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方便冲洗注药的乳胶双腔尿管

一种方便冲洗注药的乳胶双腔尿管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冲洗注药的乳胶双腔尿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连通设置有两根支管,其中一根支管插接在三通阀的一端,三通阀的另一端插接有与一次性引流袋连通的管套,三通阀的侧壁上设有与其连通的侧管,侧管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旋钮,且侧管的内壁设有与旋钮连接的可密封机构,侧管的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冲洗设备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三通阀的两端分别与管体和一次性引流袋连通,并将侧管与冲洗设备连通,形成三通管道,避免医护人员对管体进行更换,同时冲洗时转动三通阀使生理盐水进入管体中进行冲洗,避免反复穿刺对管体造成损坏,降低感染的风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69762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221073247.2

  • 发明设计人 周淑蓉;

    申请日2022-05-07

  • 分类号A61M25/14(2006.01);A61M3/02(2006.01);

  • 代理机构上海沣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425;

  • 代理人徐洋洋

  • 地址 524000 广东省湛江市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普通外科

  • 入库时间 2022-11-28 18:34: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耗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冲洗注药的乳胶双腔尿管。

背景技术

尿管是将膀胱内尿液排出体外而使用的一根管道,临床上患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危重病人都需放置尿管,已达到帮解除尿液储集、观察病情等目的,放置尿管后,需每天进行尿管冲洗,以防止感染,特别是膀胱脏器受损或肿瘤等疾病时,需注射药物或持续膀胱冲洗。

现有的双腔导尿管进行尿管冲洗时,将输液器的一次性头皮针扎进双腔尿管引流尿液处的乳胶尾端进行冲洗,反复多次穿刺,尿管尾端似蜂窝状似的各种针眼,有感染的风险,同时,病人在床上活动时,一次性头皮针容易脱出针刺伤病人,泌尿系统疾病的病人,需注药进膀胱达到治疗目的时,往往需更换为管腔大的三腔导尿管。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方便冲洗注药的乳胶双腔尿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方便冲洗注药的乳胶双腔尿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冲洗注药的乳胶双腔尿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连通设置有两根支管,其中一根所述支管插接在三通阀的一端,所述三通阀的另一端插接有与一次性引流袋连通的管套,所述三通阀的侧壁上设有与其连通的侧管,所述侧管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旋钮,且侧管的内壁设有与旋钮连接的可密封机构,所述侧管的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冲洗设备连通。

优选地,其中一根所述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尾管,所述管套和尾管均为乳胶材质。

优选地,所述管套的侧壁上活动套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其为橡胶材质。

优选地,所述可密封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侧管内壁的挡板,所述挡板的直径与侧管的内径相同,且旋钮的一端与挡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侧管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轴承,所述密封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挡板和旋钮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侧管内壁插接的卡环,且连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密封胶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的管体、三通阀和侧管的配合使用,以达到通过将三通阀的两端分别与管体和一次性引流袋连通,并将侧管与冲洗设备连通的效果,有利于形成三通管道,避免医护人员对管体进行更换,同时冲洗时转动三通阀使生理盐水进入管体中进行冲洗,避免反复穿刺对管体造成损坏,降低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支管、3三通阀、4管套、5侧管、6旋钮、7连接管、8尾管、9限位环、10挡板、11密封轴承、12卡环、13密封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方便冲洗注药的乳胶双腔尿管,包括管体1,管体1与现有双腔导尿管相同,管体1的一端连通设置有两根支管2,其中一根支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尾管8,尾管8与管体1侧壁上的气囊连通,初始状态下尾管8处于闭合状态,在使用时,将注射器的输出端与尾管8插接,撑开尾管8注射器与气囊连通,将空气注入管体1侧壁上的气囊内,使气囊鼓起将管体1固定住,避免冲洗时管体1的位置发生偏移,取出注射器后尾管8回归闭合状态,避免出现漏气的情况;

另一根支管2插接在三通阀3的一端,将三通阀3的一端与管体1其中一根支管2插接,使支管2与三通阀3紧密连接,避免出现漏水的情况,三通阀3的另一端插接有与一次性引流袋连通的管套4,管套4和尾管8均为乳胶材质,乳胶材质由聚异戊二烯和橡胶粒子按照一定比例组成,能够提高管套4和尾管8连接的紧密性,管套4的侧壁上活动套接有限位环9,限位环9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其为橡胶材质,将一次性引流袋的输入端插入管套4的内部,推动限位环9使其沿管套4的侧壁移动,通过限位环9的弹力将管套4夹紧,使管套4与一次性引流袋的输出端紧密连接,避免出现漏水的情况;

三通阀3的侧壁上设有与其连通的侧管5,侧管5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旋钮6,且侧管5的内壁设有与旋钮6连接的可密封机构,可密封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侧管5内壁的挡板10,挡板10的直径与侧管5的内径相同,且旋钮6的一端与挡板10连接,通过转动旋钮6带动挡板10转动,改变挡板10的转动角度来控制侧管5是否与三通阀3连通;

侧管5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轴承11,密封轴承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挡板10和旋钮6固定连接,避免转动旋钮6带动挡板10转动时,通孔内壁出现漏水的情况,侧管5的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连接管7,连接管7的一端与冲洗设备连通,冲洗设备包括注射器和输液器,注射器和输液器中装有生理盐水,连接完成后,避免医护人员对管体1进行更换,同时冲洗时转动三通阀3使生理盐水进入管体1中进行冲洗,避免反复穿刺对管体1造成损坏,降低感染的风险,连接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侧管5内壁插接的卡环12,且连接管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密封胶圈13,将连接管7与注射器或输液器的输出端插接连通时,通过密封胶圈13提高了连接管7与其连接的密封性。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三通阀3的一端与管体1其中一根支管2插接,使支管2与三通阀3紧密连接,避免出现漏水的情况,可将注射器的输出端与尾管8插接,将空气注入管体1侧壁上的气囊内,使气囊鼓起将管体1固定住,避免冲洗时管体1的位置发生偏移,随后将一次性引流袋的输入端插入管套4的内部,推动限位环9使其沿管套4的侧壁移动,通过限位环9的弹力将管套4夹紧,使管套4与一次性引流袋的输出端紧密连接,随后将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或输液器的输出端插接在连接管7内,在将连接管7一端的卡环12与侧管5内壁插接,通过转动三通阀3上的转向开关使侧管5与管体1连通,并转动旋钮6带动侧管5内的挡板10转动,注射器或输液器与管体1连通,进行注药冲洗,结束后转动旋钮6使挡板10将侧管5封闭,并将三通阀3上的转向开关旋转至侧管5,使管体1与一次性引流袋连通,将管体1中冲洗后的液体和尿液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