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水产苗种生产系统

一种水产苗种生产系统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产苗种生产系统,包括孵化设备、开口苗培育槽、鱼苗培育池和集苗沟,所述孵化设备设在阶梯台阶的一层台阶上表面,一层台阶上表面还埋设有与孵化设备相连通的第一水流管;开口苗培育槽放置在阶梯台阶的二层台阶上,二层台阶上表面埋设有与开口苗培育槽相连通的第二水流管;鱼苗培育池放置在阶梯台阶的三层台阶上,三层台阶上表面埋设有与鱼苗培育池相连通的第三水流管;集苗沟设在第三水流管的末端;第一水流管、第二水流管和第三水流管的水平竖直高度依次递减,且在阶梯台阶表面相互连通。本苗种生产系统可多种类型卵一起孵化,利用重力三层培育后集苗,减少人工劳动强度,保证苗种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91020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联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0205733.9

  • 发明设计人 魏志宇;胡龙洋;杨柳;刘峰;陈鑫;

    申请日2022-01-25

  • 分类号A01K61/17(2017.01);A01K63/00(2017.01);A01K63/04(2006.01);

  • 代理机构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魏波

  • 地址 43006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二路2号东创研发设计创意园3栋423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23: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水产苗种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水产苗种是水产养殖业的根本物质基础,目前市场对优质苗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优质苗种供应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淡水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而粘性卵脱卵和受精卵批量化孵化技术是淡水鱼类苗种繁育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对鱼苗的需求量不断提升,亟需对不同类型受精卵的孵化过程、孵化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孵化效率和孵化质量。

目前,淡水鱼苗种生产企业,仍沿袭了传统孵化方式的结构,虽然可以实现鱼苗的培育,但受精卵孵化区的受精卵孵化后、以及苗种培育区的苗种培育成熟后,一般通过人工将孵化的受精卵和培育成熟的苗种分别搬运至苗种培育区和集苗区,但通过人工搬运过程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容易对苗种造成损伤,难以保证苗种的质量;另外配套设施少,水体交换差,生产能力低,不能实现鱼苗的批量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苗种生产系统,以解决传统孵化方式不能多类型孵化、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苗种生产系统,包括用于孵化鱼卵的孵化设备、开口苗培育槽、鱼苗培育池和集苗沟,

所述孵化设备设在阶梯台阶的一层台阶上表面,所述一层台阶上表面还埋设有与所述孵化设备相连通的第一水流管;

所述开口苗培育槽放置在所述阶梯台阶的二层台阶上,所述二层台阶的上表面埋设有与所述开口苗培育槽相连通的第二水流管;

所述鱼苗培育池放置在所述阶梯台阶的三层台阶上,所述三层台阶的上表面埋设有与所述鱼苗培育池相连通的第三水流管;

所述集苗沟设在所述第三水流管的末端;

所述第一水流管、所述第二水流管和所述第三水流管的水平竖直高度依次递减,且在所述阶梯台阶的表面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孵化设备包括三角支架、连接在所述三角支架上的孵化筒以及连接在所述孵化筒底部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流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孵化筒设置为圆锥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栏杆和第二栏杆,所述第一栏杆竖直连接在所述阶梯台阶的一层台阶和二层台阶之间,所述第二栏杆竖直连接在所述阶梯台阶的二层台阶和三层台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阶梯台阶的三层台阶上靠近所述开口苗培育槽的一侧还开设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上侧通过所述第三水流管与所述鱼苗培育池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控制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孵化设备为用于孵化漂流性受精卵、粘性受精卵和沉性受精卵等不同卵性的孵化器。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苗培育槽呈长条形,所述开口苗培育槽的长度为 7.8-8.2米,所述开口苗培育槽的深度为0.3-0.4米。

进一步地,所述鱼苗培育池为圆形,所述鱼苗培育池由刀刮布或PP材质制作而成,所述鱼苗培育池的直径4-8米,深度为0.8-1米。

进一步地,所述集苗沟的宽度为1-1.2米,深度为0.95-1.05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本水产苗种生产系统通过设置孵化设备、开口苗培育槽、鱼苗培育池和集苗沟;供水系统可向孵化设备、开口苗培育槽、鱼苗培育池和集苗沟通入净化水;由于孵化设备、开口苗培育槽、鱼苗培育池和集苗沟通过第一水流管、第二水流管和第三水流管依序连通,通过以上设置,可使得在培育鱼苗过程中,仅需依靠重力即可实现在鱼苗孵化设备、开口苗培育槽、鱼苗培育池和集苗沟之间的搬运,可有效减少人工对鱼苗的干涉,避免鱼苗的损伤,并且多种类型卵可以一起孵化,利用重力三层培育后集苗,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保证了苗种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产苗种生产系统的组成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产苗种生产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孵化设备;11-三角支架;12-孵化筒;13-连接管;2-第一栏杆;3-开口苗培育槽;4-第二栏杆;5-鱼苗培育池;6-集苗沟;7-阶梯台阶;71-一层台阶; 72-二层台阶;73-三层台阶;8-集水池;9-运鱼车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根据,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产苗种生产系统,包括用于孵化鱼卵的孵化设备1、开口苗培育槽3、鱼苗培育池5和集苗沟6,

其中,孵化设备1设在阶梯台阶7的一层台阶71上表面,一层台阶71 上表面还埋设有与孵化设备1相连通的第一水流管,孵化设备1便于漂流性受精卵、粘性受精卵和沉性受精卵等不同卵性批量生产,能大幅提高孵化率,在孵化设备1的底部开一小孔安装出水管,出水管与第一水流管相连通,水产动物受精卵在孵化设备1内完成孵化脱膜后,卵黄苗随水流利用重力三层培育,最后经出水管流入到第一水流管中。

开口苗培育槽3放置在阶梯台阶7的二层台阶72上,二层台阶72的上表面埋设有与开口苗培育槽3相连通的第二水流管,可通过第二水流管将孵化设备1内的卵黄苗导入到开口苗培育槽3内。

鱼苗培育池5放置在阶梯台阶7的三层台阶73上,三层台阶73的上表面埋设有与鱼苗培育池5相连通的第三水流管,可通过第三水流管将二层台阶72上的开口苗导入到三层台阶73上的集水池内。

集苗沟6设在第三水流管的末端,经过培育完成的鱼苗进入到集苗沟6 中收集,并通过设置的运鱼车道9运输出去。

第一水流管、第二水流管和第三水流管的水平竖直高度依次递减,通过水流重力将孵化设备1内孵化出的鱼苗经多级育苗完成育种,且在阶梯台阶7 的表面相互连通,由此形成连通管路,方便育苗自动进入下一工序。

另外,为便于调节孵化设备1、开口苗培育槽3、鱼苗培育池5和集苗沟 6的水位,均在孵化设备1、开口苗培育槽3、鱼苗培育池5和集苗沟6上设置有水位控制器(图中未示意出),其中孵化设备1上还配备有水温表(图中未示意出),以便于控制孵化设备1内的温度,使孵化过程处于最佳温度。

具体地,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当中,孵化设备1 包括三角支架11、连接在三角支架11上的孵化筒12以及连接在孵化筒12底部的连接管13,连接管13的另一端与第一水流管相连通。

由此,通过三角支架11可对孵化筒12提供稳定支撑,孵化筒12底部的连接管13可将孵化出的育苗导入到其他培育池内。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孵化设备1并不限于孵化桶、孵化槽、孵化杯等结构形式,任何能够达到相同功能的孵化容器都可以用于使用。

具体地,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中,孵化筒12优选设置为圆锥形,当然对于其他结构形式的孵化筒,以满足使用、实用、成本低等。

由此,孵化筒12设置为圆锥形,可使得孵化的卵黄苗能够保持良好的活力,显著降低死亡率,通过循环温控的孵化手段,使得孵化的条件稳定,提升孵化的效率。

具体地,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中,水产苗种生产系统还包括第一栏杆2和第二栏杆4,第一栏杆2竖直连接在阶梯台阶7的一层台阶71和二层台阶72之间,第二栏杆4竖直连接在阶梯台阶7的二层台阶72和三层台阶73之间。

由此,通过第一栏杆2的设置,对阶梯台阶7的一层台阶71的边缘进行防护,保证安全,防止工作人员发生意外。通过第二栏杆4的设置,对阶梯台阶7的二层台阶72进行防护,一方面保证开口苗培育槽3不被外部侵扰,另外方面还可保证二层台阶72上的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

具体地,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中,阶梯台阶7的三层台阶73上靠近开口苗培育槽3的一侧还开设有集水池8,集水池8的上侧通过第三水流管与鱼苗培育池5相连通。

具体地,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中,连接管13上设有控制阀门。通过控制阀门可方便控制孵化筒12内的幼苗。

具体地,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中,孵化设备1分别为用于孵化漂流性受精卵、粘性受精卵和沉性受精卵等不同卵性的孵化器。由此,通过不同的孵化筒相互之间的连接,实现同时孵化不同类型育苗。

由此,该设备适合漂浮性卵和黏性卵、沉性卵集约化同时孵化,而不互相受制约。

具体地,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中,开口苗培育槽3 呈长条形,开口苗培育槽3的长度为7.8-8.2米,开口苗培育槽3的深度为 0.3-0.4米,作为本实施例当中的优选方案,开口苗培育槽3的长度设置为8 米,开口苗培育槽3的深度选取为0.35米。

具体地,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中,鱼苗培育池5 为圆形,鱼苗培育池5由刀刮布或PP材质制作而成,鱼苗培育池5的直径4-8 米,深度为0.8-1米。

由此,刀刮布材质为化学合成材料,性质十分稳定,能够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水性;使用PP材料的优势在于,刚出膜的苗种表皮薄,PP材料光滑度远远超过传统苗种水泥池。

具体地,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中,集苗沟6的宽度为1-1.2米,深度为0.95-1.05米。

在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方案中,集苗沟6的宽度选取为1.1米,深度为1米。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