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型塑料加工用塑料颗粒搅拌机

一种新型塑料加工用塑料颗粒搅拌机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塑料加工用塑料颗粒搅拌机,包括底座及其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内壁处设置有出气筒,所述出气筒内壁和所述搅拌罐内壁之间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搅拌罐的上方连接有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可以对搅拌罐内的塑料颗粒进行加热处理,这样的设置可以使人员在后续对遇到一些潮湿的塑料颗粒时候直接在搅拌的过程中对塑料颗粒进行烘干作业,这样的设置方便了后续人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挡板,挡板可以将通孔内的塑料颗粒排出,这样的设置避免了塑料颗粒堆积在空腔内而出现哦融化的情况发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93081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寿县东伦塑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883323.6

  • 发明设计人 方连要;梁悦莲;

    申请日2022-07-21

  • 分类号B29B7/16(2006.01);B29B7/82(2006.01);B29B13/06(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京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8;

  • 代理人方明

  • 地址 232000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瓦埠镇工业区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47: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颗粒搅拌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塑料加工用塑料颗粒搅拌机。

背景技术

塑料未着色时呈半透明,蜡状,比聚乙烯轻,透明度也比聚乙烯好,比聚乙烯颗粒刚硬主要用于盆,桶,家具,薄膜,编织袋,打包带,瓶盖,汽车保险杠等。

目前在对塑料颗粒需要进行混料处理,使两种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均匀的混合在一起,而在对塑料颗粒进行搅拌的时候,由于有些塑料颗粒湿度高,这样就导致后续人员还需要对混合完成的塑料颗粒进行干燥处理,使就增加了一个步骤,降低了对塑料加工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新型塑料加工用塑料颗粒搅拌机,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新型塑料加工用塑料颗粒搅拌机,包括,底座及其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内壁处设置有出气筒,所述出气筒内壁和所述搅拌罐内壁之间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搅拌罐的上方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穿过所述搅拌罐内壁的输出端连接有位于所述搅拌罐竖直方向上的搅拌杆,所述搅拌罐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而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位于所述出料口下方的收集箱,所述搅拌罐的侧壁处开设有进料口。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搅拌罐外壁一侧的热风机、多根位于所述出气筒和所述搅拌罐内壁之间的环形管,所述搅拌罐的外壁和内壁之间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平行方向上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和所述环形管之间相连通,没两根相邻所述环形管之间连接有连接管。

所述环形管在靠近所述出气筒的周侧呈环形排序开设有多个出气孔,而所述出气筒的侧壁处贯穿开设有多个通孔。

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连接有漏斗,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侧连接有截止阀。

所述搅拌罐和所述出气筒形成的空腔底部开设有多个位于槽口,而所述槽口的内部设置有挡板。

所述挡板的一侧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装设有螺栓,所述搅拌罐的外壁处开设有和所述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可以对搅拌罐内的塑料颗粒进行加热,这样的设置可以使人员在后续对遇到一些潮湿的塑料颗粒时候直接在搅拌的过程中对塑料颗粒进行烘干作业,这样的设置可以在加工塑料的构过程中减少干燥这一步骤,进而提高了对塑料加工时候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搅拌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搅拌装置内部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热组件立体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搅拌罐;3、出气筒;4、伺服电机;5、搅拌杆;6、出料口;7、收集箱;8、进料口;9、热风机;10、环形管;11、连接孔;12、进风管;13、连接管;14、进料管;15、漏斗;16、出料管;17、截止阀;18、槽口;19、挡板;20、安装板;21、安装孔;22、螺栓;23、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塑料加工用塑料颗粒搅拌机,包括底座1及其位于底座1上方的搅拌罐2,搅拌罐2的内壁处设置有出气筒3,出气筒3内壁和搅拌罐2内壁之间设置有加热组件,搅拌罐2的上方连接有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穿过搅拌罐2内壁的输出端连接有位于搅拌罐2竖直方向上的搅拌杆5,搅拌罐2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6,而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位于出料口6下方的收集箱7,搅拌罐2的侧壁处开设有进料口6。通过加热组件的设置可以避免了后续搅拌塑料颗粒的时候塑料颗粒潮湿而到搅拌效果不佳的情况方式,底座1的上方连接有两根L形杆,而搅拌罐2位于两个L形杆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包括连接在搅拌罐2外壁一侧的热风机9、多根位于出气筒3和搅拌罐2内壁之间的环形管10,搅拌罐2的外壁和内壁之间开设有连接孔11,连接孔11的平行方向上设置有进风管12,进风管12和环形管10之间相连通,没两根相邻环形管10之间连接有连接管13。搅拌罐2外壁的一侧连接有风机安装板20,而热风机9通过螺丝的方式安装在风机安装板20上方。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连接管13的设置方便了后续热风机9将热风传送到环形管10内,而环形管10位于出气筒3和搅拌罐2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环形管10在靠近出气筒3的周侧呈环形排序开设有多个出气孔,而出气筒3的侧壁处贯穿开设有多个通孔。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出气口和通孔的设置方便了热风的经过,由此可以达到对搅拌罐2内塑料颗粒的烘干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进料口6的一侧连接有进料管14,进料管14的一端连接有漏斗15,出料口6的下方连接有出料管16,出料管16的一侧连接有截止阀17。漏斗15可和进料管14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出料管16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丝的方式连接在搅拌罐2的出料口6处。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截止阀17可以避免后续塑料颗粒沿着出料管16随意流出的情况发生,而漏斗15方便了人员将塑料颗粒倒入搅拌罐2内。

在本实施例中,搅拌罐2和出气筒3形成的空腔底部开设有多个位于槽口18,而通孔的内部设置有挡板19。槽口18起到了安装挡板19时候导向的作用。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挡板19的设置可以使人员将掉入搅拌罐2和出气筒3形成的空腔内的塑料颗粒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挡板19的一侧连接有安装板20,安装板20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安装孔21,安装孔21内装设有螺栓22,搅拌罐2的外壁处开设有和螺栓22相适配的螺纹孔23。螺栓22的一侧设置有十字槽,十字槽的设置方便了人员对螺栓22的转动。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螺纹孔23的设置可以对安装板20的位置进行固定,而安装孔21起到安装螺栓22的作用。

其配套液压系统和电磁阀以及管路也可由厂家提供,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内部结构和方法的改进。

工作原理:在需要对塑料颗粒进行搅拌的时候,人员将塑料颗粒通过漏斗15倒入搅拌罐2内,然后人员开启伺服电机4,使和伺服电机4输出端连接的搅拌杆5转动,然后搅拌杆5会驱动对搅拌罐2内的塑料颗粒进行搅拌,同时在塑料颗粒潮湿的情况下,人员开启热风机9,使和热风机9出气口连接的出气管吹出风,然后热风会经过出气管传输到环形管10内,然后环形管10在通过连接管13将热风依次传输到不同的环形管10内,随后热风会经过出气孔排出,然后在通过通孔传输到搅拌管内的内部,由此完成了对搅拌罐2内部塑料颗粒的加热烘干效果,随后人员拧动截止阀17,截止阀17将塑料颗粒从出料管16处排出,然后塑料颗粒会掉入收集箱7内,由此完成了对塑料颗粒的搅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