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3D史密斯半架用滑动机构

3D史密斯半架用滑动机构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3D史密斯半架用滑动机构,包括滑动架和同步机构,滑动架的一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第一定位块露出滑动架的一端为第一卡接端,第二定位块露出滑动架的一端为第二卡接端,同步机构位于滑动架内,滑动架内转动连接有转动件,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分别与同步机构连接,转动件转动,通过同步机构,带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同步收缩,滑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管和第二滑动管,第一滑动管内设置有第一弹性储能机构,第一弹性储能机构驱动第一定位块伸出,第二滑动管内设置有第二弹性储能机构,第二弹性储能机构驱动第二定位块伸出。制动稳定,提高了安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69777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通铁人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755327.6

  • 发明设计人 康海纯;王东红;

    申请日2022-07-07

  • 分类号A63B21/072(2006.01);A63B71/00(2006.01);

  • 代理机构盐城领晟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0;

  • 代理人赵松杰

  • 地址 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经济开发区崇川路21号

  • 入库时间 2022-11-28 18:32: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涉及3D史密斯半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史密斯半架用滑动机构。

背景技术

史密斯机是健身房最常用的健身器械之一,使用者可以通过史密斯机进行深蹲、硬拉、卧推、划船等训练动作的练习。3D史密斯半架相对于传统的史密斯机,杠铃能够沿多角度进行运动,满足使用者进行更多训练动作的要求,能让不同关节活动度的人使用更合适的运动轨迹进行训练。并且3D史密斯半架的占地面积比较小。

现有的3D史密斯半架通常仅设置一个定位块插入机架的定位孔,来制动杠铃杆,单个定位块制动不够稳定,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制动稳定的3D史密斯半架用滑动机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3D史密斯半架用滑动机构,包括滑动架和同步机构,所述滑动架的一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露出所述滑动架的一端为第一卡接端,所述第二定位块露出所述滑动架的一端为第二卡接端,所述同步机构位于所述滑动架内,所述滑动架内转动连接有转动件,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分别与所述同步机构连接,

所述转动件转动,通过所述同步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同步收缩,

所述滑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管和第二滑动管,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滑动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管内设置有第一弹性储能机构,所述第一弹性储能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定位块伸出,所述第二滑动管内设置有第二弹性储能机构,所述第二弹性储能机构驱动所述第二定位块伸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使用者正常进行肌肉训练时,通过驱动转动件转动,通过同步机构,带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同步收缩,第一弹性储能机构和第二弹性储能机构分别储存能量,使得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分别脱离定位孔,滑动架能够沿着导杆的导向滑动;在使用者肌肉训练过程中,杠铃杆出现意外脱手的情况时,使用者不对转动件施加外力,第一弹性储能机构释放储存的能量,使得第一定位块伸出滑动架并伸入定位孔内,第二弹性储能机构释放储存的能量,使得第二定位块伸出滑动架并伸入定位孔内,防止杠铃杆下坠,制动稳定,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3D史密斯半架用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3D史密斯半架用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着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含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3D史密斯半架用滑动机构的3D史密斯半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7,本实用新型的3D史密斯半架用滑动机构,包括滑动架310和同步机构320,滑动架310的一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块311和第二定位块312,第一定位块311露出滑动架310的一端为第一卡接端,第二定位块312露出滑动架310的一端为第二卡接端,同步机构320位于滑动架310内,滑动架310内转动连接有转动件330,第一定位块311和第二定位块312分别与同步机构320连接,转动件330转动,通过同步机构320,带动第一定位块311和第二定位块312同步收缩,滑动架3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管340和第二滑动管350,第一定位块311与第一滑动管340滑动连接,第一滑动管340内设置有第一弹性储能机构,第一弹性储能机构驱动第一定位块311伸出,第二滑动管350内设置有第二弹性储能机构,第二弹性储能机构驱动第二定位块312伸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滑动架与机架100上的导杆110滑动配合,滑动架能够沿着导杆110的导向滑动。杠铃杆120也会与滑动架配合,当使用者使用杠铃杆120进行肌肉训练时,滑动架会跟随杠铃杆120运动。

滑动架滑动连接有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机架100上设置有定位孔130,当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相对于滑动架滑动并伸入定位孔130时,滑动架无法相对于导杆110滑动,也就是即使使用者的手松开杠铃杆120,滑动架能够支撑杠铃杆120,杠铃杆120不会掉落;当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相对于滑动架滑动并脱离定位孔130时,滑动架能够相对于导杆110滑动,使用者可以带动杠铃杆120运动,进行肌肉训练。

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分别与同步机构连接,并且第一滑动管内设置第一弹性储能机构,第二滑动管内设置第二弹性储能机构。同步机构能够拉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能够同步收缩,避免出现在使用者需要进行肌肉训练时,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中的一个脱离了定位孔130,另一个还插入定位孔130的情况,使得使用者能够顺利地进行肌肉训练。当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在同步机构拉动下进行同步收缩时,第一弹性储能机构和第二弹性储能机构分别储存能量。当同步机构松开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时,第一弹性储能机构和第二弹性储能机构释放储存的能量,使得第一定位块伸出第一滑动管并插入定位孔130,第二定位块伸出第二滑动管并插入定位孔130。

滑动架转动连接有转动件,当转动件转动时,能够带动同步机构动作,通过同步机构带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同步收缩,可以但不限于,将手刹370通过刹车线380与转动件连接,通过按动手刹370来带动转动件转动,进而通过同步机构带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同步收缩。

在使用者正常进行肌肉训练时,驱动转动件转动,通过同步机构带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同步收缩,第一弹性储能机构和第二弹性储能机构分别储存能量,使得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分别脱离定位孔130,滑动架能够沿着导杆的导向滑动,使用者能够带动杠铃杆120运动;在使用者进行肌肉训练过程中,杠铃杆120出现意外脱手或者杠铃杆120重量太大使用者支撑不住的情况时,使用者不对转动件施加外力,第一弹性储能机构释放储存的能量,使得第一定位块伸出滑动架并伸入定位孔130内,第二弹性储能机构释放储存的能量,使得第二定位块伸出滑动架并伸入定位孔130内,防止杠铃杆120下坠,通过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分别伸入定位孔130内进行制动,使得制动更加稳定,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的,第一弹性储能机构包括第一弹簧341和第一连接杆342,第一滑动管340面向转动件33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止挡板344,第一连接杆342与第一定位块311面向转动件330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342穿过第一止挡板344,第一弹簧341与第一连接杆342套接,第一弹簧341位于第一止挡板344与第一定位块311之间,第一定位块311从第一滑动管340远离转动件330的一端露出,

第二弹性储能机构包括第二弹簧351和第二连接杆352,第二滑动管350面向转动件33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止挡板354,第二连接杆352与第二定位块312面向转动件330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352穿过第二止挡板354,第二弹簧351与第二连接杆352套接,第二弹簧351位于第二止挡板354与第二定位块312之间,第二定位块312从第二滑动管350远离转动件330的一端露出,

同步机构320包括第一钢丝绳321、第二钢丝绳322和滑动杆323,滑动杆323与滑动架310滑动连接,第一钢丝绳32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342连接,第一钢丝绳32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352连接,滑动杆323靠近第一连接杆342的一端与第一钢丝绳321的中点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滑动杆323靠近第一连接杆34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342之间的距离等于滑动杆323靠近第二连接杆35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352之间的距离,滑动架310固定连接有卡接座313,滑动杆323位于卡接座313和第一连接杆342之间,第二钢丝绳322的一端与滑动杆323连接,第二钢丝绳322的另一端与卡接座313卡接,转动件330转动,以紧压第二钢丝绳32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滑动管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块面向转动件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可以但不限于第一连接杆与第一定位块螺接,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定位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栓头,第一螺栓头能够起到止挡作用,防止第一连接杆完全进入第一滑动管内,同时,第一螺栓头也能够便于安装时转动第一连接杆。第一滑动管面向转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止挡板,第一连接杆穿过第一止挡板,第一连接杆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第一止挡板与第一定位块之间,第一止挡板和第一定位块能够起到止挡第一弹簧的作用,防止第一弹簧脱离第一连接杆。在转动转动件,拉动第一定位块相对于第一滑动管滑动,也就是拉动第一定位块收缩进第一滑动管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储存能量。在松开转动件时,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定位块从第一滑动管伸出并插入机架100的定位孔130内,从而防止滑动架下落。同时,第一弹簧位于第一滑动管内,能够起到保护第一弹簧,延长第一弹簧使用寿命的作用。

第二滑动管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面向转动件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可以但不限于第二连接杆与第二定位块螺接,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定位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栓头,第二螺栓头能够起到止挡作用,防止第二连接杆完全进入第二滑动管内,同时,第二螺栓头也能够便于安装时转动第二连接杆。第二滑动管面向转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止挡板,第二连接杆穿过第二止挡板,第二连接杆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位于第二止挡板与第二定位块之间,第二止挡板和第二定位块能够起到止挡第二弹簧的作用,防止第二弹簧脱离第二连接杆。在转动转动件,拉动第二定位块相对于第二滑动管滑动,也就是拉动第二定位块收缩进第二滑动管时,第二弹簧被压缩储存能量。在松开转动件时,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二定位块从第二滑动管伸出并插入机架100的定位孔130内,从而防止滑动架下落。同时,第二弹簧位于第二滑动管内,能够起到保护第二弹簧,延长第二弹簧使用寿命的作用。

同步机构包括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滑动杆,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一钢丝绳的中点与滑动杆远离转动件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以但不限于,滑动杆螺接有螺钉,将螺钉紧压固定第一钢丝绳的中点,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当滑动杆相对于滑动架滑动,滑动杆向靠近转动件的方向运动时,第一钢丝绳能够分别拉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收缩。滑动杆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之间的距离等于滑动杆靠近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保证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运动距离相等,也就是保证了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能够同步收缩。

滑动杆与滑动架滑动连接,第二钢丝绳的一端与滑动杆连接,另一端与卡接座卡接。转动件转动,压紧第二钢丝绳,第二钢丝绳拉动滑动杆相对于滑动架滑动,使得滑动杆向靠近转动件的方向运动,转动件通过第一钢丝绳拉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同步收缩。可以将手刹370通过刹车线380与转动件连接,通过按动手刹370来带动转动件转动。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杆342设置有供第一钢丝绳321穿过的第一通孔343,第一钢丝绳321位于第一滑动管340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324,第一挡块324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343的孔径,第二连接杆352设置有供第一钢丝绳321穿过的第二通孔353,第一钢丝绳321位于第二滑动管350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325,第二挡块325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353的孔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钢丝绳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并且第一钢丝绳位于第一滑动管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当滑动杆向靠近转动件的方向滑动时,第一钢丝绳带动第一挡块运动,第一挡块拉动第一连接杆运动,带动第一定位块收缩,使得第一定位块脱离定位孔130。第一挡块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孔径,避免第一挡块进入到第一通孔内,使得第一钢丝绳能够顺利地带动第一连接杆运动。当然,当松开转动件时,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一连接杆能推动第一挡块运动,拉动第一钢丝绳复位。

第一钢丝绳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并且第一钢丝绳位于第二滑动管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当滑动杆向靠近转动件的方向滑动时,第一钢丝绳带动第二挡块运动,第二挡块拉动第二连接杆运动,带动第二定位块收缩,使得第二定位块脱离定位孔130。第二挡块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孔径,避免第二挡块进入到第二通孔内,使得第一钢丝绳能够顺利地带动第二连接杆运动。当然,当松开转动件时,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二连接杆能推动第二挡块运动,拉动第一钢丝绳复位。

进一步的,滑动架310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314和第二滑轮315,第一滑轮314位于第一连接杆342与滑动杆323之间,第二滑轮315位于第二连接杆352与滑动杆323之间,第一滑轮314和第二滑轮315分别紧贴第一钢丝绳321。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滑轮紧贴第一钢丝绳,当滑动杆通过第一钢丝绳拉动第一连接杆滑动或者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钢丝绳拉动滑动杆滑动时,第一滑轮会转动,避免第一钢丝绳出现过度弯折。可以但不限于,第一钢丝绳位于第一滑轮与第一连接杆的部分与第一连接杆的滑动方向平行,避免在第一连接杆滑动过程中,第一钢丝绳与第一连接杆靠近滑动杆的一端产生刚性接触,延长了第一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第二滑轮紧贴第一钢丝绳,当滑动杆通过第一钢丝绳拉动第二连接杆滑动或者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一钢丝绳拉动滑动杆滑动时,第二滑轮会转动,避免第一钢丝绳出现过度弯折。可以但不限于,第一钢丝绳位于第二滑轮与第二连接杆的部分与第二连接杆的滑动方向平行,避免在第二连接杆滑动过程中,第一钢丝绳与第二连接杆靠近滑动杆的一端产生刚性接触,延长了第一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转动件330的一端通过转轴331与滑动架310转动连接,转动件33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332,转动件330固定连接有卡接驱动件333,卡接驱动件333位于转轴331与滚轮332之间,转动件330转动,带动滚轮332压紧第二钢丝绳32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刹车线380与卡接驱动件相连,实现按动手刹370带动转动件转动。在按动手刹370带动转动件转动后,滚轮压紧第二钢丝绳,滚轮能够减少转动件与第二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延长第二钢丝绳的使用寿命。转动件通过转轴与滑动架转动连接,保证了转动件与滑动架转动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滑动架310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16,同步机构320安装于固定板316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同步机构通过固定板与滑动架连接,固定板能够提高滑动架的强度,保证了同步机构与滑动架连接的稳定性。可以但不限于,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第六通孔,能减轻固定板的重量。

进一步的,转动件330面向固定板316的一侧螺接固定有支撑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转动件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支撑垫能够起到支撑转动件的作用,避免转动件向固定板方向弯折,提高了转动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滑动架310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动管360,滑动杆323与第三滑动管360滑动连接,第三滑动管360面向转动件33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止挡板361,滑动杆323面向转动件330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362,第三连接杆362设置有供第二钢丝绳322穿过的第三通孔364,第二钢丝绳322位于滑动杆323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挡块326,第三挡块326的直径大于第三通孔364的孔径,第三止挡板361设置有供第三连接杆362穿过的第四通孔363。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滑动架与第三滑动管固定连接,滑动杆与第三滑动管滑动连接,实现滑动杆与滑动架的滑动连接,第三滑动管能够提高滑动杆与滑动架滑动连接的稳定性。

滑动杆面向转动件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可以但不限于,第三连接杆与滑动杆螺接。第三滑动管面向转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止挡板,第三连接杆穿过第三止挡板,第三止挡板能够止挡滑动杆,避免滑动杆从滑动管靠近转动件的一侧滑出,保证了滑动杆与滑动管滑动连接的可靠性。

第二钢丝绳的一端穿过第三通孔,并且第二钢丝绳位于滑动杆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挡块,当转动件转动带动滑动杆向靠近转动件的方向滑动时,第二钢丝绳带动第三挡块运动,第三挡块拉动滑动杆运动。第三挡块的直径大于第三通孔的孔径,避免第三挡块进入到第三通孔内,使得第二钢丝绳能够顺利地带动滑动杆运动。可以但不限于第三连接杆与第三定位块螺接,第三连接杆远离第一定位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螺栓头,第三螺栓头能够起到止挡作用,防止第三连接杆完全进入第三滑动管内,同时,第三螺栓头也能够便于安装时转动第三连接杆。

进一步的,卡接座313设置有供第二钢丝绳322穿过的第五通孔3131,第二钢丝绳322远离滑动杆3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挡块327,第四挡块327的直径大于第五通孔3131的孔径,第四挡块327位于卡接座313背向滑动杆323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钢丝绳穿过卡接座上的第五通孔,并且在第二钢丝绳远离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挡块,第四挡块的直径大于第五通孔的孔径,第四挡块能够防止第二钢丝绳远离滑动杆的一端穿过第五通孔,使得第二钢丝绳保持张紧状态,当转动件转动滚轮紧压第二钢丝绳时,第二钢丝绳能够拉动滑动杆滑动,进而带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收缩。可以但不限于在,卡接座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与第五通孔连通,可以将第二钢丝绳通过开口放入第五通孔内,也可以将第二钢丝绳通过开口从第五通孔取出,便于进行装配。

进一步的,第一卡接端设置有第一斜角3112和第一卡槽3113,第一斜角3112朝上,第一卡槽3113朝下,第二卡接端设置有第二斜角3122和第二卡槽3123,第二斜角3122朝上,第二卡槽3123朝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接端设置有第一斜角,第一斜角能够减小第一定位块远离转动件一侧的面积,便于第一定位块插入定位孔130内。第一斜角朝上,当第一定位块插入定位孔130后,第一斜角不会使得第一定位块更加容易脱离定位孔130,保证了定位孔130卡住第一定位块的可靠性。第一卡接端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朝下,当第一卡接端插入定位孔130时,定位孔130的下侧会进入第一卡槽内,第一卡槽能够避免第一定位块从定位孔130内抽出,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定位块与定位孔130卡接的稳定性,保证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第二卡接端设置有第二斜角,第二斜角能够减小第二定位块远离转动件一侧的面积,便于第二定位块插入定位孔130内。第二斜角朝上,当第二定位块插入定位孔130后,第二斜角不会使得第二定位块更加容易脱离定位孔130,保证了定位孔130卡住第二定位块的可靠性。第二卡接端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朝下,当第二卡接端插入定位孔130时,定位孔130的下侧会进入第二卡槽内,第二卡槽能够避免第二定位块从定位孔130内抽出,进一步提高了第二定位块与定位孔130卡接的稳定性,保证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