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驱动箱和设置在驱动箱一端的导向管、导向管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中空转动轴、中空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中空橡胶按摩球,所述中空转动轴处于驱动箱内侧一端固定有贯穿驱动箱的进气管,所述驱动箱的一侧固定有位于进气管外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中空橡胶按压球,通过中空橡胶按压球的按压将中空橡胶按压球内的气体通过进气管和中空转动轴导入中空橡胶按摩球内,从而使中空橡胶按摩球膨胀,通过多次的按压和放开,从而模拟食物吞咽的感觉,从而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率,同时也能对空腔内的神经进行刺激。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0831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20214245.4

  • 发明设计人 胡月;王舒婷;李芸;

    申请日2022-01-26

  • 分类号A61H21/00(2006.01);A61H9/00(2006.01);

  • 代理机构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李建芳

  •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05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37: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领域,特别是涉及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脑卒中会影响吞咽神经受损,从而造成吞咽障碍。吞咽障碍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生于不同部位的吞咽时咽下困难。吞咽障碍可影响摄食及营养吸收,还可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588993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的治疗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装置,需要医护人员手动使用按摩工具以旋转和按压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按摩恢复,操作复杂患者家属不易上手的问题,但其在使用时,依然需要通过按压使按摩头伸缩来增加按压体验,但是在按压的过程中,按摩头的伸缩长度不好控制,因此不能很好的模拟吞咽的感觉,在按压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按摩头伸太深对使用者的口腔损伤,因此模拟有食物通过喉咙的感觉不明显,从而需要多次进行使用,使训练次数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模拟食物吞咽的感觉,从而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率,同时也能对空腔内的神经进行刺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驱动箱和设置在驱动箱一端的导向管、导向管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中空转动轴、中空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中空橡胶按摩球,所述中空转动轴处于驱动箱内侧一端固定有贯穿驱动箱的进气管,所述驱动箱的一侧固定有位于进气管外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中空橡胶按压球,通过中空橡胶按压球的按压使中空橡胶按摩球能够膨胀模拟食物吞咽入喉的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设在驱动箱的一侧,且所述套筒套在进气管的外侧且与进气管之间留有空隙,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设有挡板,所述连接软管的外侧套设有与套筒旋合的压紧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箱的底端设有手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持部为中空状态,所述手持部的内侧固定有转轴端贯穿驱动箱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中空转动轴的外侧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轮齿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空橡胶按摩球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橡胶按摩凸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箱与进气管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圈,所述导向管与中空转动轴之间设置有滚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了设置在连接软管一端的中空橡胶按压球和套合在进气管外侧固定在驱动箱一侧的连接部,通过连接部将连接软管与驱动箱进行连接,同时通过中空橡胶按压球的按压将中空橡胶按压球内的气体通过进气管和中空转动轴导入中空橡胶按摩球内,从而使中空橡胶按摩球膨胀,通过多次的按压和放开,从而模拟食物吞咽的感觉,从而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率,同时也能对空腔内的神经进行刺激;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了设置在驱动箱一侧套设在进气管外侧的套筒,和固定在连接软管一端以及套设在连接软管外侧与套筒旋合的压紧螺母,通过压紧螺母与套筒将挡板压紧在套筒的一侧,从而对连接软管进行固定,使连接软管与驱动箱进行连接,同时便于驱动箱的拆卸;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了设置在驱动箱底端且内部固定有电机的手持部和设置有电机转轴端外侧的第一锥齿轮以及套设在中空转动轴外侧与第一锥齿轮轮齿啮合的第二锥齿轮,通过电机的转动再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使中空转动轴可以转动,从而使中空橡胶按摩球对口腔进行按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康复训练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康复训练装置局部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康复训练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中空橡胶按压球;2、连接软管;3、手持部;4、驱动箱;5、导向管;6、中空转动轴;7、中空橡胶按摩球;8、电机;9、第一锥齿轮;10、进气管;11、第二锥齿轮;12、挡板;13、压紧螺母;14、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驱动箱4,驱动箱4的一侧设置有导向管5,导向管5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中空转动轴6,且导向管5与中空转动轴6之间设置有滚珠,从而使中空转动轴6转动的较为顺滑,中空转动轴6延伸出导向管5的一端设置有中空橡胶按摩球7,且中空橡胶按摩球7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橡胶按摩凸点,通过中空转动轴6的转动带动中空橡胶按摩球7对使用者的口腔进行按摩,刺激使用者的口腔神经;

驱动箱4的底端设有手持部3,手持部3的内侧设置有电机8,且手持部3的外侧设置有控制电机8启停的开关,电机8的转轴端贯穿驱动箱4且延伸至驱动箱4的内部,电机8的转轴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9,中空转动轴6的外侧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9轮齿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1;

当需要驱动中空橡胶按摩球7转动对空腔内部进行按摩时,启动电机8,通过电机8的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9的转动,同时通过第一锥齿轮9与第二锥齿轮11的啮合,将电机8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二锥齿轮11,使第二锥齿轮11带动中空转动轴6的转动,从而使中空转动轴6带动中空橡胶按摩球7在使用者的口腔内转动,对使用者进行口腔按摩;

中空转动轴6处于驱动箱4内部的一端固定有进气管10,且进气管10贯穿驱动箱4延伸出驱动箱4的外侧,进气管10与驱动箱4 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驱动箱4一侧设置有套设在进气管10外侧的连接部,且连接部的内侧连接连接软管2,连接软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中空橡胶按压球1;通过按压中空橡胶按压球1,将中空橡胶按压球1内的气体依次通过连接软管2、进气管10、中空转动轴6传递到中空橡胶按摩球7的内部,从而使中空橡胶按摩球7能够膨胀,从而模拟出了食物在口腔中吞咽的感觉,再配合中空橡胶按摩球7的按摩,提高了吞咽障碍康复的效率,从而使患者能够较快的适应吞咽;

连接部包括套筒14,驱动箱4与中空橡胶按摩球7相对的外侧面固定有套筒14,套筒14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且套筒14与进气管10之间留有空隙,连接软管2的一端固定有挡板12,连接软管2 的外侧套设有压紧螺母13,通过压紧螺母13与套筒14的旋合,将挡板12与套筒14压紧在一起,从而使连接软管2与套筒14进行连接,使中空橡胶按压球1内部的气体能够传递到进气管10内,同时通过挡板12的作用,防止连接软管2的转动使压紧螺母13与套筒 14旋离,防止连接软管2脱落;

连接部包括套筒14,驱动箱4与中空橡胶按摩球7相对的外侧面固定有套筒14,套筒14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连接软管2的另一端固定有压紧螺母13,压紧螺母13与套筒14旋合,通过压紧螺母 13与套筒14的旋合将连接软管2与套筒14进行连接,该结构较少,从而便于压紧螺母13与套筒14连接;

工作时,通过电机8的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9的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9与第二锥齿轮11的啮合带动中空转动轴6的转动,使中空转动轴6带动中空橡胶按摩球7在使用者的口腔内转动,对使用者进行口腔按摩;同时通过按压中空橡胶按压球1,将中空橡胶按压球1内的气体依次通过连接软管2、进气管10、中空转动轴6传递到中空橡胶按摩球7的内部,从而使中空橡胶按摩球7能够膨胀,从而模拟出了食物在口腔中吞咽的感觉,再配合中空橡胶按摩球7的按摩,提高了吞咽障碍康复的效率,从而使患者能够较快的适应吞咽,从而在一次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使使用者的口腔能够按摩,对口腔神经进行刺激,再通过使中空橡胶按摩球7的膨胀模拟出吞咽过程中喉咙有食物通过的感觉,从而提高了吞咽障碍康复的效率,同时通过膨胀代替了现有技术的按压,能够有效的防止口腔受到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