卸检查,无法做到及时更新纠正误差的问题,同时固定可拆卸升降柱21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