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钝化处理用钝化槽

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钝化处理用钝化槽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钝化处理用钝化槽,其包括槽体、若干个密封条及净化机构,所述槽体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槽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出气口;各个所述密封条并排设置于所述槽体的上端开口处、以使所述槽体的上端开口处于密封状态;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壳体、过滤件及至少一吸风机,所述壳体内具有一密闭的净化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净化腔连通的进气口及通风孔,所述进气口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密封条可以使得铬酸盐溶液挥发气体被封闭于槽体内,不会扩散至周围的空气中,通过过滤件的净化处理后,洁净的气体从各个通风孔被排出,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57657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襄阳旭威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974151.3

  • 发明设计人 庹华强;张蕾;

    申请日2022-07-28

  • 分类号C23C22/00(2006.01);B08B15/04(2006.01);B01D53/04(2006.01);

  • 代理机构武汉智恒永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90;

  • 代理人赵泽夏

  • 地址 441534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经济开发区机电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2-11-28 18:37: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8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钝化处理用钝化槽。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的加工中,当零部件的表面镀锌完成后还需要在零部件表面进行钝化处理,零部件表面经过钝化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大部分表面都经过钝化处理,以达到延长零部件使用寿命的目的。对于汽车零部件表面钝化处理,目前是采用钝化槽进行,钝化前,在钝化槽内注入一定量的钝化液,钝化时,将零部件悬挂在挂具上,再将挂具悬挂于挂杆上,并通过升降杆带动挂杆实现升降,从而将挂具放入钝化液中,对零部件进行钝化处理。

申请号201820229962.8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钝化槽,包括上部设有开口的槽体,槽体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固定金属工件的固定装置,槽体下部设有用于使槽体内钝化液翻滚的翻滚装置,翻滚装置包括设置在槽体下部的多个旋流曝气机,多个旋流曝气机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且呈蛇形分布,管道延伸至槽体外的端部设有用于向管道内输气的气泵。

由于钝化液大多是采用铬酸盐钝化溶液,而铬酸盐毒性较高,铬酸盐钝化溶液挥发至周围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性,上述钝化槽在采用铬酸盐钝化溶液对零部件进行钝化处理时,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钝化处理用钝化槽,解决现有技术中钝化槽在采用铬酸盐钝化溶液对零部件进行钝化处理时,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钝化处理用钝化槽,包括:

槽体,所述槽体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槽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出气口;

若干个密封条,各个所述密封条并排设置于所述槽体的上端开口处、以使所述槽体的上端开口处于密封状态;

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壳体、过滤件及至少一吸风机,所述壳体内具有一密闭的净化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净化腔连通的进气口及通风孔,所述进气口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过滤件嵌设于所述净化腔内,所述吸风机的进口与所述通风孔连通。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密封条均为弹性条,且各个所述密封条均位于所述出气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零部件表面钝化处理用钝化槽,还包括两个软门帘,两个所述软门帘对称滑动设置于所述槽体上,且各个所述软门帘均位于各个所述密封条的上方,各个所述软门帘均包括框体及帘布,所述帘布固定安装于所述框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的两个相对侧壁内均开设有一容纳腔。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的另外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滑槽及通槽,各个所述滑槽的两端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各个所述通槽分别垂直于相对应的所述滑槽,所述框体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两个所述框体相互靠近端均固定安装有拉板,所述拉板滑动连接于所述通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零部件表面钝化处理用钝化槽,还包括若干个伸缩驱动件,各个所述伸缩驱动件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槽体上,各个所述伸缩驱动件的输出端均与相对应的所述拉板固定连接,以驱动各个所述拉板沿着所述通槽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还具有一密闭的吸风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吸风腔连通的排气孔,所述吸风腔通过所述通风孔与所述净化腔连通,所述吸风机设置于所述吸风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零部件表面钝化处理用钝化槽,还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一密封门。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驱动件为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钝化前,在槽体内注入一定量的铬酸盐钝化溶液,钝化时,将零部件悬挂在挂具上,再将挂具悬挂于挂杆上,并通过升降杆带动挂杆实现升降,从而将挂具穿过各个密封条,放入钝化液中,对零部件进行钝化处理,通过设置密封条可以使得铬酸盐溶液挥发气体被封闭于槽体内,不会扩散至周围的空气中,同时,开启吸风机,吸风机将槽体内的铬酸盐溶液挥发气体沿着出气口和进气口吸入至净化腔内,通过过滤件的净化处理后,洁净的气体从各个通风孔被排出,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钝化处理用钝化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省略掉软门帘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钝化处理用钝化槽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槽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槽体、110-出气口、120-容纳腔、130-滑槽、140-通槽、200-密封条、300-净化机构、310-壳体、311-净化腔、312-进气口、313-通风孔、314-吸风腔、315-排气孔、316-密封门、320-过滤件、330-吸风机、400-软门帘、410-框体、411-拉板、420-帘布、500-伸缩驱动件、600-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钝化处理用钝化槽,其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槽体100、若干个密封条200及净化机构300,所述槽体100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槽体100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出气口110;各个所述密封条200并排设置于所述槽体100的上端开口处、以使所述槽体100的上端开口处于密闭状态;所述净化机构300包括壳体310、过滤件320及至少一吸风机330,所述壳体310内具有一密闭的净化腔311,所述壳体310上开设有与所述净化腔311连通的进气口312及通风孔313,所述进气口312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口110连通,所述过滤件320嵌设于所述净化腔311内,所述过滤件320的进口端与所述进气口312连通,所述过滤件320的出口端与所述通风孔313连通,所述吸风机330的进口与所述通风孔313连通。

钝化前,在所述槽体100内注入一定量的铬酸盐钝化溶液,钝化时,将零部件悬挂在挂具上,再将挂具悬挂于挂杆上,并通过升降杆带动挂杆实现升降,从而将挂具穿过各个所述密封条200,放入钝化液中,对零部件进行钝化处理,通过设置所述密封条200可以使得铬酸盐溶液挥发气体被封闭于所述槽体100内,不会扩散至周围的空气中,同时,开启所述吸风机330,所述吸风机330将所述槽体100内的铬酸盐溶液挥发气体沿着所述出气口110和所述进气口312吸入至所述净化腔311内,通过所述过滤件320的净化处理后,洁净的气体从各个所述通风孔313被排出,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2,各个所述密封条200均为弹性条,且各个所述密封条200均位于所述出气口110的上方,以使各个所述密封条200不仅可以对所述槽体100内的铬酸盐溶液挥发气体起到很好的密封、阻隔作用,还不影响挂具穿过各个所述密封条200,进入至钝化液中。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述汽车零部件表面钝化处理用钝化槽,还包括两个软门帘400,两个所述软门帘400对称滑动设置于所述槽体100上,且各个所述软门帘400均位于各个所述密封条200的上方,各个所述软门帘400均包括框体410及帘布420,所述帘布420固定安装于所述框体410内,进一步可以对所述槽体100内的铬酸盐钝化溶液挥发的铬酸盐溶液挥发气体进行阻隔、密封。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图5,所述槽体100的两个相对侧壁内均开设有一容纳腔120,以使各个所述软门帘400被拉开的过程中,可以收纳于相对应的所述容纳腔120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4,所述槽体100的另外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滑槽130及通槽140,各个所述滑槽130的两端均与所述容纳腔120连通,各个所述通槽140分别垂直于相对应的所述滑槽130,且各个所述通槽140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滑槽130形成“L”型结构,所述框体410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130内,两个所述框体410相互靠近端均固定安装有拉板411,所述拉板411滑动连接于所述通槽140内,通过拉动所述拉板411可以使得所述拉板411在所述通槽140内滑动,进一步带动所述软门帘400沿着所述滑槽130滑动,所述软门帘400相互远离端被收至所述容纳腔120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汽车零部件表面钝化处理用钝化槽,还包括若干个伸缩驱动件500,各个所述伸缩驱动件500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槽体100上,各个所述伸缩驱动件500的输出端均与相对应的所述拉板411固定连接,以驱动各个所述拉板411沿着所述通槽140滑动,通过操控所述伸缩驱动件500,可以使得所述伸缩驱动件500驱动所述拉板411滑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所述壳体310内还具有一密闭的吸风腔314,所述壳体310上开设有与所述吸风腔314连通的排气孔315,所述吸风腔314通过所述通风孔313与所述净化腔311连通,所述吸风机330设置于所述吸风腔314内,所述吸风机330和所述过滤件320被放置于不同的腔室内,可以减小所述吸风机330受到铬酸盐溶液挥发气体的腐蚀。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2和图3,所述汽车零部件表面钝化处理用钝化槽,还包括连通管600,所述连通管600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110连通,所述连通管600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口312连通,以使铬酸盐溶液挥发气体沿着所述出气口110、所述连通管600及所述进气口312进入至所述净化腔311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壳体310上还设置有一密封门316,以使所述过滤件320便于更换,所述过滤件320内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块,用于吸附铬酸盐溶液挥发气体。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伸缩驱动件500为气缸。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钝化前,在所述槽体100内注入一定量的铬酸盐钝化溶液,钝化时,将零部件悬挂在挂具上,再将挂具悬挂于挂杆上,并通过升降杆带动挂杆实现升降,再通过操控所述伸缩驱动件500,使得所述伸缩驱动件500驱动所述拉板411沿着所述通槽140滑动,从而使得所述拉板411带动各个所述软门帘400沿着所述滑槽130滑动,所述软门帘400被收至所述容纳腔120内,此时挂具穿过各个所述密封条200,放入钝化液中,对零部件进行钝化处理,通过设置所述密封条200可以使得铬酸盐溶液挥发气体被封闭于所述槽体100内,不会扩散至周围的空气中,同时,开启所述吸风机330,所述吸风机330将所述槽体100内的铬酸盐溶液挥发气体沿着所述出气口110、所述连通管600及所述进气口312进入至所述净化腔311内,通过所述过滤件320内设置的活性炭吸附块,对铬酸盐溶液挥发气体进行吸附,洁净的气体沿着各个所述通风孔313进入至所述吸风腔314内、并沿着所述排气孔315被排出,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钝化处理用钝化槽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所述密封条200可以使得铬酸盐溶液挥发气体被封闭于所述槽体100内,不会扩散至周围的空气中;

(2)通过操控所述伸缩驱动件500,使得所述伸缩驱动件500驱动所述拉板411沿着所述通槽140滑动,从而使得所述拉板411带动各个所述软门帘400沿着所述滑槽130滑动,当两个所述软门帘400被拉开的过程中,所述软门帘400被收至所述容纳腔120内,当两个所述软门帘400闭合时,可以进一步对所述槽体100内的铬酸盐溶液挥发气体进行阻隔、密封;

(3)开启所述吸风机330,所述吸风机330将所述槽体100内的铬酸盐溶液挥发气体沿着所述出气口110、所述连通管600及所述进气口312进入至所述第一腔室内,通过所述过滤件320内设置的活性炭吸附块,对铬酸盐溶液挥发气体进行吸附,洁净的气体沿着各个所述通风孔313进入至所述吸风腔314内、并沿着所述排气孔315被排出,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