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110kV输电线路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

一种用于110kV输电线路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110kV输电线路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包括芯棒和多个绝缘硅橡胶圆盘;所述芯棒顶端与上连接件相连接,底端与下连接件相连接,上连接件与芯棒顶端之间设置有上电极板,下连接件与芯棒底端之间设置有下电极板,上电极板底面设置有上球形电极,下电极板顶面设置有下球形电极;芯棒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相互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芯棒外部与对应各氧化锌电阻片位置处套设有绝缘硅橡胶圆盘,盘体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第一电极,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电极定位孔,电极定位孔中固定有第二电极。本实用新型既保证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流的迅速泄放,又避免了线路故障时对避雷器的击穿损伤,有效保证了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13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输电线路避雷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110kV输电线路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依赖的主要能源,电力系统交流架空线路覆盖面积越来越广,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主要网络,其中,110KV输电线路作为我国输电线路网络架构的基础,具有架设距离长、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发生灾害事故的几率比较大。雷电对于输电线路网架结构的可靠性影响较大,国内外输电线路网架结构因雷击跳闸和绝缘子闪络等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多数石化企业建设有较长的输电线路,一旦发生雷击跳闸或绝缘子闪络,有可能随时出现设备停运甚至装置停车等严重事故。因此,如何防范输电线路发生雷电灾害事故已成为石化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避雷器作为防范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发生雷击事故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避免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发生雷电灾害事故,目前高压输电线路上常使用的线路避雷器主要包括氧化锌型避雷器、保护间隙避雷器和新型的多间隙避雷器,氧化锌型避雷器易受潮、易老化、故障率高且检修维护困难,保护间隙避雷器在雷击保护动作后无法灭弧,不能有效解决因雷击引起的跳闸断线事故;新型的多间隙避雷器多采用单一金属球形电极,金属球形电极经工频电弧多次烧蚀易融化变化造成间隙间的短接,且灭弧间隙串处于较封闭的空间,工频续流在过零熄弧后,介质绝缘不易恢复,电弧易重燃。同时结构复杂、生产困难,产品一致性差,工频放电、冲击放电不稳定。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用于110kV输电线路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多间隙避雷器无法承受110kV输电线路的高压,在未遭受雷击情况下多间隙避雷器存在能够击穿的问题,难以适用于110kV输电线路,多间隙避雷器熄灭电弧效果差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110kV输电线路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兼顾多间隙吹弧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的特点,既保证了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流的迅速泄放,避免了雷电流泄放过程中产生的工频续流,又避免了高压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对避雷器的击穿损伤,有效保证了110kV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110kV输电线路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包括芯棒和多个绝缘硅橡胶圆盘;

所述芯棒顶端与上连接件相连接,芯棒底端与下连接件相连接,上连接件与芯棒顶端之间设置有上电极板,下连接件与芯棒底端之间设置有下电极板,芯棒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相互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芯棒外部与各氧化锌电阻片对应位置处套设有绝缘硅橡胶圆盘;

所述绝缘硅橡胶圆盘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绝缘硅橡胶圆盘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电极定位孔,电极定位孔中固定有第二电极;

所述上电极板底面设置有上球形电极,下电极板顶面设置有下球形电极。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上均设置有多个螺栓孔。

优选地,所述螺栓孔的直径设置为12~15mm。

优选地,所述芯棒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绝缘硅橡胶圆盘的直径设置为100~500mm,相邻绝缘硅橡胶圆盘之间的距离为30~100mm。

优选地,所述绝缘硅橡胶圆盘上相邻电极定位孔之间的距离设置为5~50mm。

优选地,所述绝缘硅橡胶圆盘的侧壁上分布有第二电极的弧长不超过绝缘硅橡胶圆盘侧壁长度的1/2。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上球形电极和下球形电极均采用球头电极。

优选地,所述球头电极采用不锈钢、钨铜或铜制成,球头电极的直径设置为10~50mm。

优选地,所述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优选地,所述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的长度设置为50~500mm,厚度设置为2~1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110kV输电线路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不仅能够承受110kV高压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工作电压,还能在110kV高压输电线路出现短路故障时避免被击穿,适用于110kV高压输电线路,有效保证了110kV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110kV输电线路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在110kV输电线路遭受雷击影响时,设置于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内部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和设置于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外部的多间隙共同作用,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芯棒内部的氧化锌电阻片迅速导通泄放雷电流,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中各绝缘硅橡胶圆盘之间形成的多间隙吹弧能够有效防止工频续流,从而保证11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装置不动作。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110kV输电线路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仅在芯棒内部串联设置有多个氧化锌电阻片,相比于传统的氧化锌避雷器,减少了氧化锌电阻片的消耗量,大幅度降低了避雷器的制造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批量生产,可靠性高且运行寿命长,适用于维护110kV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降低110kV输电线路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芯棒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绝缘硅橡胶圆盘的示意图。

其中,1、芯棒,2、绝缘硅橡胶圆盘,3、上连接件,4、螺栓孔,5、下连接件,6、上电极板,7、下电极板,8、氧化锌电阻片,9、第一电极,10、电极定位孔,11、第二电极,12、上球形电极,13、下球形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110kV输电线路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如图1所示,包括芯棒1和多个绝缘硅橡胶圆盘2。

芯棒1顶端与上连接件3相连接,上连接件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4,用于将上连接件3与110kV输电线路相连接;芯棒1底端与下连接件5相连接,下连接件5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4,用于将下连接件5与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相连接。上连接件3与芯棒1顶端之间设置有上电极板6,下连接件5与芯棒1底端之间设置有下电极板7;芯棒1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相互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氧化锌电阻片如图2所示;芯棒1外部与各氧化锌电阻片8对应位置处套设有绝缘硅橡胶圆盘2。芯棒1内部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具有优异的非线性特征,当110kV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维持高阻抗,处于不连通的状态;当110kV输电线路遭受雷击作用时,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呈现低阻抗,处于连通状态,迅速连通泄放雷电流,且当雷电流电弧熄灭后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自动恢复至高阻抗,继续维持不连通的状态。

绝缘硅橡胶圆盘如图3所示,绝缘硅橡胶圆盘2的直径设置为100~500mm,相邻绝缘硅橡胶圆盘2之间的距离为30~100mm,各绝缘硅橡胶圆盘2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9,第一电极9设置于绝缘硅橡胶圆盘2的边缘处,绝缘硅橡胶圆盘2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电极定位孔10,相邻电极定位孔10之间的距离设置为5~50mm,电极定位孔中固定有第二电极11,绝缘硅橡胶圆盘2的侧壁上分布有第二电极11的弧长不超过绝缘硅橡胶圆盘侧壁长度的1/2,同一绝缘硅橡胶圆盘2相邻第二电极11之间的空气间隙共同构成多间隙。

上电极板6和下电极板7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长度设置为50~500mm、厚度设置为2~10mm。上电极板6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螺栓孔4,上电极板6通过不锈钢螺栓分别与上连接件3和芯棒1顶端相连接,不锈钢螺栓安装时采用垫片压接,使得上连接件3与上电极板6之间具有良好的电气连接,上电极板6的另一端底面边缘处设置有上球形电极12,上球形电极122设置于与相邻绝缘硅橡胶圆盘2顶面上第一电极9的相对位置处。下电极板7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螺栓孔4,下电极板7通过不锈钢螺栓分别与下连接件5和芯棒1底端相连接,不锈钢螺栓安装时采用垫片压接,使得下连接件5与下电极板7之间具有良好的电气连接,下电极板7的另一端顶面边缘处设置有下球形电极13,下球形电极13设置于与相邻绝缘硅橡胶圆盘2底面上第一电极的相对位置处。

第一电极9、第二电极11、上球形电极12和下球形电极13均采用由不锈钢、钨铜或球头电极制作而成,球头电极的直径设置为10~50mm。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110kV输电线路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包括芯棒1和多个绝缘硅橡胶圆盘2。

芯棒1顶端与上连接件3相连接,上连接件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4,用于将上连接件3与110kV输电线路相连接;芯棒1底端与下连接件5相连接,下连接件5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4,用于将下连接件5与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相连接。上连接件3与芯棒1顶端之间设置有上电极板6,下连接件5与芯棒1底端之间设置有下电极板7;芯棒1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相互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芯棒1外部与各氧化锌电阻片8对应位置处套设有绝缘硅橡胶圆盘2。芯棒1的横截面如图2所示,芯棒1内部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具有优异的非线性特征,当110kV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维持高阻抗,处于不连通的状态;当110kV输电线路遭受雷击作用时,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呈现低阻抗,处于连通状态,迅速连通泄放雷电流,且当雷电流电弧熄灭后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自动恢复至高阻抗,继续维持不连通的状态。

绝缘硅橡胶圆盘如图3所示,绝缘硅橡胶圆盘2的直径设置为100mm,相邻绝缘硅橡胶圆盘2之间的距离为30mm,各绝缘硅橡胶圆盘2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9,第一电极9设置于绝缘硅橡胶圆盘2的边缘处,绝缘硅橡胶圆盘2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电极定位孔10,相邻电极定位孔10之间的距离设置为5mm,电极定位孔中固定有第二电极11,绝缘硅橡胶圆盘2的侧壁上分布有第二电极11的弧长不超过绝缘硅橡胶圆盘侧壁长度的1/2,同一绝缘硅橡胶圆盘2相邻第二电极11之间的空气间隙共同构成多间隙。

上电极板6和下电极板7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长度设置为80mm、厚度设置为2mm。上电极板6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螺栓孔4,上电极板6通过不锈钢螺栓分别与上连接件3和芯棒1顶端相连接,不锈钢螺栓安装时采用垫片压接,使得上连接件3与上电极板6之间具有良好的电气连接,上电极板6的另一端底面边缘处设置有上球形电极12,上球形电极12设置于与相邻绝缘硅橡胶圆盘2顶面上第一电极9的相对位置处。下电极板7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螺栓孔4,下电极板7通过不锈钢螺栓分别与下连接件5和芯棒1底端相连接,不锈钢螺栓安装时采用垫片压接,使得下连接件5与下电极板7之间具有良好的电气连接,下电极板7的另一端顶面边缘处设置有下球形电极13,下球形电极13设置于与相邻绝缘硅橡胶圆盘2底面上第一电极的相对位置处。

第一电极9、第二电极11、上球形电极12和下球形电极13均采用由不锈钢、钨铜或球头电极制作而成,球头电极的直径设置为10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110kV输电线路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包括芯棒1和多个绝缘硅橡胶圆盘2。

芯棒1顶端与上连接件3相连接,上连接件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4,用于将上连接件3与110kV输电线路相连接;芯棒1底端与下连接件5相连接,下连接件5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4,用于将下连接件5与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相连接。上连接件3与芯棒1顶端之间设置有上电极板6,下连接件5与芯棒1底端之间设置有下电极板7;芯棒1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相互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芯棒1外部与各氧化锌电阻片8对应位置处套设有绝缘硅橡胶圆盘2。芯棒1内部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具有优异的非线性特征,当110kV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维持高阻抗,处于不连通的状态;当110kV输电线路遭受雷击作用时,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呈现低阻抗,处于连通状态,迅速连通泄放雷电流,且当雷电流电弧熄灭后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自动恢复至高阻抗,继续维持不连通的状态。

绝缘硅橡胶圆盘2的直径设置为300mm,相邻绝缘硅橡胶圆盘2之间的距离为50mm,各绝缘硅橡胶圆盘2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9,第一电极9设置于绝缘硅橡胶圆盘2的边缘处,绝缘硅橡胶圆盘2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电极定位孔10,相邻电极定位孔10之间的距离设置为20mm,电极定位孔中固定有第二电极11,绝缘硅橡胶圆盘2的侧壁上分布有第二电极11的弧长为绝缘硅橡胶圆盘侧壁长度的1/2,同一绝缘硅橡胶圆盘2相邻第二电极11之间的空气间隙共同构成多间隙。

上电极板6和下电极板7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长度设置为300mm、厚度设置为5mm。上电极板6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螺栓孔4,上电极板6通过不锈钢螺栓分别与上连接件3和芯棒1顶端相连接,不锈钢螺栓安装时采用垫片压接,使得上连接件3与上电极板6之间具有良好的电气连接,上电极板6的另一端底面边缘处设置有上球形电极12,上球形电极12设置于与相邻绝缘硅橡胶圆盘2顶面上第一电极9的相对位置处。下电极板7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螺栓孔4,下电极板7通过不锈钢螺栓分别与下连接件5和芯棒1底端相连接,不锈钢螺栓安装时采用垫片压接,使得下连接件5与下电极板7之间具有良好的电气连接,下电极板7的另一端顶面边缘处设置有下球形电极13,下球形电极13设置于与相邻绝缘硅橡胶圆盘2底面上第一电极的相对位置处。

第一电极9、第二电极11、上球形电极12和下球形电极13均采用由不锈钢、钨铜或球头电极制作而成,球头电极的直径设置为20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110kV输电线路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包括芯棒1和多个绝缘硅橡胶圆盘2。

芯棒1顶端与上连接件3相连接,上连接件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4,用于将上连接件3与110kV输电线路相连接;芯棒1底端与下连接件5相连接,下连接件5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4,用于将下连接件5与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相连接。上连接件3与芯棒1顶端之间设置有上电极板6,下连接件5与芯棒1底端之间设置有下电极板7;芯棒1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相互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芯棒1外部与各氧化锌电阻片8对应位置处套设有绝缘硅橡胶圆盘2。芯棒1内部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具有优异的非线性特征,当110kV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维持高阻抗,处于不连通的状态;当110kV输电线路遭受雷击作用时,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呈现低阻抗,处于连通状态,迅速连通泄放雷电流,且当雷电流电弧熄灭后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自动恢复至高阻抗,继续维持不连通的状态。

绝缘硅橡胶圆盘2的直径设置为500mm,相邻绝缘硅橡胶圆盘2之间的距离为80mm,各绝缘硅橡胶圆盘2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9,第一电极9设置于绝缘硅橡胶圆盘2的边缘处,绝缘硅橡胶圆盘2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电极定位孔10,相邻电极定位孔10之间的距离设置为30mm,电极定位孔中固定有第二电极11,绝缘硅橡胶圆盘2的侧壁上分布有第二电极11的弧长不超过绝缘硅橡胶圆盘侧壁长度的1/2,同一绝缘硅橡胶圆盘2相邻第二电极11之间的空气间隙共同构成多间隙。

上电极板6和下电极板7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长度设置为400mm、厚度设置为8mm。上电极板6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螺栓孔4,上电极板6通过不锈钢螺栓分别与上连接件3和芯棒1顶端相连接,不锈钢螺栓安装时采用垫片压接,使得上连接件3与上电极板6之间具有良好的电气连接,上电极板6的另一端底面边缘处设置有上球形电极12,上球形电极122设置于与相邻绝缘硅橡胶圆盘2顶面上第一电极9的相对位置处。下电极板7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螺栓孔4,下电极板7通过不锈钢螺栓分别与下连接件5和芯棒1底端相连接,不锈钢螺栓安装时采用垫片压接,使得下连接件5与下电极板7之间具有良好的电气连接,下电极板7的另一端顶面边缘处设置有下球形电极13,下球形电极13设置于与相邻绝缘硅橡胶圆盘2底面上第一电极的相对位置处。

第一电极9、第二电极11、上球形电极12和下球形电极13均采用由不锈钢、钨铜或球头电极制作而成,球头电极的直径设置为20mm。

实施例4

将实施例2中提出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采用并联的方式安装于110kV输电线路的A相线路或C相线路,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的上连接件3与110kV输电线路通过螺栓相连接,下连接件5通过螺栓与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相连接。

当雷雨天气雷电流直击于110kV输电线路时,110kV输电线路的电流瞬间增大,当雷击过电压超过多间隙出弧形氧化锌避雷器的导通电压时,由于多间隙出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内部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具有优异的非线性特点,当110kV输电线路受雷击作用时,110kV输电线路呈现低阻抗,多间隙出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内部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迅速导通,流经多间隙出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内部的雷电流经设置于多间隙出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内部的氧化锌电阻片8迅速泄放至大地中,

同时,由多间隙出弧形氧化锌避雷器的上电极板6、绝缘硅橡胶圆盘2和下电极板7组成的泄放结构对多间隙出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外部雷电流进行吹弧,泄放雷电流产生的电弧,雷电流经多间隙出弧形氧化锌避雷器的上连接件3流入传递至上电极板6中,经上球形电极12传递至与上电极板6相邻的第一电极9后,经设置于绝缘硅橡胶圆盘2侧壁上的第二电极11进行泄放后,经设置于绝缘硅橡胶圆盘2底面上的第一电极9将雷电流传递至相邻的绝缘硅橡胶圆盘2中继续进行泄放,直至雷电流流经所有绝缘硅橡胶圆盘2后,经下连接件5流至输电线路的杆塔,从而流入大地中。

多间隙出弧形氧化锌避雷器泄放雷电流时,相邻绝缘硅橡胶圆盘2之间形成主间隙,主间隙既用于保证多间隙出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在工频电压下不放电工作,又用于保证在雷电过电压作用下多间隙出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始终先于被保护高压输电线路绝缘放电动作;同一绝缘硅橡胶圆盘2侧壁上相邻的第二电极11之间形成多间隙,起到导通电流和熄弧的作用。

当110kV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多间隙出弧形氧化锌避雷器起到电位隔离和机械支撑的作用;当110kV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雷电流在主间隙和多间隙中得到泄放,当雷电流经过多间隙出弧形氧化锌避雷器时,多间隙出弧形氧化锌避雷器的上球形电极与相邻绝缘硅橡胶圆盘2顶面的第一电极9、相邻绝缘硅橡胶圆盘2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9以及下球形电极13与相邻绝缘硅橡胶圆盘2底面的第一电极9之间建立电弧通道,用于泄放雷电流,由于电弧通道内部空气温度较高,周围空气温度较低,受气体受热膨胀的影响,电弧向周围空气中扩散,与周围空气交换热量。

当雷电流经绝缘硅橡胶圆盘2上相邻的第二电极11传递,经各绝缘硅橡胶圆盘2上的多间隙间泄放时,由于电弧温度较高,绝缘硅橡胶圆盘2上各电极定位孔10内的第二电极11均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中,此时电极定位孔10内外形成气压差和温度差,电弧在绝缘硅橡胶圆盘2多间隙之间燃烧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使得电弧拉长,电弧电阻增大,使得多间隙弧压降增加,增加的多间隙弧压降和主间隙弧压降共同作用使得多间隙出弧形氧化锌避雷器中的电流持续减小直至电弧熄灭,且该作用过程极短不会造成断电器动作跳闸并且,若多间隙出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在雷击后产生了续流电弧,续流电弧也会在第一次电压过零时被熄灭,不会发生重燃。

同时,本实施例中绝缘硅橡胶圆盘2的侧壁上分布有第二电极11的弧长为绝缘硅橡胶圆盘2侧壁长度的1/2,避免了泄放雷电流时,雷电流未按照第二电极11的设置顺序依次传递所导致的放电。由于绝缘硅橡胶圆盘2顶面和底面上的第一电极9的位置分别与设置于绝缘硅橡胶圆盘2首尾处的第二电极11相对应,第二电极11的分布长度既需要保证设置于绝缘硅橡胶圆盘2上的两个第一电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该间隔需要确保在雷电过电压作用下绝缘硅橡胶圆盘2上的多间隙能够被击穿放电,而不是在设置于绝缘硅橡胶圆盘2上的两个第一电极9之间闪络。若绝缘硅橡胶圆盘2上的第二电极11分布太长将会导致绝缘硅橡胶圆盘2上的两个第一电极9之间闪络;若绝缘硅橡胶圆盘2上的第二电极11分布太短则会使得多间隙的间隙数量减少,降低多间隙的利用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适用于110kV输电线路,该多间隙出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便于安装的特点,大幅度降低了110kV输电线路的运行成本。

实施例5

将实施例2中提出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采用并联的方式安装于110kV输电线路的A相线路或C相线路,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的上连接件3与110kV输电线路通过螺栓相连接,下连接件5通过螺栓与110kV输电线路的杆塔相连接。

110kV输电线路正常运行过程中,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未被雷电击穿,此时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所承受的电压为-36.6kV;当110kV输电线路发生B相短路接地故障或者其他不影响A相电路的故障时,110kV输电线路的A相电压升高,此时110kV输电线路A相电压并不影响安装于A相线路上的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内部串联的氧化锌电阻片8也不会导通,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的上电极板6与下电极板7之间也不会建立电弧通道。因此,当110kV输电线路发生运行故障时,多间隙吹弧形氧化锌避雷器不会被击穿,有效解决了现有避雷器易受输电线路运行故障所击穿损坏的问题,延长了避雷器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上”、“下”、“底”、“顶”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