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鼓膜置管植入器

鼓膜置管植入器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鼓膜置管植入器,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内套筒的内部设有切开刀组件;切开刀组件可沿轴线方向往返移动;内套筒的置入端设有紧固头,手持端设有推动组件;切开刀组件包括刀体,刀体包括切割杆体和刀头,刀头设于切割杆体的一端,切割杆体上另一端与推动组件相连;引流管套设在切割杆体的外侧;引流管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活动分叶,推动组件推动刀体之前,紧固头将活动分叶紧固在刀头的侧壁上,刀头的尖端暴露在紧固头的外侧;推动组件推动刀体向远离手持端移动一定距离后,活动分叶向外翻转,引流管的末端呈T型。本实用新型使得置管过程变得简单,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010144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21318509.7

  • 发明设计人 杨昕;邰旭辉;郝微微;刘文惠;

    申请日2022-05-30

  • 分类号A61F11/14(2006.01);A61M1/00(2006.01);A61M25/02(2006.01);A61B1/227(2006.01);A61B1/06(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涂泉达

  • 地址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小河沿路46号

  • 入库时间 2023-01-09 22:01: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13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鼓膜置管植入器。

背景技术

分泌性中耳炎为耳部常见病、多发病,在药物保守治疗及鼓膜穿刺治疗无效后,通常需要利用鼓膜置管来解决中耳积液及中耳负压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鼓膜置管的引流管大多数是硅胶材质的,质地较柔软,置入过程的操作具有一定难度,并且会因此使得鼓膜损伤、听小骨脱位、出血等副损伤的风险加大,同时也延长了手术时间。

申请号为CN201880071528.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鼓膜穿刺管放置装置,具有带有针的杆,该针具有构造成刺穿鼓膜的尖梢。保持器在针上且例如包括与轴线隔开且以90°的圆周间隔轴向延伸的四个指状件。保持器能够从保持器抵靠管远侧凸缘突起径向向内挤压以将远侧凸缘保持在折叠位置的远侧位置移动至管远侧凸缘能够自由地径向弹出至展开位置的近侧位置。保持器指状件延伸穿过管近侧凸缘通道并向内挤压管远侧凸缘,同时使近侧凸缘的面向远侧的表面从保持器径向向外暴露。因此,近侧凸缘始终具有其最终展开构造,可以作为抵靠鼓膜的物理止动构件,并且由于近侧凸缘从杆径向向外延伸,因此还可以为外科医生提供可视化效果。

申请号为CN201720045376.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鼓膜切开置管器,包括有芯杆、外套管和通气引流管,芯杆穿设在外套管内,通气引流管套装在芯杆的前端部上,所述芯杆的前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切刀,所述芯杆的后端部上设置有握持柄,所述芯杆的后端上还设置有一段螺纹段,且所述螺纹段上螺接装设有推进螺母,所述推进螺母与外套管后端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外套管与芯杆之间还设置有定位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不仅便于操作且能有效降低手术的失败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的鼓膜置管植入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鼓膜置管植入器,包括同轴套设的外套筒和内套筒,内套筒的内部设有切开刀组件;切开刀组件可沿内套筒的轴线方向往返移动;内套筒的一端为置入端,内套筒的另一端为手持端,置入端设有锥形的紧固头,手持端设有推动组件;

切开刀组件包括刀体,刀体和引流管相配合,刀体包括切割杆体和刀头,切割杆体为细长的杆状结构,刀头设于切割杆体的一端,刀头为锥形结构,刀头的尖端用于切开鼓膜;切割杆体上远离刀头的一端与推动组件相连,推动组件能够推动刀体往返移动;

引流管套设在切割杆体的外侧;引流管上靠近置入端的末端对称设置有活动分叶,推动组件推动刀体之前,紧固头将活动分叶紧固在刀头的侧壁上,引流管的末端呈锥形,刀头的尖端暴露在紧固头的外侧;推动组件推动刀体向远离手持端移动一定距离后,活动分叶向外翻转,引流管的末端呈T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鼓膜置管植入器伸入到外耳道内,外套筒的末端置于外耳道靠近鼓膜的表面;内套筒中间的切开刀组件可在推动组件的驱动下沿轴线伸缩。其中,刀体在推动组件的推动作用下可将鼓膜切开,引流管上远离内套筒手持端的末梢随切割杆体上的刀头穿过鼓膜,进入中耳腔。如此,引流管上的活动分叶脱离内套筒置入端的紧固头,从而引流管的末端由锥形转换为T型,进入鼓室内的引流管因其头部的活动分叶张开而实现引流管的固定。之后,取出外套筒和内套筒,以及刀体等部件,即可实现鼓膜置管。整个手术过程一气呵成、更加精准,不但使得整个置管过程变得简单,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提高了手术效果,减少了手术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紧固头包括多个紧固爪,紧固爪与活动分叶一一对应设置;活动分叶包括贴近刀头的内向侧面和背向刀头的外向侧面;外向侧面上设有滑槽,紧固爪上设有凸起部,凸起部与滑槽滑动连接。

多个紧固爪环绕设置在紧固头的末端,凸起部设置在紧固爪上朝向刀体的一侧。如此,在安装好切开刀组件后,再没有触动推动组件时,可通过凸起部与滑槽的滑动连接保证紧固爪与活动分叶的紧密配合,防止脱落;触发推动组件带动切开刀组件由外耳道向中耳腔移动的过程中,利用凸起部与滑槽的设置来引导引流管的移动,防止引流管旋转或偏移,可防止引流管错位,稳定性好,可保证引流管置入中耳腔时位点精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引流管的内部靠近置入端的末端嵌设有第一弹簧片,第一弹簧片部分的嵌设在活动分叶的内部;紧固爪的内部嵌设有第二弹簧片,第二弹簧片部分的嵌设在置入端;第一弹簧片与第二弹簧片的蓄力方向相对。

由此,通过第一弹簧片与第二弹簧片的配合,可在触动推动组件之前,利用第二弹簧片的弹力使紧固爪将活动分叶紧固在内,保持引流管末端的锥形形状;在触发推动组件之后,引流管随刀体同步移动,活动分叶脱离紧固爪的禁锢,从而在第一弹簧片的弹力作用下,活动分叶向外翻转,使引流管的末端转换成T型,顺利实现引流管的固定。此外,在在触动推动组件之前,由于第一弹簧片与第二弹簧片的蓄力方向相对,可保证引流管与内套筒之间配合的紧密度,有效防止引流管以及刀体等部件脱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切割杆体中部的侧壁设有第一凸缘,第一凸缘能够与引流管上远离活动分叶的一端相配合;切割杆体上远离刀头的一端设有第二凸缘,第二凸缘与内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内套筒的内壁设有限位环,切割杆体套设在限位环内,并且限位环位于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之间。

由此,通过第二凸缘与限位环的配合,可在推动刀体移动过程中实现限位,防止刀头以及引流管过度的伸入到中耳腔内,提高鼓膜置管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推动组件包括与切割杆体同轴设置的推杆,推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板,推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凸缘相对设置,并且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凸缘之间设有压缩弹簧,第二固定板上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有衔接凹槽。

由此,推动组件的结构简单,与切开刀组件的配合简单易操作,并且配合精准。通过压缩弹簧的配合,可在推杆推动刀体移动的过程中提供缓冲作用,并利用弹簧压缩后的弹力实现推动组件的复位。第二固定板上设置衔接凹槽可用于与外接手持组件配合,提高植入器的使用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固定板上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照明灯。

由此,在鼓膜置管的过程中通过照明灯照明,扩大耳道内部的可视范围,提高刀体切割的精准度,保证鼓膜置管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活动分叶上背向刀头的一侧设有缓冲垫片;外套筒上靠近置入端的末端设有缓冲垫片。

如此,在活动分叶或者外套筒与鼓膜接触时,可通过缓冲垫片实现缓冲,降低对鼓膜的冲击,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引流管的末端设置了活动分叶,能够在引流管进入中耳腔后,通过活动分叶改变引流管末端的形状,从而实习引流管的固定,使得手术过程一气呵成,更加精准,降低鼓膜置管的难度,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安全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鼓膜置管植入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鼓膜置管植入器配合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鼓膜置管植入器中内套筒与引流管配合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鼓膜置管植入器的切开刀组件与推动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外套筒10;定位凸缘11;缓冲垫片12;内套筒20;置入端21;手持端22;限位环23;紧固头24;紧固爪25;切开刀组件30;切割杆体31;第一凸缘32;第二凸缘33;刀头34;凸起部35;第二弹簧片36;引流管40;活动分叶41;滑槽42;第一弹簧片43;推动组件50;推杆51;第一固定板52;第二固定板53;衔接凹槽54;压缩弹簧55;照明灯5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图6示意性的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鼓膜置管植入器。如图所示,本装置包括同轴套设的外套筒10和内套筒20,内套筒20的内部设有切开刀组件30。内套筒20的一端为置入端21,用于将切开刀组件30带入外耳道,内套筒20的另一端为手持端22,手持端22设有推动组件50,推动组件50与切开刀组件30相配合,用于驱动切开刀组件30沿内套筒20的轴线移动。外套筒10上靠近置入端21的一侧末端设有定位凸缘11,在外套筒10进入外耳道后,定位凸缘11可与鼓膜相贴合,定位凸缘11上朝外设置的一面设有硅胶等柔性材质的缓冲垫片12,用以提高定位凸缘11与鼓膜接触时的舒适度。

内套筒20的置入端21设有锥形的紧固头24,用于与切开刀组件30配合。切开刀组件30包括刀体,刀体包括切割杆体31和刀头34,切割杆体31为细长的杆状结构,刀头34设于切割杆体31的一端,刀头34为锥形结构,刀头34的尖端用于切开鼓膜。切割杆体31上远离刀头34的一端与推动组件50相连,推动组件50能够推动刀体往返移动。

切割杆体31的中部设有第一凸缘32,切割杆体31上远离刀头34的一端设有第二凸缘33,第二凸缘33与内套筒20的内壁抵接。内套筒20的内壁上设有限位环23,第一凸缘32与第二凸缘33分设在限位环23的两端。切割杆体31在推动组件50的驱动下,能够带动第二凸缘33沿内套筒20的内壁滑动。第一凸缘32的边缘与限位环23抵接时,位于切割杆体31末端的刀头34恰好位于内套筒20置入端21的端口,第二凸缘33的边缘与限位环23抵接时,切割杆体31末端的刀头34能够从内套筒20置入端21的端口伸出,暴露在内套筒20与外套筒10之外。

通过第二凸缘33与限位环23的配合,可在推动刀体移动过程中实现限位,防止刀头34以及引流管40过度的伸入到中耳腔内,提高鼓膜置管的安全性。

推动组件50包括与切割杆体31同轴设置的推杆51,推杆51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板52,推杆5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板53,第一固定板52与第二凸缘33相对设置,并且第一固定板52与第二凸缘33之间设有压缩弹簧55,第二固定板53上远离第一固定板52的一侧设有衔接凹槽54。

通过压缩弹簧55的配合,可在推杆51推动刀体移动的过程中提供缓冲作用,并利用弹簧压缩后的弹力实现推动组件50的复位。第二固定板53上设置衔接凹槽54可用于与外接手持组件配合,提高植入器的使用舒适度。

刀体的外侧还与引流管40相配合,引流管40套设在切割杆体31的外侧。切割杆体31在推动组件50的驱动下移动,切割杆体31上的第一凸缘32能够与引流管40上远离活动分叶41的一端抵接,并推动引流管40随切割杆体31同步向远离限位环23的方向移动。

引流管40上靠近置入端21的末端对称设置有活动分叶41,推动组件50推动刀体之前,紧固头24将活动分叶41紧固在刀头34的侧壁上,引流管40的末端呈锥形,刀头34的尖端暴露在紧固头24的外侧;推动组件50推动刀体向远离手持端22移动一定距离后,活动分叶41向外翻转,引流管40的末端呈T型。

具体的,紧固头24包括多个紧固爪25,紧固爪25与活动分叶41一一对应设置。活动分叶41包括贴近刀头34的内向侧面和背向刀头34的外向侧面;外向侧面上设有滑槽42,紧固爪25上设有凸起部35,凸起部35与滑槽42滑动连接。

多个紧固爪25环绕设置在紧固头24的末端,凸起部35设置在紧固爪25上朝向刀体的一侧。如此,在安装好切开刀组件30后,再没有触动推动组件50时,可通过凸起部35与滑槽42的滑动连接保证紧固爪25与活动分叶41的紧密配合,防止脱落;触发推动组件50带动切开刀组件30由外耳道向中耳腔移动的过程中,利用凸起部35与滑槽42的设置来引导引流管40的移动,防止引流管40旋转或偏移,可防止引流管40错位,保证引流管40置入中耳腔时位点精准。

引流管40的内部靠近置入端21的末端嵌设有第一弹簧片43,第一弹簧片43部分的嵌设在活动分叶41的内部;紧固爪25的内部嵌设有第二弹簧片36,第二弹簧片36部分的嵌设在置入端21;第一弹簧片43与第二弹簧片36的蓄力方向相对。

通过第一弹簧片43与第二弹簧片36的配合,可在触动推动组件50之前,利用第二弹簧片36的弹力使紧固爪25将活动分叶41紧固在内,保持引流管40末端的锥形形状。此外,第一弹簧片43与第二弹簧片36的蓄力方向相对,可使得紧固爪25上的凸起部35与活动分叶41上的滑槽42贴合紧密,可以有效防止引流管40脱落,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触发推动组件50之后,引流管40随刀体同步移动,活动分叶41脱离紧固爪25的禁锢,从而在第一弹簧片43的弹力作用下,活动分叶41向外翻转,使引流管40的末端转换成T型,顺利实现引流管40的固定。活动分叶41上背向刀头34的一侧设有缓冲垫片12,用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此外,推动组件50中,第二固定板53上靠近第一固定板52的一侧设有照明灯56,可在鼓膜置管的过程中对外耳道进行照明,扩大耳道内部的可视范围,提高刀体切割的精准度,保证鼓膜置管的安全性。

使用本实施例中的鼓膜置管植入器伸入到外耳道内,外套筒10的末端置于外耳道靠近鼓膜的表面;内套筒20中间的切开刀组件30可在推动组件50的驱动下沿轴线伸缩。其中,刀体在推动组件50的推动作用下可将鼓膜切开,引流管40上远离内套筒20手持端22的末梢随切割杆体31上的刀头34穿过鼓膜,进入中耳腔。如此,引流管40上的活动分叶41脱离内套筒20置入端21的紧固头24,从而引流管40的末端由锥形转换为T型,进入鼓室内的引流管40因其头部的活动分叶41张开而实现引流管40的固定。之后,取出外套筒10和内套筒20,以及刀体等部件,即可实现鼓膜置管。在刀体向外退出外耳道的过程中,在刀头34和切割杆体31的带动下,引流管40也会因惯性向外耳道的方向移动,最终在翻转后的活动分叶41与鼓膜的配合作用下固定在鼓膜上。整个手术过程一气呵成、更加精准,不但使得整个置管过程变得简单,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提高了手术效果,减少了手术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中的常规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