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

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

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长臂与短臂倾斜固定连接,长臂与短臂的连接处设为拐点,拐点紧密放置于髁间窝近端出口顶点,长臂富有弹性紧贴股骨后侧皮质,短臂具有防滑特性紧贴髁间窝顶壁,长臂还与直杆的前端固定连接,直杆上贯通设置前内侧束定位孔及后外侧束定位孔,供双束骨道定位,直杆通过斜杆与定位器把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前外侧入路放置定位器,通过前内侧入路放置关节镜更清晰地观察定位器的定位点,通过附加前内侧入路放置克氏针和钻头进行操作,更有助于骨道的解剖定位,精准制作股骨骨道,定位器还避免了术中C臂透视,而且定位和钻孔一次性完成,节省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886235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医科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221119576.6

  • 发明设计人 薛震;吕松岑;

    申请日2022-05-10

  • 分类号A61B90/11(2016.01);A61B17/56(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孙皓晨

  • 地址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34: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

背景技术

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股骨骨道的非解剖定位与术后不稳、移植物断裂等不良的临床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有经验的前交叉韧带重建外科医生也存在预期的股骨骨道定位和实际的股骨骨道位置之间的差异。

股骨骨道的定位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带偏心距定位器,前交叉韧带尺或C臂透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缺点。带偏心距定位器的缺点是股骨骨道较实际的解剖位置高,不是解剖点定位。这种方法容易受到膝关节大小,移植物直径及髁间窝外侧壁形态的影响。还有人用关节镜下测量尺测量髁间窝外侧壁的长度来进行定位。先用微骨折锥定位然后再用克氏针钻孔,操作步骤较麻烦,有时不容易找到微骨折锥的定位孔从而增加手术时间。术中C臂透视这一方法的缺点是比较费时费力,而且还有容易受到射线辐射的风险。这些方法最终还是要依靠术者的经验来完成定位,因此不够精准。另外骨道扩大后,更容易产生偏移误差,无法精准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能够辅助前外侧入路放置定位器,附加前内侧入路放置克氏针和钻头进行操作,更有助于解剖定位,精准制作股骨骨道,还避免了术中C臂透视,而且定位和钻孔一次性完成,节省了手术时间。该定位器适用于单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双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适用范围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其特征在于:长臂与短臂倾斜固定连接,所述长臂与所述短臂的连接处设为拐点,所述拐点紧密放置于髁间窝近端出口顶点,所述长臂还与直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直杆上贯通设置前内侧束定位孔及后外侧束定位孔,供骨道定位,所述直杆通过斜杆与定位器把手固定连接。

所述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其中:所述长臂与所述短臂的倾斜夹角为145°,所述长臂的前端扁平呈圆弧状,所述长臂的长度设置为20mm,所述短臂的长度设置为7mm。

所述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其中:所述前内侧束定位孔距离髁间窝近端出口顶点距离5mm,所述前内侧束定位孔与所后外侧束定位孔之间距离设置为8-10mm,所述前内束定位孔及所述后外束定位孔的直径为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该定位器适用于单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还适用于双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适用范围广。与以往的定位器相比大大提高了前交叉韧带股骨骨道的精准度,同时也提高了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的结构图。

图2为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的侧视结构图。

图3为新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股骨骨道定位器的俯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长臂;2-短臂;3-直杆;4-前内侧束定位孔;5-后外侧束定位孔;6-斜杆;7-定位器把手;8-拐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通过前内侧入路放置关节镜,通过前外侧入路放置定位器,手握定位器把手7,将其中的长臂1紧密贴附并支撑到股骨后皮质的后方,因所述长臂1的前端扁平呈圆弧状,能够防止副损伤,另一个短臂2贴附并支撑到髁间窝顶壁,防止滑动,所述长臂1与所述短臂2的夹角145°,正好是后皮质线和髁间窝顶壁的夹角,拐点8紧密放置于髁间窝近端出口顶点,就不容易发生摆动,定位稳定性良好,固定好定位器后,通过前内侧观察入路能够直视下清楚的找到定位器的定位点,利用前内束侧定位孔4及后外侧束定位孔5,通过附加前内侧入路钻入2.5mm克氏针进行定位,取出定位器,用合适直径的股骨钻头去制作骨道,由于髁间窝的骨性标志住院医师嵴和分叉嵴是存在变异的,而且关节镜下准确的识别这些标志是比较困难,但是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不用参考这些骨性标志,就能完成骨道的制作,对于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尤其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可以不用参考骨性标志,通过前外侧入路放置定位器,通过前内侧入路放置关节镜更清晰地观察定位器的定位点,通过附加前内侧入路放置克氏针和钻头进行操作,这样更有助于精准定位,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对于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尤其适用。

2、还避免了术中C臂透视,而且定位和钻孔一次性完成,节省了手术时间,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