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姿态可任意调节的座椅伸展架及座椅伸展装置

一种姿态可任意调节的座椅伸展架及座椅伸展装置

摘要

本申请涉及功能沙发机械伸展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姿态可任意调节的座椅伸展架及座椅伸展装置,包括底架和伸展支架,伸展支架包括设在底架上的座框件、转动连接在座框件上的腿部伸展组件和靠背架、设在底架与座框件之间的支撑组件,底架、座框件和支撑组件组合形成第一曲柄摇杆结构,前支撑件与腿部伸展组件之间设有提升件,靠背架、后支撑件以及底架之间设有靠背支撑结构,通过第一曲柄摇杆结构的变形带动座框件和提升件对腿部伸展组件进行伸缩控制,通过第一曲柄摇杆结构的变形带动靠背支撑结构对靠背架进行角度旋转控制。能够在减少组件的同时实现座椅姿态的任意调整,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维修方便,制作成本低。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71844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锴创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762866.2

  • 发明设计人 冯元峰;王生;吴林林;王志禹;

    申请日2022-07-06

  • 分类号A47C7/00(2006.01);A47C7/46(2006.01);A47C7/50(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张岭

  •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前进街道江东三路3888号二层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23: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功能沙发机械伸展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姿态可任意调节的座椅伸展架及座椅伸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中都会放置沙发,比如办公室、客厅、卧室、户外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家具种类也日益繁多,而且人们对家具使用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譬如,可升降的沙发、可旋转的沙发、适用于老年人的休闲沙发椅等,因上述各类产品的功能多样化,使用方便且舒适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上述不同类型的沙发不但能达到传统沙发的使用功能,而且,上述沙发类型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灵活调节,以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

现有的沙发一般都有坐姿和躺姿两个状态,例如专利CN202022809346.X 一种搁脚可折叠的功能沙发机械伸展架所示,但是,现有装置在对坐姿和躺姿进行伸缩调节时所采用的连杆结构复杂,而且制作成本高,组装难度高,尤其是伸缩调节机构采用整体联动设置,当出现其中一个联动组件产生损坏后,维修难度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功能沙发机械伸展架连杆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姿态可任意调节的座椅伸展架,能够在减少组件的同时实现座椅姿态的任意调整,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维修方便,制作成本低。

为了解决功能沙发机械伸展时伸展架的连杆复杂、动力的传递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座椅伸展装置,能够实现快速的对座椅伸展架进行展开,且驱动效率高,座椅角度调节简便,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维修方便,制作成本低。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所提供的一种姿态可任意调节的座椅伸展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姿态可任意调节的座椅伸展架,包括底架、设在所述底架上的伸展支架,所述伸展支架收缩时形成坐姿状态,所述伸展支架展开后形成躺姿状态,所述伸展支架包括设在所述底架上的座框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框件上的腿部伸展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框件上的靠背架、设在所述底架与所述座框件之间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前支撑件和后支撑件,所述前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架和所述座框件上,所述后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架和所述座框件上,所述底架、所述座框件和所述支撑组件组合形成第一曲柄摇杆结构,所述前支撑件与所述腿部伸展组件之间设有提升件,所述靠背架、所述后支撑件以及所述底架之间设有靠背支撑结构,通过所述第一曲柄摇杆结构的变形带动所述座框件和所述提升件对所述腿部伸展组件进行伸缩控制,通过所述第一曲柄摇杆结构的变形带动所述靠背支撑结构对所述靠背架进行角度旋转控制,变形后的所述第一曲柄摇杆结构通过所述靠背支撑结构进行辅助固定支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伸展支架进行伸展和收缩调节时,由于腿部伸展组件的一端采用转动连接结构,同时前支撑件与腿部伸展组件之间通过两端转动连接的提升件连接,当前支撑件在前后摇摆过程中,能够带动提升件进行前后摇摆运动,从而通过提升件能够对腿部伸展组件相对于座框件产生向外转动翻出和向内转动缩回的效果,在对腿部伸展组件进行伸缩控制时结构更加简单,驱动方式更加简便,所需的联动组件达到最少。而在靠背架、后支撑件以及底架之间安装有一个与第一曲柄摇杆结构联动的靠背支撑结构,通过靠背支撑结构既可以对靠背架相对于座框件的位置进行限位支撑,避免靠背架受到外部压力而出现转动,又可以通过靠背支撑结构对调节后的座框件的相对位置进行支撑固定,避免出现支撑组件因支撑力不足而向后反倒现象,尤其是靠背支撑结构的一端与后支撑件转动连接,当第一曲柄摇杆结构在调节时能同步通过后支撑件带动靠背支撑结构进行联动,从而使靠背架相对于座框件的倾斜角度能够实现同步调节,在对靠背支撑结构进行驱动时,不在需要增加联动组件,从而使整个座椅的伸展支架在进行伸展和收缩控制时,对于腿部伸展组件和靠背架相对于座框体的联动方式更加简单,制作成本更低,组装更加方便。

可选的:躺姿状态下的所述座框件臀部承载面与所述底架的夹角锐角B为28~50°,躺姿状态下的所述靠背架背部承载面与所述座框件臀部承载面的夹角钝角C为120~150°,躺姿状态下的所述伸展支架处于零重力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展架在伸展支架展开后处于躺姿状态时,座框件所形成的臀部承载面与底架的夹角锐角B为28~50°,伸展架在伸展支架展开后处于躺姿状态,靠背架所形成的背部承载面与所述座框件臀部承载面的夹角钝角C为120~150°,此时通过伸展支架展开后的座椅处于零重力状态,尤其是当座框件臀部承载面与底架的夹角锐角B为28°,且靠背架背部承载面与所述座框件臀部承载面的夹角钝角C为135°时,座椅为绝大部分人感觉最舒适的姿态。

可选的:所述腿部伸展组件包括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框件上的第一连杆、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框件上的第二连杆,所述提升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前支撑件以及所述第一连杆或所述第二连杆上,所述前支撑件、座框件、提升件以及与所述提升件转动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杆或所述第二连杆组合形成第二曲柄摇杆结构,所述第一曲柄摇杆结构和所述第二曲柄摇杆结构均通过所述前支撑件和所述座框件进行联动控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件只需对其中一根连杆进行驱动,就能同时对两根连杆同步实现转动,从而达到对通过腿部伸展组件进行控制的搁腿板的伸缩控制,其中,第二曲柄摇杆结构的对角线优先采用交叉结构设置,能够使提升件对腿部伸展组件的伸缩控制更加方便,而且所需的长度更短,有效伸出距离更长,尤其是组成第一曲柄摇杆结构和第二曲柄摇杆结构的其中两根摇杆均为前支撑件和座框件,从而使第一曲柄摇杆结构和第二曲柄摇杆结构在进行联动控制时更加直接,而且组成第一曲柄摇杆结构和第二曲柄摇杆结构所需的组件更少,实现了以最少的组件达到座框件和腿部伸展组件的相对伸缩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腿部伸展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前端,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72的前端,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所述座框件组合形成第三曲柄摇杆结构,所述第三曲柄摇杆结构和所述第二曲柄摇杆结构均通过所述提升件和所述座框件进行联动控制,所述第三曲柄摇杆结构和所述第一曲柄摇杆结构均通过所述座框件进行联动控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曲柄摇杆结构和第二曲柄摇杆结构均通过提升件和座框件进行联动控制,第三曲柄摇杆结构和第一曲柄摇杆结构均通过座框件进行联动控制,从而使各个曲柄摇杆结构均以座框件为基本构成组件,在联动控制时更加简单,而且在联动控制过程中通过提升件进行辅助伸缩,对于腿部伸展组件的驱动更加方便,尤其是通过提升件还能够对腿部伸展组件进行支撑,使腿部伸展组件的定位效果更好。

可选的:所述靠背支撑结构包括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架上的靠背支撑件一、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靠背支撑件一与所述后支撑件上的靠背支撑件二、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靠背支撑件一与所述靠背架上的靠背支撑件三,所述靠背支撑件一、靠背支撑件二、底架以及所述后支撑件组合形成第四曲柄摇杆结构,所述靠背支撑件二、靠背支撑件三、座框件、靠背架以及所述后支撑件组合形成第五曲柄摇杆结构,所述第一曲柄摇杆结构和所述第四曲柄摇杆结构均通过所述后支撑件进行联动控制,所述第一曲柄摇杆结构和所述第五曲柄摇杆结构均通过所述后支撑件和所述座框件进行联动控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背支撑件三能够通过靠背支撑件一与靠背支撑件二进行支撑固定,同时,靠背支撑件一与靠背支撑件二均采用活动结构,在对靠背支撑结构进行调节时灵活性更高,而且组成第四曲柄摇杆结构和第五曲柄摇杆结构的组件均包括靠背支撑件二和后支撑件,从而使第四曲柄摇杆结构和第五曲柄摇杆结构的组件更少,进一步的减少整个伸展支架的组件数量,使座椅的结构更加精简的同时,联动效果更好,联动方式更加直接。

可选的:所述靠背支撑件一、靠背支撑件二和靠背支撑件三通过一端的转轴连接形成Y型结构,所述靠背支撑件三与所述靠背支撑件一的转动连接点连线夹角A小于等于18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背支撑结构通过靠背支撑件一、靠背支撑件二和靠背支撑件三形成Y型结构,且靠背支撑结构中的靠背支撑件一铰接于底架的后侧,靠背支撑件二和靠背支撑件三的一端采用同一根转轴转动连接在靠背支撑件一上,在对靠背支撑结构进行驱动时灵活性更高,为了确保整个靠背支撑结构的运动过程顺畅,靠背支撑件三与靠背支撑件一的转动连接点连线的夹角A小于等于180°,有效的避免了靠背架在翻转过程中出现无法向外翻转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伸展支架上设有若干对至少一个曲柄摇杆结构的伸缩极限状态进行限位支撑的止位块,伸缩状态的所述伸展支架通过所述止位块进行定位支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伸展支架的常用状态为坐姿和躺姿,而为了避免这两个姿态下的各个曲柄摇杆结构在受力后产生晃动现象,在组成伸展支架的其中一些组件上安装了止位块,通过止位块能够对多个曲柄摇杆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曲柄摇杆结构的极限伸缩位置进行支撑定位,从而形成一个一个的受力点,通过止位块对曲柄摇杆结构进行定位后,能够有效的避免伸展支架在坐下时出现晃动现象。

可选的:所述底架上设有对所述第一曲柄摇杆结构的伸缩极限位置进行限位支撑的所述止位块,所述止位块采用圆柱形向外凸起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架上也具有对第一曲柄摇杆结构的伸缩极限位置进行限位支撑的止位块,通过底架上的止位块主要对前支撑件和后支撑件向前或/和向后倾斜后的极限位置进行支撑限位,避免第一曲柄摇杆结构因受力过大而出现崩坏现,同时,止位块采用圆柱形向外凸起结构,在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单点支撑强度更大。

本申请的目的之二所提供的一种座椅伸展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伸展装置,包括两组所述座椅伸展架、设在两组所述座椅伸展架之间用于相对固定的若干固定杆、设在两组所述座椅伸展架之间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在两个所述伸展支架之间的驱动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杆上的伸缩杆、对所述伸缩杆进行伸缩控制的驱动器,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底架之间的所述固定杆上,所述座椅伸展架通过所述驱动器控制所述伸缩杆的伸缩进行伸展和收缩控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组座椅伸展架通过若干固定杆进行连接固定后能够形成座椅伸展装置的主体伸展架构,而且在通过驱动机构对两组座椅伸展架进行驱动时,只需通过驱动器带动伸缩杆的伸缩控制,就能够使驱动杆产生前后移动的效果,而驱动杆安装在座框件或腿部伸展组件上,而同驱动器进行伸缩控制的伸缩杆两端分别采用转动连接,其上端转接在驱动杆上,且下端转动连接在相邻两个底架之间的固定杆上,从而使伸缩杆形成倾斜状态,在支撑时效果更好,而且在通过驱动杆对整个座椅伸展装置进行整体的伸缩控制时,能够直接带动各个曲柄摇杆结构进行联动摇摆,同步性更强。

可选的:所述驱动杆设在两个所述腿部伸展组件之间,所述驱动杆采用方形杆结构,所述驱动杆上设有转动连接座,所述伸缩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连接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采用方形杆结构,刚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在推送过程中更不易弯曲,而且在驱动杆上安装有一个向外凸起的转动连接座,伸缩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转动连接座上,当支撑杆在进行伸缩控制时,能够通过驱动转动连接座的转动实现翻转,连接结构简单。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对伸展支架进行伸展和收缩调节时,由于底架、座框件和支撑组件组合形成了一个第一曲柄摇杆结构,且腿部伸展组件通过提升件与第一曲柄摇杆结构联动,而靠背支撑结构直接与第一曲柄摇杆结构中的后支撑件连接,从而使座框体在进行调节时,能够以更加简单直接的方法实现对前后两端的腿部伸展组件和靠背架的调节,在对腿部伸展组件进行伸缩控制以及对靠背架进行转动时结构更加简单,驱动方式更加简便,所需的联动组件达到最少,制作成本更低,组装更加方便;

2.通过靠背支撑结构既可以对靠背架相对于座框件的位置进行限位支撑,避免靠背架受到外部压力而出现转动,又可以通过靠背支撑结构对调节后的座框件的相对位置进行支撑固定,避免出现支撑组件因支撑力不足而向后反倒现象;

3.由于伸展支架中各个联动组件的极大精简,导致生产成本更低,组装效率更高,整体更不易损坏,即使出现损坏,对于组件的维修替换也更加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售后的服务效率,实现了在减少组件的同时实现座椅姿态的任意调整的目的。

4.座椅伸展装置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伸缩控制时,驱动装置通过一端的驱动杆直接对两组座椅伸展架进行同步联动控制,控制方式更加简便,而且驱动杆安装在座框件或腿部伸展组件上,驱动装置的下端转动连接在相邻两个底架之间的固定杆上,从而使驱动装置的伸缩杆呈倾斜状态,在支撑时效果更好,在伸出时,能够将作驱动力直接或快速的传递到腿部伸展组件上,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的作用在第一曲柄摇杆结构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躺姿状态下的座椅伸展架的结构侧视图,显示出了各个曲柄摇杆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的侧视图,显示出了腿部伸展组件的基本形态以及夹角锐角的相对位置;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坐姿状态下的座椅伸展架的结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座椅伸展装置的坐姿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座椅伸展装置未完全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座椅伸展装置的躺姿状态示意图;

图中,1、止位块;2、底架;3、第二曲柄摇杆结构;4、第三曲柄摇杆结构;5、驱动杆;6、转动连接座;7、腿部伸展组件;71、第一连杆;72、第二连杆;73、第三连杆;74、第四连杆;8、驱动机构;9、提升件;10、伸展支架;11、伸缩杆;12、靠背架;13、驱动器;14、第五曲柄摇杆结构;15、靠背支撑结构;153、靠背支撑件一;151、靠背支撑件二;152、靠背支撑件三;16、第四曲柄摇杆结构;17、座框件;18、支撑组件;182、前支撑件;181、后支撑件;19、第一曲柄摇杆结构;20、搁腿板;21、夹角锐角B;22、夹角钝角C;23、夹角A;24、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姿态可任意调节的座椅伸展架,包括底架2、设在所述底架2上的伸展支架10,所述伸展支架10收缩时形成坐姿状态,所述伸展支架10展开后形成躺姿状态,所述伸展支架10包括设在所述底架2上的座框件17、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框件17上的腿部伸展组件7、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框件17上的靠背架12、设在所述底架2与所述座框件17之间的支撑组件18,所述支撑组件18包括前支撑件182和后支撑件181,所述前支撑件18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架2和所述座框件17上,所述后支撑件18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架2和所述座框件17上,所述底架2、所述座框件17和所述支撑组件18组合形成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所述前支撑件182与所述腿部伸展组件7之间设有提升件9,所述靠背架12、所述后支撑件181以及所述底架2之间设有靠背支撑结构15,通过所述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的变形带动所述座框件17和所述提升件9对所述腿部伸展组件7进行伸缩控制,通过所述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的变形带动所述靠背支撑结构15对所述靠背架12进行角度旋转控制,变形后的所述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通过所述靠背支撑结构15进行辅助固定支撑。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图1~3的任意附图所示,伸展支架10安装在底架2上,通过底架2进行放置,通过座框件17上安装坐垫后形成臀部支撑面,通过靠背架12上包裹靠背垫后形成背部支撑面,而伸展支架10则可以进行展开和收缩,当伸展支架10处于完全伸展状态下时,如图3所示,座椅本身呈现躺姿状态;而当伸展支架10处于完全收缩状态时,如图1所示,座椅本身呈现坐姿状态;通过对伸展支架10的伸展范围进行任意的调整后还能够实现不同姿态的调整,如图2所示,从而使座椅本身的伸展中间姿态同样可以实现任意调节定位。在通过伸展支架10进行伸展和收缩调节时,座框件17通过前支撑件182和后支撑件181支撑安装在底架2上,如图1~3任意附图所示,由于前支撑件182和后支撑件181的两端均采用转动连接,从而使底架2、座框件17、前支撑件182和后支撑件181组合形成了一个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当其中一个曲柄摇杆组件产生摇摆时,整个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能够在摇摆过程中实现整体的变形,从而使安装在支撑组件18上的座框件17能够根据前支撑件182和后支撑件181相对于底架2的倾斜角度不同实习位置的调节。而在座框件17的前后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腿部伸展组件7和靠背架12,从而通过腿部伸展组件7和靠背架12形成座椅的腿部支撑区以及背部支撑区,而由于腿部伸展组件7的一端采用转动连接结构,同时前支撑件182与腿部伸展组件7之间通过两端转动连接的提升件9连接,当前支撑件182在前后摇摆过程中,能够带动提升件9进行前后摇摆运动,从而通过提升件9能够对腿部伸展组件7相对于座框件17产生向外转动翻出和向内转动缩回的效果,在对腿部伸展组件7进行伸缩控制时结构更加简单,驱动方式更加简便,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所需的联动组件达到最少。而在靠背架12、后支撑件181以及底架2之间安装有一个与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联动的靠背支撑结构15,通过靠背支撑结构15既可以对靠背架12相对于座框件17的位置进行限位支撑,避免靠背架12受到外部压力而出现转动,又可以通过靠背支撑结构15对调节后的靠背架12的相对位置进行支撑固定,避免出现支撑组件18因支撑力不足而向后反倒现象,尤其是靠背支撑结构15的一端与后支撑件181转动连接,当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在调节时能同步通过后支撑件181带动靠背支撑结构15进行联动,从而使靠背架12相对于座框件17的倾斜角度能够实现同步调节,在对靠背支撑结构15进行驱动时,不在需要增加联动组件,从而使整个座椅的伸展支架10在进行伸展和收缩控制时,对于腿部伸展组件7和靠背架12相对于座框件17的联动方式更加简单,制作成本更低,组装更加方便,而且由于组件的极大精简,导致更不易损坏,即使出现损坏,对于组件的维修替换也更加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售后的服务效率,实现了在减少组件的同时实现座椅姿态的任意调整的目的。

一般前支撑件182的摇臂长度大于后支撑件181的摇臂长度,能够保证座椅的前端向上翘起,例如,当前支撑件182和后支撑件181与底架2形成相对垂直角度时,如图1~3所示,座椅的前端高于后端,而当前支撑件182和后支撑件181与底架2形成向后侧反倒至最小角度时,则座椅的后端高于前端,根据前支撑件182和后支撑件181的倾斜度不同,能够实现座框件17相对于底架2的相对位置和倾斜度的调整,从而调节到一个适合个人习惯的位置。同时,提升件9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前支撑件182的上端,如图1所示,前支撑件182与座框件17的转动连接点位于提升件9与前支撑件182的转动连接点的下方,在通过提升件9进行动力的专递时效率更高,在对腿部伸展组件7进行控制时范围更大。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改进为:如图1所示,躺姿状态下的所述座框件17臀部承载面与所述底架2的夹角锐角B21为28~50°,躺姿状态下的所述靠背架12背部承载面与所述座框件17臀部承载面的夹角钝角C22为120~150°,躺姿状态下的所述伸展支架10处于零重力状态。

座框件17主要对人体在乘坐时起到坐垫支撑定位的作用,而靠背架12主要是人体在后靠时形成背部承载面,座框件17通过臀部承载面形成座椅的坐垫区域,靠背架12通过背部承载面形成座椅的靠背区域,其中,如图2所示,当伸展支架10展开后的座框件17臀部承载面后端低于前端,能够使使用者坐着时更加平稳,而且在展开后的座框件17臀部承载面与底架2的夹角锐角B21为28~50°,展开后的靠背架12背部承载面与所述座框件17臀部承载面的夹角钝角C22为120~150°,此时通过伸展支架10展开后的座椅处于零重力状态,尤其是当座框件17臀部承载面与底架2的夹角锐角B21为28°,且靠背架12背部承载面与所述座框件17臀部承载面的夹角钝角C22为135°时,座椅为绝大部分人感觉最舒适的姿态。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改进为,如图2所示,所述腿部伸展组件7包括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框件17上的第一连杆71、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框件17上的第二连杆72,所述提升件9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前支撑件182以及所述第一连杆71或所述第二连杆72上,所述前支撑件182、座框件17、提升件9以及与所述提升件9转动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杆71或所述第二连杆72组合形成第二曲柄摇杆结构3,所述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和所述第二曲柄摇杆结构3均通过所述前支撑件182和所述座框件17进行联动控制。

其中,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的一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座框件17上,从而使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可通过转动连接端相对于座框件17进行旋转,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之间优先采用相互基本平行的结构设置,当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的一端安装上搁腿板20后,由于提升件9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前支撑件182以及第一连杆71或第二连杆72上,提升件9只需对其中一根连杆进行驱动,就能同时对两根连杆同步实现转动,从而达到对通过腿部伸展组件7进行控制的搁腿板20的伸缩控制,其中,第二曲柄摇杆结构3的对角线优先采用交叉结构设置,能够使提升件9对腿部伸展组件7的伸缩控制更加方便,而且所需的长度更短,有效伸出距离更长,尤其是组成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和第二曲柄摇杆结构3的其中两根摇杆均为前支撑件182和座框件17,从而使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和第二曲柄摇杆结构3在进行联动控制时更加直接,而且组成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和第二曲柄摇杆结构3所需的组件更少,实现了以最少的组件达到座框件17和腿部伸展组件7的相对伸缩的效果。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改进为,如图1或图3所示,所述腿部伸展组件7还包括第三连杆73和第四连杆74,所述第三连杆7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71的前端,所述第四连杆7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72的前端,所述第三连杆73和所述第二连杆72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杆71、第二连杆72、第三连杆73以及所述座框件17组合形成第三曲柄摇杆结构4,所述第三曲柄摇杆结构4和所述第二曲柄摇杆结构3均通过所述提升件9和所述座框件17进行联动控制,所述第三曲柄摇杆结构4和所述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均通过所述座框件17进行联动控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搁腿板20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73和第四连杆74的前端,且第三连杆73和第四连杆74相对基本平行设置,从而使腿部伸展组件7在伸出时长度更大,而且在伸缩控制时,第三曲柄摇杆结构4和第二曲柄摇杆结构3均通过提升件9和座框件17进行联动控制,第三曲柄摇杆结构4和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均通过座框件17进行联动控制,从而使各个曲柄摇杆结构均以座框件17为基本构成组件,在联动控制时更加简单,而且在联动控制过程中通过提升件9进行辅助伸缩,对于腿部伸展组件7的驱动更加方便,尤其是通过提升件9还能够对腿部伸展组件7进行支撑,使腿部伸展组件7的定位效果更好。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改进为,如图1和图3所示,

所述靠背支撑结构15包括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架2上的靠背支撑件一153、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靠背支撑件一153与所述后支撑件181上的靠背支撑件二151、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靠背支撑件一153与所述靠背架12上的靠背支撑件三152,所述靠背支撑件一153、靠背支撑件二151、底架2以及所述后支撑件181组合形成第四曲柄摇杆结构16,所述靠背支撑件二151、靠背支撑件三152、座框件17、靠背架12以及所述后支撑件181组合形成第五曲柄摇杆结构14,所述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和所述第四曲柄摇杆结构16均通过所述后支撑件181进行联动控制,所述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和所述第五曲柄摇杆结构14均通过所述后支撑件181和所述座框件17进行联动控制;如图2所示,所述靠背支撑件一153、靠背支撑件二151和靠背支撑件三152通过一端的转轴连接形成Y型结构,所述靠背支撑件三152与所述靠背支撑件一153的转动连接点连线夹角A小于等于180°。

在组装时,靠背支撑结构15通过靠背支撑件一153、靠背支撑件二151和靠背支撑件三152形成Y型结构,且靠背支撑结构15中的靠背支撑件一153铰接于底架2的后侧,靠背支撑件二151和靠背支撑件三152的一端采用同一根转轴转动连接在靠背支撑件一153上,在对靠背支撑结构15进行驱动时灵活性更高,而且组成第四曲柄摇杆结构16和第五曲柄摇杆结构14的组件均包括靠背支撑件二151和后支撑件181,从而使第四曲柄摇杆结构16和第五曲柄摇杆结构14的组件更少,进一步的减少整个伸展支架10的组件数量,使座椅的结构更加精简的同时,联动效果更好,联动方式更加直接,为了确保整个靠背支撑结构15的运动过程顺畅,靠背支撑件三152与靠背支撑件一153的转动连接点连线的夹角A小于等于180°,有效的避免了靠背架12出现无法向外翻转情况发生。

在以上任意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改进为:如图1、图4~6所示,所述伸展支架10上设有若干对至少一个曲柄摇杆结构的伸缩极限状态进行限位支撑的止位块1,伸缩状态的所述伸展支架10通过所述止位块1进行定位支撑。

由于伸展支架10的常用状态为坐姿和躺姿,而为了避免这两个姿态下的各个曲柄摇杆结构在受力后产生晃动现象,在组成伸展支架10的其中一些组件上安装了止位块1,通过止位块1能够对多个曲柄摇杆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曲柄摇杆结构的极限伸缩位置进行支撑定位,从而形成一个一个的受力点,通过止位块1对曲柄摇杆结构进行定位后,能够有效的避免伸展支架10在坐下时出现晃动现象。

在上一步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改进为,如图4~6所示,所述底架2上设有对所述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的伸缩极限位置进行限位支撑的所述止位块1,所述止位块1采用圆柱形向外凸起结构。

底架2上也具有对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的伸缩极限位置进行限位支撑的止位块1,通过底架2上的止位块1主要对前支撑件182和后支撑件181向前或/和向后倾斜后的极限位置进行支撑限位,避免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因受力过大而出现崩坏现,同时,止位块1采用圆柱形向外凸起结构,在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单点支撑强度更大,而且在与止位块1匹配的区域还可以设置成弧形的凹陷结构,从而可以提高与止位块1接触时的接触面积象。

实施例六,本申请还包含了一种通过以上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座椅伸展架进行组合的座椅伸展装置,如图4~6所示,一种座椅伸展装置,包括两组所述座椅伸展架、设在两组所述座椅伸展架之间用于相对固定的若干固定杆24、设在两组所述座椅伸展架之间的驱动机构8,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设在两个所述伸展支架10之间的驱动杆5、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杆5上的伸缩杆11、对所述伸缩杆11进行伸缩控制的驱动器13,所述伸缩杆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底架2之间的所述固定杆24上,所述座椅伸展架通过所述驱动器13控制所述伸缩杆11的伸缩进行伸展和收缩控制;所如图6所示,所述驱动杆5设在两个所述腿部伸展组件7之间,所述驱动杆5采用方形杆结构,所述驱动杆5上设有转动连接座6,所述伸缩杆11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连接座6上。

座椅伸展装置一般采用两组座椅伸展架且通过固定杆24进行相互定位,从而使两组座椅伸展架形成对称设置,一般两组座椅伸展架的底架2采用平行设置,而两组伸展支架10则采用平行或相对平行结构,从而提高两侧伸展支架10在底架2上的稳定性以及调节的同步性。两个底架2之间安装有对两侧的伸展支架10进行展开和收缩调节的驱动机构8,驱动机构8一般安装在两组座椅伸展架的中间,其中伸缩杆11的一端安装在驱动杆5的中部区域,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相邻两个底架2之间的固定杆24上;其中,驱动杆5安装在座框件17或腿部伸展组件7上,而同驱动器13进行伸缩控制的伸缩杆11两端分别采用转动连接,从而使驱动杆5在伸缩控制时,能够直接带动各个曲柄摇杆结构进行联动摇摆,伸缩杆11的下端安装在两个底架2的后侧区域,能够保证伸缩杆11处于向前倾斜设置,在伸缩时,能够直接对驱动杆5向外翻转推动,而且伸缩杆11停止工作后,对于驱动杆5的定位效果更好。其中驱动杆5优先安装在座框件17的前端或者腿部伸展组件7的第一连杆71或第二连杆72上,当驱动杆5安装在座框件17的前端时,通过驱动杆5带动整个座框件17进行前后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使座框件17直接带动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第二曲柄摇杆结构3、第三曲柄摇杆结构4以及第五曲柄摇杆结构14进行前后摇摆运动,从而使整个伸展支架10实现伸缩控制,整个曲柄摇杆结构的摇杆更加统一;而当驱动杆5安装在腿部伸展组件7的第一连杆71或第二连杆72上时,其所安装的连杆与提升件9所安装的连杆为不同的连杆,优先装在第一连杆71上,此状态下,再通过驱动杆5带动驱动杆5进行前后移动时,能够直接将作用力作用在腿部伸展组件7上,且动力能够第一时间通过第一连杆71传递到座框件17上,从而通过座框件17直接带动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第二曲柄摇杆结构3、第三曲柄摇杆结构4以及第五曲柄摇杆结构14进行前后摇摆运动的同时,还能够通过提升件9带动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进行驱动,使第一曲柄摇杆结构19的驱动效果更佳直接,最终实现整个伸展支架10实现伸缩控制,整个曲柄摇杆结构的摇杆更加统一。

其中,驱动杆5采用方形杆结构,刚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在推送过程中更不易弯曲,而且在驱动杆5上安装有一个向外凸起的转动连接座6,伸缩杆11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转动连接座6上,当伸缩杆11在进行伸缩控制时,能够通过驱动转动连接座6的转动实现翻转,连接结构简单。例如,当驱动器13控制伸缩杆11向前伸出时,伸缩杆11带动驱动杆5向外移动,通过驱动杆5带动第一连杆71、第二连杆72、第三连杆73和第四连杆74向前推出,从而达到腿部伸展组件7实现伸展的效果,当腿部伸展组件7完全打开后,推杆继续伸长,座框件17在支撑组件18、提升件9和靠背支撑结构15的带动下继续前提和角度提升,从而达到零重力的效果。

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为,所述伸缩杆11和驱动器13采用气缸、油缸、气动杆或电机推杆中的一种,在对驱动杆5向前推动时更加方便,控制简单,且通用性强,其中伸缩杆11和驱动器13优先采用电机推杆结构,当电机通电后,通过控制开关就能够控制其进行正反转,从容带动伸缩杆11进行伸缩。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