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温度异常处理装置及冷通道封闭系统

用于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温度异常处理装置及冷通道封闭系统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温度异常处理装置及冷通道封闭系统,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温感检测仪、第二温感检测仪、比较器以及处理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设置在冷通道内,所述第二温感检测仪设置在冷通道外,所述比较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和所述第二温感检测仪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和所述第二温感检测仪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进行比较;所述处理机构与所述比较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对温度异常情况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温度异常处理装置及冷通道封闭系统,能够实现对冷通道温度异常情况的监控和处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86387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22309514.3

  • 发明设计人 王锦艳;杨礼春;

    申请日2021-09-23

  • 分类号G01K13/00(2021.01);H05K7/20(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周永君;赵平

  • 地址 100140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55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21: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温度异常处理装置及冷通道封闭系统。

背景技术

冷通道封闭系统是基于冷热空气分离有序流动的原理,冷空气由高架地板下吹出,进入密闭的冷池通道,机柜前端的设备吸入冷气,通过给设备降温后,形成热空气由机柜后端排出至热通道。热通道的气体迅速返回到空调回风口。冷通道封闭系统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机房,对于具备机房机柜的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机房,当机房供电中断时,在电力恢复前通道内的温度将逐渐上升且热气难以排出,目前暂无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温度异常处理装置及冷通道封闭系统,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温度异常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温感检测仪、第二温感检测仪、比较器以及处理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设置在冷通道内,所述第二温感检测仪设置在冷通道外,所述比较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和所述第二温感检测仪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和所述第二温感检测仪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进行比较;所述处理机构与所述比较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对温度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分别设置在所述冷通道封闭系统的多条冷通道内。

可选的,所述第二温感检测仪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二温感检测仪散布在所述冷通道封闭系统的冷通道外部。

可选的,所述比较器为能够对每个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和各所述第二温感检测仪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的单片机。

可选的,所述冷通道封闭系统的各条冷通道分别具有封闭门和/或顶棚;所述处理机构包括与所述封闭门和/或顶棚相连的开启触动器,所述开启触动器还与所述比较器相连。

可选的,在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为其中一个或多个第一温感检测仪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大于各所述第二温感检测仪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的平均值时,所述开启触动器控制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所在的冷通道的封闭门和/或顶棚开启。

可选的,在所述开启触动器控制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所在的冷通道的封闭门和/或顶棚开启之后,在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小于各所述第二温感检测仪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的平均值时,所述开启触动器控制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所在的冷通道的封闭门和/或顶棚关闭。

可选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比较器相连,用于在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大于所述第二温感检测仪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时进行报警。

可选的,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和第二温感检测仪为气压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通道封闭系统,包括机房、设置在机房内的机柜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柜之间的冷通道,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温度异常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温度异常处理装置及冷通道封闭系统,能够利用第一温感检测仪和第二温感检测仪分别对冷通道内和冷通道外的温度信号进行检测,并利用比较器对第一温感检测仪检测的温度信号值和第二温感检测仪检测的温度信号值进行比较,在第一温感检测仪检测的温度信号值大于第二温感检测仪检测的温度信号值时,则利用处理机构对该温度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实现了对冷通道温度异常情况的监控和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冷通道封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冷通道温度异常处理机制的流程示意图。

图示说明:

11、第一温感检测仪;12、第二温感检测仪;13、比较器;14、处理机构;2、机房;21、冷通道;22、机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温度异常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温度异常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温感检测仪11、第二温感检测仪12、比较器13以及处理机构14;其中:第一温感检测仪11设置在冷通道21内,第二温感检测仪12设置在冷通道21外,比较器13分别与第一温感检测仪11和第二温感检测仪12相连,用于对第一温感检测仪11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和第二温感检测仪12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进行比较;处理机构14与比较器13相连,用于根据比较器13的比较结果对温度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第一温感检测仪11用于检测冷通道21内的温度信号,第二温感检测仪12用于检测冷通道21外的温度信号;比较器13可以设置在冷通道21内部,也可以设置在冷通道21的外部,用于对第一温感检测仪11和第二温感检测仪12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进行比较,比较器13可以是单片机或树莓派也可以是带有输出数据、通讯模块以及计算能力的电路设备。在比较器13的比较结果为第一温感检测仪 11检测的温度信号值大于第二温感检测仪12检测的温度信号值时,则说明给冷通道21供冷气的设备停工,冷通道21内的温度异常升高;处理机构14用于应对冷通道21内温度异常升高的情况,例如处理机构14可以为报警器,报警器可以在冷通道21内温度异常升高时,进行报警处理;又例如处理机构14可以为开启触动器,开启触动器与冷通道21的封闭门或者天窗连接,用于在冷通道21内温度异常升高时,控制冷通道21的封闭门或者天窗打开;或者处理机构14可以同时包括报警器和开启触动器,在冷通道21内温度异常升高时,报警器进行报警,开启触动器控制冷通道21的封闭门或者天窗打开。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温度异常处理装置,能够利用第一温感检测仪11和第二温感检测仪12分别对冷通道21内和冷通道21外的温度信号进行检测,并利用比较器13对第一温感检测仪11检测的温度信号值和第二温感检测仪 12检测的温度信号值进行比较,在第一温感检测仪11检测的温度信号值大于第二温感检测仪12检测的温度信号值时,则利用处理机构14对该温度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实现了对冷通道21温度异常情况的监控和处理。

可选的,处理机构14可以包括报警器,报警器与比较器13相连,用于在比较器13的比较结果为第一温感检测仪11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大于第二温感检测仪12 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时进行报警。

本实施例,在比较器13的比较结果为第一温感检测仪11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大于第二温感检测仪12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时,触发报警器进行报警,以提醒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可选的,第一温感检测仪11和第二温感检测仪12可以为气压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本实施例,第一温感检测仪11和第二温感检测仪12可以为能够直接检测出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例如数字式气温计,还可以为能够监测与气温相关的其他信号的电子器件,例如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监测的气压信号能够反映温度的高低,也可作为一种温度信号。

如图1所示,可选的,第一温感检测仪1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各第一温感检测仪11分别设置在冷通道封闭系统的多条冷通道21内。

本实施例,每个冷通道21内的第一温感检测仪11用于检测该冷通道21内的温度信号,从而实现对冷通道封闭系统的多个冷通道21内的温度的监控,优选的,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每个冷通道21内均可以设置有第一温感检测仪11,从而实现对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每个冷通道21的温度的监控。

如图1所示,可选的,第二温感检测仪1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各第二温感检测仪12散布在冷通道封闭系统的冷通道21外部。

本实施例,第二温感检测仪12可以均布在冷通道21外部的机房空间中,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布置在冷通道21外部的机房空间中。

如图1所示,可选的,在第一温感检测仪11和第二温感检测仪12的数量分别为多个时,比较器13可以为能够对每个第一温感检测仪11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和各第二温感检测仪12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的单片机,例如,第一温感检测仪11和第二温感检测仪12分别为温度传感器DS18b20,比较器13为 NodeMCU ESP8266 CH340。

本实施例,比较器13可以以各第二温感检测仪12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的平均值作为超限信号,例如m个第一温感检测仪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分别为X

如图1所示,可选的,冷通道封闭系统的各条冷通道21分别具有封闭门和/或顶棚;处理机构14包括与封闭门和/或顶棚相连的开启触动器,开启触动器还与比较器13相连。

本实施例,开启触动器可以为继电器,封闭门可以为电动门,顶棚可以为电动顶棚;在冷通道21只具有封闭门时,该冷通道21设置的开启触动器与封闭门连接;在冷通道21同时具有封闭门和顶棚时,该冷通道21设置的开启触动器与封闭门连接和/或与顶棚连接,冷通道上设置的封闭门以及顶棚(天窗)的结构以及与冷通道的连接方式可参照现有技术中冷通道上设置的封闭门以及顶棚(天窗)的结构以及与冷通道的连接方式,开启触动器与封闭门和/或与顶棚连接方式可参见现有技术中继电器与电动门、窗的连接方式。

如图1所示,可选的,在比较器13的比较结果为其中一个或多个第一温感检测仪11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大于各第二温感检测仪12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的平均值时,开启触动器控制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11所在的冷通道21的封闭门和/或顶棚开启。

本实施例,对于监测到的温度信号值大于各第二温感检测仪12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的平均值的某个或某几个第一温感检测仪11来说,该第一温感检测仪11所在的冷通道内的温度出现异常升温,这时,为防止机房内温度异常升高而导致服务器等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服务器瘫痪、微电路局部短路、设备运行失常等问题,开启触动器根据比较器13的比较结果控制该第一温感检测仪11所在的冷通道21的封闭门和/或顶棚开启(温度异常处理机制参见图2),利用机房环境空间实现对机柜的应急散热,延缓冷通道21内和机柜内设备温度的上升速度。

可选的,在开启触动器控制第一温感检测仪11所在的冷通道21的封闭门和/或顶棚开启之后,在比较器13的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11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小于各第二温感检测仪12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的平均值时,开启触动器控制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11所在的冷通道21的封闭门和/或顶棚关闭。

本实施例,在第一温感检测仪11所在的冷通道21的封闭门和/或顶棚开启之后,若比较器13的比较结果变为所述第一温感检测仪11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小于各第二温感检测仪12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值的平均值时,则说明给该冷通道21制冷的制冷设备恢复工作,该冷通道21内的温度逐步恢复正常,这时,开启触动器根据比较器13的比较结果关闭该冷通道21的封闭门和/或顶棚。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冷通道封闭系统,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通道封闭系统包括:机房2、设置在机房2内的机柜22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柜22之间的冷通道21,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温度异常处理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通道封闭系统,能够利用第一温感检测仪11和第二温感检测仪12分别对冷通道21内和冷通道21外的温度信号进行检测,并利用比较器13对第一温感检测仪11检测的温度信号值和第二温感检测仪12检测的温度信号值进行比较,在第一温感检测仪11检测的温度信号值大于第二温感检测仪12检测的温度信号值时,则利用处理机构14对该温度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实现了对冷通道21温度异常情况的监控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温度异常处理装置及冷通道封闭系统可用于金融领域,也可用于除金融领域之外的任意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用于冷通道封闭系统的温度异常处理装置及冷通道封闭系统的应用领域不做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具体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例如”、“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