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分析仪器中色谱柱使用的柱温箱

一种分析仪器中色谱柱使用的柱温箱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析仪器中色谱柱使用的柱温箱,包括柱温箱和色谱柱,柱温箱内设有导温柱,色谱柱缠绕在导温柱上,柱温箱的底部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底部安装有散热片,柱温箱侧壁上设有连接色谱柱的连接头,半导体制冷片顶部与柱温箱底部接触,半导体制冷片的底部与散热片接触。本实用新型使用高精度双向控制电路控制的半导体制冷片及散热片,可以在柱温箱底部进行加热或制冷,不用在柱温箱内设置散热风扇,柱温箱可以设计的尺寸较小,易放置,使用半导体制冷片,温控更稳定,噪声较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66259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志晨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895611.3

  • 发明设计人 陈保珠;

    申请日2022-07-21

  • 分类号G01N30/54(2006.01);

  • 代理机构淄博市众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16;

  • 代理人丁鹏鹏

  • 地址 102400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凯旋大街建设路18号—D8757

  • 入库时间 2022-11-28 18:37: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8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析仪器中色谱柱使用的柱温箱,属于色谱柱温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在分析仪器领域中,色谱柱是气相、液相色谱仪中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色谱柱的温度环境对分析组分的分离有个重要的角色,色谱柱传统的温控有风扇制冷,或者加热,体积较大,一般只能单向加热或制冷,无法既加热又制冷进行双向温控,且温控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析仪器中色谱柱使用的柱温箱,解决柱温箱体积较大,且温控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析仪器中色谱柱使用的柱温箱,包括柱温箱和色谱柱,柱温箱内设有导温柱,色谱柱缠绕在导温柱上,柱温箱的底部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底部安装有散热片,柱温箱侧壁上设有连接色谱柱的连接头,半导体制冷片顶部与柱温箱底部接触,半导体制冷片的底部与散热片接触。导温柱一般使用铝型材。散热片为散热型铝。半导体制冷片采用双极正反向控制,能够精准控制色谱柱的温度。柱温箱外部做好封装,保证柱温箱密封良好,并且外部设置保温层。

优选的,散热片的顶部固定有L型的支架,支架上设有竖直的条形的调节孔,柱温箱外侧壁上固定有伸入调节孔内的调节螺栓。可以根据半导体制冷片厚度调节柱温箱的高度,从而适应多种厚度的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风扇对着散热片下部的间隙吹。

优选的,散热片的散热开口一侧设有散热风扇,柱温箱内设有热电偶,热电偶连接有固定在柱温箱侧壁上的电偶接头,电偶接头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风扇。可以更好的进行自动控制柱温箱内色谱柱的温度。

优选的,导温柱的顶部外侧设有限位翻边。可以在缠绕色谱柱时,对色谱柱进行限位。

优选的,柱温箱包括底板,底板外侧四周固定有侧板,侧板的顶部固定有顶板,导温柱与底板为一体结构,调节螺栓固定在侧板上,顶板的中间设有与限位翻边过盈配合的通孔。限位翻边过盈配合的通孔可以保证密封效果,限位翻边伸入到通孔内,尽可能的缩减柱温箱的高度,减小其体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高精度双向控制电路控制的半导体制冷片及散热片,可以在柱温箱底部进行加热或制冷,不用在柱温箱内设置散热风扇,柱温箱可以设计的尺寸较小,易放置,使用半导体制冷片,温控更稳定,噪声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顶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头;2、顶板;3、导温柱;4、通孔;5、侧板;6、底板;7、支架;8、调节孔;9、散热片;10、半导体制冷片;11、色谱柱;12、限位翻边;13、电偶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分析仪器中色谱柱使用的柱温箱,包括柱温箱和色谱柱11,柱温箱内设有导温柱3,色谱柱11缠绕在导温柱3上,柱温箱的底部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10,半导体制冷片10的底部安装有散热片9,柱温箱侧壁上设有连接色谱柱11的连接头1,半导体制冷片10顶部与柱温箱底部接触,半导体制冷片10的底部与散热片9接触。

散热片9的顶部固定有L型的支架7,支架7上设有竖直的条形的调节孔8,柱温箱外侧壁上固定有伸入调节孔8内的调节螺栓。

使用时,把半导体制冷片10固定在散热片9的顶部,然后调节调节螺栓在调节孔8的位置,使得柱温箱底部与半导体制冷片10顶部接触。制冷时,半导体制冷片10正向通电,其顶部为冷面,底部为散热面,顶部冷面与柱温箱接触,把冷温传递到导温柱3上,然后对色谱柱11进行制冷,可以控制温柱箱内温度稳定;加热时,半导体制冷片10反向通电,其顶部为热面,底部为散冷面,顶部热面与柱温箱接触,把热温传递到导温柱3上,然后对色谱柱11进行制热,可以控制温柱箱内温度稳定。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散热片9的散热开口一侧设有散热风扇,柱温箱内设有热电偶,热电偶连接有固定在柱温箱侧壁上的电偶接头13,电偶接头13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半导体制冷片10和散热风扇。在制冷或制热时,通过电热偶可以监控温柱箱内的温度,然后传递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在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0制热或制冷,达到精确调节温柱箱内温度的目的,控制温度精度可到0.001℃波动。

导温柱3的顶部外侧设有限位翻边12。

柱温箱包括底板6,底板6外侧四周固定有侧板5,侧板5的顶部固定有顶板2,导温柱3与底板6为一体结构,调节螺栓固定在侧板5上,顶板2的中间设有与限位翻边12过盈配合的通孔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用高精度双向控制电路控制的半导体制冷片及散热片,可以在柱温箱底部进行加热或制冷,不用在柱温箱内设置散热风扇,柱温箱可以设计的尺寸较小,易放置,使用半导体制冷片,温控更稳定,噪声较小。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