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移动式农业生产平菇种植架

一种移动式农业生产平菇种植架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农业生产平菇种植架,属于平菇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储水底架,所述储水底架的内部设置有注水组件;本实用新型设置注水组件,需要向储水底架内注入水时,旋转取下密封盖,并通过注水管向储水底架内部注入水,然后再将密封盖旋转拧到注水管内部,浮盘受到储水底架内部水的浮力作用上移,浮盘上移带动连接杆在穿孔内上移,连接杆上移带动观察球上移,后续对托载机构内部的秸秆培养基补水的过程中,储水底架内部的水余量减少,水位下降,浮盘随着水位下降带动浮盘下移,浮盘下移带动连接杆下移,连接杆下移带动观察球下移,当种植者观察到观察球下移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及时对储水底架内进行补水操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05493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芜湖益康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2023763.0

  • 发明设计人 高明松;

    申请日2022-07-31

  • 分类号A01G18/62(2018.01);A01G18/69(2018.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38300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襄安镇甘露行政村周村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37: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菇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农业生产平菇种植架。

背景技术

平菇,又名侧耳、糙皮侧耳、蚝菇、黑牡丹菇,中国台湾地区又称秀珍菇,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中医认为平菇性温、味甘,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农业生产平菇种植架,其装置中种植架体下方设置有储水底架,利用储水底架进行储水操作,但在使用过程中,种植户难以观察储水底架内部水的存量,进而无法及时补水操作;另外、当外界环境中的热量传递到储水底架内部的水中时,容易造成水升温,进而影响后续水对平菇的湿润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农业生产平菇种植架,具有便于注水、隔热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农业生产平菇种植架,包括储水底架,所述储水底架的内部设置有注水组件,所述储水底架的上方设置有种植架体,所述种植架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托载机构。

优选的,所述注水组件包括密封盖和注水管,所述储水底架的上方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远离储水底架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注水组件还包括浮盘、连接杆、穿孔和观察球,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密封盖的一端连接有观察球,所述连接杆靠近储水底架的一端连接有浮盘。

优选的,所述储水底架的外围设置有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包括双层隔热板、中空腔、吸热棉和通孔,所述储水底架的外围两侧均设置有双层隔热板,两个所述双层隔热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且对应注水管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双层隔热板的内部设置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的内部填充有吸热棉。

优选的,两个所述双层隔热板远离储水底架的一侧均设置有遮光布,所述遮光布和双层隔热板之间通过胶水粘合。

优选的,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连接块和连接槽,其中一个所述双层隔热板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另一个所述双层隔热板的侧壁上且对应连接块的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和双层隔热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注水组件,需要向储水底架内注入水时,旋转取下密封盖,并通过注水管向储水底架内部注入水,然后再将密封盖旋转拧到注水管内部,浮盘受到储水底架内部水的浮力作用上移,浮盘上移带动连接杆在穿孔内上移,连接杆上移带动观察球上移,后续对托载机构内部的秸秆培养基补水的过程中,储水底架内部的水余量减少,水位下降,浮盘随着水位下降带动浮盘下移,浮盘下移带动连接杆下移,连接杆下移带动观察球下移,当种植者观察到观察球下移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及时对储水底架内进行补水操作。

2、本实用新型设置隔热组件,先将连接块对准连接槽的位置处,再相向移动两个双层隔热板,双层隔热板移动带动连接块移动,当连接块完全进入到连接槽内部后,利用螺栓将连接块与双层隔热板进行连接,从而可以将两个双层隔热板固定在储水底架的外侧壁上,在后续使用过程中,遮光布可以避免外界阳光直射到储水底架上,双层隔热板及吸热棉可以避免外界热量传递到储水底架上,进而可以避免储水底架内部的水升温,进而可以避免升温后的水输送到秸秆培养基上,造成秸秆培养基升温,造成平菇生长环境温度过高,影响平菇的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水底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热组件的横剖图。

图中:1、托载机构;2、种植架体;3、隔热组件;31、遮光布;32、双层隔热板;33、中空腔;34、吸热棉;35、通孔;36、连接块;37、连接槽;4、注水组件;41、浮盘;42、连接杆;43、穿孔;44、观察球;45、密封盖; 46、注水管;5、储水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农业生产平菇种植架,包括储水底架5,储水底架5的内部设置有注水组件4,储水底架5的上方设置有种植架体2,种植架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托载机构1。

具体的,注水组件4包括密封盖45和注水管46,储水底架5的上方连接有注水管46,注水管46远离储水底架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4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向储水底架5内部灌入水。

具体的,注水组件4还包括浮盘41、连接杆42、穿孔43和观察球44,密封盖45上设置有穿孔43,穿孔43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杆42,连接杆42靠近密封盖45的一端连接有观察球44,连接杆42靠近储水底架5的一端连接有浮盘 4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种植者观察储水底架5内部的水余量,进而可以及时补水操作。

本实施例使用时,将秸秆培养基放入到托载机构1内部,再旋转取下密封盖45,并通过注水管46向储水底架5内部注入水,然后再将密封盖45旋转拧到注水管46内部,浮盘41受到储水底架5内部水的浮力作用上移,浮盘41上移带动连接杆42在穿孔43内上移,连接杆42上移带动观察球44上移,然后再将种植架体2插入到储水底架5上的限位槽(图中未标明),储水底架5内的水通过种植架体2内部的吸水棉条及吸水棉线进入到托载机构1内部,对秸秆培养基进行补水操作,给平菇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对托载机构1内部的秸秆培养基补水的过程中,储水底架5内部的水余量减少,水位下降,浮盘41随着水位下降带动浮盘41下移,浮盘41下移带动连接杆42下移,连接杆42下移带动观察球44下移,当种植者观察到观察球44下移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及时对储水底架5内进行补水操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储水底架5的外围设置有隔热组件3,隔热组件3包括双层隔热板32、中空腔33、吸热棉34和通孔35,储水底架5 的外围两侧均设置有双层隔热板32,两个双层隔热板32相互靠近的一侧且对应注水管46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35,双层隔热板32的内部设置有中空腔33,中空腔33的内部填充有吸热棉34,

具体的,两个双层隔热板32远离储水底架5的一侧均设置有遮光布31,遮光布31和双层隔热板32之间通过胶水粘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外界阳光照射到储水底架5内部,造成储水底架5内部的水升温。

具体的,隔热组件3还包括连接块36和连接槽37,其中一个双层隔热板 3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36,另一个双层隔热板32的侧壁上且对应连接块36的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槽37,连接块36和双层隔热板3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两个双层隔热板32可拆卸连接到储水底架 5的两侧,方便种植者操作。

本实施例使用时,先将连接块36对准连接槽37的位置处,再相向移动两个双层隔热板32,双层隔热板32移动带动连接块36移动,当连接块36完全进入到连接槽37内部后,利用螺栓将连接块36与双层隔热板32进行连接,从而可以将两个双层隔热板32固定在储水底架5的外侧壁上,在后续使用过程中,遮光布31可以避免外界阳光直射到储水底架5上,双层隔热板32及吸热棉34 可以避免外界热量传递到储水底架5上,进而可以避免储水底架5内部的水升温,进而可以避免升温后的水输送到秸秆培养基上,造成秸秆培养基升温,造成平菇生长环境温度过高,影响平菇的正常生长。

本实用新型中由下托板、上托板及铰链组成的托载机构1、种植架体2、储水底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托载机构1和种植架体2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工作原理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120109580.3公开的一种移动式农业生产平菇种植架已经公开。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